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医脉诊一点通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医脉诊一点通

  • 作者:柳红芳 晏军
  • 出版社: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802451452
  •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01日
  • 页数:185
  • 定价:¥2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从知识准备、实践操作、积累升华、名医论脉、拾遗巩固五个篇章详细介绍了脉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发展,以及诊脉定位的方法、步骤、要领及入门的技术,对正常脉、病脉和28种脉象的主病、特征及鉴别进行详细的描绘,使初学者对脉诊建立起正确的认识。本书配以简明易懂的图解,形象生动,适合脉学初学者及广大中医爱好者学习。
    文章节选
    **篇 知识准备篇
    一、什么是脉、脉象、诊脉
    (二)脉象
    【入门解读】
    脉象是手指感觉脉搏动的形象,或称为脉动应指的形象。一般包括脉位的深浅、脉体的大小、脉的张力、频率、节律、幅度、流利程度、气势以及有力无力等方面的变化。脉象的辨识主要依靠手指的感觉,因此,学习诊脉要多练指感。通过反复操练,细心体察,可以对脉搏的部位、至数、力量和形态等方面,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指感。同时亦必须加强理性认识,只有从理论上掌握各种脉象的要素,再结合切脉的经验,才能比较清楚地识别各种不同脉象。
    【古书浅读】
    在《脉经》以前,脉象没有统一规范,脉象名称多达近百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尚未命名的脉形。比如,火薪然、散叶、省客、九泥、横络、交漆、涌泉、颓土、弦缕等。
    《脉经》统一制定了脉形规范,筛选出二十六种常用脉象,这是脉学史上的**次成功杰作,对后世脉诊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从《脉经》以后,历代脉书都是沿用《脉经》制定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虽略有补充,但未超出《脉经》的范围。
    《脉经》制定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是一个严谨而科学的组合。每��种脉象都代表对寸口脉进行诊察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这二十六种脉象再加相兼脉,可以概括临床错综复杂的脉象变化。
    但是,现已证实,由于《脉经》的文义太深奥,表达方法难理解,后人并没完全弄清二十六种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
    ……
    目录
    **篇 知识准备篇
    一、什么是脉、脉象、诊脉
    (一)脉
    (二)脉象
    (三)诊脉
    二、中医脉诊是怎样起源,又经历了哪些发展过程
    (一)起源阶段
    (二)脉诊的形成阶段
    三、脉象是怎样形成的
    1.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
    2.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
    3.其他脏器与脉象形成的关系
    四、脉诊的基本原理
    五、中医诊脉为何能辨病,又有什么临床意义
    1.判断病位
    2.判断阴阳盛衰,证候寒热
    3.判断邪正盛衰,病症虚实
    4.推断疾病的转归预后
    第二篇 实践操作篇
    一、如何掌握诊脉的方法
    (一)怎样才能准确地确定脉诊的部位
    1.遍诊法
    2.三部诊法
    3.寸口诊法
    (二)诊脉时应遵循哪些方法步骤
    1.时间
    2.体位
    3.指法(布指)
    4.举按寻
    5.平气息
    6.诊满五十动
    (三)诊脉时需要掌握的要领
    1.胃、神、根
    2.六字诀
    3.察独
    4.位数形势
    5.人迎气口诊法
    6.区别阴阳逆顺
    7.知常达变
    二、脉诊的入门技术
    1.察至数
    2.察脉位
    3.察脉体大小
    4.察脉体长短
    5.察脉体张力或弹性
    ……
    第三篇 积累升级篇
    第四篇 名医脉论篇
    第五篇 拾遗巩固篇
    编辑推荐语
    《中医基础入门系列》之《中医脉诊一点通》一书从知识准备、实践操作、积累升华、名医论脉、拾遗巩固五个篇章详细介绍了脉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发展,以及诊脉定位的方法、步骤、要领及入门的技术,对正常脉、病脉和28种脉象的主病、特征及鉴别进行详细的描绘,使初学者对脉诊建立起正确的认识。 本书适合脉学初学者及广大中医爱好者学习。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