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汤姆 索亚历险记
QQ咨询:
有路璐璐:

汤姆 索亚历险记

  • 作者:冯雪松
  •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5056253
  •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01日
  • 页数:190
  • 定价:¥11.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是马克·吐温***的作品之一,也是*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之一。这是一个让孩子感到亲切,让大人也喜爱的故事。汤姆·索亚聪明顽皮。正直勇敢,好奇心强.喜欢冒险并向往英雄业绩,他对严格死板的家庭生活和枯燥乏味的学校功课感到厌烦,于是便离家出走,和他的小伙伴哈克贝利·芬一道去冒险……作品体现了马克·吐温擅长讲故事的杰出技巧和机智幽默的艺术风格,故事叙述得非常自然流畅,人物更是写得活泼生动,跃然纸上。
    文章节选
    **章
    “汤姆!”
    没人回答。
    “汤姆!”
    没人回答。
    “这个孩子,又跑到哪里去了?嗨,汤姆!”
    还是没人回答。
    这位老妇人将架在鼻梁上的眼镜向下拉了拉,两眼顺着镜框的上边缘向屋里扫视,然后又把眼镜推上额头,再顺着眼镜的下边缘望出去。她从来不用镜片的**看孩子,她认为孩子是极不重要的小东西。这副眼镜只是她的一个装饰,只是作为她的骄傲,显得很有气派,而用途倒还在其次。就算是在她的两只眼睛上罩两个炉栅,它的作用跟眼镜也没什么差别。一时间,她有点不知所措了,然后又叫了起来,这次虽然没有声嘶力竭,但声音也大得足可以让所有家具都听到:
    “我发誓,我一定要抓住你不可……”
    后面的半句话没说出来,因为她正弯下腰去,憋足了劲,用笤帚在床下猛扫一气,一时喘不上气来,结果把躺在床下的猫儿吓跑了。
    “这孩子总是让人搞不明白!”
    她向敞开的大门走去,站在门口,在园子里的西红柿秧和杂草间寻找,仍然不见汤姆的踪影。她又提高音量,向远处嚷道:
    “嗨!汤姆!”
    这时,身后有个轻微的响声,转过身看去,是一个小男孩正溜进屋的身影。
    “嘿!我早就应该想到你在柜子里藏着。你刚才在那里干吗?”
    “没干吗。”
    “没干吗?你看你那手,再瞧瞧你的嘴巴,那都是什么?”
    “我不知道,姨妈。”
    “你不知道,可我知道。那是果酱……没错。我已经告诉过你几十遍了,你要是敢偷吃果酱,我就剥了你的皮。去把鞭子拿来。”
    老妇人高高举起鞭子,小男孩就要挨打了……
    “天哪!姨妈,快看是谁来了!”
    老妇人连忙提起裙摆转过身去看,于是男孩拔脚便跑,翻过高高的木篱笆墙,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波利姨妈愣了片刻,然后发出一阵温和的笑声。
    “真是个该死的孩子。总是有那么多的鬼把戏,我还每次都上当。唉,老傻瓜都是大傻瓜,老狗永远学不会新本领,这谚语说得还真没有错。可这孩子的花招一次一个样,谁知道下一次他又要玩什么把戏?他总是把分寸掌握得刚刚好,知道我的忍耐性有多大,每次都刚好不让我生气。他还会把我逗笑,然后他的错误就没有了,我无论如何也不忍心打他。说句实话,我并没有对这孩子尽到什么责任。有一本书上说,小孩子不打不成才。我可真是既有罪又遭罪,可这孩子满脑袋都是鬼点子,我拿他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我那可怜的妹妹死后;就只留下这孩子,多可怜的孩子,我怎么能狠心打他呢?我每次放过他,就觉得良心受到谴责;可我每次打了他,又觉得心都要碎了。唉,真是像经文上说的,男人是女人生的,过不了几天好日子,却总是有麻烦。我敢打赌,这话**没错。今儿下午他又逃学,我有义务教育批评他,明天得惩罚他。可明天是星期六,其他孩子都在休假,逼他干活可真让他受罪——他*讨厌的就是干活。但我必须对他尽义务,要不然这孩子就该毁了。”
    汤姆的确是逃学了。他玩得很开心,甚至没有按时回来帮助黑人孩子吉姆干活。晚饭前,吉姆正在劈柴,准备第二天用。他总算是及时赶回来把自己当天的冒险经历讲给吉姆听,结果,他让吉姆只完成了四分之三的活。汤姆有一个同母异父的弟弟,叫做锡德,他是个性情平静的孩子,这个时候,他已经干完捡木片的工作了。他既不喜欢冒险,也不令人讨厌。
    在吃晚饭的时候,汤姆经常会偷吃糖,波利姨妈总是问他许多又深奥又巧妙的问题,希望可以让他露出马脚。她同许多思想单纯的人一样,总是自以为具有圆滑的社交天才,并因此而感到自豪。她很喜欢设置一些简陋的陷阱,但总是很容易就让人猜透了。她问道:“汤姆,学校很热,是吧?”
    “对啊。”
    “非常热,对不对?”
    “没错。”
    “那你想过去游泳吗,汤姆?”
    汤姆吃了一惊,心里不解。他看了波利姨妈一眼,可是在姨妈脸上,什么表情也没有。他就说:“没想过。嗯,也不太想。”
    老妇人试了试汤姆衬衫的湿度,说道:“那是因为现在你还没觉得太热。”她心里喜滋滋的,因为她发现汤姆的衬衫是干的,又没让人看穿自己的心思。可是,汤姆一下就发现了这一点,抢先说到:
    “我们刚刚用水冲了冲脑袋,到现在还是湿的。是吧?”
    波利姨妈听了有些懊丧——怎么偏偏又让他钻了空子,耍了这样一个把戏。但随后,她又想出了一个新主意:“汤姆,你冲脑袋的时候,有没有撕坏我缝在你衬衫领口的线啊?解开衣服我看看!”
    汤姆听了放松了警惕。他解开外套,那衬衫的领子还牢牢地缝在一起呢。
    “真不让人省心!去吧。我以为你又不上学,而去游泳了呢。现在我不责备你,汤姆。谁让你早就已经没有个好名声了。只是,这次还没让我失望。”
    她开始为自己的小聪明感到有些后悔了,但主要的是,汤姆的顺从令她心里很高兴。
    可锡德突然说到:“嘿,我记得当时你用了白线缝的,可现在的是黑线。”
    “这是怎么回事啊,汤姆?我当时的确是用的白线!”
    汤姆一听漏了馅,立即溜出了屋子。他跑到门口,回头说:
    “锡德,你等着,我一定要揍你一顿。”
    跑开之后,汤姆看了看衣领下面别着的那两枚穿着线的针,一根上穿的是白线,另一根上则穿着黑线。他说:
    “如果不是锡德捣乱,一定不会被发现。太倒霉了!有时用白线,有时用黑线。如果她总是用一种就好了,我就不会弄错了。不过,我一定要揍锡德一顿,让他得到教训!”
    在村里,他不是个模范的孩子。但是,他非常了解那个大家眼里的模范孩子,一看到就觉得不舒服。
    可是,还没过两分钟,所有的不愉快都被他忘个一干二净了。这倒不是因为他的烦恼与成年人的麻烦比起来显得无足轻重,而是因为他又被眼前的一桩新奇事吸引住了,他一下子就把所有的烦恼忘了个一干二净。其实成年人也一样,新鲜的乐趣同样能让他们把不幸抛在脑后。这次吸引住汤姆的是一只哨子——在汤姆看来就是个宝贝,这是他刚刚从一个黑人那里弄来的。现在,他很希望在一个没有人打扰的地方吹个痛快。这是个漂亮的哨子,弯弯的哨子就像只鸟儿,吹出来的声音也同鸟儿的叫声一样婉转动听。在吹的时候,要用舌头顶住吹口快速地抽动。如果读者是个男孩,那就一定会知道怎么吹。汤姆既勤奋又认真,不久就掌握了技巧,他得意洋洋地吹着哨子,顺着马路走去。他像天文学家发现了新行星一样兴奋。如果单单说在感情上的强烈程度和那种单纯的喜悦,天文学家是无论如何也比不上这个孩子的。
    夏季的午后总是很漫长,这个时候天还亮着。很快,汤姆不再吹了。一个陌生人出现在他的面前,那是一个比他稍大的男孩。在圣彼得斯堡这个可怜的小镇里,陌生人的突然出现——不论是男是女,也不论有多大年纪一很容易引起人们强烈的好奇。尽管这**并不是星期日,但这个男孩却穿着很好的衣服。只凭这一点就足以让人惊讶。他戴着讲究的软帽,穿着蓝色的新衣服,每一颗纽扣都扣得整整齐齐,裤子也整洁如新。而且,今天刚刚星期五,他居然还穿着鞋,扎着领带,扎眼得很。他满身都是城里人的气质,这使汤姆显得黯然失色。汤姆盯着眼前这个耀眼的人物,他越是看着那个人,越是觉得与那身新衣服相比,自己的衣裳就越是破烂褴褛。他们都没有开口说话。如果其中一个孩子稍有举动,那么另一个也会动,现在,他们只是面对面地横着走,四只眼睛瞪着绕圈子。*后,汤姆说道:“我可以打败你!”
    “你敢动手吗?”
    “我敢。”
    “你不敢。”
    “我敢。”
    “你不敢。”
    “我敢。”
    “你不敢。”
    “敢!”
    “不敢!”
    一阵令人烦躁的间断过后,汤姆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你管得着吗?”
    “我就要管。”
    “那你就管啊!”
    “你要是再敢多说一个字,我就要管。”
    “我就要说,就要说,就要说。我说啦,怎么样?”
    “哼,你觉得很了不起吗?我要是想揍你,就算是用一只手,也能把你打个落花流水。”
    “那你干吗不动手?你说了能打败我。”
    “你要敢小看我,我一定会动手。”
    “是吗?我看这儿的人都是胆小鬼。”
    “自以为是!你以为自己很了不起?看见你那顶破帽子就恶心!”
    “不喜欢就动一动试试呀,有胆量就试试看。你要是敢动一动我的帽子,就让你趴在地上吃屎。”
    “你是个骗子!”
    “你才是骗子。”
    “你说能打败我,又不敢动手。”
    “哼,滚开吧!”
    ……
    编辑推荐语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真切地反映儿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的小说。马克·吐温写作时取材于自己儿时在故乡——汉尼拔小镇上的所见所闻、亲身经历的人和事。这部小说足可以让那些正在长大乃至已经长大的人们回忆起儿时的情感、思想、天马行空的言谈,以及那些难以忘怀的友情,唤起他们正在逐渐模糊的记忆。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