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留白-写在《秋水堂论金瓶梅》之后
QQ咨询:
有路璐璐:

留白-写在《秋水堂论金瓶梅》之后

  • 作者:田晓菲
  •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1060385
  •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01日
  • 页数:319
  • 定价:¥25.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爱读《金瓶梅》,不是因为怍者给我们看到人生的黑暗——要想看人生的黑暗,生活就是了,何必读小说呢——而是为了被包容进作者的慈悲慈悲不是怜悯:怜悯来自优越感,慈悲是看到了书中人物的人性,由此产生的广大的同情。
    文章节选
    从红楼到绮楼
    宋代诗人陈与义(1090-1138年)写过这样一首诗:
    杨柳招人不待媒,
    蜻蜓近马忽相猜。
    如何得与凉风约,
    不共尘沙一并来。(《中牟道中》其二)
    貌似简单的一首绝句,带来很多问题。诗人道中所见,想必远远不止杨柳、蜻蜓、凉风、尘沙,为什么单单挑选出这几个意象?杨柳与蜻蜓,又和诗人对凉风的祈愿有什么相干?这种愿望本身——不携带尘沙的凉风——暗示了什么?这些问题不仅牵涉到我们应该如何阅读古诗,也牵涉到一种在近现代格外流行的文化思想模式。
    我们首先注意到,杨柳和蜻蜓,本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诗中却构成了反差。杨柳招人;蜻蜓本来飞近,却突然相猜而避开了。这也许是因为杨柳本是无情之物,既然无情,也就全无机心;蜻蜓之所以猜疑,令人想到《列子》里面关于海鸥的寓言。海鸥原本和人亲密无间,一旦人产生了机心,海鸥也就再不肯落下了。在这首诗中,正是诗人自己的机心,造成了大自然的异化:杨柳的牵缠,从杨柳来说是无心的,从诗人方面来看,却好像是在有意招惹,而且因为“不待媒”之故,是一种不合适甚至不合法的举动,出界的挑逗。
    ……
    目录
    幽暗的树林(代前言)
    从红楼到绮楼
    留白:写在《秋水堂论金瓶梅》之外
    “田”与“园”之间的张力:关于《牡丹亭·劝农》
    二十世纪中国诗歌的重新发明
    大跃侧诗话
    隐身衣和皇帝的新装:从杨绛回忆录看“文革”中对透明度的追寻
    半把剪刀的锐锋:重论郁达夫
    “瓶中之舟”:金庸笔下的想象中国
    《鹿鼎记》:金庸,香港通俗文化,与中国的(后)现代性
    走向我们已在的地方:《少林足球》、《大话西游》及其他
    对镜:赋得艾柯近作《鲍多雷诺》
    关于《弗里达》
    十日谈
    秋声赋与爱莲说(代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