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道德结构与伦理学
QQ咨询:
有路璐璐:

道德结构与伦理学

  • 作者:陈泽环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8084186
  •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01日
  • 页数:310
  • 定价:¥36.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的旨趣在于就当代中国社会如何合理地组织道德生活,以及相应地发展何种伦理学类型的问题,提出一种建设性的构想:对于社会道德状况的考察,必须围绕权利和义务这一核心关系,区分社会制度伦理和个人德性伦理两个重大维度。加强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应该进一步保障全体公民的权利,同时强化公民个人的义务意识。为此,社会的道德建设就不能够被简单地归结为个人道德觉悟的层次提升,而主要是一个异质性的结构协调,即底线伦理、共同信念和**关怀的三维异质道德要素的积极互动问题。对于这一基本观点,本书从道德结构、伦理学类型、应用伦理和人生哲学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发。
    文章节选
    **篇 道德结构论
    **章 道德维度、道德结构和道德价值
    《导论》关于“立足传统的道德根基”、“传承民族的主体价值”和“确立共同的伦理背景”的论述,当然是笔者思考当代社会道德建设问题的基本观点。但是,这里必须再次强调的是,一个社会的整体和全面的道德建设涉及“制度道德性”和“公民德性”两个方面。就我国当代理论界而言,通常所说的“道德建设”概念,虽然并不完全排斥“制度道德性”问题,但主要还是指向了“社会的道德教化系统”,即“公民德性”方面。而就《导论》的立论而言,主要也是在这一意义上使用此概念的。因此,《导论》关于“道德建设的文化根基性”命题的发挥,首先是关于“公民德性”或“整个社会的道德教化系统”的文化根基性问题的发挥。虽然,这也是对道德建设一个重要方面的发挥,但毕竟还不是对于当代中国社会整体和全面的道德建设问题的发挥。这种发挥虽然有其“个人德性伦理”视角的特殊意义,但毕竟对于“制度道德性”方面没有进行充分的考察。在展开论证之前,这一点是必须首先加以阐明的。有鉴于此,本书的**章《道德维度、道德结构和道德价值》就有必要从更广泛的视角探讨涉及当代社会道德建设的基本问题。
    ……
    目录
    总序
    前言 《大学》和《政治自由主义》之间
    导论 道德建设的文化根基性
    **节 立足传统的道德根基
    第二节 传承民族的主体价值
    第三节 确立共同的伦理背景
    **篇 道德结构论
    **章 道德维度、道德结构和道德价值
    **节 道德问题的重大维度
    第二节 道德结构的基本要素
    第三节 道德价值的核心原则
    第二章 道德结构及其基本要素
    **节 底线伦理
    第二节 共同信念
    第三节 **关怀
    第三章 道德生活中的共同信念
    **节 麦金太尔的“美德一传统共识论”
    第二节 罗尔斯的“重叠共识论”
    第三节 转型社会中的共同信念
    第四章 分离基础上的互补
    **节 当代社会的道德结构
    第二节 “轴心原则”的分裂和互补
    第三节 社会伦理和个人伦理的分离及对应
    第四节 作为个人伦理的**关怀
    第五章 根基和多元互动中的**关怀
    **节 **关怀的文化根基性
    第二节 传承整体性的**关怀
    第三节 拓展个体性的**关怀
    第二篇 伦理学类型论
    第六章 西方伦理学的道德论证
    **节 古代的幸福论和现代的义务论
    第二节 客观的宇宙论论证和主观的人类学论证
    第三节 *高的价值是不可论证的
    第四节 从道德程序到道德结构的转变
    第七章 多元视角中的德性伦理学
    **节 行为分析中的德性伦理学
    第二节 现代性批判中的德性伦理学
    第三节 转型社会中的德性伦理学
    第八章 应用伦理学视野中的“人权”
    **节 学说史中的应用伦理学
    第二节 人权的中国文化背景
    第三节 中国经济伦理学中的人权
    第九章 政治伦理学与**变迁
    **节 政治伦理学的维度
    第二节 政治伦理学的主题
    第三节 “十大**”和政治伦理学
    第四节 建构政治伦理学的路径
    第十章 发展中国伦理学的基本类型
    **节 西方伦理学的类型区分
    第二节 中国伦理学的主题演变
    第三节 中国伦理学的类型选择
    第四节 规范论、应用伦理学和德性论
    第三篇 应用伦理论
    第十一章 基本价值观还是程序方法论
    **节 三种值得重视的代表性观点
    第二节 应用伦理学学科性质的核心问题
    第三节 基本价值观和程序方法论的统一
    第十二章 应用伦理学和当代社会道德结构
    **节 商谈程序、基本价值和**规范
    第二节 底线伦理、共同信念和**关怀
    第三节 应用伦理学和次**价值
    第十三章 当代德国经济伦理学的学派论争
    **节 当代德国经济伦理学的主要学派
    第二节 德国经济伦理学主要学派的理论论争
    第三节 德国经济伦理学学派论争的意义
    第十四章 公民自由权利还是**发展战略
    **节 德国的公民自由权利论证
    第二节 中国的**发展战略论证
    第三节 公民权利和**战略之间
    第十五章 比较经济伦理学视野中的“企业社会责任”
    **节 美国自由企业的社会责任
    第二节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中的企业责任
    第三节 中国转型经济和企业社会责任
    第四篇 人生哲学论
    第十六章 真理·正义·自由——爱因斯坦的人生观
    **节 为知识而追求知识
    第二节 几乎狂热地酷爱正义
    第三节 要求个人独立
    第四节 诙谐幽默的心情
    第十七章 崇高·完整·深刻——施韦泽的伟大人格
    **节 一个充满爱心的人
    第二节 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第三节 一个思想深刻的人
    第十八章 以小生命融入文化和自然的大生命——钱穆的“人生论”
    **节 大生命与小生命
    第二节 心世界与物世界
    第三节 天与人、自然与文化
    第十九章 追求自由与善——冯契伦理思想初探
    **节 转识成智:道德哲学基础的奠定
    第二节 自由劳动:道德价值体系的基石
    第三节 自觉自愿:道德行为特征的确认
    第二十章 万物一体。民胞物与——张世英的伦理观
    **节 哲学是追求人与万物一体的境界之学
    第二节 “主客二分”和“万物一体”作为人与世界的两种关系
    第三节 把道德意识建立在万物一体的本体论基础之上
    第四节 哲学家应按自己的哲学信念生活
    结语 全球化与道德重建
    **节 伦理学要积极反映时代精神
    第二节 强化职能精英的道德责任
    第三节 价值、权利和义务、美德
    第四节 全球伦理的真谛——尊重和宽容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德文化之间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