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大学教育民族精神的历史研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大学教育民族精神的历史研究

  • 作者:宋彩萍
  • 出版社: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251555
  •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01日
  • 页数:221
  • 定价:¥2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精神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世界各国的发展战略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培育民族精神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一项基本任务,大学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重要的机构,决定了其在培育民族精神中独特和不可替代的地位。本书以1898—1948年间的中国大学为研究视阈,选择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与南开大学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中国大学相关历史的研究,为当今中国大学培育民族精神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文章节选
    **章 寻求民族精神
    **节 问题的提出
    一、高等教育目的与民族精神培育
    “高等教育目的是高等教育活动的依据,是一切高等教育工作的出发点。”高等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在特定的高等教育目的的要求下,从事高等教育制度的建立、计划的制定、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过程的组织等各种实践活动,另一方面也要不断改革阻碍与制约高等教育目的实现的各种不合理因素,包括认识上的或行动中的,以保证高等教育目的顺利实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通过蜜蜂和建筑师活动的生动比喻肯定了一个基本的事实:人类实践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之间有质的区别,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是有一定意识和目的的。恩格斯也指出:“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有意识、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列宁也曾经说过:“人的目的是客观世界所产生的,是以它为前提的。”教育作为人类���一种特有的文化实践活动,其意识性、目的性是显而易见的。高等教育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实践活动,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及高等教育对象的发展需求来设计和确立自己的目的。实现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的**统一,始终是高等教育所追求的理想。
    ……
    目录
    **章 寻求民族精神
    **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民族精神相关概念研究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历史考察
    **节 1898—1910:以启蒙新智与救亡图存为时代主题的民族精神
    第二节 1911—1927:以张扬民主与昌明科学为时代主题的民族精神
    第三节 1928—1936:以繁荣学术与富强**为时代主题的民族精神
    第四节 1937—1945:以众志成城与自强不息为时代主题的民族精神
    第五节 1946—1948:以爱好和平与向往光明为时代主题的民族精神
    第三章 历史研究
    **节 文化基因与中国大学的民族精神培育
    第二节 通识教育与中国大学的民族精神培育
    第三节 民族文化教育与中国大学的民族精神培育
    第四节 学术独立与中国大学的民族精神培育
    第五节 大学教师与中国大学的民族精神培育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