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认知语言学与修辞学研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认知语言学与修辞学研究

  • 作者:冯奇
  •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182620
  •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01日
  • 页数:598
  • 定价:¥4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811182620
    • 作者
    • 页数
      598
    • 出版时间
      2008年11月01日
    • 定价
      ¥46.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本书是2008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内中具体收录了:《事件框架的认知意义》、《汉语谓语动词有界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图象文学》、《从认知角度分析“give(给予)”类动词》、《浅议英语新闻标题的修辞和翻译》、《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学生元认知策略使用与英语写作关系调查研究》、《认知隐喻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从认知视角看英语词典(电子版)之中观结构》等论文。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此文集不以面面俱到夸口,但已基本涵盖修辞学和认知语言学研究理论范畴的重要方面,入选论文行文清晰、举证精要、论证严密,从不同的侧面构成对该领域研究的丰富和发展。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包罗万象、变化万千的语言现象,这就决定了语言学的研究和探索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需要无数有志之士的不懈努力和奋斗。
    文章节选
    论隐喻识解过程中认知语境的关联作用
    2.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观
    关联理论认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以概念表征的形式存在于大脑中的,这些概念表征的集合构成思维和理解的认知环境,当人接受到新信息时他会在这个认知环境中搜寻并调用与新信息相关联的概念与新信息相互作用,进而推导出发话人的交际意图,这些被调用的概念即是认知语境。传统的“语境”概念,几乎是一个包容力极强的范畴,它包括语言的上下文,交际的时间、地点、话题,说话的方式,交际者地位、相互间的关系、彼此了解的程度,人的世界知识、交际的文化、社会政治背景,等等。认知语境是在传统语境的概念上发展而来的,是把人的认知能力和语境结合起来。它不仅包含了传统语境研究的内容,而且包含���言使用者大脑中所有关于世界的假设以及认知处理能力,形成一个心理建构体,为语用推理提供了一个平台。认知环境还包括参加者的语境模式(即参加者对所谈论的事物的假设、理解、知识和看法)、说话人关于受话人的背景知识、抽象的情景定义以及普通的背景知识。它揭示了话语理解的认知心理依据,解释和制约语言的表达与理解,在话语处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交际者在建立认知语境时会在认知环境中选择与新信息关联程度*大的概念。根据关联理论,话语理解是一个根据话语所提供的信息或假设去寻找话语的*佳关联性的一个推理过程。而推理过程也就是根据说话人所提供的新信息或假设,再从认知语境中选择*佳关联假设,从而推导话语所传递的交际意图。
    ……
    目录
    物理世界,心理世界,语言世界
    事件框架的认知意义
    论色彩的认知和色彩词的认知作用
    论隐喻识解过程中认知语境的关联作用
    反义同词现象认知研究
    语调中的信息
    关于see隐喻性搭配的研究
    从存现句看空间隐喻的认知基础与修辞动因
    翻译中的可译性限度
    汉语谓语动词有界研究
    浅谈汉语宾语前置句主语的突显性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语篇连贯性研究
    The Cognition of Metaphor and Its Cross—cultural Study
    幽默言语的认知解读
    构式理论对语言习得过程的动态阐释研究
    政治修辞中的话语重述——从西藏“3·14”政府新闻发布会谈起
    中国英语学习者词汇认知方式特点初探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图象文学
    转喻的非指称功能
    实践语用原则 构建人际和谐
    论隐喻认知研究传统
    《三十六计》的隐喻运用及功能翻译研究
    “v不来”格式的语义及认知分析
    现代汉语表敬动词及其认知研究
    事物认知范畴化及其语用的表现研究
    用认知隐喻作用读《金锁记》
    从一次社会调查看“美女”称谓泛化现象
    汉语“花”及“花”词族的隐喻与转喻分析
    汉英常见植物词的文化价值比较探析
    从认知角度研究多义现象
    日本漫画中的拟声词和拟态词的修辞效果
    奥运会徽多模态语篇的认知研究
    美国总统就职演说辞中的修辞运用
    从认知角度分析“give(给予)”类动词
    浅议英语新闻标题的修辞和翻译
    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学生元认知策略使用与英语写作关系调查研究
    认知隐喻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从认知视角看英语词典(电子版)之中观结构
    从概念隐喻的角度看政治文献中的汉英隐喻性认知异同
    从词汇认知的聚合角度看击打类动词的及物与作格现象——以动词break为例
    从主述位视角看英汉互译
    基于认知视角的任务型教学法
    对《伊索寓言》中隐喻运作的分析
    浅谈英汉汉英双语词典词目翻译
    谈英语广告中的修辞手法
    对比分析英汉中“吃”的隐喻义——“吃,尝,嚼,吞,消化”五方面的分析
    从模糊到清晰——交际话语的认知语境浅析
    认知语言学发展的新概括——《认知语言学导论》介绍
    从颜色隐喻探索中英文化应用区别
    隐喻认知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从图形一背景理论解读《江雪》的意境传译
    英语心理动词语义句法分析
    由“家”隐喻看中西家庭观的异同
    委婉语的认知语言学分析
    “吃+名词”的句法语义分析与教学方案
    神经认知语言学中的语言信息系统与双语词典编纂
    浅谈意象与英语语法分析
    让爱醒来——《圣诞早晨》隐喻解析
    浅析“给予类”动词的双及物构式
    “给予”动词的语义及句法探析
    诡辩派修辞活动探析
    幽默与英语教学
    从伯克关于修辞功能的角度看上海英语报纸标题的修辞效果
    网络新词语的认知修辞分析
    认知图式理论下中文标语英译的文化差异处理
    社会心理修辞学在广告修辞话语中的运用
    转喻视角下的《圣经》典故浅析
    英语词汇学习——以对英语合成词学习的分析成例
    概念框架下的摄取类动词浅析
    关联理论框架下交际意图的实现
    从认知角度看英汉双及物结构对比及其引申
    译路躬耕心 千载茶苑情——古诗词曲中的茶文化英译之我见
    漫谈比喻和象征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