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我与“五七干校”
QQ咨询:
有路璐璐:

我与“五七干校”

  • 作者:郭德宏 宋淑玉 张艺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77444
  •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01日
  • 页数:277
  • 定价:¥3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五七干校是中国“文革”时期根据毛泽东《五七指示》兴办的农场,是集中容纳中国党政机关干部、科研文教部门的知识分子,对他们进行劳动改连,思想教育的地方。“干校”是“干部学校”的简称,名实相差悬殊,其实是一种“变相劳改”的场所。
    1966年5月7日,毛泽东看了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给林彪写了一封信。在这封后来被称为《五七指示》的信中,毛泽东要求全国各行业都要办成“一个大学校”,这个大学校“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等价交换的产品”,“这个大学校,又能从事群众工作,参加工厂、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又要随时参加挑判资产**的文化革命斗争”。毛泽东还要求学校缩短学制,教育要革命,不能让“资产**统治”学校。
    本书将散见于各报刊、书籍上的有关回忆“五七干校”的文章辑录在一起,供党史研究者和爱好者参考。
    文章节选
    1.在江西“五七干校”的日子 萧克
    1969年11月下旬,组织上通知我,准备去江西“五七干校”接受再教育。所谓再教育,对我这个具体人是继续接受批判和审查。当时,我的心情很矛盾。一方面,感到江西是造反派称霸的地方,远离**,也远离家人,遇到紧急情况,很难与同情我的人取得联系。另一方面,我又对江西有难以割舍的情感。我*早参加战争(北伐战争)是在江西;参加南昌起义在江西;井冈山时期跟着朱毛打游击主要在江西;湘赣时期我指挥红军游击兵团作战的主要地区也在江西……可以说,在我此生的革命历程中,江西是我成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和一名军事指挥员的起点。江西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让我依恋;江西的父老乡亲,多少年来总萦绕在我的梦中。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我一想到江西,便会从心底涌起一股乡土般的恋情。的确,我早就把江西看做是我的第二故乡了。1969年12月初,我随一批老弱病残和少数因故滞留的家属,*后离京赴江西“五七干校”。此去吉凶难卜,真是“战地黄花衰,孟冬西风疾”啊!
    我随身携带的行李不多,除被褥和换洗的衣服外,就是一只大书箱,里边装满**编辑的马克思主义30本书。还有《史记》、《资治通鉴》等文、史、哲、经方面的书籍。当时我想,干校生活无非两条:除继续接受审查,参加劳动外,其余时间就是看书,我要利用这个机会认真地学习一点马列主义,弥补几十年来无暇系统学习理论的缺憾。
    ……
    目录
    蹉跎岁月
    1.在江西“五七干校”的日子/萧克
    2.在向阳湖的难忘日子/萧乾
    3.回眸“向阳湖”/杨子敏
    4.文化部“五七干校”散记/张士安
    5.东岳“五七干校”/许志英
    6.“五七干校”祭/季音
    7.“缴枪”/韦贤彰
    8.“静海”作笔名/邵牧君
    9.“张专家”来了/张一沛
    10.大沙河岁月/郭敏
    11.大自然的孩子/张耘
    12.都是海河人物/刘 耕
    13.独立的人格/周 明
    “五七道路”
    14.忆柳河“五七干校”/战凤翰
    15.“干校”劳动的回忆/韦君宜
    16.荒废与荒诞/雷达
    17.惠州市“五七干校”/丘其文
    18.进“五七干校”也是“福”/段义海
    19.老知识分子二三事/刘东升
    20.临沧专区孟定“五七干校”亲历记/袁学昌
    21.漫漫“五七”路/马元
    22.实话实说话“干校”/郝孚逸
    23.田园里的故事/陶 阳
    24.土茯苓与红烧肉/贺心颖
    追忆往事
    25.往事追忆:“五七干校”/陈向阳
    26.我所知道的文化部咸宁“五七干校”/李晓祥
    27.我在“五七干校”的见闻/鲁大良
    28.我走过的“五七道路”/王蕴玉
    29.“五七干校”见闻/李滨声
    30.向阳日记(节选)/张光年
    31.镇康“五七干校”回顾/杨德富
    32.我走向社会的**驿站:“五七干校”/王国庆
    33.中宣部“五七干校”纪事/吉伟青
    34.**在湖北沙洋“五七干校”的回顾/孙君恒
    35.回忆在咸宁“五七干校”的日子/崔道怡
    后记
    编辑推荐语
    “五七干校”是建国后党史中很独特的文化现象。他不仅是“文化大革命”**斗争扩大化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当时解决诸多重要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同时,也与毛泽东突出强调通过干部下放劳动以克服官僚主义、密切党群关系密不可分。因此,深入研究“五七干校”,对深化研究建国后党史,特别是“文革史”很有裨益。鉴于此,我们将散见于各报刊、书籍上的有关回忆“五七干校”的文章辑录在一起,供党史研究者和爱好者参考。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