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学术史丛书—红楼钟声及其回响:重新审读“五四”新文化
QQ咨询:
有路璐璐:

学术史丛书—红楼钟声及其回响:重新审读“五四”新文化

  • 作者:陈平原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50870
  •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01日
  • 页数:441
  • 定价:¥4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全书收文25篇,分“‘五四’新文化的多元场景”、“历史大视野中的‘五四’”以及“对话与反省”三辑,各辑文章按发表时间排列,同一作者的文章放在一起。其中有对具体课题的仔细推敲,有学术思路的坦然展示,也有同行间的相互辩难。全书呈“众声喧哗”状态,同人间立场并不一致;甚至同一作者的观点,也可能前后有别。或许,这正是北大人的特点:独立思考,自由发言,勇于挑战权威,也不吝自我修正。此次入集的论文,均由作者本人提供且保留当初发言的姿态;若须修订,均加以说明。强调这一点,是因为这些论述本身,很可能也成了“五四阐释史”上重要的一环,后人可从中辨认某一特定时代的探索足迹。
    将同人近十年间撰写的有关“五四”的论文编辑成册,此举既是对于新文化运动的纪念,也是一种自我展示。在此意义上,附录的“作者简介”,同样值得关注。只是有一点必须说明,北大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教师,在别的学术话题上有精彩的表现、但近十年未撰有关“五四”论文者,只得暂时缺席;至于其他学科的教授,虽有相关论述,碍于体例,没有收录。
    文章节选
    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之关系
    1912年,民国建元,作为新政权建设的一部分,第二年召开了“读音统一会”,开始构拟民族共同语的框架。这一会议也可看做持续整整二十年的晚清拼音化运动的大检阅,*后选定了章太炎所拟的“纽文”、“韵文”,略作改动后成了“注���字母”。同时,会议以投票表决的方式决定了几千个汉字的标准读音。
    “国音”算是有了,不过随后几年的袁世凯时期,教育部一直没有正式公布,对外宣称“业已派员清理”,事实上仍是搁在柜子里,“由老鼠和书虫在‘清理’”。久等无着落的“统一会”在京会员王璞只得自己设法,于1915年成立了一个“注音字母传习所”,宣传并讲授“国音”。
    按胡适的说法,也就在这一年夏天,他在万里之外的美国绮色嘉(hha—ca)产生了“文学革命”的想法。
    ……
    目录
    小引
    一 “五四”新文化的多元场景
    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之关系
    “五四”前后的林纾
    北大新演剧与“五四”文化批评品格——以鲁迅与魏建功关于爱罗先珂的笔墨之交为**
    《文学革命论》作者“推倒”“古典文学”之考释
    “五四”“全盘反传统”问题考辨
    “起点”的驳议——新诗史上的《尝试集》与《女神》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鲁迅
    论文学传统在新文学变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为运动与作为学术的民间文学
    与北京大学结缘——“五四”时期的叶圣陶
    二 历史大视野中的“五四”
    挪用与重构 ——80年代文学与“五四”传统
    1980年代“文化热”的知识谱系与意识形态
    回望百年——论中国新诗的历史经验
    中国新文学的宿命
    “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两种读法
    理想的困境——析台湾话文论争兼及大陆国语运动
    1920年代中国新诗发展述略
    现代文学的阐释链与“新传统”的生成
    三 对话与反省
    漫谈北京大学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文本中见历史细节处显精神——《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导言
    跨出“五四”:我们需要超越的精神
    何为/何谓“成功”的文化断裂——重新审读“五四”新文化运动
    想象中的“民族的诗”
    重建“五四”的历史现场——评陈平原的《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
    “以晚清为方法”——与陈平原先生谈现代文学研究中的
    晚清文学问题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