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三个代表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三个代表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 作者:杨建国
  •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021339
  • 出版日期:2002年01月01日
  • 页数:314
  • 定价:¥1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80年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对建国50多年来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努力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总结,特别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所进行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的总结。它不仅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指导思想,从哲学角度上讲也是新世纪我们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基础。本书主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以及时代发展、基础理论等方面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关系。
    文章节选
    (二)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贡献
    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它既有时间的阶段和跨度,又有空间范围的结构和特性,也就是说要把社会主义现代化看做是由诸多领域表现出来而又有机地联为一体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毛泽东不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阶段和过程方面立下了具有前瞻性、历史性的丰功,而且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所涉及的各个领域的细节方面,也做出了较为系统的、极富价值的伟绩。
    马克思和恩格斯多次指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历史,两对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但是,他们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基本矛盾”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列宁也由于逝世过早,只是讲到当时苏联在革命和建设中存在着矛盾,未能对社会主义时期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进行具体的较���详尽的分析和研究。斯大林更是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时期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没有矛盾,是“完全适合”的,虽然后期有些意识到,但也没有能够很好地加以阐明和解决。毛泽东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准确地表述为“社会基本矛盾”,并且明确地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目录
    **章 中国共产党人与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
    (一) 毛泽东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奠基人
    (二)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贡献
    (三)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毛泽东留给我们的“政治遗嘱”
    二、邓小平关于中国式的现代化“三步走”战略
    (一)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总设计师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三) 中国式“三步走”战略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行动纲领
    三、“三个代表”的提出与中国在2l世纪的发展
    (一) 我们面临的困难与“三个代表”的提出
    (二) 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在党
    (三) 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章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时代的基本判断和回答
    一、能否对时代作出正确的判断关系到党和**的前途和命运
    (一) 一国发展道路的正确选择取决于对时代的准确判断
    (二) 对世界形势的错误判断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二、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时代的基本判断
    (一) 当今世界正面临时代主题的转换
    (二) 当今时代正处于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共存与相持的阶段
    三、共产党人对时代变换作出的及时回应与正确抉择
    (一) 坚信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二) 坚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三) 坚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创新

    第三章 时代发展与“三个代表”的重要意义
    一、“三个代表”与科学技术进步
    (一)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
    (二) “三个代表”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 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推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二、“三个代表”思想与经济全球化
    (一)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与特征
    (二) “三个代表”思想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三) 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三、“三个代表”与和平发展问题
    (一)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二) “三个代表”思想顺应时代主题的要求
    (三) 把握时代主题,实践“三个代表

    第四章 “三个代表”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观点
    一、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
    (一)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二)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三个代表”的历史贡献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一) “三个代表”的理论品格与创新意义
    (二) “三个代表”的理论思维与实践指归
    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
    (一) 改造主观世界的必要性:现代化建设实践引发的问题及其思考
    (二) 落实“三个代表”要求,不断改造主观世界

    第五章 “三个代表”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一、生产发展与社会进步
    (一)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终决定力量
    (二) 生产力标准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三) 发展与解放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深刻的本质
    (四) 代表先进生产力,是党的性质与任务的根本要求
    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一)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
    (二)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 代表文化的前进方向,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三、群众利益与群众观点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基本观点
    (二) 马克思主义关于群众利益的基本观点
    (三) 群众利益、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第六章 “三个代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一、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一) 实事求是
    (二) 独立自主
    (三) 群众路线
    二、邓小平哲学思想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一) 真理和价值统
    (二) 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
    (三) 实干家和理想主义的统
    三、“三个代表”的哲学启示
    (一) 历史进程的哲学反思
    (二) 实现新世纪发展的指导思想
    (三) 古老辩证法的创新运用

    第七章 社会生产力与先进社会生产力
    一、注重生产力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历来观点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生产力的一般理论
    (二) 社会生产力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三) 马克思主义社会生产力观的现实意义
    二、“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
    (一)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科技理论的重大飞跃
    (二)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含义
    (三)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现实意义
    ……

    第八章 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第九章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十章 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要求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