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美国输出民主的历史与现实
QQ咨询:
有路璐璐:

美国输出民主的历史与现实

  • 作者:罗艳华
  •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 ISBN:9787501235254
  •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01日
  • 页数:417
  • 定价:¥32.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输出民主”在美国外交中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长期以来,它一直是美国对外战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自冷战结束以后,“输出民主”在美国的战略地位大大提高,成为了美国****战略的核心内容。而且无论从内容、形式到手段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输出民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这首先与相关概念的复杂性有直接关系。因此笔者认为要研究美国“输出民主”的相关问题,首先要把几个相关概念弄清楚。目前在国内外对这几个概念都存在争议。
    文章节选
    **章 美国输出民主的内在动因
    **节 美国输出民主的思想文化根源
    美国大力输出美国式民主的背后,有着根深蒂固的思想文化根源。这些根深蒂固的思想文化根源一直长久地、持续地影响着美国人的思维和政策取向,一直是美国输出民主的重要动因。影响美国热衷于输出民主的思想文化根源的内容很复杂,但简单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源于宗教的天命意识和强烈使命感
    美国的宗教信仰,一直是其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输出民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美国表面看起来是一个世俗**,但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宗教化的**。基督新教在美国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国民心理上起着关键的主导作用。根据盖洛普的调查,美国有95%的人信仰上帝,其中86%的人为基督教徒。在基督教徒中有60%的人为新教徒,28%的人是天主教徒,10%的人是东正教徒。其余信仰犹太教或伊斯兰教。美国的成年人中,70%的人从属某个教堂。可见,美国国民的信教程度非常高,其中基督教占有**的优势,其主体是新教。
    宗教对美国输出民主政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其改造世界的天命意识和使命感方面。这种天命意识和使命感*早体现在清教徒的信念中。继“五月花”号10年之后到达新大陆的清教徒建立了马萨诸塞殖民地,发表了表明移民新大陆目的的宣言。这个宣言引用《马太福音》说,“我们要成为建在山上的城,全世界的人都将瞩目我们。”所谓“山上的城”,是指照亮世界、成为世界之光的城。在《马太福音》中耶稣对他的弟子说:“你们是世上的光,城建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在这里,光是指带给人光明和福利,是耶稣对信徒们提出的使命和要求。清教徒们要建立的“山上的城”,就是要成为世界之光的城,也就是说,清教徒要把新大陆建设成为世界的光,成为引导全世界走向光明的光。
    在宗教改革之后以及新教进一步分裂之后形成的新教各种派别当中,清教徒特别强调选民意识和使命感,并强调基督徒对社会的改造作用。清教徒的思想基本上继承了卡尔文宗的教义,认为基督徒是被上帝拣选来荣耀上帝和光照世人的,并且应该对社会进行改良。在这种思想之上,清教徒又接受了后千禧主义思想,就是基督徒应该改造社会、改造世界,建立基督的千禧王国,以迎接基督的再临。这是美国人的天命意识的主要源流。
    美国人至今仍然抱有的“美国是上帝祝福的国度”、“美国人要将世界领向善”的天命思想和使命感,是美国人从殖民时期开始的先辈传下来的传统,它由来于基督教的选民意识和救世主义,由来于清教徒改造社会和改造世界的天命意识。
    美国人所热衷推行和维护的自由、人权、民主的价值观和制度,看起来是世俗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但实际上起源于基督教新教的价值观和宗教改革,体现着基督教新教的信念。美国人认为,在这个世界上,自由、民��和人权是*符合上帝的旨意的社会制度,是*符合上帝创造这个世界目的的制度,也是对人*仁爱的制度,是*有助人成长和完成自我的制度。……所以,帮助其他**的人去实现自由民主,是相信上帝的人的使命和义务。正如美国学者拉尔夫·加布里埃尔所言,“美国民主制把世界从专制者的压迫下解放出来的使命正是基督教注定把世界从撒旦统治下拯救出来的世俗表达。”
    源于宗教的天命意识和使命感始终是美国输出民主和对外扩张的推动力量。“美国人从其**生活刚一开始就坚信他们的命运是以身作则地向一切人传播自由和社会正义,把人类从罪恶之路引导到人世间‘新的耶路撒冷’。”当美国力量还不够强大的时候,亚当斯把美国说成是“山巅上的灯塔,全世界人民都可以见到它温暖的拯救光芒”。当美国羽翼渐丰之后,自由灯塔的思想让位于天定命运论,认为美国必须“向上帝指派给我们的这个大陆进行扩展”,这样做会使美国远离欧洲的影响,促进更大的经济自由,并维护民主制度。当大陆扩张完成之后,美国的使命更加侧重于传播共和主义和输出美国式的民主。20世纪初,威尔逊公开宣称,美国的旗帜“不仅是美国自己的旗帜,也是全人类的旗帜”,到一定时候,世界上的其他**“将要转向美国来寻求那种奠定一切自由基础的道义力量”。冷战时期,使命意识被进一步强化,杜鲁门宣称“美国已经负担起上帝先前安排我们承担的领导这一代人的任务”,还表示“应始终牢记美国指导世界走向和平的使命”。冷战结束后,美国明确把建立资本主义一统天下和确保美国的领导地位视为神圣使命,因而加紧对外输出民主,认为“一个理想的世界是:所有**都有自由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永远忠实于社会正义和人权”。
    二、强烈的种族、文化和制度优越感
    美国人的优越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种族优越感、文化优越感和制度优越感。
    美国人强烈的种族优越感也源于美国早期社会清教徒所崇尚的“天定命运”这一宗教观念。这种优越感后来又得到了物种进化论的依托。1859年,查尔斯·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他认为,自然界的每个物种都是为生存而互相残杀的受害者,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这是制约物种生存和进化的客观规律。在19世纪末欧洲达尔文物种进化论传人美国后,美国的“种族优越感”形成了一种理论,即“盎格鲁-撒克逊民族优越论”。美国**的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约翰·菲斯克就是这一理论的推崇者,他指出:“经过自然选择,美国已成为优胜**,已表明适合生存的美国人自然合乎逻辑地应统治弱者,即不适合生存的人。”美国福音派教会联盟总干事乔塞亚·斯特朗则披着宗教外衣,更露骨地宣扬种族优越论。他在1885年出版的《我们的**》一书中指出,“美国人是上帝的选民,是被上帝挑选出来领导落后民族的基督教徒。这个种族具有不可超越的能力,它的背后拥有一切数不尽的财富力量。我们应该希望它成为伟大的自由、纯正的基督教和*高文明的保存者。这个种族显示某些非常的进取特性,足以把它的制度传播于全人类,把它的统治扩大到整个地球。如果我没有看错的话,有朝一日这个强大的种族会南下墨西哥、中美洲,兼并海上岛屿,席卷非洲和其他地方。谁能怀疑这场竞争的结果不是‘适者生存’呢?”
    而19世纪美国的教育模式也使“种族优越论”得到普及和强化,并进而发展为文化的优越感。当时的教育模式共分三种形式,即正规教育、宗教体验和辅助教育。
    在19世纪30年代,美国**教育家,人文主义者威廉·麦古菲编撰了一套美国正规教育的教材,全称为《麦古菲读本》。在读本中,麦古菲强调一个真正的美国人应是一个新教徒而不是罗马教徒或犹太教徒。这种正规教育模式宣扬了一种“美国至上”的思想,强化了一个“盎格鲁-撒克逊民族至上”的意识。
    19世纪美国教育的另一种模式——宗教体验则从宗教角度使“种族优越论”社会化。从19世纪起,新教一直占统治地位。新教通过宗教形式告诫人们,世上只有“黑色和白色之分”,没有“灰色”。“黑色”代表“罪恶”,“白色”代表“圣洁”,“灰色”则是我们所讲的“中庸”。这就是19世纪的宗教文化,它用含蓄的手法告诉人民,只有美国盎格鲁一撒克逊民族的文化为“圣洁至上”的“白色”文化。这种宗教文化使美国人的思维趋于简单化,因而,当他们运用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去审视外部世界时便产生了文化冲突。
    辅助教育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教育的另一种形式。辅助教育的机构称作肖托夸夏季教育集会(Chautauqua)。从1890年至1920年,“肖托夸”为美国边远地区编制了教育节目,每周巡回播放一次。这些节目为边远城镇的人们提供了观摩外部世界的机会,但节目的编排和播送的内容并未忠实地反映外部世界的真实情况,相反却着力强调美国的社会价值观是世界上***的价值观。“肖托夸”促使美国人深信,盎格鲁一撒克逊文化是美国的核心文化,由此文化外延出的美国文化是世界上***的文化。
    美国的这些教育形式限制了美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使得美国人认为自己的文化至上,对盎格鲁一撒克逊文化之外的其他文化缺乏正确理解,对其他民族的文化、价值和宗教缺乏包容心。
    此外,美国人还有强烈的制度优越感。美国是世界上**个实行共和制的资本主义**,有一套完整的民主制度。“美国式民主”确实为其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发挥了积极作用。建国以来,美国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社会动荡和非法的政权更迭,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较好的维护。就其产生的时代背景而言,美国的政治制度是进步的;与当代其他资本主义**相比,美国的民主制度是比较完善的。
    ……
    目录
    导论
    **节 基本概念辨析
    一、关于民主的争论
    二、关于“美国式民主”
    三、关于美国“输出民主”
    第二节 美国输出民主在冷战后的新发展
    一、冷战后美国输出民主的新特点
    二、冷战后新保守主义思潮的抬头与美国输出民主的新发展
    **章 美国输出民主的内在动因
    **节 美国输出民主的思想文化根源
    一、源于宗教的天命意识和强烈使命感
    二、强烈的种族、文化和制度优越感
    三、根深蒂固的“美国例外论”
    第二节 美国输出民主的现实利益考虑
    一、经济利益
    二、政治利益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美国输出民主的历史演变
    **节 美国输出民主的早期实践
    一、通过领土扩张移植美国式民主
    二、通过海外扩张输出美国式民主
    第二节 美国冷战时期的输出民主实践
    一、建立与扩大民主同盟
    二、遏制与演化苏东**
    三、向第三世界输出民主
    第三节 冷战时期美国输出民主的政策措施
    一、美国**情报局的秘密战争
    二、美国的武装干涉
    三、美国的政治渗透
    四、美国的人权外交
    五、美国的文化帝国主义
    六、美国的国际广播
    七、美国的经济援助与经济制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冷战后美国输出民主的理论基础——“民主和平论”
    **节“民主和平论”的历史回顾
    一、早期的思想奠基
    二、“民主和平论”的提出和发展
    第二节 民主**是否互不开战?
    一、“民主和平论”关于“民主”和“战争”(冲突)的界定
    二、经验检验:民主**和国际战争
    第三节 民主**为何互不开战?
    一、规范性解释
    二、结构性解释
    三、综合性解释
    四、批评与回应
    第四节 民主**是否更爱好和平?
    一、“单方民主和平”的提出和争议
    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进一步辩论
    三、民主**的对外行为特征
    第五节 民主输出和对外干涉
    一、关于对外干涉合理性的争论
    二、对外干涉的政策选择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冷战后美国强化输出民主的背景
    **节 冷战结束的“冲击波”
    第二节 美国成为**的**大国
    第三节 冷战后国际关系中出现的新概念和新思潮的影响
    一、“软权力”的概念
    二、“历史终结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克林顿政府与美国输出民主战略的形成
    **节 输出民主:从外交“支柱”到**战略
    一、克林顿时期输出民主战略的提出
    二、克林顿政府输出民主的战略构想
    三、输出民主在美国****战略中的地位
    第二节 输出民主机制和手段的调整
    一、建立和完善输出民主的机制
    二、强化和拓展输出民主的手段
    第三节 输出民主的地区政策和行动特征
    一、对东欧地区:扩大民主大家庭
    二、对俄罗斯:确保“民主派”掌权
    三、对拉美地区:巩固西半球民主体制
    四、对亚太地区:通过接触和施压输出民主
    五、对非洲地区:采取灵活务实手段输出民主
    六、对所谓“无赖**”:进行制裁打击,促使政权更迭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小布什政府输出民主战略调整的背景
    **节 帝国现实与帝国论调
    第二节 布什的政治理念与政治主张
    第三节 “9·11”事件与反恐战争
    第四节 新保守主义的影响
    一、“‘美国式民主’就是自然正当”——新保守主义外交思想的哲学基础
    二、“输出民主”是新保守主义外交的一大特征
    三、新保守主义与美国输出民主战略的强化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小布什政府与美国输出民主战略的新变化
    **节 小布什政府输出民主战略的调整
    一、小布什政府输出民主战略的强化
    二、小布什政府输出民主战略的目标和**
    第二节 小布什政府输出民主的措施与行动
    一、借反恐战争之机在阿富汗搞民主试验
    二、发动先发制人军事打击向伊拉克输出民主
    三、联合西方民主**整体推动“大中东计划”
    四、制造“颜色革命”在东欧、中亚扶持亲美势力上台
    五、通过“变革外交”向世界各地和各种文化推销民主
    六、对所谓“暴政前哨”**打压促变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美国输出民主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及其局限性
    **节 美国输出民主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一、美国输出民主对国际法和国际秩序的影响
    二、美国输出民主对美国自身的影响
    三、美国输出民主对输出对象国的影响
    四、美国输出民主对大国关系的影响
    第二节 冷战后美国输出民主的制约因素
    一、输出民主存在的固有悖论
    二、输出民主的风险
    三、输出对象国的抵制
    四、输出民主的代价
    第三节 奥巴马新政府与美国输出民主的政策走向
    本章小结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