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古代剧场史(精)/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丛书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古代剧场史(精)/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丛书

  • 作者:廖奔
  •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4815317
  • 出版日期:1997年01月01日
  • 页数:70
  • 定价:¥42.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34815317
    • 作者
    • 页数
      70
    • 出版时间
      1997年01月01日
    • 定价
      ¥42.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中国古代剧场史》主旨在于论述剧场形制的变迁史,就必需大量引用材料,作者既掌握、运用了大量文献资料,也掌握和大量运用了大量文物资料(在这方面作者作了诸多的实地考察),并搜集了160多幅图片,还附有多种调查统计表格,这就使《中国古代剧场史》呈现出材料十分丰富的特点。作者自己说:由于我国古代剧场史的研究所能依据的资料既零散又断续,需要综合梳理,因此,《中国古代剧场史》在笔法上只得以考证为主,目的在于说明问题。但实际上作者是把大量材料组织在历史的发展框架中,条分缕析,考论相兼,而发展脉络自见。我的总体印象是:材料多广而不显臃肿,征引详尽而未觉繁琐,却更助论述的坚实。这也是《中国古代剧场史》的一个重要的长处。
    文章节选
    **章剧场变迁
    中国古代剧场的正式确立是在宋代,其时形成了专门化的演剧场所--勾栏。而在此以前,中国剧场走过了一个很长的发腱历程,有一个职能逐渐明确和固定的演变史。其后,由于社会条什的变化,勾栏剧场没能继续发展下去,却中断了其传统。中国剧场只得在其它方面重新择路而行,*终发展起清代的茶同剧场来。
    **节无剧场意识期
    与世界上任何地区和民族的戏剧一样,中国戏剧也源出:f原始人类的宗教性摹仿仪式歌舞。这类根基于原始人类交感巫术观念的活动,*初只是出于宗教氛围和巫术内容的需要,一般选择山林空地、崖壑坝坪等适合制造巫术氛围的自然地形举行,而其附近一定有峭壁岩石以便绘刻深含宗教意味的符号和图形,用以创造一个宗教氛围空问。
    今天所看到的许多史前岩画歌舞仪式场面,其绘刻环境都具备上述条件。而当代考古学、人类学、美学对于史前岩画的一个较为一致的认识是:岩画不仅仅是原始人类的一个客观创造物而单纯体现其美学和文化学价值,一定的岩画在原始思维中总是被视作特定宗教巫术活动的组成部分而进入原始人类的感觉空间。因此,岩画总是绘刻在特定的环境中,从已经发现的岩画遗迹看,刻绘网形的对象前面往往会有一片开阔地,便于人们举行宗教仪式,激发宗教情绪。根据这一认识,史前岩画歌舞场面与原始人类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总是对应的。
    笔者考察过新疆呼图壁县西南天山深处雀儿沟的体现生殖崇拜意义的舞蹈岩画(图1),岩画雕刻于一堵上部外倾的陡峭崖壁上,崖前即是一块山问平坝。在这里举行宗教仪式,能造成原始人强烈的宗教心理体验。这山问平坝便是人类原始狩猎时期的表演场所。 关于我国古代剧场的研究,长期以来,大抵见于散篇文章,且数量很少,此外,中外学人的戏曲史著作中也常有论及(或偶有论及),但往往只是涉及某个时代、某个方面。30年代出版了周贻白先生的《中国剧场史》,有首创之功,惟因限于种种条件,对古代剧场样式的演化和变迁的叙述,所缺方面殊多。建国以来,随着对戏曲文物的重视,各地古戏台陆续发现,尤其是在山西、陕西一带保存的金元戏台吸引了不少专业工作者去研究,产生过不少论文,也有很多探讨,或可认为是数十年来*为集中的一次“古代剧场研究热潮”。这也是客观上为产生比较全面、丰富的中国剧场史著作创造了一种条件。果然,廖奔同志的《中国古代剧场史》“应运而生”。作者从80年代起就研究古代剧场史,多有积累和心得。这本著作正是他十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从它的内容看来,确实可称是迄今*为全面而系统地论述古代剧���史的专著。
    本书主旨在于论述剧场形制的变迁史,就必需大量引用材料,作者既掌握、运用了大量文献资料,也掌握和大量运用了大量文物资料(在这方面作者作了诸多的实地考察),并搜集了160多幅图片,还附有多种调查统计表格,这就使本书呈现出材料十分丰富的特点。作者自己说:由于我国古代剧场史的研究所能依据的资料既零散又断续,需要综合梳理,“因此,本书在笔法上只得以考证为主,目的在于说明问题”。但实际上作者是把大量材料组织在历史的发展框架中,条分缕析,考论相兼,而发展脉络自见。我的总体印象是:材料多广而不显臃肿,征引详尽而未觉繁琐,却更助论述的坚实。这也是本书的一个重要的长处。
    目录

    序言
    **章剧场变迁
    **节无剧场意识期
    第二节正式剧场的成立及其发展
    第三节中国剧场形式的随意性

    第二章戏台沿革
    **节溯源
    第二节露台
    第三节舞亭类建筑
    第四节从单纯的“亭”到区分前后台
    第五节明清戏台式样

    第三章汉魏场地
    **节厅堂式演出
    第二节殿庭式演出
    第三节广场式演出

    第四章晋唐场地
    **节六朝寺院百戏
    第二节唐代戏场
    第三节唐代剧场设施

    第五章勾栏演剧
    **节称谓
    第二节历时
    第三节地域
    第四节规模
    第五节构造
    第六节内容
    第七节经营
    第八节安排

    第六章堂会演剧
    **节历代堂会演剧述例
    第二节演出场所
    第三节演出俗规
    第四节戏价与封赏

    第七章戏园演剧
    **节酒楼演唱
    第二节酒馆演剧
    第三节清代酒馆戏园
    第四节酒馆戏园的构造和经营
    第五节酒馆向茶园剧场的过渡
    第六节茶园分布
    第七节茶园构造
    第八节茶园经营
    第九节茶园演出
    第十节茶园观众

    第八章神庙演剧
    **节渊源
    第二节神庙结构
    第三节神庙剧场
    第四节庙戏演出
    第五节庙戏环境
    第六节神庙经济
    第七节庙戏观众

    第九章宫廷剧场
    **节历代宫廷演出场所
    第二节南京御勾栏
    第三节清宫戏台
    第四节清宫戏台的设备(一)
    第五节清宫戏台的设备(二)
    第六节大戏台演出
    第七节意义

    第十章其它剧场
    **节临时戏台
    第二节船上戏台
    第三节水畔戏台
    第四节会馆戏台
    第五节宗祠戏台
    第六节随处演出

    第十一章近代变迁
    **节晚清剧场的改造
    第二节新式舞台的出现

    第十二章中外剧场比较
    **节中西比较
    第二节中日比较
    附录一图片及表格目录
    附录二参考文献
    后记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