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杰出青少年必须知道的1001个历史常识
QQ咨询:
有路璐璐:

杰出青少年必须知道的1001个历史常识

  • 作者:于震
  •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 ISBN:9787510403200
  •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01日
  • 页数:294
  • 定价:¥3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10403200
    • 作者
    • 页数
      294
    • 出版时间
      2009年05月01日
    • 定价
      ¥39.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如果有人问你,何谓“挟天子以令诸侯”?中国的四大发明中“火药”是如何发明的?清朝的“八旗”指哪八旗?何谓“三教”、“九流”?“木马计”是怎么一回事?文艺复兴运动发生在什么时间?人类历史上规模*大的一次战争是什么战争?何谓“黑色星期四”、“红色星期五”……这些历史常识性的问题你都能答得出来吗?本书把大量青少年感兴趣的、觉得有趣的,然而又较零散的历史常识编辑成册,从而轻松阅读古今中外历史,从而丰富知识,开拓视野。
    了解历史,它记录着人类过去的成功与缺失,蕴藏着真知与灼见,也预示人类的未来。
    文章节选
    上篇 杰出青少年必须知道的中国历史常识
    第四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挟天子以令诸侯
    公元196年,汉献帝从长安返回洛阳。经过董卓之乱的洛阳已经是一片残破,粮食匮乏。在洛阳,皇帝和百官的饮食起居甚至形同乞丐。曹操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果断地采纳谋士毛玠“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建议,想方设法把皇帝从洛阳接到了自己的根据地许县。并将许县改为许都。从此以后,曹操以天子的名义向天下诸侯发号施令,掌握了巨大的政治优势。
    屯田制
    196年,曹操采纳枣祗、韩浩的建议,在许都(今河南许昌)附近进行屯田。屯田的土地是无主和荒芜的土地。劳动力、耕牛、农具是镇压黄巾起义中掳获的,有一部分劳动力号称为招募其实是被迫而来的。曹魏屯田对安置流民、开垦荒地、恢复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曹操统一北方创造了物质条件。但屯田制的剥削较重,屯田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身份不自由,屯田士兵则更加艰苦。
    租调制
    曹操进驻冀州后颁行租调制,对土地所有者(包括自耕农和地主),每亩土地征收田租谷四升。每户征收户调绢二匹、绵二斤。户调取代汉代沉重的人头税,对农民有好处,也有利于大族豪强庇荫佃客。操命令加重对豪强兼并行为的惩罚,但大族豪强兼��事实上难以阻止。北魏租调制规定: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2石、调帛或布l匹。丁男还要负担一定的徭役。
    官渡之战
    198年,袁绍击败公孙瓒,占有青、幽、冀、并四州之地。196年,曹操把汉献帝挟持到许昌,形成“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取得政治上的优势。197年春,袁术在寿春(今安徽寿县)称帝。曹操即以“奉天子以令不臣”为名,进讨袁术并将其消灭。接着又消灭了吕布,利用张扬部内讧取得河内郡。从此曹操势力西达关中,东到兖、豫、徐州,控制了黄河以南,淮、汉以北大部地区,从而与袁绍形成沿黄河下游南北对峙的局面。袁绍的兵力在当时远远胜过曹操,自然不甘屈居于曹操之下,他决心同曹操一决雌雄。199年6月,袁绍挑选精兵10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昌,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曹操称魏王
    自从曹操统一了北方以后,便加快了取代汉室的步伐。他首先清除了倾向于东汉王朝的力量,又于208年废三公官制,自封为丞相,总揽军政大权。216年,汉献帝被迫封曹操为魏王。虽然曹操始终没有正式称帝,但他已经为曹氏伐汉称帝做好了准备。
    曹丕称帝
    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继位当了丞相和魏王。当时东汉已完全沦为曹魏的傀儡王朝,曹丕又实行九品中正的选官制度,得到世家大族的支持。同年十月,曹丕迫使汉献帝让位,即位为帝,定国号为魏,改元黄初,定都洛阳,并追尊曹操为武皇帝。
    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是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士族而采纳陈群的意见。这一制度创始于曹魏,发展成熟于两晋,衰落于南北朝时期,废除于隋朝,随之科举制形成。中正的职权主要是评议人物,其标准有三:家世、道德、才能。家世又称“簿阀”、“簿世”,指被评者的族望和父祖官爵。中正对人物的道德、才能只作概括性的评语,称为“状”。品共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司马懿平东辽
    东汉末年,辽东太守公孙度自称辽东侯,拥兵割据辽东。他对曹操时叛时降,保持着半独立的地位。公孙度的孙子公孙渊继承了辽东太守之后,自立为燕王,对魏形成了威胁。238年春,魏明帝派太尉司马懿率兵平定了辽东。此举从根本上扫除了魏国北方的威胁,为后来司马氏夺取曹氏的政权奠定了基础。
    高平陵事变
    魏明帝病死,司马懿与魏宗室、大将军曹爽共执朝政,政治矛盾日益尖锐。曹爽表请将司马懿转为太傅闲职,剥夺兵权,又安排心腹何晏、丁谧等人执掌机要,竭力排斥司马懿在朝中势力。司马懿装病不起,有意腑痹曹爽,暗中策划。249年正月,司马懿乘曹爽兄弟随魏帝祭扫明帝高平陵(在洛阳南)之机,发动政变。夺取武库,派长子司马师屯兵司马门,自己和太尉蒋济出兵屯洛水浮桥,断绝曹爽归路。又迫郭太后下令废曹爽兄弟官职,先声夺人。派人送奏章给魏帝,要求罢免曹爽兄弟。曹爽犹豫不决,*终为求活命而同意交出大权,以侯还第。数日后,司马懿以谋反罪名族诛曹爽兄弟及亲信何晏、丁谧、毕轨等人。自此以后,曹魏政权实际落入司马氏集团手中。
    曹操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州)人。三国时期人(或东汉末年人),官爵至魏王、丞相、冀州牧。魏国的***和奠基者。中华民族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汉族。在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曹丕代汉后,曹操被尊称为“大魏武皇帝”,庙号“魏太祖”。
    竹林七贤
    魏晋时期7位名士的合称,成名年代较“建安七子”晚一些。包括: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7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修武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玄学兴起
    玄学是三国、两晋时期兴起的、以综合道家和儒家思想学说为主的哲学思潮,故通常也称之为“魏晋玄学”。玄学把《周易》、《老子》、《庄子》称作“三玄”。玄学家们用他们改造过了的老、庄思想来注解儒家的《论语》、《周易》,对已经失去维系人心作用的两汉经学作了改造,建立起了“以无为本”的哲学本体论。儒家的“礼法”、“名教”、“天道”、“人道”等思想,虽然也是玄学所讨论的内容,但其主旨却是道家的,即强调崇高的是“无”、“自然”和“无为”。
    ……
    目录
    上篇 杰出青少年必须知道的中国历史常识
    **章 史前时期
    盘古氏开天辟地
    女娲抟土造人
    有巢氏构木为巢
    燧人氏钻燧取火
    神农氏尝百草
    黄帝战蚩尤
    仓颉造字
    尧舜禅让
    大禹治水
    云南元谋人
    陕西蓝田人
    山顶洞人
    山西丁村人
    氏族社会
    母系氏族
    父系氏族
    部落、部落联盟
    图腾崇拜
    半坡遗址
    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
    河姆渡文化
    良渚文化
    红山文化
    龙山文化
    黄帝
    炎帝
    蚩尤



    三皇五帝
    *早的乐器:骨笛
    群婚
    掠夺婚
    走访婚
    第二章 先秦时期
    夏朝
    夏启继位
    少康中兴
    夏桀亡夏

    中国*早的历书:《夏小正》
    杜康与杜康酒
    商朝
    商汤革命
    盘庚迁殷
    伊尹辅政
    武丁中兴
    殷墟
    甲骨文
    商代的占卜
    宗教制度的形成
    司母戊鼎
    西周
    武王伐纣
    牧野之战
    周昭王南征
    国人暴动
    共和行政
    宣王中兴
    周宣王不籍千亩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井田制
    分封制
    《周礼》
    《周易》
    太师、太保
    春秋
    周平王东迁
    春秋五霸
    长勺之战
    齐桓公称霸
    管仲拜相
    齐桓公伐楚
    管仲征楚
    城濮之战
    秦穆公称霸西戎
    **中原
    “初税亩”
    弭兵之会
    吴越争霸
    管仲
    老子
    扁鹊
    左丘明
    儒家
    《论语》
    《孙子兵法》
    侯马盟书
    礼崩乐坏
    熊掌难熟
    赵氏孤儿
    高山流水遇知音:钟子期与俞伯牙
    春秋无义战
    古代伦理教育:七教
    孔子周游列国
    ……
    下篇 杰出青少年必须知道的世界历史常识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