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培养有主见的孩子——李开复等18位专家成功教子之道
QQ咨询:
有路璐璐:

培养有主见的孩子——李开复等18位专家成功教子之道

  • 作者:鱼朝霞
  •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 ISBN:9787540746148
  •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01日
  • 页数:254
  • 定价:¥24.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40746148
    • 作者
    • 页数
      254
    • 出版时间
      2009年07月01日
    • 定价
      ¥24.8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本书收入李开复、凌志军、周国平、闵乐夫、魏书生、李镇西、朱永新等18位**教育家、心理学家、作家及家教专家的家教访谈,这些访谈,既高屋建瓴,洞察自主教育、早期教育、青春期教育、学校教育、父母教育等诸多家庭教育的普遍规律,又深入浅出,为广大父母解决一个个具体的教育问题,提供科学的家教理论和实践操作指导,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
    文章节选
    21世纪,是孩子自主选择的世纪
    ◎李开复
    要培养听话的孩子,更要培养有主见的孩子
    记者:中国的孩子都习惯于听从父母的安排,而中国的父母也习惯于安排子女的事。这种家教模式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李开复:有—位中国留学生看完了我《写给中国大学生的第三封信》后,感触很深,他写了一封信给我说:“很小的时候,我的目标就是长大,长大了做什么,我当时没有想;读小学的时候,父母给我的目标就是考初中,考上初中做什么,我没有想过;读初中的时候,父母给我的目标就是考高中,考上高中做什么,我没有想过;读高中的时候,父母给我的目标就是考大学,考上大学做什么,我没有想过;上大学的时候,父母给我的目标就是要出国,出国做什么,我也没有想过;现在留学拿到了学位,要找工作了,下一步我该做些什么呢?这次,我要好好地想一想。谢谢你的第三封信,它唤醒了我埋藏了25年的进取心,它改变了我25年来被动的生活方式。从今天开始,我要积极主动地为自己而生活!”
    这位中国留学生25岁时才想到了���己“有选择的权利”,而在“开复学生网”我每天都能看到“只有你能告诉我,我该怎么做”的留言。这说明还有很多的大学生、研究生至今依然在被动的道路上迷茫地生活着。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呢?因为,中国的父母对孩子的关爱特别地深,生怕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受一点挫折、伤害,习惯了使用越俎代庖的方式,替孩子设计人生规划;中国的孩子也习惯了听从父母、老师的安排。这导致了中国孩子从小就迷失在“自我缺失”的海洋里,长大成人之后对父母、师长仍有很强的依赖性。
    记者: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一代又一代的孩子都是按照这个模式来培养的。如今还按照这个模式来培养孩子有什么不好吗?
    李开复:中国人总是把“听话”当作一个孩子的优点。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不要只做听话的孩子,还要做讲道理、有主见的孩子。听话的孩子可能只是盲从,却不见得懂道理。讲理的孩子会在你有理时听话。这是新时期对孩子的新要求。
    二十一世纪是自主选择的世纪。**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指出:“‘因为信息时代取代工业时代、世界无边的竞争、放权自由的管理模式’,未来的历史学家会说,这个世纪*重要的事情不是技术或网络的革新,而是人类生存状况的重大改变。在这个世纪里,人将拥有更多的选择,他们必须积极地管理自己。”这就说明,时代变了,对人的培养模式也得随之而变。
    记者: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有哪些变化呢?
    李开复:在今天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里,人们对人才的定义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在现代化的企业中,有更多的人享有决策的权力,有更多的人必须在思考中不断创新,也有更多的人有足够的空间来决定要做什么、要怎么做……大多数人的工作不再是机械式的重复劳动,而是需要独立思考、自主决策的复杂劳动。所以,今天大多数**的企业对人才的期望是:积极主动、充满热情、灵活自信。
    如今的中小学生,长大以后就将面临那样的自主创新要求很高的社会。他们必须自己决定自己的行业,自己的老师,自己的老板,自己的公司;是创业还是加入公司,是学工还是学商……每天面临的都是这些无尽的选择,需要很强的独立性、责任心、选择能力、判断力来对之做出选择。一个孩子,如果长大了还是只会背诵知识,听话被动,等着别人帮他作决定或做事情,那他进入社会就算不被欺负,也不会被重视。你的孩子要在这复杂、多变的社会里生存、竞争、成功,他必须早早地就学会自主选择。
    不要让别人的意见淹没了你内心的声音
    记者:在一般家长看来,是孩子就不会太懂事、太成熟,在孩子成家立业以前就得接受家长的指导和设计。家长的支配意识太强会给孩子造成怎样的不利影响?
    李开复:在一般家长的眼里,自己的孩子可能永远长不大,但是,很多孩子在15岁,或更早的时候就愿意把自己当作大人来考虑。孩子上了中学以后,家长完全可以用成人的谈话方式和孩子讨论问题,而不应再以完全的“家长”作风来对待孩子。比如,理想、学习动力、玩耍、事业心、为人处世、爱情、交友、处理家庭问题等,都可以和孩子进行平等地交谈。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都不是这样做的,他们管孩子管得很死,孩子的任何思想、行为都得符合他们的心愿,他们不允许孩子超越他们的思想,更不允许孩子自作主张。
    孩子长期生活在这样的被动接受的环境里,很容易成为一个消极被动、没有主见的人。消极被动的人在学生时代喜欢把不如意的事情纷纷归罪于基因遗传、星座、血型等因素,并由此变得自怨自艾,总是怪罪别人的不是,指责环境的恶劣,从而陷入消极被动的恶性循环难以自拔。消极被动的人进入社会后,总是认为自己受环境和他人的左右,如果别人不指点,环境不改变,自己就只能这样消极被动地生活下去。因为习惯了等待命运的安排或贵人的相助,所以他们只相信事情会主动找上他们,而不相信自己能主导或推动事情的进展。这种消极被动的人现在就处于被动、受制于人的地位,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人更难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一心一意为孩子的前途、命运着想的家长,干吗要把孩子管教成那样的人呢?
    记者:明智的家长,应让孩子从小树立怎样的自主意识呢?
    李开复:孩子是家庭的一员,更是社会的一员。家长管不了孩子一辈子,孩子早晚都得脱离父母的视线,自己对自己负责。所以,与其事事监管周到,不如早早就让孩子树立这样的意识:
    每个人都不是别人的附属物,应该努力迫使自己从被动转向主动,成为自己未来生活的主人;没有人比你自己更在乎你的生活和学习;没有人比你自己更适于管理你的人生和前途;只有积极主动的你,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只有积极主动的你,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中赢得成功;只有善于展示自己的你,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获得更多的主动。
    在人生的旅途中,你是你自己**的司机,千万不要让别人驾驶你的生命之车。你要稳稳地坐在司机的位置上,决定自己何时要停、要倒车、要转弯、要加速、要刹车,等等。人生的旅途十分短暂,你应该珍惜自己所拥有的选择和决策的权利,虽然可以参考别人的意见,但千万不要随波逐流。
    不要让任何人的意见淹没了你内在的心声。
    重要的是,拥有跟随内心和直觉的勇气。
    你的内心与直觉知道你真正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自己的事,自己负责,自己解决
    记者:好的自主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能起多大的作用呢?
    李开复:每个人都将接受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不受教育的人,没法在社会上生存。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人。当Coogle的创始人赛吉`布林和拉里.佩奇在电视上接受访问时,记者问他们的成功应该归功于哪一所学校?他们并没有回答是斯坦福大学或密西根大学,而回答的是蒙台梭利小学自由自在的学习、没有任何消极输入的方式。在蒙台梭利的教育环境下,他们学会了“自己的事,自己负责,自己解决”。是这样的积极教育方式赋予了他们勇于尝试,积极自主,自我驱动的习惯,因而带来了他们的成功。
    我的父母对我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的培养也很早很及时。记得五岁的时候,我觉得幼儿园的课程太简单了,于是就主动跟父母说:“我想跳级读小学。”父母建议我还是按部就班地读书,等到有足够的能力时再去读小学。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我大胆地提出。“让我尝试一下好吗?如果我的能力不够,我就没法通过小学的入学考试;可如果我通过了考试,就表明我有这样的能力,那你们就应该让我去读小学。”他们爽快地把决策权交给了我:“考上了就让你读。”于是我努力读书,*后以高分考进了私立小学。事过三十多年,当时母亲带我去看放榜时,看到“李开复”三字排在榜首的那份兴奋,今天想来依然历历在目。父母给我这样—个自主选择的机会,让我懂得,只要大胆尝试,积极进取,就有机会得到我期望中的成功。这也为我日后的自信、积极的人生态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当我的两个孩子都对音乐表示兴趣时,我也是对她俩说,尽力学三个月,三个月后,她们可以决定要不要再学。结果,三个月后,她们对音乐都没了兴趣,一个对画画有了兴趣,一个对戏剧有了兴趣。于是,我鼓励她们朝她们感兴趣的方向发展,结果,她们在各自的兴趣方面都发展得很不错。
    画家、作家刘墉曾说:“以前我也对儿子的事安排得面面俱到,但后来我发现这其实养成了他做事不负责任的习惯。而且父母的过度包办,也让孩子变得没有礼貌、不懂得珍惜。”这就说明,凡事都包办代替的家长反而会害了孩子,让他们自己对自己负责反而会成就他们。
    ……
    目录
    21世纪,是孩子自主选择的世纪
    ◎要培养听话的孩子,更要培养有主见的孩子
    ◎不要让别人的意见淹没了你内心的声音
    ◎自己的事,自己负责,自己解决
    ◎让孩子养成“自己想办法”的习惯
    ◎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用胸怀接受不可改变的
    怎样帮助孩子更好地使用聪明
    ◎死啃书本啃不出杰出人才
    ◎先做自己该做的事,再做自己想做的事
    ◎真正的“*好”是成为“*好的自己”
    ◎用情商换智商,这种“**的代价”很可怕
    ◎天才的全部秘密,就在于“不要小看自己”
    ◎不要让你的聪明投错了方向
    怎样培养后劲十足的孩子
    ◎中**长的“早学多学”并不是好方法
    ◎中国教育培养“考生”,欧美教育培养“学生”
    ◎要从小培养孩子批判性阅读和思维的能力
    ◎别做妨碍孩子成长的家长
    ◎“玩”是孩子情感发育的实践基地
    ◎要重新认识“自我表现”
    ◎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教是为了不教”与“不教是为了教”
    ◎自我教育的8条建议
    ◎要聪明的孩子,更要智慧的孩子
    教育的**目的是自我教育
    ◎没有达到自我教育,就不能算是成功的教育
    ◎肤浅的教育造就了肤浅的孩子
    ◎做任何事情,都要让孩子养成事后反思的习惯
    ◎活到老。自我教育到老
    错误的教育比不教育更糟糕
    ◎孩子的身心健康比一纸文凭更重要
    ◎教育错了的孩子比未受教育的孩子离智慧更远
    ◎教育*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和保护孩子的兴趣
    ◎要让孩子养成过内心生活的习惯
    ◎教育应该远离功利和实用,而去培养**的灵魂
    ◎教育应该为孩子的生长提供阳光
    顺应自然是早期教育的*高原则
    ◎无论什么教育都应该适于其时
    ◎越原始简单的玩具,越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录音机里的歌比妈妈唱的好,但还是要听妈妈唱的
    ◎电视、电脑等现代电器都是孩子的“感觉剥夺器”
    ◎给孩子的生活强加节律是必要的
    ◎让文化和自然装点孩子的童年
    ◎首先是身心健康,然后才是学业问题
    没有体验就没有成长
    ◎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
    ◎并不是孩子的任何体验都是值得提倡的
    ◎人生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任务
    ◎体验自然,体验生活,体验关爱
    ◎孩子体验的过程比体验的结果更重要
    别让孩子成为城市化的牺牲品
    ◎儿童问题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城市化给孩子带来许多不利影响
    ◎别让孩子成为城市化的牺牲品
    ◎独生子女的一些问题,可以在群体生活中得到解决
    ◎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精、气、神
    ◎儿孙自有儿孙福,别为孩子瞎操心
    ◎让孩子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自我
    让孩子成为自身情绪的主人
    ◎负面情绪并非就是不良情绪
    ◎中小学生的不良情绪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家长要做孩子的心理咨询师
    ◎对于不良情绪,任意宣泄或压抑都是不对的
    ◎要让孩子学会一些排解不良情绪的具体方法
    ◎考试时如何帮助孩子排解紧张、焦虑情绪
    高考状元的家教秘诀
    ◎家长更需要得到教育指导
    ◎高考状元的家长都有哪些家教秘诀
    ◎变孩子的“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
    ◎状元距离成才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后进生同样具有发展的潜力
    ◎后进生同样是有发展前途的学生
    ◎即使所有人都瞧不起你的孩子,你也要瞧得起
    ◎后进生有许许多多优等生所没有的优点
    ◎市场经济为后进生提供了和优等生一样的职业机遇
    ◎后进生家长要注意的是:别让孩子交上坏伙伴
    ◎后进生的称呼只代表过去,不代表未来
    家庭教育讲科学,不讲“神话”
    ◎人的成人成才是由多个因素决定的
    ◎早期教育首要的是身心健康发展
    ◎学前孩子应该掌握四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神童与其说是培养的,不如说是被发现的
    ◎教育这个复杂的问题一定得用复杂的方法来解决
    ◎家长不信神话,不去上钩,就没有骗子的市场
    ◎媒体强劲宣传的成功不一定就是真正的成功
    父母的早期教育是孩子终身幸福的根基
    ◎父母是孩子天然的“依恋人”
    ◎有爱的抚养一定是有“唠叨”的
    ◎对孩子说“不”的时间一定要早
    ◎**买不来教育,教育需要亲力亲为
    ◎父母、家庭出问题,受伤*重的是孩子
    ◎生命教育是人生大厦的地基
    ◎体验生命的艰辛、快乐和幸福
    ◎给即将做父母或正在做父母的人的忠告
    亲子关系物质化、**化对孩子的危害
    ◎很多父母在爱孩子问题上都存在非理性因素
    ◎别使孩子变成专横跋扈、为所欲为的人
    ◎物质刺激会让孩子感到考好成绩是有条件的
    ◎非理性教育会使孩子“十分自我,又失去自我”
    ◎心理素质培育是早期教育的重中之重
    ◎让孩子自立自强是西方人的父爱和母爱
    ◎把孩子培养成理性的人
    ◎给孩子精神财富,他们用不完还会创造财富
    ◎坚持主流文化不动摇,推动主流文化向前进
    如何帮助孩子抵御外部诱惑
    ◎不能让孩子沉迷于搞笑文化、庸俗文化
    ◎让孩子成为自己心灵的监护人、自己意志的主人
    ◎让孩子崇拜的目光聚焦于明星的精神气质
    ◎帮助女儿追求**,追求**的品质
    ◎把每天不愿做但必须要做的事情做好
    ◎为孩子的人生打下好的“精神的底色”
    对淘气包的教育艺术
    ◎好孩子值得我们去爱,差生更需要我们去爱
    ◎我爱孩子,这爱能融化一切坚冰
    ◎挽救差生需要老师的“五心”
    ◎对淘气包的表扬也深有学问
    ◎错误之后的教育对孩子更为现实有效
    ◎我们情同母子还有什么难题不能解决呢?
    ◎对于聪明的淘气包则“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我从来没有对我的儿女动过一个手指头
    孩子在相应的年龄就应该犯相应的错误
    ◎孩子不经历挫折不会成长
    ◎不同的情绪体验会使孩子更易适应环境的变化
    ◎孩子体验一些挫折、痛苦、惩罚不是什么坏事
    ◎早恋交什么样的朋友比早恋本身更值得关注
    ◎青少年把崇拜对象从父母身上移开是必然的
    ◎孩子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但还是得按规则办事情
    亲子共读共享
    ◎排斥课外阅读的人必将成为精神发育不良的人
    ◎阅读是消灭无知、贫穷与绝望的**武器
    ◎童年期读过的书会给他们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在孩子小的时候,我竭力鼓动亲子共读共享
    ◎让阅读和考察、游历、体验、创造并行不悖
    ◎阅读应成为生活的、生命的、享受的一部分
    后记
    编辑推荐语
    怎样从小培养孩子的精、气、神,培养有主见的孩子?
    怎样让孩子尊重自己,发现自己,做*好的自己?
    父母怎样做好早期教育,做孩子的心理咨询师,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
    父母怎样帮助孩子抵御外部诱惑,适应环境的变化?
    李开复、凌志军、周国平、闵乐夫、魏书生、李镇西、朱永新等18位**教育家、心理学家、家教专家为天下父母提供成功教子之道。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