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文化批判的审美价值坐标—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流派与文本分析
QQ咨询:
有路璐璐:

文化批判的审美价值坐标—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流派与文本分析

  • 作者:丁帆
  •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100361
  •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01日
  • 页数:518
  • 定价:¥5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主流话语控制的逐渐解压,很多知识分子产生了身在边缘的幻觉。就表象而言,商品经济、后现代文化的挤压实现了50年代至70年代的政治禁锢所没有达到的结果,知识分子基本上被淘汰出局。这种表象促成了一种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对话立足点,促成了“知识分子本身应在边缘”的意识暗流。“在边缘”与价值判断消弭的等式使现代化中的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误入迷途。另外,经济发展中的文化殖民意识使民族性受到了压抑,而民族情绪的升腾又与民族文化劣根性在现代化过程中形成的负面效应相冲突,由此形成90年代文化状况的多重悖论,80年代资本积累时期的文化现象已经为这一问题预设了充足的注释。辨析这些悖论逼迫我们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一切违反人性的东西都是我们文化和文学视野中需要进行批判的东西。
    文章节选
    文学思潮与现象研究
    五四文化批判精神可以取消吗?
    回顾百年的文化历史,人们不由得把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审视的焦点。反思五四,总结历史,当然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将全盘否定五四文化批判���神作为新锐理论的立论前提,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游戏,它的直接后果只能是导致几代知识分子所创建的文化精神毁于一旦。
    毫无疑问,五四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精英思潮的一个突出的高峰,其思想的主体就是文化批判精神的确立。正是在一代先驱者高擎的这一圣火之下,知识分子才从封建主义的思想囚笼中突围出来,具备了一种与文化病毒相抗衡的天然免疫力。我们亦不否认,五四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其局限性恰恰就在于它的文化批判精神不够彻底而造成了中国文化精神的蜕变和溃退。但是,近来许多学者将五四文化的批判精神作为百年文化历史的教训来加以总结,扬言倘若在五四中西文化思想交会之时,若是采用英国式的保守学理,而非法国式的革命学理,中国的文化精神就会焕然一新,中国的历史进程亦将改写。……
    目录
    以文化批判者的独立精神面对历史和未来(代序)
    文学思潮与现象研究
    五四文化批判精神可以取消吗?
    30年代小说中“表现”与“再现”的消长
    20世纪后半叶中国文学研究的价值立场
    差序格局中的价值立场
    中性定位与精神分裂
    文学研究的内与外
    研究“十七年文学”的悖论
    21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前瞻
    批评的社会和思想的背景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思想批评巨人
    我们还需不需要理想主义的批评
    我们怎样面对新世纪的人文困境
    批判精神和道德立场的确认
    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的文化选择
    怎样确定历史的和美学的坐标——重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札记
    新时期小说中人物主体性的二度显现
    论新时期文学精神的蜕变
    新写实小说对西方美学观念和方法的借鉴
    新现实主义小说的挣扎——关于近年来一种
    小说现象的断想
    男性文化视阈的终结——当前小说创作中的
    女权意识和女权主义批评断想
    中国的女权主义文学到底能够走多远?
    女性主义批评和男性文化视阈
    “文化滞差”下的创新与价值的位移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同步渗透中的文学
    文学背景:作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社会文化生成
    “新时期文学”“现代性”的重温与“后现代性”预支的溃败
    90年代文学:正在进行的“后现代性”与尚未终结的“现代性
    乡土小说研究
    作家作品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