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沥青路面破坏的多场耦合效应及控制技术
QQ咨询:
有路璐璐:

沥青路面破坏的多场耦合效应及控制技术

  • 作者:薛强 盛谦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55389
  •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01日
  • 页数:290
  • 定价:¥6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以高温多雨地区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为依托,紧紧围绕沥青路面破坏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难题及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采用现场调查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理论研究与数值模拟研究相结合、室内试验和现场监测相结合、技术开发与工程应用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开展了多物理场耦合作用下沥青路面结构体破坏机理与规律研究,形成了一套融理论分析、试验研究、数值仿真、现场监测、材料研发与工艺设计为一体的沥青路面结构体破坏演化规律及控制技术,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破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本书可供从事交通运输工程、岩土工程和材料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和研究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学校以及科研院所的教师、学生以及科研人员等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沥青路面破坏的研究背景
    1.2 沥青路面破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沥青路面结构体破坏形成机理
    1.2.2 沥青路面结构体稳定性评价试验研究
    1.2.3 沥青路面结构体耦合动力学模型
    1.3 本书的主要内容
    1.4 本书的总体结构框架
    第2章 沥青路面结构体破坏特征及机理分析
    2.1 沥青路面结构体的破坏特征
    2.2 沥青路面结构体的早期破坏机理
    2.3 应力载荷作用下沥青路面结构体的破坏机理
    2.4 温度载荷作用下沥青路面结构体的破坏机理
    2.4.1 高温对沥青路面的破坏作用
    2.4.2 低温对沥青路面的破坏作用
    2.5 水力载荷作用下沥青路面结构体的破坏机理
    2.5.1 沥青路面结构体水损害的主要原因
    2.5.2 沥青路面结构体水损害发生的层位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沥青路面结构体破坏的多物理场数值模型
    3.1 沥青路面结构体应力场模型
    3.2 沥青路面结构体热传输温度场模型
    3.2.1 路面结构体非稳态导热模型
    3.2.2 影响沥青路面温度分布的外部因素
    3.2.3 沥青路面结构体的热物性参数分析
    3.3 沥青路面结构体水分渗透模型
    3.4 沥青路面结构体耦合数值模型的建立
    3.4.1 沥青路面耦合数学模型
    3.4.2 耦合模型数值格式的建立
    3.5 沥青路面结构体多物理场耦合分析系统
    3.5.1 分析系统MCAP简介
    3.5.2 MCAP的系统功能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沥青路面结构体应力作用下变形响应规律
    4.1 车载对沥青路面的作用特征分析
    4.1.1 沥青路面轮载作用分析
    4.1.2 轴载与轮压、轮胎接地面积的关系
    4.2 沥青路面结构体动载分析
    4.2.1 沥青路面车辆载荷作用方式
    4.2.2 沥青路面结构体概化模型
    4.2.3 车载对沥青路面位移及应力分布影响规律研究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温度-应力耦合作用下沥青路面结构体动力学行为
    5.1 日周期条件下沥青路面温度场分布
    5.2 模型参数对沥青路面结构体温度分布的影响
    5.2.1 面层厚度影响分析
    5.2.2 面层结构体热物理参数灵敏性分析
    5.2.3 基层结构体热物理参数灵敏性分析
    5.3 温度作用下沥青路面结构体应力场分布规律研究
    5.3.1 温度日周期变化对路面应力场分布影响研究
    5.3.2 热-力耦合条件下沥青路面位移和应力分布规律
    5.3.3 热-力耦合与非耦合条件下路面位移和受力状态对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水力-应力耦合作用下沥青路面结构体动力学行为
    6.1 水力-应力耦合作用下沥青路面孔隙水压力与应力分布规律
    6.2 面层模量对沥青路面车载作用下水压力和应力影响分析
    6.3 面层厚度对沥青路面车载作用下水压力和应力影响分析
    6.4 面层渗透能力对路面车载作用下水压力和应力影响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沥青路面结构体多物理场现场监测试验
    7.1 沥青路面多场测试方案
    7.1.1 监测目标与内容
    7.1.2 试验段的布设
    7.1.3 现场监测仪器
    7.1.4 临测方法
    7.2 沥青路面结构体多物理场现场测试结果及分析
    7.2.1 静载条件下的试验结果
    7.2.2 动载条件下的试验结果
    7.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7.3 沥青路面结构体弯沉测试试验
    7.3.1 贝克曼梁弯沉仪路面弯沉测试
    7.3.2 弯沉仪的选择及弯沉仪误差修正
    7.3.3 目前弯沉测试主要存在的问题
    7.3.4 其他测定路面弯沉的方法
    7.3.5 实验段弯沉测试结果与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沥青路面结构体破坏的秸秆纤维化控制技术
    8.1 纤维材料在沥青混合料中的作用机理分析
    8.1.1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特性
    8.1.2 沥青混合料的力学特性
    8.1.3 沥青路面混合料的细观特征分析
    8.1.4 纤维材料的路用性能
    ……
    编辑推荐语
    本书紧紧围绕高温、多雨地区沥青路面破坏过程中关键性科学技术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主要内容包括:高温、多雨地区沥青路面破坏机理研究,并开展了多物理场作用下沥青路面破坏演化规律研究,建立了描述应力一温度一水力耦合作用下沥青路面变形破坏的数学模型,开发了相应的仿真计算软件,为合理评价和分析路面结构体破坏演化规律提供了科学的分析手段和理论依据;并以我国南方某高速公路路段作为试验区,开展了沥青路面结构体多物理场现场监测试验研究,提出了一套现场路面结构体多场耦合监测的试验方法,实现了动态监测路面结构体内变形、温度和孔隙水压力之间的变化规律,为定量分析路面结构体破坏演化规律提供了关键技术参数;研发了一种控制沥青路面破坏的秸秆复合纤维材料,提出该纤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过程和设计方法,并开展了秸秆复合纤维材料对沥青路面路用性能的影响评价研究,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工程的破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