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作为文学元理论的美学
QQ咨询:
有路璐璐:

作为文学元理论的美学

  • 作者:孔建平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73770
  •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01日
  • 页数:333
  • 定价:¥2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现代西方美学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哲学的附庸,而是哲学与文学平等对话的产物,它源自文学独立意识的确立和文学批评的推动,哲学家康德等人“为其打下了基础”,文学家歌德等人为其“提供了关键性内容”。中国的学术传统是文史哲不分,不存在居高临下的哲学形而上学,其中潜伏着与现代西方美学相契合的理论精华。
    美学不是“美的学问”,而是对文学艺术独特价值进行阐释的理论。文学所处理的核心内容是那些被后起哲学、宗教、政治等群体性宏伟话语形态所遗漏的人生体验、感悟和发现,美学的目标是将文学中“先于理性”、“先于反思”、先于文化的内涵转换为理论表述。运用历史的逻辑的方法梳理辨析荑学的主要内涵,有助于文学研究与教学的深入。
    文章节选
    **章 美学的定位与文学艺术
    一 现代美学的“关键性内容”
    现代美学是从德国发源的。追溯它在德国的发展史,我们一开始也会遭遇定位问题,不过,它首先不是文艺美学的定位问题,而是美学的定位问题。在西方,逻各斯**主义有着根深蒂固的传统,在这一哲学传统中,感性以及对感性的研究是一直受到排斥的。因此,在鲍姆嘉通*先提出“感性学”的设想,指出美学是研究感性知识的科学的时候,他马上就预料到它会遭受歧视。有人会认为:“感官的感受、想象、虚构、一切混乱的感觉和情感都不配引起哲学家的关注,都在哲学家视野之下。回答是:哲学家是人当中的一种人,假如他认为,人类认识中如此重要的一个部分与他的尊严不相配,那就失之欠妥了。”他要做的首先是为美学在哲学中找一个不失尊严的位置。然而,他的努力似乎并不成功,按照克罗齐在《美学的历史》一书中的说法,“美学”在鲍姆嘉通那里缺少��容,无法定位:“这个尚未出世的婴儿在他手里受到的是尚未成熟的洗礼,便得到了‘美学’这个名称,而这个名称就流传下来了。但是这个新名称并没有真正的新内容,这个哲学的盔甲还缺少一个强壮的身体来支撑它。”
    ……
    目录
    引言
    **章 美学的定位与文学艺术
    一 现代美学的“关键性内容”
    二 “诗意的世界观”
    三 以文艺为研究对象的现象学美学
    四 “文学性”与思想性
    五 与“美术学”、“艺术学”天然浑成的中国美学
    六 “美的哲学”的前景
    第二章 寻找超理性的意义
    一 “美”学的背后
    二 “诗性的智慧”
    三 感性的现代“意义”
    四 中国传统美学与西方现代美学的契合
    五 “感性学”在现代中国
    第三章 “灵”与“肉”如何得兼
    一 放逐肉体和艺术的西方正统思想史
    二 西方文学史与“肉”的意义
    三 “以肉体为准绳”的西方现代美学倾向
    四 “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中国诗歌理想
    五 “以情抗理”的中国小说美学
    六 “灵”与“肉”的协奏和分离
    七 “灵肉一致”和“刹那主义”的美学主张
    八 “有情思维”的新观念
    九 当代文学活动与肉身狂欢
    第四章 群体性与个人化
    一 个人本位意识与西方文学的发端
    二 找寻一己之福的中国文学传统
    三 西方近现代个人主义的演进
    四 西方现代文学思潮的个体基设
    五 “个人的发现”与“人的文学”
    六 个人主义美学的死火重温
    第五章 美学研究与文化批评
    一 西方文化批评与美学研究的争执
    二 文学是否已经“终结”
    三 中国学者对“文学终结”的回应
    四 两类不同性质的“审美文化”
    五 美学研究的当代价值
    附录 文学教育与美育
    一 探寻文学教育的美育本位
    二 救赎与反叛
    三 否定之否定的崎岖道路
    四 文学教育必须回归美育
    后记
    编辑推荐语
    西方美学传入中国之后,许多人都把美学看做哲学的一个分支,看做研究“美”的学问。20世纪80年代以后,许多学者意识到,应当恢复美学的“感性学”意味。但美学究竟如何定位,究竟有何特殊研究领域和研究指向,却始终未能取得令人信服的一致意见。本书围绕学科定位等问题考察了“美学”这一晚近学科形成和影响中国的历史,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美学从它诞生之日始就是一种文学的元理论,康德为它奠定了哲学基础,而现代意义上的“文学”观念的形成和歌德、席勒等人的创作实践及其理论批评,为其确定了具体内涵。20世纪西方美学不再讨论“美”,“转向艺术”的趋势是美学的本性使然。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