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反思与批判:体制中的体制外
QQ咨询:
有路璐璐:

反思与批判:体制中的体制外

  • 作者:邓正来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03661488
  • 出版日期:2006年03月01日
  • 页数:238
  • 定价:¥2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03661488
    • 作者
    • 页数
      238
    • 出版时间
      2006年03月01日
    • 定价
      ¥28.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本书作者邓正来先生曾经是一位独立学者,在经历了体制外向体制内的转变之后,对于学术界一些问题的思考更具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本书即是对邓先生多年来反思与批判的一种总结,收集了邓先生自2003年至今发表在报刊上的一些文章,其中包括三个形式部分:一是评论文字,二是序跋文字,三是演讲文字。从内容上讲,本文集主要讨论两大问题:一是对既有的教育制度和研究生培养制度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反思和检讨;二是对既有的学术生产体制及其问题进行讨论、反思和批判。本文集是一部纯粹的学术文集,反映了一个严肃学者对当下知识生产和再生产的体制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学术洞见。
    目录
    在体制中拒绝主流——《反思与批判:体制中的体制外》自序
    ①评论
    直面中国社会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四大弊病——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反思与批判(一)
    “山头主义”、 知识上的不团结、浮躁之风或学术消费主义以及日趋严重的狭隘的专科化趋向,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科学直接与博士生和硕士生学习和研究紧密相关的四大弊病。
    学术讨论为什么缺位?——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反思与批判(二)
    正是“行政与学术不分”和“辈分与学术不分”这两种观念的盛行和落实,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中的学术讨论才受到了很大程度的**。
    考研中的“思想品德考核”意味着什么?——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反思与批判(三)
    “思想品德考核”这一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有着一种“支配”大学生行为取向的规范性作用,从而致使大学生日趋“弱势化”或丢失自己的人生价值。
    对“考研变高考”的制度性追究——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反思与批判(四)
    中国高等院校应试制度这种安排并不是一种自足性的制度安排,而毋宁是中国���下政治经济安排的一种依附性的制度安排。
    中国博士招生制度必须改革——论“苏力招博事件”
    有一种力量,虽说无形于博士招生制度安排之中,但是却无时不刻地宰制着我们招生制度安排的方向。
    我们对社会生活“言说”的正当性——再论“苏力招博事件”
    作为学者或法学家的我们,不仅需要对社会生活各种现象进行“言说”,而且也必须以同样的方式甚或更严肃的方式直面我们内部或学术界自身之中的各种问题。
    对一种被遮蔽的制度性“共谋”的追究——三论“苏力招博事件”
    这张“消声之幕”对我们的宰制以及由此形成的“共谋”关系乃是“玩弄”或“运作”中国博士招生制度之实践的基础。
    教师节:一个反思的时刻
    “教师节”的存在,不仅会因为我们出色的教育工作而使我们得到鲜花和掌声,而且也同样会因为我们的失职和错误而使我们背上耻辱的名声。
    读者“死了”或作者“死了”
    基本的理论阅读,以及养成在我们个人自主意识的支撑下进行阅读和写作的习惯——这是我们知识分子如何建构我们个人学术自主性的大问题。
    学术批评抑或“逮谁批谁”
    我们所需要的是在对批判对象保有基本尊重的前提下展开的从知识脉络或思维方式或论证效力或价值取向或前提建构等角度出发的学术批评。
    对“法制与社会发展”之判准的反思——贺《法制与社会发展》出版十周年
    “从法制/法治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在中国法学的新时代里,也就转换成了“中国法律理想图景”下的“特定时空的法制/法治与社会发展的互动”。
    中国学术刊物的发展与学术为本
    对学术刊物与学术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学术自主性在学术刊物的编辑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建构起明确的意识,关键乃在于我们对“学术为本”原则的信奉。
    学术规范化与学术环境的建构——对《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之合法性的质疑
    中国学术规范化的运动必须植根于学术界自己的土壤之中,由广大的知识分子自己通过对各种学术腐败现象及其原因进行讨论、反思和批判来实现其目的。
    对知识分子“契合”关系的反思与批判——关于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再思考
    这样一张具有结构性意义的“消声之幕”,不仅隐藏了各种各样的“共谋”关系,而且还使得广大具有“日常正义感”的知识分子们也不得不变成了“失语共谋者”。
    ②序跋
    迈向学术批判的中国书评——《中国书评》复刊辞
    我们所迫切需要的是在对批判对象保有基本尊重的前提下,从知识脉络或思维方式或论证效力或价值取向或前提建构等角度出发的、有助益于知识增量的严肃的学术书评。
    关注西方社会科学“文化霸权”的问题——《中国书评》(第三辑)代序
    中国知识分子毫无反思和批判地接受西方的概念或理论框架,实际上给西方对中国知识分子的“理论示范”注入了某种合法的“暴力”意义。
    知识生产机器的反思与批判——《中国学术规范化讨论文选》序言
    知识的批判,在脱离对知识生产机器的反思和批判的情况下,就有可能无法有效地洞见知识生产的过程,乃至知识的性质。
    法学理论前沿与中国法学的发展——序《法学理论前沿论坛》(第四卷)
    “回到经典”并对各种经典构成的各种学术传统进行批判,才有可能比较确当地发现和建构起我们当下生活世界中的各种法学理论前沿论题。
    知识:开放与封闭——《知识与法律》序言
    惟有在知识的认知方面保有一种“开放性”,我们才有可能够为讨论、阅读和思考建构起一个批判的前提,并为促成知识在某种意义上的增量提供可能性。
    临界:中国青年学者的使命与担当——《中国法律哲学临界丛书》总序
    这种“临界”时刻的达致,主要通过知识分子从此前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进入一种我所谓的知识分子的“集体性反思”状态。
    学术之路的路标——《寂寞的欢愉》自序
    这是一个读书人期望的路,也是他的命定之路。其间有着无比的欢愉,尽管这种欢愉是一种寂寞的欢愉。
    小路上的思与语
    这是对当时学术研究中盛行的“消费”倾向、“会展学术”现象以及学术场域与外部其他场域“共谋”的倾向的回应,更是对那条以各种主流形式构成的“大路”的决然批判。
    迈向全球结构中的中国法学——庞德《法理学》(五卷本)代译序
    那些隐含在既有制度或规则中的原本可以争辩的理想要素,在“全球化结构”的支配下,转变成了不可争辩的单一理想判准,丢失了理想要素的政治性。
    根据中国的理想图景——自序《中国法学向何处去》
    在当下的世界结构中,我们的思想要开始“说话”,但绝不是以一种简单的方式说“不”,而是要在思想的“说话”中显示中国自己的“理想图景”。
    ③演讲
    中国法学的重建:批判与建构——受聘吉林大学教授就职学术演讲
    我们并不是为了回到经典而回到经典,也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而是为了建构而回到经典进行批判。
    我的学术之路与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在受聘西南政法大学名誉教授晚会上的致辞
    在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的当下阶段,中国学者在研究的过程中必须直面中国社会科学的整体状况,必须为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全球化问题的问题化——首届“全国法学理论博士生论坛”的学术总评
    我们现在只是承认西方论者所提供的各种有关“全球化”的话语,但是却没有将其“问题化”。
    全球化时代与三种理念的转换——在首届“全国法学理论博士生论坛”上的致辞
    全球化时代,我们要参照其他**对“中国”或“我们”的定义重新定义“中国”或“我们”;要给出自己的源出于中国立场的“话语”;还要建构一个具有全球性质的“团队”或“论坛”。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在天则经济研究所“双周论坛”上的演讲
    要研究现实的中国,就要关注中国现实,就要对它作“问题化”的理论处理。
    学术担当:世界与中国——“中国法学的反思与前瞻”学术论坛闭幕辞
    兑现世界性的和中国性的两项担当,需要以严肃的学术批判为基础,而且还需要以自主的学术传统作为我们践履上述两项担当的支撑,而不是任何其他方式。
    一出与世风共谋的“闹剧”——有关博士生“自动罢课”的感言
    身为一个学生、身为一个人一定要守住的“本分”,就是你们心里一定要存留的那份“担当”。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