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建设中国现代农业的思路与实践
QQ咨询:
有路璐璐:

建设中国现代农业的思路与实践

  • 作者:蒋和平 辛岭
  •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33150
  •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01日
  • 页数:333
  • 定价:¥3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对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理论和实践做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内容丰富,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对当前我国现代农业的建设,无论在建设思路上还是建设模式上,都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文章节选
    **章 关于建设农业现代化和现代农业的理论研究
    什么是现代农业?*笼统的说法是,西方发达**的发达农业就是现代农业。这种说法表面上看起来很有道理,但实际上由于缺乏发展和动态的观念,容易引起对现代农业内涵的误解。因为发达**的现代农业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建设现代农业的理论认识也是不断地深化的,这就使得对现代农业的理论认识成为了一个永无止境、不可捉摸的东西。其结果必将是在思想上陷入不可知论,在实践上停滞不前。正因为如此,尽管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属于少数,且经常受到其他学者的批评和反驳。目前国内外学术界较为一致的看法是,现代农业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阶段所对应的具有较高生产力水平的农业产业,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关于对于建设农业现代化和现代农业的理论认识,国内外很多**农业经济学家都进行过深入研究和阐述,下面简要介绍国内外学者对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现代农业理论研究的一些情况。
    **节 国外农业现代化理论的研究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基于“任何社会相对于过去的社会而言是现代社会”的认识,导致了人们对现代化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研究。总体上,国外对现代化理论��研究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以《社会系统》(帕森斯,1951)、《传统社会的消逝:中东现代化》(勒纳,1958)、以色列学者的《现代化:抗拒与变迁》(艾森斯塔特,1966)等为代表的经典现代化研究,以社会现代化理论、经济现代化理论、政治现代化理论、人的现代化理论、文化现代化理论和比较现代化理论六个分支,结构功能学派、过程学派、行为学派、实证学派、综合学派(历史学派)和未来学派六大学派为代表。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教授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开启后工业社会的研究,法国学者利奥塔教授的《后现代状态》引发后现代主义思潮。20世纪80~90年代,德国学者胡伯教授(1985)提出生态现代化理论、德国学者贝克教授(1986)(2000)提出再现代化理论,我国学者何传启(2003)提出二次现代化理论。
    经典现代化认为现代化为传统向现代的历史转变过程及其变化;强调现代化既发生在先进**的社会变迁里,也存在于后进**追赶先进水平的过程中。后现代化理论认为,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是现代化,从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是后现代化。从现代化向后现代化的转变还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家庭、宗教观念等的深刻变化。现代化的核心目标是经济增长,后现代化的核心目标是使个人幸福*大化。在专业化、世俗化和个性化方面,后现代化是现代化的继续。
    再现代化理论认为世界现代化包括两个阶段,即普通现代化(正统现代化)和再现代化。普通现代化是建立现代工业社会,再现代化是消解现代工业社会。工业社会是普通现代化的结果,风险社会是再现代化的结果。在新时期,一种现代化消除另一种现代化,这就是再现代化。再现代化是现代化的现代化。从一个社会时代向另一个社会时代的转变,能够通过没有预先设计的、非政治的和各种论坛的促进来实现。工业社会的现代性是普通现代性,风险社、会的现代性是反射现代性。普通现代性是**现代性,反射现代性是第二现代性。
    在研究性质上,这些研究有五大方向:一是以亨廷顿为代表的政治学方向;二是以罗斯托为代表的经济学方向;三是以帕森斯为代表的社会学方向;四是以英克尔斯为代表的人文学方向;五是以布莱克为代表(体制比较研究)的制度学方向(黄抗生,2001)。这几个学派基本上从两个角度去定义现代化:一是把现代化作为一个过程来定义。塞缪尔•亨廷顿教授认为,“现代化是在现代社会中正在进行着的重要变化”(李秀林等,1990);二是吉尔伯特•罗兹星等人把现代化作为结果或目标来定义,杨豫教授指出,现代化可以看作是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以及人们价值观念中的理性化的互动过程,它广泛涉及到国际环境、政治结构、经济发展、社会整合和技术进步等方面。
    以现代化理论为基础,结合农业的特点,对农业现代化的研究以过程和结果为特征。美国学者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W•Schu1tz)(1964)认为,发展中**的经济成长,有赖于农业的迅速稳定增长,而传统农业不具备迅速稳定增长的能力,出路在于把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农业,即实现农业现代化。20世纪60年代,农业发展问题的经济学家如莫里斯•帕金斯和劳佗斯•威特、布鲁斯•约翰斯顿和约翰•梅尔、福雷斯特•希尔和阿瑟•莫舍提出农业发展三阶段论,其中尤以美国康乃尔大学农业经济系教授约翰•梅尔对农业发展三个阶段的划分*有特色。
    一、舒尔茨关于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
    传统农业如何转向现代农业,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主题。很多**经济学家都对农业转型问题进行过研究和阐述。现代经济发展理论对农业转型问题的研究,*全面、*权威的成果,应该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教授,他于20世纪60年代完成的《改造传统农业》一书。在书中,如何把传统农业改造成为一个高生产率的经济部门是这本书研究的**问题。为此,他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①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②传统农业为什么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③如何改造传统农业。
    舒尔茨分析了传统农业的三个基本特征:①技术状况长时期的保持不变。也就是说,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的供给不变,农民所使用的生产要素和技术条件不发生变化。②获得收入和持有收入的来源和动机长期内不发生变化。也就是说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的需求不变,农民没有增加使用传统的生产要素的动力。③传统生产要素的供求由于储蓄为零而达到均衡。因此,从这些特征来看,传统农业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经济均衡状态,本质上是一种生产方式长期没有发生变动和基本维持简单再生产的长期停滞的小农经济。
    舒尔茨提出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是要引进新的现代农业生产要素,为了使现代生产要素能被引入传统农业中,就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1.建立一套适合传统农业改造的制度和技术保证。舒尔茨提出改造传统农业一方面要有制度保证,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需要“技术变化”。就制度来说,存在两种主要的方式: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前者依靠**权力来组织农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后者依靠市场上的经济刺激调节新的农业要素投资。后者的效率要远远高于前者。就技术而言,它是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因素。不仅需要寻找特殊的新的生产要素,而且需要寻找传统农民能够接受的新的生产方式。也就是需要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探求新的现代农业生产要素。
    2.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为引进现代生产要素创造条件。舒尔茨对新生产要素供给者的作用和行为做了分析。他认为,供给者是发现。发展和生产新要素,并使农民能够得到并使用这些要素的那些人和机构(包括营利企业和政府等非营利机构)。他们在改造传统农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他们要提供新的生产要素,另一方面还要让传统农民接受并使用这些要素。营利企业和非营利机构的作用可以互相补充。一般来说,通过有效的非营利方法,不发达**可以引进外国资本和外国技术,然后鼓励公益性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例如农业推广站去有效地推广和分配新要素。舒尔茨对新生产要素需求者的作用和行为做了分析,他认为,在供给者提供了新的生产要素以后,传统农民接受的条件是看其是否有利。如果某种维持生活的农作物在使用了新要素后产量有所增加,这种新技术就是有利的。新要素是否有利,既取决于它的“价格和产量”,同时还取决于“地主和农民之间如何分摊成本和收益的租佃制度”。
    3。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舒尔茨认为,引进新的生产要素,不仅要引进杂交种子、机械这些物的要素,还要引进掌握现代科学知识、能运用生产要素的人。各种历史资料都表明,农民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与其耕作的生产率之间存在着有力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对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是非常重要。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各种各样,包括:教育、在职培训以及提高健康水平等。其中,教育是长期有效的形式,也是更加重要的形式。
    在舒尔茨看来,引进新的生产要素实际就是许多经济学家反复强调的,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技术变化。“一种技术总是体现在某些特定的生产要素之中,因此,为了引进一种新技术,就必须采用一套与过去使用的生产要素所不同的生产要素”,“技术变化,这一概念在实质上至少是一种生产要素增加、减少或改变的结果”①。因此,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技术进步。
    ……
    目录

    **章 关于建设农业现代化和现代农业的理论研究
    **节 国外农业现代化理论的研究
    第二节 国内农业现代化理论的研究
    第二章 现代农业的内涵、特征和类型
    **节 建设现代农业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第二节 现代农业的兴起
    第三节 现代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第四节 现代农业的类型
    第三章 国外建设现代农业模式的比较和借鉴
    **节 美国建设现代农业的模式
    第二节 荷兰建设现代农业的模式
    第三节 巴西建设现代农业的模式
    第四节 日本建设现代农业的模式
    第五节 韩国建设现代农业的模式
    第六节 国外建设现代农业的经验与启示
    第四章 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现状
    **节 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探索历程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设现代农业取得的成效
    第三节 我国农业与世界发达**农业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第四节 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
    第五章 建设我国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和发展方向
    **节 建设中国现代农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第二节 建设我国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建设我国现代农业基本思路
    第四节 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目标
    第五节 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
    第六节 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战略步骤
    第六章 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区域布局
    **节 东北地区建设现代农业的区域布局
    第二节 东部地区建设现代农业的区域布局
    第三节 中部地区建设现代农业的区域布局
    第四节 西部地区建设现代农业的区域布局
    第五节 大中城市郊区建设现代农业的区域布局
    第七章 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
    **节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概述
    第二节 粮食产业
    第三节 经济作物产业
    第四节 健康养殖产业
    第五节 农产品加工业
    第六节 农业生物质能产业
    第七节 农业服务产业
    第八节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
    第九节 建设现代农业**项目
    第八章 我国建设现代化农业的战略和体系
    **节 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战略
    第二节 建立十大体系,推动我国现代农业的建设
    第九章 我国建设现代化农业的主要模式及案例分析
    **节 龙头企业带动型
    第二节 创汇农业带动型
    第三节 “猪一沼一果”生态农业型
    第四节 科技园区带动型
    第五节 农业高新技术走廊带动型
    第六节 都市现代农业带动型
    第七节 农户公司带动型
    第八节 “公司+协会+农户”带动型
    第九节 “国有大型龙头企业集团”带动型
    第十节 校地合作带动型
    第十章 建设我国现代农业的保障措施
    **节 加强领导,做好规划,搞好现代农业示范
    第二节 推进农村经营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
    第三节 扶持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
    第四节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第五节 以农户为基础,构建完善的现代农业经营生产体系
    第六节 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改善农村公共服务
    第七节 城乡统筹,工农互动
    第八节 健全农业法律法规体系,确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规范
    第九节 培育新一代农民
    参考文献
    附件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研究报告
    一、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编制的方法
    二、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及评价模型
    三、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及阶段划分
    四、对我国现阶段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价和分析
    五、基于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测算和评价的对策和建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