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完全证悟
QQ咨询:
有路璐璐:

完全证悟

  • 作者:圣严法师
  •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 ISBN:9787508051673
  •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01日
  • 页数:245
  • 定价:¥3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08051673
    • 作者
    • 页数
      245
    • 出版时间
      2009年06月01日
    • 定价
      ¥30.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圆觉经》一向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重量级经典,文字优美,所描述的究竟佛境是所有修行人的**目标。经中,佛陀回应十二位大菩萨所提出的问题,为人们开示如何透过种种方便证悟此圆觉自性。
    本书是圣严法师在美国针对一般大众所做的《圆觉经》系列演讲记录。法师以有别于一般依循传统注解的讲经方式,透过禅的生活观,以平实易懂的语言和实例,为听众讲说《圆觉经》的利益与日常生活中的运用。随着菩萨与佛陀的一问一答,透过圣严法师的精采诠释,读者仿佛参与了一场圆满证悟的盛宴。
    文章节选
    **章 文殊师利菩萨
    现在我们开始讨论释迦牟尼佛的开示。《圆觉经》的**章,以文殊师利菩萨的问题为开端:
    于是,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来法众,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及说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佛陀的弟子在请他开示某一主题时,都遵照特定的礼仪。佛陀说法很少不问自说,菩萨们为了法会听众以及现在和未来众生的利益,正式地向佛提出问题,就像在现今社会的记者会,知名的政治人物以正式、公开的方式回答问题一样。但是,政治人物不可能回答每位与会记者的问题,所以只能让**记者提出他们认为全体听众都关心的问题;同样的,菩萨代表了所有的大众,或是更广泛地说,代表所有的众生来问问题。
    佛经大都以菩萨提问,佛陀回答的方式来陈述,除了《心经》和《阿弥陀经》以外,在大部分的佛经里,佛陀很少不问自答。这样的问答,在古印度和中国,都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例如在《论语》中,学生问问题而孔子回答。禅宗也有同样的教学方式,由学生问,师父响应。
    佛经里所描述的礼仪是古印度专有的。文殊师利菩萨从座位中站起来,在佛足前顶礼。头是全身中*尊贵的部位,足则是*次的。这样的顶礼,表达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衷心的尊敬。文殊师利菩萨向右绕佛三次,这是表达景仰与敬意的另一种方式。佛的相貌与风范如此崇高和庄严,使其他众生不由自主,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他。
    为什么文殊师利菩萨右绕而不左绕呢?依照印度的传统,右绕表示较高的礼仪和尊敬;左绕是轻视和不尊重的态度。这个习俗的起源并不清楚,但是它一直流传至今。左方被视为一种贬损,就如中国人将不正派的人形容为左道一样,这礼仪同时也象征着身、语、意的净化。起身和礼拜表示身的净化,向佛右绕三次表达了心的真诚和尊敬,合掌请佛说法是语的净化。
    文殊师利菩萨请佛陀为大众解释“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简单地说,文殊师利菩萨问的是佛陀在成佛以前,以佛性为基础的修行方法。在佛陀未成佛而仍有烦恼时,即自发地修学“如来因地法行”,这成为他后来证悟和成佛的基础。
    文殊师利菩萨所问的“如来因地法行”,与完满的佛性有关,这佛性无有烦恼,亦即是智慧。修行就是为了亲自发掘生命的本质——佛性,我们不断地修行,直到这个自性——我们的智慧——显现出来,这是极有意义、极有价值的。
    我们常在经文或批注中读到“本性”或“本有的智慧”,这可能会让人误解。说我们本来清净,而烦恼后来才生起,只是一种叙述的方式;其实,从时间上说,我们不曾本来清净,也不曾被烦恼所掩覆;这既不是一种演进的历史过程,也不是
    堕落。说我们本来清净,只是说我们皆有佛性的基础,也都有实证佛性的稀有潜能。我们即是佛性,这是我们的真实状态,因此,我比较喜欢用“自性”这个名词。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菩萨如何“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菩萨”指的是那些有能力成佛,却为了留在世间帮助众生而不证取无上正觉的人。释迦牟尼佛虽然已经证得无上正觉,他仍能继续帮助众生、救度众生,而当他在帮助众生时所扮演的,可以说即是菩萨的角色。在本经文中所有提问的菩萨以及观世音菩萨,都是大菩萨。
    佛教对菩萨的重视,使它特别能容纳和接受其他的宗教和修行方式。佛教有时会把教外的伟大宗教**、圣人和哲人,看成是菩萨的化身或菩萨再来。当佛教传到日本,日本古代的神就被视为菩萨,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一些先知也被同样地看待。在中国,像孔子和老子这样的哲人和圣贤,通常也被认为是觉者的转世。
    菩萨道上的修行人如何发起清净的大乘心?一般人和菩萨如何从烦恼中解脱呢?菩萨通常会遇到两种主要的障碍:一种是,菩萨可能会厌恶世间,想完全与它脱离,这样的人不是真正的菩萨,因为他并不是真正地想帮助众生。另一种**是,菩萨可能会因为人世而对世间产生强烈的欲望和执著,这样的人也不是真正的菩萨。一个真正的大乘菩萨道行者,既不执著世间,也不执著从世间解脱,既不充满欲望,也不充满厌恶,对任何事物不会依恋,也不会排斥。
    凡夫具有前述的两种心态:当事业和家庭有了问题,他们就想用逃避来解除痛苦;当事事顺利时,又深深地依恋所拥有的一切,因此而会有更多的欲望。一个人有了十万就想要有一百万,当有了一百万就想要有一千万。
    这样的心态不是大乘的心态。欲望和厌恶是一体的两面,一个人到底是执著于事物的拥有,还是执著于事物的离弃,并不是重要的问题,因为这两种执著都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文殊师利菩萨自己没有这种心态,他只是为了帮助这类众生而提出问题,他向佛陀请教正确的修行法门,是为了、止众生能得到适当的指导。
    有一次我在台湾演讲,一直被一位听众打断,我每讲一段,他就提出愚蠢的问题,*后我问他:“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答:“我不是为自己问的,您讲的内容我已经了解了,但是有很多听众不好意思提出这么愚蠢的问题,我是为他们而问的;如果我不问,他们就听不懂您的演讲,那就只有我一个人了解您在说什么了。”我说:“谢谢你!你一定是位大菩萨。”幸好大部分的人不这么做,如果每个人都像他一样,我会永远都无法讲完。有一些人问问题是为了显示他的聪明,另一些人则是想引起注意;有一些人提出相反的意见,是因为他们喜欢辩论。这些人的动机与菩萨不同,菩萨不为自己的利益而问问题,他们没有欲望,所以不需要表现自己。完全是为了众生的利益而问。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咨询如来因地法行,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堕邪见。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文殊师利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这段经文很直接,佛陀在整部经里回答菩萨所提的问题前,都先以这样的形式答复。佛称赞文殊师利菩萨对末世众生的慈悲,并说他将回答这些问题。
    佛经中所提到的“末世”,有两种定义。其一是,离佛世愈久远,能听闻到佛法的人也愈来愈少,而听到的人当中,只有少部分能接受它,踏上成佛之道。现今社会有许多研究佛教史的学者,他们能理智地辩论佛教对文化、哲学和宗教的影响,然而这些学者大多对佛法的修行不感兴趣,有些甚至认为佛教是一种迷信。
    “末世”的另一个定义,指的是因地理位置而与佛法隔绝的社会。世界上有很多地方的人没有听闻佛法的机会,即使遇到了,与佛法的联系也不强、不纯粹,所接触的可能是错误或被曲解的佛法。
    “善男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无上法王是从一切法或现象中解脱出来的觉者。什么是“从一切法中解脱出来”呢?就好像一国的统治者有着**的权力,能完全随心所欲,使唤任何人、使用任何物品、做任何他想做的事,他在一切法律与规则之上。同样的,一位成佛的人,已完全从“法”或现象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他既不执著也不排斥任何思想、观念或外境,在这个意义上,他是“法王”。绝大部分的众生没有资格被称为法王,因为我们无法驾驭自己的情绪与外境,我们被自身的处境所控制;当我们面对事情时,会有高兴、悲伤或生气的反应,而法王是不会被现象和环境所困扰的。
    有一次,我在台湾与一位年轻僧人一起搭公交车,有位年长的女士和她的孩子们上了车,这位僧人把位子让给了她。这位女士在两站后下车,却将位子让给了她的孩子,忘了这位子原本是那位僧人的。他后来向我抱怨,我问他:“你不是要帮助所有的众生吗?如果你因为这次的经验,而不再让位给其他的人,那么,你不但没帮到众生,反而让别人对你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多数人对佛法没有稳固地掌握,不但当不了环境和情绪的主人,反而被它们所奴役。如果我们不把痛苦的事情看成是痛苦的,如果我们不在经历愉快的事情后,渴望更多的快乐,那么,我们就脱离了“法”的约束。这是个很难达到的层次,因为痛苦的确是痛苦的,快乐的确是快乐的,逃避痛苦和渴望快乐是众生自然的倾向。
    ……
    目录
    自序
    《圆觉经》
    前言
    **章 文殊师利菩萨
    第二章 普贤菩萨
    第三章 普眼菩萨
    第四章 金刚藏菩萨
    第五章 弥勒菩萨
    第六章 清净慧菩萨
    第七章 威德自在菩萨
    第八章 净诸业障菩萨
    第九章 普觉菩萨
    第十章 圆觉菩萨
    第十一章 贤善首菩萨
    编辑推荐语
    当所有的虚幻的构思从心中消失后,智慧即自发地生起。其实,没有幻相的状态就是智慧,智慧就是空性,而空性是不动的,它不可思议,无法把捉,我们无法带着一点点空性或智慧到处走。可以把捉的东西,不管是思想的或形体的,都不是真的;唯有空性是真实的,能体认这点,即是证悟。
    ——圣严法师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