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老百姓的中医书——识字即懂的中医道理,随手可用的中医方法
QQ咨询:
有路璐璐:

老百姓的中医书——识字即懂的中医道理,随手可用的中医方法

  • 作者:都市熊
  •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 ISBN:9787807025788
  •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01日
  • 页数:224
  • 定价:¥29.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什么是中医?
    中医就是一种生活,是让老百姓吃得下、排得出、睡得着的养生智慧。受寒喝点姜糖茶;便秘**萝卜汤;每天睡前泡泡脚;无病无灾活到老。

    在中医来看,怎样才算身体健康?
    健康就是阴平阳秘——身体保持阴阳平衡。
    什么是阴阳?
    白天有精神工作,这就是阳;晚上能好好睡觉,这就是阴。
    怎样才算阴阳平衡?
    吃得下,
    排得出;
    晚上睡得好,白天有精神;
    对女性来说,再加一条——月经正常。
    文章节选
    1 大姨家的中医

    大姨家住贵州,*近我出差去贵州,顺便看望了她老人家。聊天中,大姨谈到了她治拉肚子的经验,我把它写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2008年春节前,贵州经历了五十年以来*寒冷的冬天,冰天雪地。大姨和姨丈两位老人只能**到晚待在家里烤火炉,根本没办法出门。因为天冷,大姨受凉拉肚子,可是家里没药,又不能下去买,咋办呢?大姨找了生姜,把姜炒干、炒黑,再加上大米,把米炒黄,放水一起煮一会儿,喝下姜粥水。姜粥水很有效,大姨的拉肚子很快就好了。呵呵,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中医,其实很多中医经验就是这么代代相传下来的。
    大姨还有很多很好的中医经验,让我甚为叹服。比如,她每天早上起来喝牛奶枸杞麦片,这就是非常好、易消化、有营养的早餐。还有,她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用热水袋敷身体不舒服之处,等等,这都是好习惯。对他们来说,这些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中医经验,是从上辈和邻里那里得来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医在中国是很有群众基础的,也不可能被消灭。
    大姨还谈到,有一次她生病找中医开药,结果吃了药以后手脚冰冷,她就说这药不对劲儿,不能再吃了。这就是中医**的*高标准——吃了舒服的药才是适合自己的药。可是很多朋友连这个*粗浅的道理都不懂,明明越吃越难受,还要继续吃药,继续摧残自己的身体,仅仅是因为医生的名气大或是自己错误的**观念。
    回过头来,我们再说说姜炒饭或姜粥水为什么能**拉肚子,**哪种类型的拉肚子。生姜,味辛,性温,归脾、胃、肺经。经过炒制的生姜,更有暖胃、驱寒的功效。生姜跟饭或米一起炒,更容易为人体吸收。故此,姜炒饭专门用于**脾胃虚寒的症状,非常有效。很多朋友都有脾胃虚寒的问题,稍微吃一些凉的东西或者受凉就容易腹痛、腹泻,经常感觉腹部冷冷的,喜欢喝热水,也比较容易拉肚子。有此类问题的朋友就可以经常炒姜炒饭来吃,特别是拉肚子或者没胃口时。下面介绍姜炒饭的具体做法——
    材料:老姜(俗话说,姜是老的辣,很有道理啊),取拇指大小的一块,切丝。鸡蛋一个。米饭一碗。油、盐适量。
    先下姜丝,炒干后放盐,炒至焦黄后加点油,爆炒一会儿,再依次放鸡蛋,米饭,炒热,放点水焖一会儿(不想吃饭的话可以煲成粥)。注意放材料的顺序不能颠倒。

    2 白话“阴阳”和“气”

    一位朋友感冒了,去看中医师,经过望闻问切后,中医师的一番阳虚、阴虚的说辞搞得她诚惶诚恐,以为自己得了什么大病。按她自己的说法,就是觉得心凉透了,郁闷了好多天。其实啊,中医里面的阴阳并不神秘。我们觉得很神秘或者高深莫测是因为我们对阴阳不了解。
    想一想,我们从小学读到大学,学习过《易经》吗?读过中国古代建筑学的论著吗?读过天文学的论著吗?读过风水学的论著吗?读过中医学的论著吗?其实阴阳是中华文化的基础之一,在中国古代的各个自然学科都会用到,天文、地理、数学、建筑、历法、冶金、医学,等等,并非只有中医才讲阴阳的。随便举个例子,比如火药的发明,火药是从我国古代的炼丹术发展而来的,而炼丹术是离不开阴阳理论的。我们应该学习祖先,对他们多一些尊重,多一些了解。
    什么是阴阳?很简单,太阳升起落下,这就是阴阳。白天太阳升起就是阳,晚上太阳落下就是阴。对于中医来说,阴阳也很简单,白天有精神工作,这就是阳;晚上能好好睡觉,这就是阴。什么是阳虚?阳虚就是白天没精神工作。什么是阴虚?阴虚就是晚上睡不好觉。什么是阴阳两虚?就是既睡不好觉,又没精神工作。什么是脾胃阳虚?就是脾胃阳气不足,不能够正常工作,也就是消化功能差。这么一解释,应该可以理解中医阴阳其实并不复杂,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神秘。
    除了阴阳,中医还经常提到“气”。对很多朋友来说,“气”也是挺神秘的。其实中医的“气”指的就是“阳气”,也就是上面提到的“阳”。它就像太阳给大地温度一样,可以给身体提供能量,就像保持体温37℃的“太阳”。
    我总结了一条公式:阳气=(肾)精+天气(鼻子吸入的空气)+地气(口中吃下的食物)。先说肾精,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精就是先天的体质。有些人天生就是体质好,中医称天生肾气足。这属于遗传因素,通常父母身体健康,生出来的孩子也会比较健康。呼吸顺畅,肺的功能正常,这就是“天气”通。脾胃好,吃下的食物能正常消化,这就是“地气”通。阳气能正常发挥,人也就能保持健康,中医就这么简单。

    3 中西医诊疗差异之感冒

    事件是这样的,前一段时间有个朋友感冒。朋友是给公司领导开车的司机,领导上哪儿司机也得上哪儿,领导打牌司机也得跟着打牌。我朋友的毛病就是陪领导打牌打出来的,一连几天打通宵,第二天领导可以睡懒觉,可司机还得正常打卡上班。我朋友的身体向来挺好,可几天下来他顶不住了,感冒发热。高烧39℃,高热无汗,别人穿一件衬衣,他得在床上盖棉被,头晕得动不了。
    仗着身体好,朋友扛了**,扛不住了就上北京XX医院打吊针,打了两瓶,一瓶清开灵(中药西用的恶果),一瓶抗病毒药。吊针打下去,人好了一些,第二天就不发烧了。他以为好了,很高兴。可是第三天,他发低烧37?郾5℃~38℃,拉肚子,喉咙痛到讲不出话,人浑身无力。再上北京XX医院就诊,连续多天打针吃药,没有任何效果。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两个星期,期间医院无论使用什么药,都没效果。两个星期后他才慢慢好起来。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我从中医的角度分析一下。首先来说感冒的原因,中医认为这种情况是外因作用于内因的后果。外因是正值春天,阳气上升,天气多变,患者不注意保暖。内因是患者过于劳累没注意休息,阳气不固外,风邪内侵而致。中医认为是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才引起了感冒发烧。
    中医怎么**这种风寒感冒呢?根据病人的情况可知他属于太阳经证,外感风寒,高热无汗,当辛温解表。麻黄汤主治此证(“汤”是汤剂的意思,就是咱们喝的中药)。喝下麻黄汤,汗出来了,人自然退烧,只要注意保暖,风邪一出,病很快就能好。
    为什么这么说呢?风寒感冒的病因是外受风邪,阳气受阻,阳气不能正常上升,不断集聚必然引致高热;又因阳气受阻不能卫外(抵抗外邪的意思,通常老人怕冷,就是阳气不足也),人必然怕冷(中医称恶寒,太阳证的病机之一)。这就是为什么人又发热又怕冷。
    中医怎么**此证呢?就是协助阳气冲破阻碍,阳气一通,高热自然降下来;阳气一通,重运全身,可以卫外,自然就不再怕冷了。麻黄汤的作用就在这里,辛温(更加发热)解表(让你出汗)就是让你出汗,阳气跟着冲破阻碍,病症自然就好了。麻黄汤的作用就好比让你大中午在太阳底下晒,让你发热让你出汗。实际上病人就是需要发热出汗,要不大热天盖被子干吗?所以中医的疗法其实是一种顺势疗法。
    反观西医的疗法呢?病人阳气受阻,需要发热来协助阳气通,而西医给他注射清开灵,给他打抗病毒药(像这类情况,我怀疑根本不是病毒作用,更多的应该是身体机能的紊乱)。这就好像一盆冷水当头浇下来,烧当然很快就退了(给你浇冷水浇的嘛),但病好了吗?我看未必。这就相当于引外邪入内,这就是为什么病人会低烧两星期,喉痛两星期,拉稀两星期(其实拉稀是好的,外邪入内,必须靠泻才能驱除,*怕的是再给开止泻药,淤积的热邪无出处),幸好没造成更严重的后果。西医是一种对抗疗法,你发烧,我想办法给你退烧,给你打抗生素给你泼冷水覆冰块(你看中医哪有发烧覆冰块的)。
    西药看似可以很快退烧,一针下去马上退烧,可是病人转为别的病症了,两三个星期才能好起来。中医看病可能没有马上退烧,但他可以协助身体恢复正常状态,好了就是好了,没有任何后遗症。这就是中医的特色。
    我个人的体会是,学中医的入门是看病不再关注病毒、关注细菌,转而关注人体自身。病毒、细菌到处都有,我们不可能消灭所有的病毒、细菌。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自己的身体,身体有自然对抗病毒、细菌的本能,关键是你要让它正常运转和发挥出来。如果你的关注点放在病毒、细菌身上,今天一个SARS,明天一个禽流感,然后又不知道会发现什么新细菌新病毒,你看“非典”病毒今天一个变异,明天一个变异,现在已经有几百个变异种类了。今天“非典”来了不知道怎么治,明天禽流感来了又不知道怎么治。香港报纸评论我们**“非典”是“药石乱投”。如果张仲景在世,不知道他会如何评价。
    “非典”怎么防怎么治,禽流感怎么防怎么治,《伤寒论》写得明明白白。如果我们能多多重视《伤寒论》,或许可以让人少死一些,可以让鸡少死一些,还可以多保护一些果子狸。大家一直关注“非典”,可是关注“非典”后遗症的人可不太多。您知道吗?经过“非典”**后,70%的患者存在骨质疏松问题,为什么?从西医的角度来说是激素**的后遗症,中医的看法是“闭门留寇”。

    4 浅论小儿“变蒸”

    中医认为“齿为骨之余”。对这个说法,都市熊先前一直不能很好地理解。直到学习了宋代名医钱乙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才对这问题真正有所认识。
    古代医生认为,人体有320块骨头(是和现代解剖学有些出入,但不能就此否认古人的智慧),婴儿生下来以后,骨的发育以1天10段而论,32天,总计为320段,以此为一周期,称为一“蒸”。骨之余气,自脑入龈,长成32颗牙齿。每个“蒸”周期完毕,小儿都会发虚热或出现一些别的“病症”,每变蒸一次,小儿的情绪性格都会和以前不一样。十个周期即算小蒸完毕,一共320天。在“蒸”的同时,内脏(经络)也在此周期内生长发育。它们分别为肾(经);膀胱(经);心(经);小肠(经);肝(经);胆(经);肺(经);大肠(经);脾(经);胃(经)。具体“变蒸”情况如下:

    1.32天,肾(经)发育,生“志”(指小儿有自己的意识)。
    2.64天,膀胱(经)发育,耳及脊骨的末端会发冷。
    3.96天,心(经)发育,为喜(会笑)。
    4.128天,小肠(经)发育,小儿容易出汗和微惊。
    5.160天,肝(经)发育,小儿容易哭。
    6.192天,胆(经)发育,小儿会产生两眼不闭和面红的现象。
    7.224天,肺(经)发育,小儿开始发出声音。
    8.256天,大肠(经)发育,小儿容易发热出汗,也有不出汗的情况。
    9.288天,脾(经)发育,脾脏主思虑。
    10.320天,胃(经)发育,小儿容易不思饮食,会腹痛或呕吐食物。

    经过这十次变化以后,小儿就开始长牙齿,学习说话,懂得喜怒哀乐,小儿的**阶段的成长也就完成啦。

    所以,在一岁以内,小孩的发育是非常重要的。而这多次的变蒸引起的生理变化,又往往被认为是疾病,引来误诊误治。钱乙引用老师的话说:无汗的发热,用发汗法来退热;呕吐的小孩,用微下(轻轻地泻)的方法来**,不能用其他的**方法,否则会**小儿的变蒸过程。
    都市熊观察到,很多小儿注射了过量的抗生素后,都会有生长发育迟缓的现象,这就是不正确地**了变蒸过程的表现。对于一岁以内的小儿,什么是病,什么是变蒸,应该如何处理,都市熊谈谈自己的一点点经验:

    1.小儿发烧,如果耳朵不热,就不是病,是“蒸”。
    2.小儿受了风寒发热,没有汗出,可以适当让小儿喝稍热的牛奶,洗热水澡(温度稍高的水里可以加点点酒),让孩子出汗,汗出烧退。
    3.小儿发烧,一阵阵的,汗出而热,通常是大便不通、内热引起的。让小儿多喝水,拉大便。大便不出,可以用削成铅笔状的肥皂塞进宝宝的肛门,几分钟后就可以拉出大便啦。
    4.变蒸过程会产生很多类似疾病的现象,比如,发烧(虚热),几天甚至十来天不大便、呕吐,不吃东西,不喝奶,爱哭闹等等。如何分辨这些现象是变蒸还是疾病呢?通常,变蒸的症状比较单一,比较轻微,而且小儿的精神比较好,还有就是看看症状出现的时间,是不是出现在上述的变蒸期。比如小儿多日不大便,但不发烧,不哭闹,除了食欲稍减外,精神很好,这就是变蒸,只要注意给他多喝水即可。太长时间不大便,适当通**就可以啦,没什么好担心的。
    5.小儿大便发硬、发黑、发红,很臭,这就是内热的征兆。小儿大便发青,很稀,吃东西不消化就是内寒。

    变蒸的过程是不是**于一岁以内的小儿呢?不是的,变蒸其实就是一种生长发育过程。在人生的很多阶段都会碰到,都市熊就见过四十多岁变蒸的病例,被当成**误诊误治,悲哀。比较明显的是七八岁换牙的阶段,这是个“蒸”的过程,很多小孩换牙前会低烧,家长得注意,别当成病乱用药。14~16岁是孩子长身体、来月经的过程,也是“蒸”的过程。有的朋友二十多岁长智齿的过程,也是一个“蒸”的过程。
    目录
    序 中医就是一种生活
    **章 生活里的中医智慧
    好身体和好习惯
    怎样才算身体健康
    大姨家的中医
    韩剧与中医
    色戒与戒色
    都市熊眼中的重疾保险
    身体的信号
    以通为顺
    什么是对症的中药
    中医与风水
    生命在于运动?
    谈谈过劳死
    下午茶的道理
    营养学的误区
    排毒的误区
    风动,幡动,心动
    不花钱的补药
    都市熊的**建议
    坐月子的中医保养
    流产后如何保养
    鼻子-乳房-卵巢
    椎间盘突出及脊椎疾病的保养
    乙肝如何保养
    高血压的保护
    心脏病的保护
    第二章 老百姓也能听懂的中医道理
    什么是中医
    中医人体学
    中医经络
    中医之阴阳
    白话“阴阳”和“气”
    中医之脾
    中医之肺
    中医之心
    中医之肝
    中医之肾
    中医之针灸
    中药为什么能治病
    中医是否**慢?
    中药的副作用
    中医与迷信
    第三章 西医与中医的千年差距
    现代医学的反思
    西医和中医的千年差距
    中医VS营养学
    谈谈中医和防疫
    中西医诊疗差异之感冒
    中西医诊疗差异之阑尾炎
    中西医诊疗差异之手足口病
    都市熊讲故事——治驼背
    第四章 中医宝宝*健康
    春暖花开,小草发芽,宝宝在长牙
    浅论小儿“变蒸”
    育儿心得之宝宝的饮食
    育儿心得之感冒的处理
    不要同时进行中医和西**疗
    宝宝发烧的中医辨证
    帮宝宝养成每天大便的习惯
    宝宝长痱子怎么办
    第五章 养生要注意四时节气
    六月天的风寒感冒
    如何区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下大雨和拉肚子
    下雨天为什么会抽筋
    保健要考虑四时变化
    四季食疗方
    冬季如何进补
    老人的冬季保健
    冬季与睡眠
    冬天不宜**
    广东凉茶的宜与忌
    第六章 都市熊良方
    感冒良方——姜糖茶
    师傅的秘方——糖茶
    营养美味的奶茶
    姜葱煲粥
    姜炒饭
    安眠良药——酸枣仁粥
    *简单的安眠方法
    萝卜汤
    居家常备中成药——风寒感冒颗粒
    居家常备中成药——藿香正气水
    居家常备中成药——麻仁丸
    居家常备中成药——外用药
    都市熊保健养生秘招
    便宜又好用的止痛药——热水袋
    中医美容秘诀
    预防晕车的穴位
    编辑推荐语
    识字即懂的中医道理,随手可用的中医方法。
    什么是中医?中医是就一种生活,是让老百姓吃得下、排得出、睡得养生智慧——
    受寒喝点姜糖茶;便秘**萝卜汤;每天睡前泡泡脚;无病无灾活到老。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