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尤中文集(第一卷)
QQ咨询:
有路璐璐:

尤中文集(第一卷)

  • 作者:尤中
  • 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127409
  • 出版日期:2009年02月01日
  • 页数:765
  • 定价:¥9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811127409
    • 作者
    • 页数
      765
    • 出版时间
      2009年02月01日
    • 定价
      ¥98.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尤中教授是当代**历史学家,20世纪50年代初毕业于云南大学历史系,秉承其深厚的学术传统,一生致力于地方史、民族史的研究,研究范围及于地方史、地方沿革史、云南民族史、西南民族史乃至中华民族发展史等领域,其中尤以民族史方面的研究成果*为丰硕,成就斐然,成为中国民族史研究领域之巨擘。
    为总结尤中教授近60年来的研究成果,积累文化,启发后学,并以此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60周年,作者特此编辑出版了这部《尤中文集》。本书是第1卷:《云南民族史》。
    文章节选
    **章 先秦时期的云南民族
    **节 云南的原始人和原始族群概况
    我国是历史文化悠久的**,人类发祥地之一。位于祖国西南边境的云南,也和祖国其他省份一样,都是我国远古人类的家乡。新中国建立后的考古发掘资料,足以证明这一点。1965年,在元谋县上那蚌发现两颗猿人牙齿化石,经过科学测定,这种“元谋猿人”,比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的时间还早。“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四五十万年前,而“元谋猿人”却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以前。继“元谋猿人”之后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化石还有:1960年,在丽江县木家桥发现古人类化石的股骨三根,这种“丽江人”生活在距今约十五万到五万年的时间;1965年,在西畴县东南约半公里的仙人洞中,发现古人类的五枚牙齿化石,这种“西畴人”生活的时间,与“丽江人”一样,同在旧石器时代晚期。1961年,又在路南板桥河沿岸,发现了旧石器时代人们使用过的石器。这些考古发掘资料证明:云南和祖国境内其他地方一样,从远古以来就一直有人类居住,即从猿人到古人、新人的三个阶段,就一直有人类劳动、生息、繁衍在祖国西南部的这片地方。
    “元谋猿人”不仅超越了一般动物的阶段,-而且已经脱离了人类的婴儿期,能够制造比较粗糙的石制工具,并懂得了用火。人类从懂得用火的时候开始,便不再受地域和气候的限制,沿着山川河流,以及任何适宜于自己生存的地方移动,分布到广大的地区去,以谋求自己的物质生活资料。从“元谋猿人”到丽江、西畴、路南等地的古人类,正是这样相互继承和发展起来的。在长期的迁徙活动中,人口逐渐地繁衍了起来。……
    目录
    云南民族史
    前言
    **章 先秦时期的云南民族
    **节 云南的原始人和原始族群概况
    一、从原始文化遗迹看云南境内的原始族群
    二、从后来的文字记录中看云南境内的原始族群
    三、综合的结论
    第二节 云南境内各地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第三节 云南境内部分地方原始社会的逐渐解体及与内地交通的展开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西南夷”
    **节 “西南夷”中的民族群体
    一、属于氏羌系统的民族
    二、属于百越系统的民族
    三、属于“百濮”(孟高棉)系统的民族
    第二节 秦、汉之际各民族群体的社会发展状况
    一、邛都叟
    二、滇莢
    三、夜郎僚、濮
    四、滇西的雋(叟)、昆明
    五、昆明族西部的僚(鸠僚)、濮(苞满、闽濮)
    第三节 两汉对“西南夷”地区的经营开拓
    一、两汉开“西南夷”设置郡县
    二、采取“羁縻”政策对各民族群体进行统治
    三、移民垦殖
    第四节 两汉的政治、经济、文化在“西南夷”中的影响
    第五节 两汉统治期间“西南夷”中的反抗与纷争
    一、廉头、姑缯等部落的反抗
    二、夜郎王与句町王、漏卧侯的兼并纷争
    三、“西南夷”各族共同反抗王莽民族压迫的战争
    四、昆明族各部的起义
    五、哀牢人的反抗
    六、益州、永昌、越雋三郡内各民族的共同反抗
    第六节 两汉统治期间的“西南夷”各民族群体内部的社会变化
    一、滇莢地区的奴隶制度从发展走向衰落
    二、夜郎僚、濮,邛都叟, 昆明族中哀牢人等的变化
    三、一些部落中原始社会的延续
    第三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南中各民族
    **节 南中大姓、夷帅的反蜀活动与诸葛亮南征
    第二节 南中的大姓和夷帅
    一、大姓势力的产生、发展和巩固
    二、夷帅势力的发展、巩固及众多落后部落的存在
    第三节 三国、两晋时期南中的政治概况
    一、蜀汉时期
    二、魏、晋时期
    第四节 南北朝时期爨氏的割据
    第四章 隋朝至唐朝前期的云南各民族
    **节 隋朝对爨区的经营与爨氏统治势力的衰落
    第二节 民族情况的变化
    一、“白蛮”(白族)
    二、“乌蛮”
    三、“和蛮”
    四、磨些
    ……
    第五章 南诏统治时期的云南各民族
    第六章 大理国统治时期的云南各民族
    第七章 元朝统治时期的云南各民族
    第八章 明朝统治时期的云南各民族
    第九章 清朝统治时期的云南各民族
    云南地方沿革史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