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套装(全二十一册)
QQ咨询:
有路璐璐:

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套装(全二十一册)

  • 作者:(宋)司马光 黄锦鋐
  • 出版社:内蒙古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802285996
  •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01日
  • 页数:8000
  • 定价:¥998.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资治通鉴》,是北宋名臣司马光领导当时**史家,历十九年枯坐,沟通北宋以前史作,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史事萃于一炉的煌煌巨作。司马光治政,所在务实、稳健,深究治乱之道,**政治家眼光。所著《资治通鉴》为编年体通史,所有叙述,集中于帝室命运、良臣指划、百姓生计。在他看来,帝室为天下所重,如有动荡,则良臣豪杰无所用功,百姓命运无所依托,三者循循相因,不可独完。从现在看来,执政政党、各界俊要、普通百姓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如其翻版。时下国人读史,习惯于事件的戏剧性变化,习惯于叙事的宛转动人、慷慨生哀,或是对人物的赞颂、贬毁,对《资治通鉴》当中对君王行踪、帝室仪礼的大量叙述,对臣下就一件事情的得失互相诘难、多方辩析,以及对书中人物的多面表现感到不耐或是不知所从,而这正是古代政治的**、谋略与历史人物的真实所在。
    文章节选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上之下)
    至德元载(丙申,756)
    1.五月,丁巳日(初四),鲁炅的部队溃散,逃到南阳坚守,贼兵又到南阳把他包围起来。太常卿张垍**夷陵太守虢王李巨有勇气谋略,皇上征召吴王李祗为太仆卿,任命李巨为陈留、谯郡太守、河南节度使,兼统岭南节度使何履光、黔中节度使赵国珍、南阳节度使鲁炅。赵国珍,本来是牂柯夷人。戊辰日(十五日),李巨带兵自蓝田出发,直赶往南阳。贼兵听到消息,解围逃走。
    2.令狐潮又带兵进攻雍丘。令狐潮和张巡是老朋友,在城下互相慰问劳苦,如同平时一样。令狐潮因而游说张巡说:“天下的事情已经失去了,您坚守这个危在旦夕的城池,要替谁守呢?”张巡说:“您平生以忠义自期许,像今天的举动,忠义在哪里!”令狐潮羞惭而退。
    3.郭子仪、李光弼回常山,史思明收集溃散的士卒好几万人跟在后面。郭子仪挑选骁勇的骑兵轮番挑战。走了三天,到达行唐,贼兵疲敝,才退去。郭子仪乘机追击,又在沙河把他打败。蔡希德到洛阳,安禄山又教他率领步兵骑兵两万人向北到史思明处与他会合;又教牛廷玠征调范阳等郡兵一万多人帮助史思明,合计有五万多人,而其中五分之一是同罗兵和曳落河(勇健之士)。郭子仪到了恒阳,史思明也跟着到达,郭子仪深挖壕沟,高筑营垒等待他;贼兵来进攻,就坚守不出;贼兵退去,就从后追杀;白天就炫耀兵力,夜晚就偷袭贼兵军营;贼兵无法休息。过了几天,郭子仪、李光弼商议说:“贼兵已经疲倦了,可以出城作战。”壬午日(二十九日),在嘉山交战,把贼兵打得大败,杀死四万多人,俘获一千多人。史思明掉下马来,露着发髻赤着脚徒步逃走,到了傍晚,拄着断枪回到军营,逃到博陵去。李光弼到博陵把他包围起来,军队的声势大振。于是河北十多个郡都杀死叛贼的守将而投降。反贼往渔阳的道路又断绝了,贼兵来往的人都轻装骑马偷偷地溜过去,多被官军捕获。家在渔阳的将士们心意都动摇了。
    ……
    目录
    《资治通鉴》译序
    宋神宗《资治通鉴》序
    司马光进《资治通鉴》表
    宋神宗奖谕诏书
    宋史司马光传
    执行编译教授简介
    卷** 周纪一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烈王七年(前403~前369)
    卷第二 周纪二 周显王元年~四十八年(前368~前321)
    卷第三 周纪三 周慎靓王元年~周赧王十七年(前320~前298)
    卷第四 周纪四 周赧王十八年~四十二年(前297~前273)
    卷第五 周纪五 周赧王四十三年~五十九年(前272~前256)
    卷第六 秦纪一 秦昭襄王五十二年~秦始皇帝十九年(前255~前228)
    卷第七 秦纪二 秦始皇帝二十年~秦二世皇帝元年(前227~前209)
    卷第八 秦纪二 秦二世皇帝二年~三年(前208~前207)
    卷第九 汉纪一 汉高帝元年~二年(前206~前205)
    卷第十 汉纪二 汉高帝三年~四年(前204~前203)
    卷第十一 汉纪三 汉高帝五年~七年(前202~前200)
    卷第十二 汉纪四 汉高帝八年~十二年(前199~前188)
    卷第十三 汉纪五 汉高后元年~汉文帝前二年(前187~前178)
    卷第十四 汉纪六 汉文帝前三年~前十年(前177~前170)
    卷第十五 汉纪七 汉文帝前十一年~汉景帝前二年(前169~前155)
    卷第十六 汉纪八 汉景帝前三年~后三年(前154~前141)
    卷第十七 汉纪九 汉武帝建元元年~元光元年(前140~前134)
    卷第十八 汉纪十 汉武帝元光二年~元朔四年(前133~前125)
    卷第十九 汉纪十一 汉武帝元朔五年~元狩四年(前124~前119)
    卷第二十 汉纪十二 汉武帝元狩五年~元封元年(前118~前110)
    卷第二十一 汉纪十三 汉武帝元封二年~天汉二年(前109~前99)
    卷第二十二 汉纪十四 汉武帝天汉三年~后元二年(前98~前87)
    卷第二十三 汉纪十五 汉昭帝始元元年~天凤六年(前86~前75)
    卷第二十四 汉纪十六 汉昭帝元平元年~汉宣帝地节二年(前74~前68)
    卷第二十五 汉纪十七 汉宣帝地节三年~元康四年(前67~前62)
    卷第二十六 汉纪十八 汉宣帝神爵元年~三年(前61~前59)
    卷第二十七 汉纪十九 汉宣帝神爵四年~黄龙元年(前58~前49)
    卷第二十八 汉纪二十 汉元帝初元元年~永光二年(前48~前42)
    卷第二十九 汉纪二十一 汉元帝永光三年~竟宁元年(前41~前33)
    卷第三十 汉纪二十二 汉成帝建始元年~阳朔二年(前32~前23)
    卷第三十一 汉纪二十三 汉成帝阳朔三年~永始三年(前22~前14)
    卷第三十二 汉纪二十四 汉成帝永始四年~绥和元年(前13~前8)
    卷第三十三 汉纪二十五 汉成帝绥和二年~汉哀帝建平元年(前7~前6)
    卷第三十四 汉纪二十六 汉哀帝建平二年~四年(前5~前3)
    卷第三十五 汉纪二十七 汉哀帝元寿元年~汉平帝元始二年(前2~2)
    卷第三十六 汉纪二十八 汉平帝元始三年~王莽始初元年(3~8)
    卷第三十七 汉纪二十九 王莽始建国元年~天凤元年(9~14)
    卷第三十八 汉纪三十 王莽天凤二年~地皇三年(15~22)
    卷第三十九 汉纪三十一 汉淮阳王更始元年~二年(23~24)
    卷第四十 汉纪三十二 汉光武帝建武元年~二年(25~26)
    卷第四十一 汉纪三十三 汉光武帝建武三年~五年(27~29)
    卷第四十二 汉纪三十四 汉光武帝建武六年~十一年(30~35)
    卷第四十三 汉纪三十五 汉光武帝建武十二年~二十二年(36~46)
    卷第四十四 汉纪三十六 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三年~汉明帝永平三年(47~60)
    卷第四十五 汉纪三十七 汉明帝永平四年~十八年(61~75)
    卷第四十六 汉纪三十八 汉章帝建初元年~元和元年(76~84)
    卷第四十七 汉纪三十九 汉章帝元和二年~汉和帝永元三年(85~91)
    卷第四十八 汉纪四十 汉和帝永元四年~元兴元年(92~105)
    卷第四十九 汉纪四十一 汉殇帝延平元年~元初二年(106~115)
    卷第五十 汉纪四十二 汉安帝元初三年~延光三年(116~124)
    卷第五十一 汉纪四十三 汉安帝延光四年~阳嘉二年(125~133)
    卷第五十二 汉纪四十四 汉顺帝阳嘉三年~汉冲帝永嘉元年(134-145)
    卷第五十三 汉纪四十五 汉质帝本初元年~汉桓帝永寿二年(146~156)
    卷第五十四 汉纪四十六 汉桓帝永寿三年~延熹六年(157~163)
    卷第五十五 汉纪四十七 汉桓帝延熹七年~九年(164~166)
    卷第五十六 汉纪四十八 汉桓帝永康元年~汉灵帝建宁四年(167~171)
    卷第五十七 汉纪四十九 汉灵帝熹平元年~光和三年(172~180)
    卷第五十八 汉纪五十 汉灵帝光和四年~中平四年(181~187)
    卷第五十九 汉纪五十一 汉灵帝中平五年~汉献帝初平元年(188~190)
    卷第六十 汉纪五十二 汉献帝初平二年~四年(191~193)
    卷第六十一 汉纪五十三 汉献帝兴平元年~二年(194~195)
    卷第六十二 汉纪五十四 汉献帝建安元年~三年(196~198)
    卷第六十三 汉纪五十五 汉献帝建安四年~五年(199~200)
    卷第六十四 汉纪五十六 汉献帝建安六年~十年(201~205)
    卷第六十五 汉纪五十七 汉献帝建安十一年~十三年(206~208)
    卷第六十六 汉纪五十八 汉献帝建安十四年~十八年(209~213)
    卷第六十七 汉纪五十九 汉献帝建安十九年~二十一年(214~216)
    卷第六十八 汉纪六十 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二十四年(217~219)
    卷第六十九 魏纪一 魏文帝黄初元年~三年(220~222)
    卷第七十 魏纪二 魏文帝黄初四年~魏明帝太和元年(223~227)
    卷第七十一 魏纪三 魏明帝太和二年~四年(228~230)
    卷第七十二 魏纪四 魏明帝太和五年~青龙二年(231~234)
    卷第七十三 魏纪五 魏明帝青龙三年~景初元年(235~237)
    卷第七十四 魏纪六 魏明帝景初二年~魏邵陵厉公正始六年(238~245)
    卷第七十五 魏纪七 魏邵陵厉公正始七年~嘉平四年(246~252)
    卷第七十六 魏纪八 魏邵陵厉公嘉平五年~魏**乡公正元二年(253~255)
    卷第七十七 魏纪九 魏**乡公甘露元年~魂元帝景元二年(256~261)
    卷第七十八 魏纪十 魏元帝景元三年~成熙元年(262~264)
    ……
    编辑推荐语
    “上下若干年间,安危治乱之机,情伪吉凶之变,大者纲提领挈,细者缕析毫分。心目了然,无适而非吾处事之方。读此书,尤能开涤灵襟,助发神观。” ——朱熹 温公作《通鉴》,不特治乱之迹而已,至于礼乐、历数、天文、地理,尤致其详。 ——胡三省 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网罗宏富,体大思精,为前古之所未有。”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其论古皆折衷至当,如因三家分晋而论名分,因曹魏移祚论风俗,皆能穷物之理,执圣之权。 ——曾国藩 “此书直到清代乃至今天,还是一部学历史的人所必读的书。” ——钱穆 我读《资治通鉴》几十年,一面看,一面研究……《资治通鉴》令我了解中国历史规律,差不多所有中国人也按这个规律行事。 ——金庸 英雄豪杰纵横天下的“帝王之书”,名臣良将从政经略的“权谋之书”,芸芸众生安身立命的“生存之书”。

    《资治通鉴》之名,众人皆知,但研读者比之于《史记》要少很多,考其缘由,一者当数其编年体例,初读似乎有烦琐之嫌;二来其洋洋三百万言,规模远比五十万言的《史记》巨大,足以让许多人望而却步。此二者,细考之实乃《资治通鉴》的过人之处:编年体能将复杂之史实条分细缕,读之能追根溯源,其源头、发展、高潮、结局方能一清二楚;《资治通鉴》叙述了1362年的中国历史,如此泱泱大国的千年历史浓缩于三百万言之中,能清晰明了已属大为不易,也惟有如此才能真正对这段历史有所解。如不能用心将其一一读来,则只有将时间浪费在市面上大为泛滥的所谓的中国通史之上了,所欲其何,就要看读者想要达到什么目的了。
    该版本*大的特点有三:一为译文考究,此点在出版前言中有详细说明;二为文白对照,“白话语译”乃弘扬传统文化之急需,但断不可以之取代典籍之原文。文言在对宇宙人生之直观和对历史命运之体认上具有简约精准之美,此为白话文所无法企及。因而“白话语译”只能是一座桥梁,意在让现在的读者能通过这一桥梁而直接接近原典,所谓“得鱼忘筌”者是也。因而我们在编排形式上,尽量做到文白对照,既能得白话文之通俗易懂,又不失文言文之典雅深沉。在版式上,一页之内上排原文下排白话文,一一对照,使原文和白话文皆能保持阅读的连贯性。三为全书的分辑安排,编者考虑到大多数读者可能存在的对《资治通鉴》的畏惧心理,将八百万字的规模按朝代分成七辑,每辑大致百余万字,相对而言阅读起来要轻松许多,且以朝代为分辑原则,既保留了原文的完整性,又可以视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购买。
    这套《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为蒋介石败退台湾后痛定思痛,集台湾所有精英推进之“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成果之一,也是中文世界**部白话全译本。由台湾二十七位教授合译,**教授王立群、十年砍柴**。全书共800余万言,近千幅插图,可称得上是《资治通鉴》*佳阅读版本。
    此外,该版本设计包装精美,七辑二十一册分两盒套装,为个人珍藏、馈赠友人之上品。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