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爱经》
QQ咨询:
有路璐璐:

《爱经》

  • 作者:(古印度)婆蹉衍那 库连穆尔 (英)伯顿英 寒川子汉
  • 出版社: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151572
  • 出版日期:2007年08月01日
  • 页数:243
  • 定价:¥3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收录了《爱经》和《欲海情舟》两部古印度关于性爱的经典书籍,是古印度爱术的集大成者,不仅仅是一本性爱手册;更是一本关于古印度社会如何进行求爱、结婚及两性关系的社会档案。本书将**您领略印度这个传奇国度的两性文明,感受东方文化的神秘魅力。
    文章节选
    爱经
    **部分 总论
    人生不过百年,因而应在生命的不同时期获取道德、财富与爱欲。少年时代应孜孜求学,青壮年时代应努力寻求财富与爱欲,年逾花甲时应悉心修行,致力于道德修为,以求获得解脱,超越轮回。如若不然,生活将无法达到**与和谐。
    **章 德、财与爱的获取
    人生不过百年,因而应在生命的不同时期获取道德、财富与爱欲。如若不然,生活将无法达到**与和谐。
    少年时代应孜孜求学,青壮年时代应努力寻求财富与爱欲,年逾花甲时应悉心修行,致力于道德修为,以求获得解脱,超越轮回。然而,由于世事无常,人们完全可能在人生中的任何时期经验它们。不过,有一条请谨记在心:学业未竟,须勤学修习。
    道德是指依从圣典,按照祭祀礼仪从事某些活动。由于这些活动关注的往往是不可见之物,无法得到大家的认同,执行起来也收效甚微,因而常遭众人异议;道德还指依从圣典,禁止食荤等。由于这些要求关注的是有形之物,执行起来也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因而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同。
    要掌握道德,应研习圣典及与圣典相关的作品。
    财富是指拥有技艺、土地、黄金、家畜、马车及朋友,还指有能力保护所得之物,并使其增值。
    要掌握财富的艺术,应求教于王室官员和商贾,以求得理财之道。
    爱欲是指经南五官——眼、耳、口、舌、鼻,佐以精神与灵魂,欣赏并享受某一有形物体的过程。感官与对象的奇特接触所产生出的愉悦,我们称为爱欲。
    要掌握爱欲,应研习《爱经》(即《伽摩经》)与大众的实践经验。
    若将此三者,即道德、财富与爱欲,放在一起考虑,前者总是高于后者。也就是说,道德应高于财富,财富则高于爱欲。
    但就国王而言,财富应始终放在**位,因为全国黎民百姓的生计都在这里。而对妓女来说,天底下至关重要的应是爱欲。此二者,算是通用准则的例外之处。
    异议1:
    有博学者说,由于道德涉及之物往往不存在于尘世,因而可用一本书对其进行描述;财富亦然,因为它的获取之道只能是正确的方法,而这些方法的获得是可以通过研习书本或自身实践得以实现的。爱欲则不然,甚至连畜生都会,且生活中随处可见,根本毋需学习。
    答复:
    错。性交是由男性和女性一道完成的。在性交过程中,他们需要运用一些特殊的技巧,而这些技巧完全可以从《爱经》中学到。畜生不需要这些技巧,可以随心所欲。但雌性动物只在特定的季节才渴望交媾,且它们的交媾也毋需经过预先的思考。
    异议2:
    路加耶陀派(顺世论派)认为,宗教律令是毋需遵循的,因为它们总是许诺在未来产生回报,而未来是否能够产生回报也未可知。谁能蠢到将自己手里的东西拱手送人呢?下管怎么说,拥有今天的鸽子胜过拥有明天的孔雀;牢牢抓住手中已有的铜币,好过空盼未必出现的金币。
    答复:
    话不能这样说。
    其一,圣典规定我们必须获得道德,这是毋庸置疑的;
    其二,祈求打败敌人、降落雨水的祭祀总能收到明显的硕果;
    其二,太阳、月亮、星星、地球及其他天体,似乎都在为造福世人而运转;
    其四,我们只有遵守人类四个等级和生命四个阶段的法则,才能确保人类社会的延续;
    其五,众所周知,将种子播进土壤,是为得到未来的收获。
    因而,婆蹉衍那的观点是,必须遵循宗教律令。
    异议3:
    宿命论者认为,人对财富没有必要孜孜以求,这是因为,有时我们虽付出千般努力,但仍会一无所获;有时却得来全不费工夫。由此可见,凡事都是命中注定的。命运是一切得与失、成与败、苦与乐的主宰。我们已经看到,命运将达摩那·巴利(Bali)推上因陀罗(Indra)的宝座,又将他赶下台来。命运,只有命运,才能决定一个人的得失。
    答复:
    这样的推论是片面的。每一事物的获得,都是人们某种付出的结果。只有运用正确的方式和方法,我们才能够获得成功。而且,这些正确的方式和方法的运用非常必要(即使某件事情注定发生,情况也是如此)。没有付出,就没有获得。
    异议4:
    把获得财富当作人生首要目标的人认为,人不应追寻感官快乐,因为它们是获得道德和财富(两者均高于快乐)的障碍,也受有功德者的嫌恶。快乐使人穷困,引人与小人接触,诱人做出罪恶之事,使其不再纯洁;快乐使人不顾未来,粗心疏忽;快乐还使人失去信用,丧失家人与朋友。
    此外,许多人因为一味追寻快乐,不但毁掉自身,甚至还累及家人和朋友。例如,婆迦(Bhoja)王朝的国王檀达克耶(Dandakya)因欲念上身而绑架一个婆罗门的女儿,致使自己的王国倾覆;因陀罗(Indra)也因亵渎阿哈雅(Aha]ya)的贞洁而受到其丈夫的诅咒,全身生疮,痛苦不堪;同样,有权有势的克恰迦(K1chaka)引诱了德鲁波底(DrauDadi),罗吠那(Ravana)诱拐了湿答(Sita),而他们的行为均受到应有的惩罚。总而言之,这些国王和其他众人,*终都成为自己的感官快乐的牺牲品。
    答复:
    反对的理由站不住脚。快乐就像食物一样,是人类生存和健康的必需之物,也是道德和财富的产物。追求快乐以适度为好。没有人因乞丐上门而不再煮饭,或因小鹿捣乱而不再播种。
    因此。拥有道德、财富与爱欲的人,不管是此生还是来世,都能够享受到幸福与快乐。恰当地实现三个要素,大可不必害怕来世可能遭到什么苦难,更不必担心你的财产损失。任何有利于实现道德、财富与爱欲(无论是三者合一,还是只实现其中的一项或两项)的举动,都应该受到鼓励。
    然而,如果某一举动只对其中的一项有利,而对其他的两项不利,则应坚决弃之。
    第二章 六十四艺
    男人不仅要学习怎样获得道德和财富,还应该致力于研习《爱经》及从属于此经的各项技艺。少女在未出嫁之前,也应学习《爱经》及相关技艺。结婚之后,如果丈夫允许,她们应继续研习。
    有博学者认为,既然人们不允许女人学习任何技巧,也就不应使其研习《爱经》。
    婆蹉衍那认为这一反对无效,因为妇女天生洞晓《爱经》中所描写的行为及做爱的技巧。这一现象绝非偶然,而是体现在许多事物上。大家可能善于操作某一技巧,但这一技巧的产生机理与法则,却只有少数圣贤才能掌握。
    因此,目不识丁的祭司往往能用正确的词语呼唤神灵;许多人可能对占星术一无所知,却能在占星术士指定的吉日完成所需要的各种礼仪;同理,驯马驯象者并不通晓驯兽理论,却能在实践中将野兽驯化;偏远地区的公民能够遵守王法,可能只因为有一个国王在对他们进行统治。
    实际上,我们发现,某些女人,如王公大臣之女、妓女等,大多非常精通做爱的艺术。
    因此,女性应该研习《爱经》,或至少研习其中的部分内容。她还应独自学习构成《爱经》的六十四艺。她的老师必须是已婚女性,譬如:
    ·与其一起长大的奶妈之女
    ·可信任的同性朋友
    ·姨母、舅妈
    ·年老的女仆
    ·正式寄住在她家中的女人
    ·姐姐,她总是值得信任的
    以下是应与《爱经》一起研习的六十四种技艺:
    1.歌
    2.乐
    3.舞
    4.融会贯通歌、舞与乐三者
    5.书法与绘图
    6.文身
    7.用大米和鲜花装饰神像
    8.插花
    9.给衣服及身体各部位如牙齿、头发、指甲、身体等染色
    10.给地板镶嵌彩色玻璃
    11.铺陈床铺、摆设毯子与软垫以供人斜躺
    12.在装满水的杯子上奏乐
    13.蓄水于水管、水塔与蓄水池
    14.构图与装饰
    15.制作头巾、项链、花环与花冠
    16.包扎头巾,用花制作头饰
    17.布景艺术与戏剧表演
    18.耳环的制作艺术
    19.香水的调制与配备
    20.着装时巧妙安排珠宝、饰品的搭配
    21.魔法或巫术
    22.戏法
    23.烹饪
    24.以适当的香料与色素调制果汁和酒水
    25.剪裁与缝纫
    26.以纱线或细丝制作玩偶鹦鹉、花束、散花、小球等物
    27.猜谜
    28.诵诗游戏:一人诵完一句诗,另一人以此句末字为首,吟出另一句诗,以此类推;如参加游戏者想不出另一句诗,便是输家,须缴罚金
    29.模仿
    30.阅读,包括吟诵与咏唱
    31.绕口令:妇女与儿童尤为喜爱。游戏者应快速复述拗口的词句,小心不搅混或发错读音
    32.练习击剑、棍棒与弓箭
    33.推理与导出结论
    34.木工
    35.建筑
    36.金石鉴定
    37.化学与矿物学
    38.玉石、珍珠的颜色
    39.矿山与采石场的知识
    40.园艺:种植树木花草,能够诊断其疾病,判断其年龄
    41.斗鸡与角羊的技艺
    42.教鹦鹉说话
    43.香膏擦身,香油搽发及编结发辫的艺术
    44.辨别以密码或某特殊形式书写的文字的能力
    45.改变词汇形式说话的艺术。可有多种,有人改变词首或词尾,有人在词汇的字母之间增加不必要的字母,等等
    46.掌握语言与本国方言
    47.制作花车
    48.绘制秘法图案、选择护符与咒语、编制臂环等物
    49.智力游戏:诸如续写一首诗;或补全诗中缺漏的诗句,使其意思完整;或将一首诗中元音、辅音相隔离的词汇重新编排;或将象征意义、言外之意用散文或韵文的形式表达出来
    50.创作诗文
    51.熟悉词典和词汇
    52.改变或伪装人的外貌
    53.改变事物外貌的艺术,比如使棉布看上去像丝绸,使粗劣之物显得精美细致
    54.种种赌博之术
    55.用祈祷文或咒语获得他人财产占有权的艺术
    56.参加年轻人运动的能力
    57.社交礼仪,尊敬与恭维他人的方式
    58.战争、武器和军队的知识
    59.体操
    60.由人的特征知晓其性格的艺术
    61.快读或构想诗句的艺术
    62.算术游戏
    63.人工制花艺术
    64.陶塑艺术
    某个妓女如果品质出众,美貌动人,且精通上述六十四艺,就可以获得迦尼羯(Ganika)或花魁的称号,并能在男人的集会上得到一个荣耀的席位;此外,她还将受到国王的尊敬和圣贤的赞誉;她在社会上处处受到尊敬,人人都想得到她的青睐。
    ……
    目录
    爱经
    前言
    引言
    **部分 总论
    **章 德、财与爱的获取
    第二章 六十四艺
    第三章 平民生活
    节日
    社交聚会
    宴饮
    郊游或野餐
    其他社交娱乐
    第四章 关于市民应光顾的女人、朋友与媒人
    第二部分 交合
    **章 根据性器官的尺寸划分性交种类;性欲的程度与
    性交时间
    性交种类
    爱的种类
    第二章 拥抱
    第三章 接吻
    第四章 指甲的挤压、捏掐与抓挠
    第五章 咬与对付不同地区女人的技巧
    第六章 交合中的不同姿势
    第七章 击打女人的方法及相伴的声音
    第八章 女扮男角,做男活
    第九章 口交
    第十章 性交的开始与结束;性交的种类;恋人的争吵
    性交的开始与结束
    性交的种类
    恋人的争吵
    第三部分 婚嫁
    **章 婚嫁
    第二章 博取芳心
    第三章 求爱;少女感情流露的标志
    求爱
    少女感情流露的标志
    第四章 猎取心上人的实战技巧
    第五章 走进婚姻
    第四部分 妻妾
    **章 淑女
    淑女的生活方式
    丈夫外出期间的行为规则
    第二章 妻妾
    正妻
    妾室
    再婚的寡妇
    不受宠的妻妾
    后宫的女人
    男人与多个妻妾
    第五部分 他人之妻
    **章 不同的男人与女人
    第二章 献殷勤的方法;*后的征服
    献段勤的方法
    *后的征服
    第三章 对女人内心的洞察
    第四章 媒人
    第五章 显贵人士与他人之妻
    第六章 后宫及保护
    第六部分 名妓
    引言
    **章 娼与嫖
    第二章 名妓的处事规则
    第三章 名妓的临时婚姻;赚钱的途径;恋人情感变化的
    征兆;摆脱男人的方法
    名妓的临时婚姻
    赚钱的途径
    恋人情感变化的征兆
    摆脱男人的方法
    第四章 跟旧情人重归于好
    第五章 情人与敛钱
    第六章 得、失、疑;名妓的种类
    混合性疑虑
    第七部分 诱惑与春药
    **章 引诱与春药
    第二章 强根的手段
    后记
    欲海情舟
    引言
    **章 女人的不同种类
    **节 女人的四种类型
    第二节 四类女性的不同特点
    第三节 不同种类的女人获得快感的日期
    第四节 不同女人获得*大快感的具体时段
    第二章 女人的敏感部位
    第三章 各类男女
    **节 男人
    第二节 女人
    第三节 性交
    第四节 性交中的其他细微差别
    第四章 女人的总体品质、性格、脾气等
    第五章 不同地域的女性特点
    第六章 征服术
    陀拉迦(Talaka)魔法
    迷惑洗眼**
    征服**
    征服魔法
    征服迷香
    第七章 男女的不同征象
    第八章 前戏
    第九章 交合的快乐和方式
    编辑推荐语
    古印度性学源头之作,神学大师婆磋衍那,诗人库连穆尔,探究快乐圆满的生活之道。
    印度人认为,生活中的三大目标是“法”(Dharma),约略是精神和道德的责任,“义”(Artha),是知性和物质方面的财富,以及“爱”(Karma),即所有官能方面的快感。“性”在印度教之中是神圣的,做爱的神圣也是毋庸置疑的。本书收录了《爱经》和《欲海情舟》两部印度性学经典。将带你领略公元前一百年左右的东方印度性爱哲学与人生哲学。
    人生不过百年,因而应在生命的不同时期获取道德、财富与爱欲。如若不然,生活将无法达到**与和谐。少年时代应孜孜求学,青壮年时代应努力寻求财富与爱欲,一旦年逾花甲,则应悉心修行,致力于道德修为,以获得解脱,超越轮回。
    ——摘自《爱经》
    尘世间的*大快乐莫过于从造物主那里得到知识,仅次于这种快乐的,则是漂亮女人所带来的满足与快活。男人之所以结婚,是因为他想心安理得地做爱,是因为爱欲和享受,因而,他们总是希望得到美丽动人的妻子。
    ——摘自《欲海情舟》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