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礼仪文化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礼仪文化

  • 作者:刘青 邓代玉
  • 出版社:时事出版社
  • ISBN:9787802322929
  •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01日
  • 页数:437
  • 定价:¥43.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溯礼仪之邦精神源流,看世间风俗千姿百态,品一番独特滋昧;游中华文化*初圣殿,赞礼仪文化俊美丰姿,落几声衷心感叹;寻文明古国礼仪精髓,叹人情世态冷暖变幻,掩几段伤怀心事;赏各族礼仪风情迥异,感中华大地人杰地灵,述华夏儿女情怀。
    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五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不仅形成了一套宏大的礼仪思想和礼仪规范,而且其精髓深入人心,形成了完整的伦理道德、生活行为规范,进而内化为中华民族的自觉意识并贯穿于心理与行为活动之中。这个完整的伦理道德、生活行为规范就构成了一种文化,即礼仪文化。
    文章节选
    一、登基大典
    登基也称登极、即位,指获得或继承*高统治权力。古代天子在建国或继承王位时,通常都要举行十分庄严隆重的礼仪,用以表明其权力是本于天地祖宗之命,显示君主至高无上的尊严和威仪,这就是所谓的登基大典。俗语曰:“事莫大于正位,礼莫盛于改元。”纵观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登基礼仪,虽然仪式不尽相同,但是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登基大典越发展越隆重了。我国历史文献中关于皇帝登基*早的记载就是周成王死后,康王告殡宫而即位的典礼。说到即位就不得不介绍一下“纪元”。“纪元”,即纪一君之始终,新君改元,自有肇兴代终之义,**年称为元年。我国历史上有可靠纪元记载的是西周共和元年,即相当于公元前841年。
    秦王赢政灭六国,统**下,自认为功过三皇五帝,只有更名号才可以称成功,以传后世。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日皇帝,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但是,秦始皇即位的具体仪式却不见记载。经秦短暂的统一后,在公元前202年,也��是西汉初年,刘邦灭项羽,诸侯将相们拥立刘邦为皇帝,其在汜水之阳建即位坛,即皇帝之位,其礼仪也不见相关记载,实属遗憾,但据专家判断当时应该有祭告天地等仪式。据记载,刘邦因为不喜儒学,所以认为儒家礼经中的礼仪无足轻重,后来直到一个名叫叔孙通的亲臣帮他制定了一套朝仪后,他才终于体会到当天子的尊贵。可见在此以前,君臣之间的行为还少有约束,相当随便。
    后来,到了光武帝即位时,登基大典才有一些仪式的记载,如建坛场,燔燎告天,湮于六宗(水、火、雷、风、山、泽),望于群神,祝辞而祭,改建元为建武,大赦天下,即位告天礼,是天地合祭的。此后,开国之君多举行燔燎告天之礼,如三国时期的刘备、晋武帝司马炎、宋武帝刘裕等。
    据《明史·礼志》记载:“汉高帝即位汜水之阳,其时绵蕞之礼未备。魏晋以降,多以受禅改号。元世祖履尊既久,一统后,但举朝贺。”可见明代以前历代帝王登基尚无仪式可谈,甚至也没有礼仪规定。经过几代的发展,直到明太祖朱元璋在历史上**制定皇帝登极仪式后,才发展到比较**的阶段。
    明太祖登基仪式如下:即位之日,先告祀天地,在南郊设坛。在此宣告即位。由丞相率百官及都城子民,三呼万岁。仪仗和侍从一同前往太庙,祭告祖宗,然后祭祀社稷。还宫后,穿上兖服旒冕,在奉天殿举行登极典礼,接受百官的朝贺。仪司已先将表案放在丹墀内道的西北部,并设置好丞相等主要官员的拜位,一排排地面朝北方。表案西部是捧表官、展表官和宣表官的位置,面朝东。表案南侧是纠仪御史,东西相对站立。御陛的东、西各立一位宿卫镇抚,各带十二名护卫百户。在文武官的拜位北部是两位知班,东西相向。知班之北,西边是通赞官、东边是赞礼官,还有“引文武班”四人稍后东西相向而立。引文武班再南是引殿前班二人,再北则是两位举表案官。西陛下是举殿上表案官二人,丹陛上设殿前班指挥司官三人,面对而站的是三位宣徽院官。仪莺司官在殿中门的左右,护卫千户共八名在殿东门、西门。四位鸣鞭官在殿前班之南;六名将军在殿门左右,陛上的四个角落则站着四名天武将军。殿上,由尚宝司人员将宝案放在正中,表案在宝案之南,殿上有文武侍从若干。左边是起居注官、给事中、殿中侍御史、尚宝卿;右边是几名武悬刀指挥。文侍从之南是受表官,受表官旁站着两名内赞。宝座前有一幕帘,由两位掀帘将军把守。拱卫司将仪仗陈列开,布置若干甲士在午门,举旗持旌,极为壮观。皇帝专用的五辂车在奉天门前停候。首先进入奉天殿的是两位举表案的侍仪舍人,此时大鼓**次擂响,百官穿着朝服集合于午门外广场上。其后进人大殿的是通赞官、赞礼官、宿卫官和一批侍卫和尚宝卿及其侍从。三次击鼓后,丞相率朝廷大员进殿,皇帝在一片鼓乐声中兖服旒冕,走向宝座就坐。音乐停止后,将军掀开垂帘,尚宝卿将大宝放在宝案上,此时鸣鞭炮,引导人员分别带文武百官人殿,在各自的拜位前站定。音乐开始演奏,然后由知班宣布入殿百官的班次,由赞礼官赞拜,乐声大作,百官向皇帝四拜,平身,乐停。捧表官由西殿门进来,内赞官喊道:“进表!”捧表官跪捧呈上,受表官也跪接,放在表案上。内赞官又喊:“宣表!”宣表官上前,持笛跪下,由展表官持笛跪下打开表,宣表官宣表完毕,待展表官把表放回案后,一同退下,然后俯伏叩头,平身,走出殿西门。赞礼官喊:“拜”,音乐又作,百官四拜,乐止。然后全体向皇帝三鞠躬,拱手加额,三呼万岁,出笏俯伏,再随音乐四拜。贺礼到此完毕。然后皇帝遣官册拜皇后,册立皇太子,并以即位诏告天下,建元“洪武”。
    当然,并不是所有皇帝的登基仪式都有如此隆重的排场。一般而言,开国之君都有大的场面,而对那些继承皇位的皇帝来说,即位之日都是先皇新丧之期,因此仪式是很简单平静的,并不像某些电影或电视剧里表现得那么隆重。
    清代的登基大典以皇太极为典型。他在老家盛京(今沈阳)登基时,一把金漆椅,一个金漆凳,四个拂尘,当差的戴铜顶黑绒帽,穿绿色衣服,扎黄色腰带;一个金痰盂,一把金壶,一个金水瓶,一个金盒,两个金香炉,两个香盒,持家伙的夏戴凉帽,穿绿色衣服,罩青色补褂,扎黄色腰带,冬天则戴貂皮帽子;一把曲柄盖,四把直柄盖,两把大扇子,四个符节,六支黑杖,四支红杖,拿这些物件的人戴插着黄色羽翎的铜顶黑绒帽,绿衣黄带;六把大刀,六支长戟,十面纛(dao),十面旗,文马(配马具)十匹,当差的夏戴凉帽和披肩,冬穿“虎皮褂”。另有锣鼓笙笛等一大堆乐器,乐队队员戴插着黄色羽翎的铜顶黑绒帽,穿绿衣黄褂,扎红腰带。后来其儿子沿袭了这套做法。
    清朝在中原站稳脚跟后,吸取了前朝的经验,又保持了满族的风俗习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典礼、仪仗规制,并逐步趋于规范,如下:
    皇帝卤簿(仪仗)大致分为四种:大驾卤簿、法驾卤簿、銮驾卤簿和骑驾卤簿。各由若干人员及器物、马匹等组成。大驾卤簿*排场、*壮观。从人数上看,多时可达三千人左右;中等规模仪仗,一千五百人左右;小打小闹,也在二三百至五百人之间。皇后卤簿称“仪驾”,皇贵妃、贵妃的称“仪仗”,妃嫔的称“采杖”。
    清代还有掌管卤簿(仪仗)的专门机构,叫作“銮仪卫”。銮仪卫内设:左所(管辇、辂等)、右所(管刀枪、伞盖等)、中所(管旗、节、麾、幡等)、前所(管拂、盒、扇、垆等)、后所(管瓜、锤等)、象所(管象、马等)、旗手卫(管鼓、号、角等)。
    按照礼部确定的典礼规格、形式,太常寺准备乐谱、乐器,组织乐队。
    此外,音乐在登基中也有特别的要求。清康熙皇帝玄烨博学多才,在音律方面也颇有造诣。他积极倡导满族吸取中华大文化的精华。在音乐方面,把古代传统雅乐与满族民族音乐结合起来,制订出了具有清代特色的宫廷乐章。
    乾隆皇帝弘历的音乐细胞也比较发达,对音律颇有研究。乾隆七年,“御制乐章”,使宫廷典礼、祭祀乐章趋于成熟和规范。大朝时,设在太和殿前的中和韶乐,有编钟、编磬、琴、瑟、箫、笙、笛、埙、鼓等六十多种乐器。设在太和门内的丹陛大乐,也有笙、管、鼓、锣数十样。
    编钟这种古代乐器,迄今中国已经出土了一百八十多套,九百二十多件。各个朝代的形制、枚数、大小都不一样。
    石头或玉制的编磬,一套大多有十六枚。乾隆年间制作的编磬,各枚大小厚薄不等。
    礼部官员把王公大臣献的贺表陈列在太和殿东侧的宝案上,把各省官员上的贺表置于午门外的龙亭之内。
    P52-54
    目录
    **章 礼仪概述
    **节 追寻礼仪
    一、什么是礼仪
    二、礼仪的起源
    三、礼仪的演变
    四、我国各时期的礼仪
    第二节 礼仪的分类
    一、古代礼仪
    二、现代礼仪
    第三节 礼仪的特征
    一、规范性
    二、差异性
    三、传承性
    四、发展性
    五、等级性
    六、认同性
    七、文明性
    八、自律性
    第四节 礼仪的社会功能
    一、沟通的功能
    二、协调的功能
    三、维护的功能
    四、教育的功能
    第五节 礼貌、礼节及与礼仪的关系
    一、礼貌
    二、礼节
    三、礼仪与礼貌、礼节的关系
    第六节 礼仪与修养
    一、思想品德修养
    二、文化艺术修养
    第二章 中国礼仪发展史
    **节 商代时期
    第二节 周代时期
    第三节 汉代时期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一、耕籍(藉)礼
    二、成年礼
    三、傩仪
    四、身份内婚制
    五、丧葬礼俗
    第五节 隋唐时期
    第六节 宋代时期
    第七节 辽金时期
    第八节 元代时期
    第九节 明代时期
    一、婚礼
    二、丧礼
    三、冠礼
    四、寿礼
    五、社交礼仪
    第十节 清代时期
    一、跪拜礼仪
    二、服饰礼节
    三、皇宫礼仪
    第三章 中国宫廷礼仪
    **节 宫廷礼仪概述
    第二节 **祭祀
    一、祭天大典
    二、祭地大典
    三、宗庙祭祀
    四、封禅仪式
    五、其他重要祭祀
    第三节 帝王典礼
    一、登基大典
    二、册封太子大典
    三、皇帝婚仪
    四、皇帝生日庆
    五、上尊号和徽号仪
    六、**节日典礼
    七、**礼仪名词
    第四节 宫廷政治礼仪
    一、朝会礼仪
    二、燕见国君
    第五节 明清宫廷的生活礼仪
    一、皇帝起居
    二、喜得龙子
    三、宫廷沐浴
    四、谥册礼仪
    五、内急礼仪
    六、板著礼仪
    七、皇帝对岳母之礼
    第六节 君臣父子之仪
    第七节 明清服饰之礼
    一、明代皇帝服饰
    二、明代后宫服饰
    三、清代皇帝服饰
    四、清代后宫服饰
    第八节 御膳礼仪
    一、吃
    二、喝
    三、制作
    第四章 婚庆礼仪
    **节 婚庆礼仪概述
    第二节 古代婚礼
    一、古代特色婚姻制度
    二、三书六礼
    三、古代婚礼仪式
    四、成婚的个人礼节
    五、古代婚俗
    第三节 历代婚礼
    一、先秦时期
    二、秦汉时期
    三、唐代时期
    四、宋代时期
    五、元代时期
    六、明代时期
    七、清代时期
    第四节 中国婚礼服的发展
    第五节 中国近代婚礼
    第六节 现代婚庆礼仪
    一、订婚
    二、结婚登记
    三、现代婚礼的变迁
    四、多样化的现代婚礼
    五、婚礼致词
    六、结婚周年纪念
    七、离婚礼仪
    第七节 闹洞房礼仪
    第五章 个人礼仪
    **节 个人礼仪概述
    一、概念与特征
    二、个人礼仪的意义
    三、个人礼仪的培养与形成
    第二节 古代个人礼仪
    一、冠礼
    二、笄礼
    三、坐立行走
    四、古代衣着与服饰
    五、古代仪容礼仪
    六、诞生礼仪习俗
    第三节 古代个人礼仪常识
    一、古代的姓氏名号
    二、古代对年龄的描述
    三、古代礼貌用语
    第四节 近代个人礼仪
    一、剪辫
    二、男女平等
    三、男女服饰
    第五节 现代个人礼仪
    一、仪态礼仪
    二、说话礼仪
    三、个人卫生
    四、见面礼仪
    第六章 社交礼仪
    **节 社交礼仪概述
    一、简介
    二、特征
    三、社交礼仪的原则
    四、社交礼仪的种类及作用
    第二节 称谓礼仪
    一、称谓礼仪概述
    二、称谓礼仪的种类
    三、古代常见的敬辞
    第三节 常见的古代社交礼仪
    一、行礼方式
    二、相见礼仪
    三、拜贺庆吊
    四、宴请礼仪
    五、乡饮酒礼
    六、燕礼
    第四节 书信礼仪
    一、书信简介
    二、书信别称
    三、书信传递
    四、书写礼仪
    第五节 近现代社交
    一、称呼
    二、介绍
    三、社交名片
    四、常见礼节
    五、邀请信
    六、社交进餐礼仪
    七、告别礼仪
    八、送客礼仪
    九、避免不雅仪态
    第七章 丧葬礼仪
    **节 殡葬起源
    第二节 殡葬礼仪演变
    第三节 传统丧葬礼仪
    一、停尸
    二、初死
    三、报丧
    四、吊唁
    五、入殓
    六、丧服
    七、择日
    八、哭丧
    九、做“七”
    十、下葬
    第四节 葬后习俗
    一、葬后祭祀
    二、守孝习俗
    三、清明祭扫
    第五节 现代殡葬概况
    一、殡葬改革
    二、设施建设
    三、殡葬管理
    第六节 现代殡葬仪式
    一、报丧条与讣告
    二、送至殡仪馆
    三、殡仪馆事宜
    四、灵堂的布置
    五、讣闻的刊发
    六、收礼与签名处
    七、死者装容
    八、出殡仪式
    第八章 部分少数民族礼仪文化
    **节 阿昌族
    第二节 白族
    第三节 保安族
    第四节 布朗族
    第五节 布依族
    第六节 朝鲜族
    第七节 达斡尔族
    第八节 傣族
    第九节 德昂族
    第十节 东乡族
    第十一节 侗族
    第十二节 独龙族
    第十三节 鄂伦春族
    第十四节 俄罗斯族
    第十五节 鄂温克族
    第十六节 高山族
    第十七节 哈尼族
    第十八节 哈萨克族
    第十九节 赫哲族
    第二十节 基诺族
    第二十一节 京族
    第二十二节 景颇族
    第二十三节 柯尔克孜族
    第二十四节 拉祜族
    第二十五节 黎族
    第二十六节 傈僳族
    第二十七节 珞巴族
    第二十八节 满族
    第二十九节 毛南族
    第三十节 门巴族
    第三十一节 蒙古族
    第三十二节 苗族
    第三十三节 仫佬族
    第三十四节 纳西族
    第三十五节 怒族
    第三十六节 普米族
    第三十七节 羌族
    第三十八节 撒拉族
    第三十九节 畲(she)族
    第四十节 水族
    第四十一节 塔吉克族
    第四十二节 塔塔尔族
    第四十三节 土族
    第四十四节 土家族
    第四十五节 佤族
    第四十六节 乌孜别克族
    第四十七节 锡伯族
    第四十八节 瑶族
    第四十九节 彝族
    第五十节 仡佬族
    第五十一节 裕固族
    第五十二节 壮族
    编辑推荐语
    中国礼仪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为了让更多的读者领略传统礼仪文化的魅力,接受其润泽,我们特编撰此书,以飨读者。全书以礼仪概述为引子,进而从礼仪发展史讲起,一一介绍了中国宫廷礼仪、婚庆礼仪、个人礼仪、社交礼仪、丧葬礼仪等内容,从古及今、分门别类地将中国礼仪文化的具体内容及其演变过程娓娓道来,并列专章描述了部分少数民族的礼仪文化,以期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各民族的礼仪文化风情,不失为一本洋尽介绍中国礼仪文化及其发展的百科全书。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