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古代审美理想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古代审美理想

  • 作者:万志全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83915
  •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01日
  • 页数:306
  • 定价:¥2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中国古代审美理想》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审美理想的“理论探讨、艺术形态、主要内涵、创造过程、创造原则、意义价值”。其中,“理论探讨”主要研究古代思想家与文学艺术家对审美理想的理论思考,“艺术形态、主要内涵”主要归纳古代文学家与艺术家创造的审美理想的基本内容与主要内涵,“创造过程、创造原则”主要推测古代文学家与艺术家创造审美理想的基本过程与基本原则,“意义价值”主要探讨古代审美理想对当代美学构建的理论意义和社会实用价值。《中国古代审美理想》既可为中国古代美学与文学研究者提供理论参考,也可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或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的选修教材,还可为文学爱好者提供文学创作范例和文学欣赏佳作,对广大青少年砥砺意志、实现理想也有所帮助。
    目录
    绪论
    **节 研究现状
    一 审美理想本体研究之现状
    二 中国古代审美理想研究之现状
    第二节 本书的研究范围

    **章 中国古代审美理想的理论探讨
    **节 作者的审美理想境界
    一 协调各种关系
    二 为社会所赞同
    三 抛弃凡俗社会,达到**自由的审美理想境界
    第二节 艺术作品的审美理想境界
    一 艺术作品的内部理想
    二 艺术作品的外部理想
    三 艺术作品的*高审美理想境界

    第二章 中国古代审美理想的艺术形态
    **节 审美理想社会
    一 老子的“小国寡民”
    二 《山海经》的“君子国”
    三 董仲舒“五帝三王”之治
    四 陶渊明的“桃花源”
    第二节 审美理想生活
    一 现实生活
    二 虚构的生活
    第三节 审美理想人物
    一 现实人物
    二 虚构的人物
    第四节 审美理想动物、植物与器物
    一 动物
    二 植物
    三 器物
    第五节 审美理想景象
    一 名山大川
    二 宗教**
    三 寻常之地
    四 天气要素
    五 时节 风光
    第六节 审美理想情绪
    一 爱情
    二 愁绪
    三 奋进

    第三章 中国古代审美理想的主要内涵
    **节 情景交融
    一 情景关系
    二 抒情、写景之难
    三 挖掘情景素材
    四 情景素材的总体要求
    第二节 意象丰富
    一 意象之“意”
    二 意象之“象”
    三 “意”与“象”的关系
    四 意象的构思
    第三节 意境深远
    一 意境的界定
    二 意境之“境”
    三 意境的分类
    四 意境的创作方法
    五 意境的基本要求
    第四节 形神兼备
    一 “神”与“形”
    二 传神
    三 画形
    四 神形兼备
    第五节 气韵生动
    一 气韵之“气”
    二 气韵之“韵”
    三 气韵的基本内涵
    四 气韵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五 气韵的创造

    第四章 中国古代审美理想的创造过程
    **节 审美理想的感触
    一 感物
    二 感兴
    三 比兴
    第二节 审美理想的酝酿
    一 虚静
    二 神思
    三 妙悟
    四 物化
    第三节 审美理想的外化
    一 言以达意
    二 自然天成

    第五章 中国古代审美理想的创造原则
    **节美善相乐
    一 美以善为限度
    二 不善则不美
    三 以美劝善
    四 美“制欲向善”
    第二节 求得中和
    一 中和的含义
    二 中和的早期应用
    三 “中和”在艺术创作中的具体表现
    第三节 针砭时弊
    一 艺术为讽喻时政而生
    二 艺术为补救时弊而作
    三 艺术乃发愤抒情之作
    四 艺术须“穷困、讥时而后工”

    第六章 中国古代审美理想的意义价值
    **节理论意义
    一 审美理想照亮审美之路
    二 审美理想引导美学理论健康发展
    三 审美理想强化美学理论的道德实践性
    第二节 现实价值
    一 指引文艺创作实践
    二 指导理想教育,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三 化解当代精神危机,以求审美化生存
    四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