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刑事诉讼法原则(程序正义的基石)
QQ咨询:
有路璐璐:

刑事诉讼法原则(程序正义的基石)

  • 作者:谢佑平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03637599
  • 出版日期:2002年07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2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03637599
    • 作者
    • 页数
      0
    • 出版时间
      2002年07月01日
    • 定价
      ¥29.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本书对刑事诉讼法的程序和相关原则作了详细论述。分为三编:**编为刑事诉讼法原则概论,介绍了刑事诉讼法原则的概念、特征、体系、功能等;第二编刑事诉讼法公理性原则,讨论了程序法定、司法审查、审判中立等15个重要原则;第三编分析了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政策性原则,包括配合制约原则与检察监督原则。
    目录
    **编 刑事诉讼法原则概论
    **章 刑事诉讼法原则的概念和特征
    一、刑事诉讼法原则的概念演进
    二、刑事诉讼法原则的概念辨析
    三、刑事诉讼法原则的特征界说
    第二章 刑事诉讼法原则的体系和分类
    一、观点评述
    二、我国刑事诉讼法原则体系的构建
    三、刑事诉讼法原则的分类
    第三章 刑事诉讼法原则的功能
    一、法律原则的功能释义
    二、刑事诉讼法原则的功能
    第四章 刑事诉讼法原则的发展趋势
    一、刑事诉讼法原则在当代的发展趋势
    二、刑事诉讼国际准则的产生和内容
    三、我国刑事诉讼法与刑事诉讼国际准则的差距
    第二编 刑事诉讼法的公理性原则
    第五章 程序法定原则
    一、程序法定原则的内涵
    二、程序法定原则的价值根基
    三、司法立法:程序法定原则的背反
    四、透析司法立法现象产生的原因
    五、重塑我国痪怼⌒谭ɑ则
    第六章 司法审查原则
    一、司法审查原则的源起
    二、司法审查原则的涵义
    三、实体与程序:司法审查原则效力的二维
    四、司法审查机制的缺位: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结构性缺陷
    五、劳动教养制度的重构:一个程序法角度的思考
    第七章 控审分离原则
    一、问题的导出:分权制衡与控审分离
    二、诉讼公正:控审分离原则的价值根基
    三、结构与程序:控审分离原则的两重内涵
    四、法院能否变更指控罪名:诉审同一原则的上限
    五、刑事公诉变更制度:诉审同一原则的配套措施
    第八章 审判中立原则
    一、审判中立的法理基础
    二、审判中立的保障机制
    三、审判中立与我国刑事司法改革
    第九章 控辩平等原则
    一、平等的根源
    二、“平等”界说
    三、**与个人的平等:控辩平等的理论基础
    四、平等武装与平等保护:控辩平等的基本涵义
    五、控辩失衡:我国控辩关系现状的初步分析
    六、客观公正义务:检察官当事人化的底限
    第十章 无罪推定原则
    一、无罪推定原则的确立:**视野内的考察
    二、证明责任分配机制:无罪推定原则的本质
    三、强化与弱化:无罪推定原则发展的二律背反
    四、严格刑事责任:无罪推定原则的例外
    五、无罪推定与刑讯逼供的防范
    第十一章 辩护原则
    一、解读:刑事辩护制度的理论基础
    二、考察:刑事辩护制度的历史增变
    三、底限正义:刑事辩护国际标准的内容
    四、同步与差距:中国刑事辩护制度与刑事诉讼国际标准的比较
    第十二章 参与原则
    一、参与原则的理论基础
    二、当事人的参与
    三、公民的参与
    四、参与原则在我国的适用
    五、正名:公民扭送与无证逮捕
    六、法律与道德之间:拒绝作证权的思考
    七、传统与变革:陪审制及其改革
    八、缺席的正义:刑事诉讼缺席判决制度
    第十三章 及时性原则
    一、及时性原则的内涵及意义
    二、及时性原则的内容和要求
    三、及时性原则在我国适用的现状与完善
    第十四章 相应性原则
    一、相应性原则的内涵及意义
    二、适当与适度:相应性原则的双重要求
    三、相应性原则在我国的适用
    第十五章 一事不再理原则
    一、一事不再理原则的内涵重述
    二、一事不再理原则的价值根基
    三、一事不再理原则的运作机制
    第三编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政策性原则
    第十六章配合制约原则
    一、概述:配合制约原则的内容
    二、配合制约原则检讨
    三、检警一体化述评:我国检警关系的反思与定位
    第十七章 检察监督原则
    一、“大检察观”:检察监督原则的理论基础
    二、检察监督原则的内容
    三、检察监督原则质疑
    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