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帝国的回忆(下)(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1854-1911增订本)
QQ咨询:
有路璐璐:

帝国的回忆(下)(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1854-1911增订本)

  • 作者:郑曦原
  •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 ISBN:9787515400396
  • 出版日期:2011年08月01日
  • 页数:254
  • 定价:¥3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1854-1911增订本)》(作者郑曦原)
    系《纽约时报》对华报道选编,起讫年代为1854年1月至1911年10月。这一
    时代的中国,正经历着“千年未有之变局”,从独立自主的东方老大帝国沦
    为“东亚病夫”,传统的帝制和士大夫政治走向终结,军事、经济、文化和
    社会生活发生了蜕变,人民承受着****的巨痛。《纽约时报》以当时中
    国人还未具备的近代眼光和技术。即时、全面、连续地观察和记录了这段历
    史,内容涉及内政、外交、国防、文化、社会、革命及华侨等方面,既是一
    份十分翔实珍贵的史料,又构成了一部具有独特视角的中国近代史。
    书中所配的百余幅图片和照片。主要选自与文章同时代的西方**报刊
    。这些出自西方**记者之手的景像和现场实录,更增加了本书的历史感和
    收藏价值。
    《帝国的回忆(下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1854-1911增订本)》分为上下两
    册,本册为下册。
    《帝国的回忆(下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1854-1911增订本)》收录第四篇
    艰难的国防-第七篇绝境的奋争等内容。
    文章节选
    《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1854-1911增订本)》(作者郑曦原)
    系《纽约时报》对华报道选编,起讫年代为1854年1月至1911年10月。这一
    时代的中国,正经历着“千年未有之变局”,从独立自主的东方老大帝国沦
    为“东亚病夫”,传统的帝制和士大夫政治走向终结,军事、经济、文化和
    社会生活发生了蜕变,人民承受着****的巨痛。《纽约时报》以��时中
    国人还未具备的近代眼光和技术。即时、全面、连续地观察和记录了这段历
    史,内容涉及内政、外交、国防、文化、社会、革命及华侨等方面,既是一
    份十分翔实珍贵的史料,又构成了一部具有独特视角的中国近代史。
    书中所配的百余幅图片和照片。主要选自与文章同时代的西方**报刊
    。这些出自西方**记者之手的景像和现场实录,更增加了本书的历史感和
    收藏价值。
    《帝国的回忆(下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1854-1911增订本)》分为上下两
    册,本册为下册。
    《帝国的回忆(下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1854-1911增订本)》收录第四篇
    艰难的国防-第七篇绝境的奋争等内容。
    前言 他山之石,可以攻错
    引子 晚清史是我心中尘封的痛
    **篇 夕照的社会
    1854年的上海:自由港
    新闻专稿:清国东段长城观察记
    新闻专稿:清国名城广州游历记
    述评:英国鸦片贩子力阻清国禁烟
    铁路和电报有望在清国出现
    清国社会新闻几则(一)
    清国社会新闻几则(二)
    四川巴塘发生强烈地震,3000人丧生
    新闻专稿:广州的**
    1877年的上海:火轮信使――个美国人的游记
    特写:在大清国的心脏旅行――扬子江游记
    述评:罪恶的鸦片贸易
    清国人口数字引起争论
    **机器棉纺织厂在上海建立
    述评:清国苦力价几何?
    1886年的上海:租界见闻
    特稿:大清国邮政专述
    述评:清国的丝绸工业
    述评:清国的财税稽征制度
    亡命天涯的传教士
    述评:一位美国工程师在粤汉铁路沿线的观察笔记
    电灯将照亮北京
    1906年的上海:会审公廨――一个美国律师的观察
    清廷颁诏禁止妇女缠足
    述评:沉重负荷下的帝国财政
    1908年的上海:对美贸易出口1055万美元
    第二篇 蜕变的文化
    新闻专稿:清国的官式学堂
    大清国将向英美派遣留学生
    清国留学生抵达旧金山
    一份清国讣告
    令人恐怖的考试制度
    清国人将**时间划分为12个单位
    清国人发明的“洋泾浜英语”
    述评:“四书五经”维系着清国灵魂
    中文报纸在上海的发行量稳步上升
    5020卷《古今图书集成》被大英博物馆收藏
    述评:汉语奇异的表达形式
    述评:清国官场腐败危及人类道德
    清帝颁诏建立京师大学堂
    新闻专稿:清国报业见闻
    慈禧皇太后以孔子伦理观反击西方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复制碑私运纽约记
    清国特使向美国赠送5000册中华图书
    第三篇 诡异的内政
    述评:同治皇帝暴卒,北京政局扑朔迷离
    新闻特写:清国皇亲国戚多达四万
    特稿:清国**生活记趣
    述评:光绪皇帝学英语
    李鸿章会见国际禁烟联盟执行秘书
    慈禧召张之洞进京议政
    新闻专稿:清国铁腕袁世凯采访录
    新闻专稿:光绪皇帝驾崩,曾推动改革功不可没
    附:光绪皇帝生平
    新闻专稿:清国独裁者慈禧逝世,北京政局令人关注
    附:慈禧皇太后生平
    新闻专稿:三岁幼童登上清国皇位,改元宣统
    新闻专稿:留美学子归国受重用
    第四篇 艰难的国防
    英国海军进攻广州,攻陷两广总督府
    太平军挥师北伐,大清朝摇摇欲坠
    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圆明园惨遭洗劫
    英国领事巴夏礼被囚记
    清军投降,北京城楼升起英法旗
    清国接受和议,英法战俘曾受虐
    香港卖奇珍,北京战利品令人炫目
    太平天国首都“天京”沦陷
    清军攻破天**,忠王李秀成束手就擒
    捻军突破清军合围,威胁华北贸易**
    大清帝国军事资源透析
    朝鲜东学党起义,日清关系微妙
    清军主力进朝鲜,日军进入临战状态
    日军击沉“高升”号,1700名清军英勇殉国
    丰岛海战震惊世界
    李鸿章黄马褂被清廷褫夺,戴罪领军
    清帝下达宣战诏,日清海陆大会战
    美海军专家评丰岛海战
    黄海大战,“定远”“镇远”姊妹两舰合力御群寇
    日军攻入清国本土,威海卫军港危在旦夕
    节日盛装的东京欢庆战争胜利
    日军前锋直指山海关,威逼北京城
    日军准备攻占威海卫,清国首都震动
    三名清国海军将领自杀殉国
    清国总理大臣恭亲王谈清日战争
    德国海军借口教案占领胶东
    法国占领海南岛
    清帝下诏接受八国联军谈判条件
    日本强制奴化台湾,再损兵250人
    西藏叛乱平定,清廷诏示十三达赖罪恶
    第五篇 酸涩的外交
    沙俄外交使团进人大清国境
    美使华若翰北京换约记
    清英联合舰队计划破产
    特写:驻清国的美国领事们
    蒲安臣出使美国
    拿破仑三世接见清国外交使团
    安南国王仍然进贡大清国
    清国政府**要求外国旅行者出示护照
    缅甸国王遣使向大清国进贡
    格兰特将军访问广州、上海记
    美国驻清公使易人
    两江总督设官式晚宴招待美国公使
    新闻特稿:李鸿章访问纽约记
    李鸿章拜谒格兰特将军陵
    李鸿章接受美国记者采访录
    山东教案了结,德国外交成果丰厚
    大清国驻美公使伍廷芳在美亚商会新年宴会上发表演讲
    醇亲王将启程赴欧谢罪
    英国承认大清对西藏拥有主权
    清国欲收回澳门,葡国派军舰遏阻
    清国外交使团访问美国
    附:范巴澜的中国游记重现费城
    第六篇 革命的抉择
    孙逸仙博士被清国驻英**绑架
    述评:为新中国而呐喊的孙逸仙博士
    清国流亡政治家康有为宣示报国理念
    述评:缺乏民意支持导致维新运动失败
    1500名革命义士惨遭屠杀
    革命党在北京车站引爆自杀炸弹
    安徽巡抚遭革命党刺杀身亡
    社论:觉醒的中国
    述评:后慈禧时代的清国政局
    清国制宪机关要求组建现代内阁
    日本外务省称在武昌的日本人受到优待
    武昌爆发反清革命,共和国体有望建立
    大清政府紧急调兵支援汉口前线
    清国驻美**称国内形势非常严峻
    述评:清国革命旨在推翻满清三百年统治
    孙中山贷款闹革命,秘密计划大曝光
    武昌革命发展迅猛,满清统治恐将结束
    革命军在武昌宣布成立共和制政府
    第七篇 绝境的奋争
    述评:契约华工的悲惨境遇
    新闻专稿:华人的生活习俗
    哈佛大学聘清国教授讲习汉语
    特写:唐人街随记
    哈佛大学清国教授客死波士顿
    快讯:怀俄明石泉城发生排华血案
    新闻追踪:驱除华工的一场恶战
    清美联合调查石泉城血案
    新闻特写:唐人街上的华人孩子
    附录:《纽约时报》晚清报道选辑总目录
    再版后记
    我出生的城市内江地处四川盆地。沱江为长江支流,像一条蜿蜒的玉带 ,环抱着这个川中小城。李白诗赞为“青山横北郭,绿水绕东城”。我家伯 父郑拾风少年出川,参加抗战,当过《大公报》的战地记者,后定居上海。 他返乡探亲时,总要为我带回几期《儿童时代》杂志。扑面而来的书香,闻 所未闻的故事,送来大上海那遥远而神秘的气息。拾风伯父还喜欢拉着我的 手,一起吟唱宋代诗人李之仪的词:“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 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受他的影响,我对上海也有了一种天然的情感。 近年来,我多次行走沪上。坐在金茂大厦的顶楼喝茶,外滩梦幻般的景 象,总让我回想起童年的往事,也感觉到《帝国的回忆》原版在反映中国社 会演变的方面,似乎缺了上海这个主角。上海是牵引中国脱离封建帝制社会 的火车头。上海的变迁,不仅牵动整个长江流域,而且对于全中国的改变, 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利用去年赴美进修的机会,对《纽约时报》报道 上海的电稿,有意识地截取了1854年、1877年、1886年、1906年、1908年五 个时间断面,组成一个专题序列,编入新版,供读者观察、剖析。 驱使我编纂《帝国的回忆》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我生长的城市与清末 那段历史有很深的牵连。内江地处成渝铁路中段,是辛亥年间四川保路同志 会斗争*尖锐的地区。1911年8月,革命党人会聚内江,召开了**的“罗 泉井会议”,共商起义大计。9月,他们把暴动日期刻上木牌,投入江中, 做成了俗称的“水电报”,召集各路英雄会攻成都。朝廷震动,急调“督办 川汉粤汉铁路大臣”端方率领湖北新军精锐进川镇压,致使汉口兵力空虚, 造成调虎离山之势,为武昌起义创造了条件。端方行军入川后,也在内江境 内被刺死。如果说武昌首义成功是果,而革命之花却开在内江。这一点也获 得了中山先生的肯定。 另外,内江还是黄花岗烈士、民国大将军喻培伦的家乡。喻培伦19岁离 开内江,东渡日本留学,是革命党中*有名的“爆破大王”。1911年4月27 日,喻培伦参加广州起义。他在胸前挂满炸弹,率先冲进总督衙门,炸死、 炸伤清兵无数。他为建立民权的中国流完了*后的血。民国政府为纪念他建 立的“喻大将军祠”,就坐落在我幼时居住的文英街上。我曾无数次怀着敬 肃的心情走过将军祠堂,对这位精忠报国的乡党充满敬佩。那些做出惊天大 事改变中国的人,常常不是什么**皇帝,也不是装模作样的军机大臣,倒 可能就是一名排长,或一位怒发冲冠的少年。 《帝国的回忆》自2001年由三联书店**后,获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好 评,同时也有各种建议和批评。该书于2002年由台湾远流出版社在台北出版 ,也获得台湾学界的关注与评论。这次再版,我们吸收和采纳了各方面的意 见,力求改进。为此,新版参考台湾版注释内容,对旧版进行了修订与补充 。另外,按照北京大学历史系王晓秋教授的意见,追加了一篇反映蒲安臣外 交活动的电稿。再者,追补了一篇记叙“大秦景教碑”的特稿。为核实细节 ,我还专程访问了西安碑林。驻足碑前,仍能强烈感受到贞观年间那“盛唐 巨光,景风东扇”的宏大气象,禁不住为我汉家文化之辉煌壮美而感慨万千 。*后,原版关于李鸿章在纽约接受记者采访的内容,针对部分读者的疑惑 ,拷贝了《纽约时报》原始片断影印刊出,供读者研究。这次再版,共删减 旧版8篇电稿,新增11篇,同时与出版社编辑一起选配了更多图片。这些照 片和图片主要选自与文章同时代的西方**报刊,出自西方记者之手的景象 和现场实录,更增加了该书的历史感。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如同一口硕大无比的“销金锅”。任何从外部世界 传来的东西,一倒进锅里,都会有化学蚀变发生。1000年前,基督教来到长 安,变成了景教;1000年后,英语进入上海,也被改造成洋泾浜,而西式法 院则变成了会审公廨,甚至连美国公使也变成了大清皇上的钦差。中华文明 5000年薪火相传,*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有大海一样宽阔而包 容的胸怀。这样的特质,对于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无疑具有 十分珍贵的价值。 借再版之机,谨向台湾远流出版社的陈穗铮女士表示特别的感谢。陈女 士治学严谨,为责任编辑期间,曾与我反复讨论、印证有关译文和史实,令 我深受教益。同时,向支持本书再版的当代中国出版社周五一社长和张永副 总编辑,向为本书撰写书评的陈克艰、周振鹤等前辈,向特别**本书的《 南方**》等报刊和赵启正、段永基、池莉、徐静蕾、赵原、陈文茜(台湾) 、叶国华(香港)等先生、女士,致以*诚挚的谢意!另外,外交部同事蒋书 婉女士参与了部分新增电文的翻译,也一并致谢。 2006年8月9日,记于北京海淀寓中 从英、法报刊提供的有关大清国内部事务动向的少量报道,我们应该对 发表在这期《泰晤士报》上的由我们驻上海通讯员写来的信件感到满意。综 观迄今我们所获得的材料,*近,大清国的叛乱已经呈现出了新的活力;而 **部队对叛乱的镇压收效甚微;再就是,起义正向北方发展,从清国旧朝 古都南京向着现今的首都北京城蔓延。 我们从自己的情报人员那里了解到,这次叛乱的发展势头本来于1854年 已经停息了,但*近,叛乱又获得了一连串的胜利,这看起来很可能导致鞑 靼家族统治历史的终结。到1858年,经过两年的稳步发展,太平军已经占领 了扬子江流域,包括故都南京和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转运枢纽都已落入太平军 手中。京杭大运河是连接江南富庶地区与首都北京的咽喉通道,是满清政权 的生命运输线。至此,叛乱似乎停息了,胜利的天平也朝着有利于满清的一 方倾斜。然而,这六年的对峙却让太平军赢得了喘息的时间,他们招兵买马 ,气势大盛,而北京官方的势力却被不断削弱。*近战火重燃,满清朝廷的 劣势在战斗中暴露无遗,太平军已势不可挡。事实上,太平天国的部队已经 广泛地赢得民心。去年6月份,他们夺取了苏州城。苏州的人口仅次于北京 ,在大清国排名第二位,但其富有、雅致以及华贵的程度在所有的东方城市 里却****。 太平军先暂时控制了另一座江南大城市杭州的大部分,但后来,**鞑 靼军队增强了杭州城内的军力,形势朝对鞑靼人有利的方向扭转。于是,太 平军审时度势,果断地撤出杭州,转而进攻苏州,并获得大胜。我们*近获 悉,太平军准备回师再攻杭州,决心重新占领那里。他们的战略企图十有八 九会获得成功。如果得手,大清国*富庶和*重要的部分就都落人太平军的 手中了。 北京政府原本计划以扬子江天堑为基本防线,然而现在太平军已经占领 了大运河,夺取南京、苏州和杭州;而且,英国和法国的军舰又在北方的海 岸线上虎视眈眈,这让北京政府如何是好?面对国内外敌人的步步紧逼,满 清**想坐稳江山的希望看来是变得越来越渺茫了。 人们遗憾的是,欧洲列强对大清国内乱居然未能制定出应对的方针。毫 无疑问,大清国的反叛者是欧洲列强打败清廷*得力、也*有价值的援军。 这支叛军目前已经牵制了大清帝国半数以上的正规军,令北京政府费尽心机 。若非如此,北京即可集其全力来对付外国人了。另一点特别值得关注的是 ,这支叛军的**们,虽然他们的手段可能难免出错,但他们都自称是基督 徒。他们声称与法国人和英国人是具有共同信仰的同胞兄弟,崇拜同一个上 帝和救世主。他们在与额尔金勋爵以及其他传教士的会见中,都显示出了* 友善的态度,并力图以各种方式来安抚这些“洋鬼子”。他们憎恨清国所有 传统形式的偶像崇拜。他们已经站到了如此的高度,即已经超越了绝大多数 清国人所固有的、并显然是不可救药的文化偏见。假如这个深得人心的运动 能够*终导致鞑靼统治垮台并成立一个新**政权的话,此政权将因而具备 一切我们所期望的和更理性的品质。 由此看来,欧洲人的方针似乎很明显地应该是:给予太平军所有可能的 援助和慰藉。然而,不幸的是,法国人的部署显示出他们乐意同大清帝国站 在一边。事实上,他们在满清1858年的镇压运动中就发挥过十分积极的作用 。并���,根据来自我们通讯记者的消息,即使现在,法国人都准备通过援助 战败的**军队来赢得北京的好感。而英国人,由于没有任何明确的政见, 对是否采取和法国人同样的立场犹豫不决,他们更倾向于让大清国的内部争 斗自然演绎出结果。 不管怎样,法国人、英国人和太平天国的革命家们都在把大清国导向同 ―个结局,那就是觉醒。这种觉醒或者是通过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凌辱来实现 ,或者是通过对顽固不化的、惟我独尊的现今政权的更替(如果可能的话)来 实现。事实上,如果大清国还是像叛乱爆发前那样完整和强大的话,那么, 欧洲盟军以他们现有的军备能否实现自己在东方的扩张计划,应该是大有疑 问的。 英军宿营地,距北京东北大门一英里。我们于6日再次扎营。同天夜晚 ,清国**的颐和园、圆明园被联军占领。昨天,小迈克斯、巴夏礼、亨利 ?洛奇等被清方释放并已回到公**。 我4日从离通州六英里的宿营地给你们发了一封信,现在这封信很可能 已经到了你们手中。那封信发出的第二天,联军为了寻找鞑靼军队而开始搜 索行军,当时预计四五英里外就会发现他们的大队人马。但这两支部队的前 锋搜索过大片的乡村后,并未发现敌人的踪影,甚至就连一个丢弃的营帐也 未见到。我们于下午1点钟停止搜索。侦察分队是昨天夜晚派出的,他们曾 与鞑靼人的哨兵遭遇。鞑靼人向他们开了三枪。6日一大早,我们又出发了 ,但当我们*终发现鞑靼军队曾驻扎的位置时,一切早已寂然无声了。 这一带建有一些非常高的砖窑,站在上面可以清楚地望到五英里外北京 城的几座城门和城墙里面的其他建筑。我军继续追击,穿越了一片林木茂密 的乡村地带。这时,我们发现了一些土木工事。这些工事沿着这座首都的北 面延伸,离北京城约有一英里远近。在这些土木工事附近不到半英里的距离 内有些房屋,在这时我们终于发现了一些鞑靼人。英国**骑兵队向他们发 起了猛烈攻击,迫使对方丢下八名死伤队员逃走,而骑兵队在这场小突击中 有一人受伤。 防御工事阻断了一条通往北京东北大门的笔直大道,我们就在这些工事 上掘开一个60~80码的缺口,正与那条大道的宽度相同。部队从这个缺口进 入,然后向右转,停到了我们现在站的地方。这时我们发现在防御工事的内 部还建筑了一道40~50英尺高的副堤,这要是掌握在一支精锐部队手中,的 确是一道非常坚固的防线,恐怕英国军队的大队人马就驻扎不到这里了。 为何我军没按计划继续向圆明园挺进尚不得而知。而法军和我军的骑兵 队,连同一些炮兵则按计划向圆明园进发。但法军落后于我军两个小时才到 达那里。彼时,已到达那里的英军部队正在等待着其余部队。当法国人到达 时,英军指挥官提议与他们合作。法国人要求英军绕到园后去切断鞑靼人的 退路,而他们自己则从正面进攻**园林。法国人的确进攻了,他们发现圆 明园中有300名太监在负责,另外只有40名男人在掌管着花园,他们中只有 20人有武器。**园林方面只进行了微弱的抵抗,两名太监被杀,而法军有 两名军官受伤。接着,法军就占领了这座**园林。P204-206
    目录
    前言 他山之石,可以攻错
    引子 晚清史是我心中尘封的痛
    **篇 夕照的社会
    1854年的上海:自由港
    新闻专稿:清国东段长城观察记
    新闻专稿:清国名城广州游历记
    述评:英国鸦片贩子力阻清国禁烟
    铁路和电报有望在清国出现
    清国社会新闻几则(一)
    清国社会新闻几则(二)
    四川巴塘发生强烈地震,3000人丧生
    新闻专稿:广州的**
    1877年的上海:火轮信使――个美国人的游记
    特写:在大清国的心脏旅行――扬子江游记
    述评:罪恶的鸦片贸易
    清国人口数字引起争论
    **机器棉纺织厂在上海建立
    述评:清国苦力价几何?
    1886年的上海:租界见闻
    特稿:大清国邮政专述
    述评:清国的丝绸工业
    述评:清国的财税稽征制度
    亡命天涯的传教士
    述评:一位美国工程师在粤汉铁路沿线的观察笔记
    电灯将照亮北京
    1906年的上海:会审公廨――一个美国律师的观察
    清廷颁诏禁止妇女缠足
    述评:沉重负荷下的帝国财政
    1908年的上海:对美贸易出口1055万美元
    第二篇 蜕变的文化
    新闻专稿:清国的官式学堂
    大清国将向英美派遣留学生
    清国留学生抵达旧金山
    一份清国讣告
    令人恐怖的考试制度
    清国人将**时间划分为12个单位
    清国人发明的“洋泾浜英语”
    述评:“四书五经”维系着清国灵魂
    中文报纸在上海的发行量稳步上升
    5020卷《古今图书集成》被大英博物馆收藏
    述评:汉语奇异的表达形式
    述评:清国官场腐败危及人类道德
    清帝颁诏建立京师大学堂
    新闻专稿:清国报业见闻
    慈禧皇太后以孔子伦理观反击西方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复制碑私运纽约记
    清国特使向美国赠送5000册中华图书
    第三篇 诡异的内政
    述评:同治皇帝暴卒,北京政局扑朔迷离
    新闻特写:清国皇亲国戚多达四万
    特稿:清国**生活记趣
    述评:光绪皇帝学英语
    李鸿章会见国际禁烟联盟执行秘书
    慈禧召张之洞进京议政
    新闻专稿:清国铁腕袁世凯采访录
    新闻专稿:光绪皇帝驾崩,曾推动改革功不可没
    附:光绪皇帝生平
    新闻专稿:清国独裁者慈禧逝世,北京政局令人关注
    附:慈禧皇太后生平
    新闻专稿:三岁幼童登上清国皇位,改元宣统
    新闻专稿:留美学子归国受重用
    第四篇 艰难的国防
    英国海军进攻广州,攻陷两广总督府
    太平军挥师北伐,大清朝摇摇欲坠
    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圆明园惨遭洗劫
    英国领事巴夏礼被囚记
    清军投降,北京城楼升起英法旗
    清国接受和议,英法战俘曾受虐
    香港卖奇珍,北京战利品令人炫目
    太平天国首都“天京”沦陷
    清军攻破天**,忠王李秀成束手就擒
    捻军突破清军合围,威胁华北贸易**
    大清帝国军事资源透析
    朝鲜东学党起义,日清关系微妙
    清军主力进朝鲜,日军进入临战状态
    日军击沉“高升”号,1700名清军英勇殉国
    丰岛海战震惊世界
    李鸿章黄马褂被清廷褫夺,戴罪领军
    清帝下达宣战诏,日清海陆大会战
    美海军专家评丰岛海战
    黄海大战,“定远”“镇远”姊妹两舰合力御群寇
    日军攻入清国本土,威海卫军港危在旦夕
    节日盛装的东京欢庆战争胜利
    日军前锋直指山海关,威逼北京城
    日军准备攻占威海卫,清国首都震动
    三名清国海军将领自杀殉国
    清国总理大臣恭亲王谈清日战争
    德国海军借口教案占领胶东
    法国占领海南岛
    清帝下诏接受八国联军谈判条件
    日本强制奴化台湾,再损兵250人
    西藏叛乱平定,清廷诏示十三达赖罪恶
    第五篇 酸涩的外交
    沙俄外交使团进人大清国境
    美使华若翰北京换约记
    清英联合舰队计划破产
    特写:驻清国的美国领事们
    蒲安臣出使美国
    拿破仑三世接见清国外交使团
    安南国王仍然进贡大清国
    清国政府**要求外国旅行者出示护照
    缅甸国王遣使向大清国进贡
    格兰特将军访问广州、上海记
    美国驻清公使易人
    两江总督设官式晚宴招待美国公使
    新闻特稿:李鸿章访问纽约记
    李鸿章拜谒格兰特将军陵
    李鸿章接受美国记者采访录
    山东教案了结,德国外交成果丰厚
    大清国驻美公使伍廷芳在美亚商会新年宴会上发表演讲
    醇亲王将启程赴欧谢罪
    英国承认大清对西藏拥有主权
    清国欲收回澳门,葡国派军舰遏阻
    清国外交使团访问美国
    附:范巴澜的中国游记重现费城
    第六篇 革命的抉择
    孙逸仙博士被清国驻英**绑架
    述评:为新中国而呐喊的孙逸仙博士
    清国流亡政治家康有为宣示报国理念
    述评:缺乏民意支持导致维新运动失败
    1500名革命义士惨遭屠杀
    革命党在北京车站引爆自杀炸弹
    安徽巡抚遭革命党刺杀身亡
    社论:觉醒的中国
    述评:后慈禧时代的清国政局
    清国制宪机关要求组建现代内阁
    日本外务省称在武昌的日本人受到优待
    武昌爆发反清革命,共和国体有望建立
    大清政府紧急调兵支援汉口前线
    清国驻美**称国内形势非常严峻
    述评:清国革命旨在推翻满清三百年统治
    孙中山贷款闹革命,秘密计划大曝光
    武昌革命发展迅猛,满清统治恐将结束
    革命军在武昌宣布成立共和制政府
    第七篇 绝境的奋争
    述评:契约华工的悲惨境遇
    新闻专稿:华人的生活习俗
    哈佛大学聘清国教授讲习汉语
    特写:唐人街随记
    哈佛大学清国教授客死波士顿
    快讯:怀俄明石泉城发生排华血案
    新闻追踪:驱除华工的一场恶战
    清美联合调查石泉城血案
    新闻特写:唐人街上的华人孩子
    附录:《纽约时报》晚清报道选辑总目录
    再版后记
    我出生的城市内江地处四川盆地。沱江为长江支流,像一条蜿蜒的玉带 ,环抱着这个川中小城。李白诗赞为“青山横北郭,绿水绕东城”。我家伯 父郑拾风少年出川,参加抗战,当过《大公报》的战地记者,后定居上海。 他返乡探亲时,总要为我带回几期《儿童时代》杂志。扑面而来的书香,闻 所未闻的故事,送来大上海那遥远而神秘的气息。拾风伯父还喜欢拉着我的 手,一起吟唱宋代诗人李之仪的词:“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 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受他的影响,我对上海也有了一种天然的情感。 近年来,我多次行走沪上。坐在金茂大厦的顶楼喝茶,外滩梦幻般的景 象,总让我回想起童年的往事,也感觉到《帝国的回忆》原版在反映中国社 会演变的方面,似乎缺了上海这个主角。上海是牵引中国脱离封建帝制社会 的火车头。上海的变迁,不仅牵动整个长江流域,而且对于全中国的改变, 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利用去年赴美进修的机会,对《纽约时报》报道 上海的电稿,有意识地截取了1854年、1877年、1886年、1906年、1908年五 个时间断面,组成一个专题序列,编入新版,供读者观察、剖析。 驱使我编纂《帝国的回忆》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我生长的城市与清末 那段历史有很深的牵连。内江地处成渝铁路中段,是辛亥年间四川保路同志 会斗争*尖锐的地区。1911年8月,革命党人会聚内江,召开了**的“罗 泉井会议”,共商起义大计。9月,他们把暴动日期刻上木牌,投入江中, 做成了俗称的“水电报”,召集各路英雄会攻成都。朝廷震动,急调“督办 川汉粤汉铁路大臣”端方率领湖北新军精锐进川镇压,致使汉口兵力空虚, 造成调虎离山之势,为武昌起义创造了条件。端方行军入川后,也在内江境 内被刺死。如果说武昌首义成功是果,而革命之花却开在内江。这一点也获 得了中山先生的肯定。 另外,内江还是黄花岗烈士、民国大将军喻培伦的家乡。喻培伦19岁离 开内江,东渡日本留学,是革命党中*有名的“爆破大王”。1911年4月27 日,喻培伦参加广州起义。他在胸前挂满炸弹,率先冲进总督衙门,炸死、 炸伤清兵无数。他为建立民权的中国流完了*后的血。民国政府为纪念他建 立的“喻大将军祠”,就坐落在我幼时居住的文英街上。我曾无数次怀着敬 肃的心情走过将军祠堂,对这位精忠报国的乡党充满敬佩。那些做出惊天大 事改变中国的人,常常不是什么**皇帝,也不是装模作样的军机大臣,倒 可能就是一名排长,或一位怒发冲冠的少年。 《帝国的回忆》自2001年由三联书店**后,获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好 评,同时也有各种建议和批评。该书于2002年由台湾远流出版社在台北出版 ,也获得台湾学界的关注与评论。这次再版,我们吸收和采纳了各方面的意 见,力求改进。为此,新版参考台湾版注释内容,对旧版进行了修订与补充 。另外,按照北京大学历史系王晓秋教授的意见,追加了一篇反映蒲安臣外 交活动的电稿。再者,追补了一篇记叙“大秦景教碑”的特稿。为核实细节 ,我还专程访问了西安碑林。驻足碑前,仍能强烈感受到贞观年间那“盛唐 巨光,景风东扇”的宏大气象,禁不住为我汉家文化之辉煌壮美而感慨万千 。*后,原版关于李鸿章在纽约接受记者采访的内容,针对部分读者的疑惑 ,拷贝了《纽约时报》原始片断影印刊出,供读者研究。这次再版,共删减 旧版8篇电稿,新增11篇,同时与出版社编辑一起选配了更多图片。这些照 片和图片主要选自与文章同时代的西方**报刊,出自西方记者之手的景象 和现场实录,更增加了该书的历史感。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如同一口硕大无比的“销金锅”。任何从外部世界 传来的东西,一倒进锅里,都会有化学蚀变发生。1000年前,基督教来到长 安,变成了景教;1000年后,英语进入上海,也被改造成洋泾浜,而西式法 院则变成了会审公廨,甚至连美国公使也变成了大清皇上的钦差。中华文明 5000年薪火相传,*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有大海一样宽阔而包 容的胸怀。这样的特质,对于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无疑具有 十分珍贵的价值。 借再版之机,谨向台湾远流出版社的陈穗铮女士表示特别的感谢。陈女 士治学严谨,为责任编辑期间,曾与我反复讨论、印证有关译文和史实,令 我深受教益。同时,向支持本书再版的当代中国出版社周五一社长和张永副 总编辑,向为本书撰写书评的陈克艰、周振鹤等前辈,向特别**本书的《 南方**》等报刊和赵启正、段永基、池莉、徐静蕾、赵原、陈文茜(台湾) 、叶国华(香港)等先生、女士,致以*诚挚的谢意!另外,外交部同事蒋书 婉女士参与了部分新增电文的翻译,也一并致谢。 2006年8月9日,记于北京海淀寓中 从英、法报刊提供的有关大清国内部事务动向的少量报道,我们应该对 发表在这期《泰晤士报》上的由我们驻上海通讯员写来的信件感到满意。综 观迄今我们所获得的材料,*近,大清国的叛乱已经呈现出了新的活力;而 **部队对叛乱的镇压收效甚微;再就是,起义正向北方发展,从清国旧朝 古都南京向着现今的首都北京城蔓延。 我们从自己的情报人员那里了解到,这次叛乱的发展势头本来于1854年 已经停息了,但*近,叛乱又获得了一连串的胜利,这看起来很可能导致鞑 靼家族统治历史的终结。到1858年,经过两年的稳步发展,太平军已经占领 了扬子江流域,包括故都南京和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转运枢纽都已落入太平军 手中。京杭大运河是连接江南富庶地区与首都北��的咽喉通道,是满清政权 的生命运输线。至此,叛乱似乎停息了,胜利的天平也朝着有利于满清的一 方倾斜。然而,这六年的对峙却让太平军赢得了喘息的时间,他们招兵买马 ,气势大盛,而北京官方的势力却被不断削弱。*近战火重燃,满清朝廷的 劣势在战斗中暴露无遗,太平军已势不可挡。事实上,太平天国的部队已经 广泛地赢得民心。去年6月份,他们夺取了苏州城。苏州的人口仅次于北京 ,在大清国排名第二位,但其富有、雅致以及华贵的程度在所有的东方城市 里却****。 太平军先暂时控制了另一座江南大城市杭州的大部分,但后来,**鞑 靼军队增强了杭州城内的军力,形势朝对鞑靼人有利的方向扭转。于是,太 平军审时度势,果断地撤出杭州,转而进攻苏州,并获得大胜。我们*近获 悉,太平军准备回师再攻杭州,决心重新占领那里。他们的战略企图十有八 九会获得成功。如果得手,大清国*富庶和*重要的部分就都落人太平军的 手中了。 北京政府原本计划以扬子江天堑为基本防线,然而现在太平军已经占领 了大运河,夺取南京、苏州和杭州;而且,英国和法国的军舰又在北方的海 岸线上虎视眈眈,这让北京政府如何是好?面对国内外敌人的步步紧逼,满 清**想坐稳江山的希望看来是变得越来越渺茫了。 人们遗憾的是,欧洲列强对大清国内乱居然未能制定出应对的方针。毫 无疑问,大清国的反叛者是欧洲列强打败清廷*得力、也*有价值的援军。 这支叛军目前已经牵制了大清帝国半数以上的正规军,令北京政府费尽心机 。若非如此,北京即可集其全力来对付外国人了。另一点特别值得关注的是 ,这支叛军的**们,虽然他们的手段可能难免出错,但他们都自称是基督 徒。他们声称与法国人和英国人是具有共同信仰的同胞兄弟,崇拜同一个上 帝和救世主。他们在与额尔金勋爵以及其他传教士的会见中,都显示出了* 友善的态度,并力图以各种方式来安抚这些“洋鬼子”。他们憎恨清国所有 传统形式的偶像崇拜。他们已经站到了如此的高度,即已经超越了绝大多数 清国人所固有的、并显然是不可救药的文化偏见。假如这个深得人心的运动 能够*终导致鞑靼统治垮台并成立一个新**政权的话,此政权将因而具备 一切我们所期望的和更理性的品质。 由此看来,欧洲人的方针似乎很明显地应该是:给予太平军所有可能的 援助和慰藉。然而,不幸的是,法国人的部署显示出他们乐意同大清帝国站 在一边。事实上,他们在满清1858年的镇压运动中就发挥过十分积极的作用 。并且,根据来自我们通讯记者的消息,即使现在,法国人都准备通过援助 战败的**军队来赢得北京的好感。而英国人,由于没有任何明确的政见, 对是否采取和法国人同样的立场犹豫不决,他们更倾向于让大清国的内部争 斗自然演绎出结果。 不管怎样,法国人、英国人和太平天国的革命家们都在把大清国导向同 ―个结局,那就是觉醒。这种觉醒或者是通过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凌辱来实现 ,或者是通过对顽固不化的、惟我独尊的现今政权的更替(如果可能的话)来 实现。事实上,如果大清国还是像叛乱爆发前那样完整和强大的话,那么, 欧洲盟军以他们现有的军备能否实现自己在东方的扩张计划,应该是大有疑 问的。 英军宿营地,距北京东北大门一英里。我们于6日再次扎营。同天夜晚 ,清国**的颐和园、圆明园被联军占领。昨天,小迈克斯、巴夏礼、亨利 ?洛奇等被清方释放并已回到公**。 我4日从离通州六英里的宿营地给你们发了一封信,现在这封信很可能 已经到了你们手中。那封信发出的第二天,联军为了寻找鞑靼军队而开始搜 索行军,当时预计四五英里外就会发现他们的大队人马。但这两支部队的前 锋搜索过大片的乡村后,并未发现敌人的踪影,甚至就连一个丢弃的营帐也 未见到。我们于下午1点钟停止搜索。侦察分队是昨天夜晚派出的,他们曾 与鞑靼人的哨兵遭遇。鞑靼人向他们开了三枪。6日一大早,我们又出发了 ,但当我们*终发现鞑靼军队曾驻扎的位置时,一切早已寂然无声了。 这一带建有一些非常高的砖窑,站在上面可以清楚地望到五英里外北京 城的几座城门和城墙里面的其他建筑。我军继续追击,穿越了一片林木茂密 的乡村地带。这时,我们发现了一些土木工事。这些工事沿着这座首都的北 面延伸,离北京城约有一英里远近。在这些土木工事附近不到半英里的距离 内有些房屋,在这时我们终于发现了一些鞑靼人。英国**骑兵队向他们发 起了猛烈攻击,迫使对方丢下八名死伤队员逃走,而骑兵队在这场小突击中 有一人受伤。 防御工事阻断了一条通往北京东北大门的笔直大道,我们就在这些工事 上掘开一个60~80码的缺口,正与那条大道的宽度相同。部队从这个缺口进 入,然后向右转,停到了我们现在站的地方。这时我们发现在防御工事的内 部还建筑了一道40~50英尺高的副堤,这要是掌握在一支精锐部队手中,的 确是一道非常坚固的防线,恐怕英国军队的大队人马就驻扎不到这里了。 为何我军没按计划继续向圆明园挺进尚不得而知。而法军和我军的骑兵 队,连同一些炮兵则按计划向圆明园进发。但法军落后于我军两个小时才到 达那里。彼时,已到达那里的英军部队正在等待着其余部队。当法国人到达 时,英军指挥官提议与他们合作。法国人要求英军绕到园后去切断鞑靼人的 退路,而他们自己则从正面进攻**园林。法国人的确进攻了,他们发现圆 明园中有300名太监在负责,另外只有40名男人在掌管着花园,他们中只有 20人有武器。**园林方面只进行了微弱的抵抗,两名太监被杀,而法军有 两名军官受伤。接着,法军就占领了这座**园林。P204-206
    编辑推荐语
    《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1854-1911增订本)》(作者郑曦原)
    系《纽约时报》对华报道选编,起讫年代为1854年1月至1911年10月。这一
    时代的中国,正经历着“千年未有之变局”,从独立自主的东方老大帝国沦
    为“东亚病夫”,传统的帝制和士大夫政治走向终结,军事、经济、文化和
    社会生活发生了蜕变,人民承受着****的巨痛。《纽约时报》以当时中
    国人还未具备的近代眼光和技术。即时、全面、连续地观察和记录了这段历
    史,内容涉及内政、外交、国防、文化、社会、革命及华侨等方面,既是一
    份十分翔实珍贵的史料,又构成了一部具有独特视角的中国近代史。
    书中所配的百余幅图片和照片。主要选自与文章同时代的西方**报刊
    。这些出自西方**记者之手的景像和现场实录,更增加了本书的历史感和
    收藏价值。
    《帝国的回忆(下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1854-1911增订本)》分为上下两
    册,本册为下册。
    《帝国的回忆(下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1854-1911增订本)》收录第四篇
    艰难的国防-第七篇绝境的奋争等内容。
    前言 他山之石,可以攻错
    引子 晚清史是我心中尘封的痛
    **篇 夕照的社会
    1854年的上海:自由港
    新闻专稿:清国东段长城观察记
    新闻专稿:清国名城广州游历记
    述评:英国鸦片贩子力阻清国禁烟
    铁路和电报有望在清国出现
    清国社会新闻几则(一)
    清国社会新闻几则(二)
    四川巴塘发生强烈地震,3000人丧生
    新闻专稿:广州的**
    1877年的上海:火轮信使――个美国人的游记
    特写:在大清国的心脏旅行――扬子江游记
    述评:罪恶的鸦片贸易
    清国人口数字引起争论
    **机器棉纺织厂在上海建立
    述评:清国苦力价几何?
    1886年的上海:租界见闻
    特稿:大清国邮政专述
    述评:清国的丝绸工业
    述评:清国的财税稽征制度
    亡命天涯的传教士
    述评:一位美国工程师在粤汉铁路沿线的观察笔记
    电灯将照亮北京
    1906年的上海:会审公廨――一个美国律师的观察
    清廷颁诏禁止妇女缠足
    述评:沉重负荷下的帝国财政
    1908年的上海:对美贸易出口1055万美元
    第二篇 蜕变的文化
    新闻专稿:清国的官式学堂
    大清国将向英美派遣留学生
    清国留学生抵达旧金山
    一份清国讣告
    令人恐怖的考试制度
    清国人将**时间划分为12个单位
    清国人发明的“洋泾浜英语”
    述评:“四书五经”维系着清国灵魂
    中文报纸在上海的发行量稳步上升
    5020卷《古今图书集成》被大英博物馆收藏
    述评:汉语奇异的表达形式
    述评:清国官场腐败危及人类道德
    清帝颁诏建立京师大学堂
    新闻专稿:清国报业见闻
    慈禧皇太后以孔子伦理观反击西方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复制碑私运纽约记
    清国特使向美国赠送5000册中华图书
    第三篇 诡异的内政
    述评:同治皇帝暴卒,北京政局扑朔迷离
    新闻特写:清国皇亲国戚多达四万
    特稿:清国**生活记趣
    述评:光绪皇帝学英语
    李鸿章会见国际禁烟联盟执行秘书
    慈禧召张之洞进京议政
    新闻专稿:清国铁腕袁世凯采访录
    新闻专稿:光绪皇帝驾崩,曾推动改革功不可没
    附:光绪皇帝生平
    新闻专稿:清国独裁者慈禧逝世,北京政局令人关注
    附:慈禧皇太后生平
    新闻专稿:三岁幼童登上清国皇位,改元宣统
    新闻专稿:留美学子归国受重用
    第四篇 艰难的国防
    英国海军进攻广州,攻陷两广总督府
    太平军挥师北伐,大清朝摇摇欲坠
    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圆明园惨遭洗劫
    英国领事巴夏礼被囚记
    清军投降,北京城楼升起英法旗
    清国接受和议,英法战俘曾受虐
    香港卖奇珍,北京战利品令人炫目
    太平天国首都“天京”沦陷
    清军攻破天**,忠王李秀成束手就擒
    捻军突破清军合围,威胁华北贸易**
    大清帝国军事资源透析
    朝鲜东学党起义,日清关系微妙
    清军主力进朝鲜,日军进入临战状态
    日军击沉“高升”号,1700名清军英勇殉国
    丰岛海战震惊世界
    李鸿章黄马褂被清廷褫夺,戴罪领军
    清帝下达宣战诏,日清海陆大会战
    美海军专家评丰岛海战
    黄海大战,“定远”“镇远”姊妹两舰合力御群寇
    日军攻入清国本土,威海卫军港危在旦夕
    节日盛装的东京欢庆战争胜利
    日军前锋直指山海关,威逼北京城
    日军准备攻占威海卫,清国首都震动
    三名清国海军将领自杀殉国
    清国总理大臣恭亲王谈清日战争
    德国海军借口教案占领胶东
    法国占领海南岛
    清帝下诏接受八国联军谈判条件
    日本强制奴化台湾,再损兵250人
    西藏叛乱平定,清廷诏示十三达赖罪恶
    第五篇 酸涩的外交
    沙俄外交使团进人大清国境
    美使华若翰北京换约记
    清英联合舰队计划破产
    特写:驻清国的美国领事们
    蒲安臣出使美国
    拿破仑三世接见清国外交使团
    安南国王仍然进贡大清国
    清国政府**要求外国旅行者出示护照
    缅甸国王遣使向大清国进贡
    格兰特将军访问广州、上海记
    美国驻清公使易人
    两江总督设官式晚宴招待美国公使
    新闻特稿:李鸿章访问纽约记
    李鸿章拜谒格兰特将军陵
    李鸿章接受美国记者采访录
    山东教案了结,德国外交成果丰厚
    大清国驻美公使伍廷芳在美亚商会新年宴会上发表演讲
    醇亲王将启程赴欧谢罪
    英国承认大清对西藏拥有主权
    清国欲收回澳门,葡国派军舰遏阻
    清国外交使团访问美国
    附:范巴澜的中国游记重现费城
    第六篇 革命的抉择
    孙逸仙博士被清国驻英**绑架
    述评:为新中国而呐喊的孙逸仙博士
    清国流亡政治家康有为宣示报国理念
    述评:缺乏民意支持导致维新运动失败
    1500名革命义士惨遭屠杀
    革命党在北京车站引爆自杀炸弹
    安徽巡抚遭革命党刺杀身亡
    社论:觉醒的中国
    述评:后慈禧时代的清国政局
    清国制宪机关要求组建现代内阁
    日本外务省称在武昌的日本人受到优待
    武昌爆发反清革命,共和国体有望建立
    大清政府紧急调兵支援汉口前线
    清国驻美**称国内形势非常严峻
    述评:清国革命旨在推翻满清三百年统治
    孙中山贷款闹革命,秘密计划大曝光
    武昌革命发展迅猛,满清统治恐将结束
    革命军在武昌宣布成立共和制政府
    第七篇 绝境的奋争
    述评:契约华工的悲惨境遇
    新闻专稿:华人的生活习俗
    哈佛大学聘清国教授讲习汉语
    特写:唐人街随记
    哈佛大学清国教授客死波士顿
    快讯:怀俄明石泉城发生排华血案
    新闻追踪:驱除华工的一场恶战
    清美联合调查石泉城血案
    新闻特写:唐人街上的华人孩子
    附录:《纽约时报》晚清报道选辑总目录
    再版后记
    我出生的城市内江地处四川盆地。沱江为长江支流,像一条蜿蜒的玉带 ,环抱着这个川中小城。李白诗赞为“青山横北郭,绿水绕东城”。我家伯 父郑拾风少年出川,参加抗战,当过《大公报》的战地记者,后定居上海。 他返乡探亲时,总要为我带回几期《儿童时代》杂志。扑面而来的书香,闻 所未闻的故事,送来大上海那遥远而神秘的气息。拾风伯父还喜欢拉着我的 手,一起吟唱宋代诗人李之仪的词:“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 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受他的影响,我对上海也有了一种天然的情感。 近年来,我多次行走沪上。坐在金茂大厦的顶楼喝茶,外滩梦幻般的景 象,总让我回想起童年的往事,也感觉到《帝国的回忆》原版在反映中国社 会演变的方面,似乎缺了上海这个主角。上海是牵引中国脱离封建帝制社会 的火车头。上海的变迁,不仅牵动整个长江流域,而且对于全中国的改变, 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利用去年赴美进修的机会,对《纽约时报》报道 上海的电稿,有意识地截取了1854年、1877年、1886年、1906年、1908年五 个时间断面,组成一个专题序列,编入新版,供读者观察、剖析。 驱使我编纂《帝国的回忆》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我生长的城市与清末 那段历史有很深的牵连。内江地处成渝铁路中段,是辛亥年间四川保路同志 会斗争*尖锐的地区。1911年8月,革命党人会聚内江,召开了**的“罗 泉井会议”,共商起义大计。9月,他们把暴动日期刻上木牌,投入江中, 做成了俗称的“水电报”,召集各路英雄会攻成都。朝廷震动,急调“督办 川汉粤汉铁路大臣”端方率领湖北新军精锐进川镇压,致使汉口兵力空虚, 造成调虎离山之势,为武昌起义创造了条件。端方行军入川后,也在内江境 内被刺死。如果说武昌首义成功是果,而革命之花却开在内江。这一点也获 得了中山先生的肯定。 另外,内江还是黄花岗烈士、民国大将军喻培伦的家乡。喻培伦19岁离 开内江,东渡日本留学,是革命党中*有名的“爆破大王”。1911年4月27 日,喻培伦参加广州起义。他在胸前挂满炸弹,率先冲进总督衙门,炸死、 炸伤清兵无数。他为建立民权的中国流完了*后的血。民国政府为纪念他建 立的“喻大将军祠”,就坐落在我幼时居住的文英街上。我曾无数次怀着敬 肃的心情走过将军祠堂,对这位精忠报国的乡党充满敬佩。那些做出惊天大 事改变中国的人,常常不是什么**皇帝,也不是装模作样的军机大臣,倒 可能就是一名排长,或一位怒发冲冠的少年。 《帝国的回忆》自2001年由三联书店**后,获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好 评,同时也有各种建议和批评。该书于2002年由台湾远流出版社在台北出版 ,也获得台湾学界的关注与评论。这次再版,我们吸收和采纳了各方面的意 见,力求改进。为此,新版参考台湾版注释内容,对旧版进行了修订与补充 。另外,按照北京大学历史系王晓秋教授的意见,追加了一篇反映蒲安臣外 交活动的电稿。再者,追补了一篇记叙“大秦景教碑”的特稿。为核实细节 ,我还专程访问了西安碑林。驻足碑前,仍能强烈感受到贞观年间那“盛唐 巨光,景风东扇”的宏大气象,禁不住为我汉家文化之辉煌壮美而感慨万千 。*后,原版关于李鸿章在纽约接受记者采访的内容,针对部分读者的疑惑 ,拷贝了《纽约时报》原始片断影印刊出,供读者研究。这次再版,共删减 旧版8篇电稿,新增11篇,同时与出版社编辑一起选配了更多图片。这些照 片和图片主要选自与文章同时代的西方**报刊,出自西方记者之手的景象 和现场实录,更增加了该书的历史感。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如同一口硕大无比的“销金锅”。任何从外部世界 传来的东西,一倒进锅里,都会有化学蚀变发生。1000年前,基督教来到长 安,变成了景教;1000年后,英语进入上海,也被改造成洋泾浜,而西式法 院则变成了会审公廨,甚至连美国公使也变成了大清皇上的钦差。中华文明 5000年薪火相传,*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有大海一样宽阔而包 容的胸怀。这样的特质,对于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无疑具有 十分珍贵的价值。 借再版之机,谨向台湾远流出版社的陈穗铮女士表示特别的感谢。陈女 士治学严谨,为责任编辑期间,曾与我反复讨论、印证有关译文和史实,令 我深受教益。同时,向支持本书再版的当代中国出版社周五一社长和张永副 总编辑,向为本书撰写书评的陈克艰、周振鹤等前辈,向特别**本书的《 南方**》等报刊和赵启正、段永基、池莉、徐静蕾、赵原、陈文茜(台湾) 、叶国华(香港)等先生、女士,致以*诚挚的谢意!另外,外交部同事蒋书 婉女士参与了部分新增电文的翻译,也一并致谢。 2006年8月9日,记于北京海淀寓中 从英、法报刊提供的有关大清国内部事务动向的少量报道,我们应该对 发表在这期《泰晤士报》上的由我们驻上海通讯员写来的信件感到满意。综 观迄今我们所获得的材料,*近,大清国的叛乱已经呈现出了新的活力;而 **部队对叛乱的镇压收效甚微;再就是,起义正向北方发展,从清国旧朝 古都南京向着现今的首都北京城蔓延。 我们从自己的情报人员那里了解到,这次叛乱的发展势头本来于1854年 已经停息了,但*近,叛乱又获得了一连串的胜利,这看起来很可能导致鞑 靼家族统治历史的终结。到1858年,经过两年的稳步发展,太平军已经占领 了扬子江流域,包括故都南京和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转运枢纽都已落入太平军 手中。京杭大运河是连接江南富庶地区与首都北京的咽喉通道,是满清政权 的生命运输线。至此,叛乱似乎停息了,胜利的天平也朝着有利于满清的一 方倾斜。然而,这六年的对峙却让太平军赢得了喘息的时间,他们招兵买马 ,气势大盛,而北京官方的势力却被不断削弱。*近战火重燃,满清朝廷的 劣势在战斗中暴露无遗,太平军已势不可挡。事实上,太平天国的部队已经 广泛地赢得民心。去年6月份,他们夺取了苏州城。苏州的人口仅次于北京 ,在大清国排名第二位,但其富有、雅致以及华贵的程度在所有的东方城市 里却****。 太平军先暂时控制了另一座江南大城市杭州的大部分,但后来,**鞑 靼军队增强了杭州城内的军力,形势朝对鞑靼人有利的方向扭转。于是,太 平军审时度势,果断地撤出杭州,转而进攻苏州,并获得大胜。我们*近获 悉,太平军准备回师再攻杭州,决心重新占领那里。他们的战略企图十有八 九会获得成功。如果得手,大清国*富庶和*重要的部分就都落人太平军的 手中了。 北京政府原本计划以扬子江天堑为基本防线,然而现在太平军已经占领 了大运河,夺取南京、苏州和杭州;而且,英国和法国的军舰又在北方的海 岸线上虎视眈眈,这让北京政府如何是好?面对国内外敌人的步步紧逼,满 清**想坐稳江山的希望看来是变得越来越渺茫了。 人们遗憾的是,欧洲列强对大清国内乱居然未能制定出应对的方针。毫 无疑问,大清国的反叛者是欧洲列强打败清廷*得力、也*有价值的援军。 这支叛军目前已经牵制了大清帝国半数以上的正规军,令北京政府费尽心机 。若非如此,北京即可集其全力来对付外国人了。另一点特别值得关注的是 ,这支叛军的**们,虽然他们的手段可能难免出错,但他们都自称是基督 徒。他们声称与法国人和英国人是具有共同信仰的同胞兄弟,崇拜同一个上 帝和救世主。他们在与额尔金勋爵以及其他传教士的会见中,都显示出了* 友善的态度,并力图以各种方式来安抚这些“洋鬼子”。他们憎恨清国所有 传统形式的偶像崇拜。他们已经站到了如此的高度,即已经超越了绝大多数 清国人所固有的、并显然是不可救药的文化偏见。假如这个深得人心的运动 能够*终导致鞑靼统治垮台并成立一个新**政权的话,此政权将因而具备 一切我们所期望的和更理性的品质。 由此看来,欧洲人的方针似乎很明显地应该是:给予太平军所有可能的 援助和慰藉。然而,不幸的是,法国人的部署显示出他们乐意同大清帝国站 在一边。事实上,他们在满清1858年的镇压运动中就发挥过十分积极的作用 。并且,根据来自我们通讯记者的消息,即使现在,法国人都准备通过援助 战败的**军队来赢得北京的好感。而英国人,由于没有任何明确的政见, 对是否采取和法国人同样的立场犹豫不决,他们更倾向于让大清国的内部争 斗自然演绎出结果。 不管怎样,法国人、英国人和太平天国的革命家们都在把大清国导向同 ―个结局,那就是觉醒。这种觉醒或者是通过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凌辱来实现 ,或者是通过对顽固不化的、惟我独尊的现今政权的更替(如果可能的话)来 实现。事实上,如果大清国还是像叛乱爆发前那样完整和强大的话,那么, 欧洲盟军以他们现有的军备能否实现自己在东方的扩张计划,应该是大有疑 问的。 英军宿营地,距北京东北大门一英里。我们于6日再次扎营。同天夜晚 ,清国**的颐和园、圆明园被联军占领。昨天,小迈克斯、巴夏礼、亨利 ?洛奇等被清方释放并已回到公**。 我4日从离通州六英里的宿营地给你们发了一封信,现在这封信很可能 已经到了你们手中。那封信发出的第二天,联军为了寻找鞑靼军队而开始搜 索行军,当时预计四五英里外就会发现他们的大队人马。但这两支部队的前 锋搜索过大片的乡村后,并未发现敌人的踪影,甚至就连一个丢弃的营帐也 未见到。我们于下午1点钟停止搜索。侦察分队是昨天夜晚派出的,他们曾 与鞑靼人的哨兵遭遇。鞑靼人向他们开了三枪。6日一大早,我们又出发了 ,但当我们*终发现鞑靼军队曾驻扎的位置时,一切早已寂然无声了。 这一带建有一些非常高的砖窑,站在上面可以清楚地望到五英里外北京 城的几座城门和城墙里面的其他建筑。我军继续追击,穿越了一片林木茂密 的乡村地带。这时,我们发现了一些土木工事。这些工事沿着这座首都的北 面延伸,离北京城约有一英里远近。在这些土木工事附近不到半英里的距离 内有些房屋,在这时我们终于发现了一些鞑靼人。英国**骑兵队向他们发 起了猛烈攻击,迫使对方丢下八名死伤队员逃走,而骑兵队在这场小突击中 有一人受伤。 防御工事阻断了一条通往北京东北大门的笔直大道,我们就在这些工事 上掘开一个60~80码的缺口,正与那条大道的宽度相同。部队从这个缺口进 入,然后向右转,停到了我们现在站的地方。这时我们发现在防御工事的内 部还建筑了一道40~50英尺高的副堤,这要是掌握在一支精锐部队手中,的 确是一道非常坚固的防线,恐怕英国军队的大队人马就驻扎不到这里了。 为何我军没按计划继续向圆明园挺进尚不得而知。而法军和我军的骑兵 队,连同一些炮兵则按计划向圆明园进发。但法军落后于我军两个小时才到 达那里。彼时,已到达那里的英军部队正在等待着其余部队。当法国人到达 时,英军指挥官提议与他们合作。法国人要求英军绕到园后去切断鞑靼人的 退路,而他们自己则从正面进攻**园林。法国人的确进攻了,他们发现圆 明园中有300名太监在负责,另外只有40名男人在掌管着花园,他们中只有 20人有武器。**园林方面只进行了微弱的抵抗,两名太监被杀,而法军有 两名军官受伤。接着,法军就占领了这座**园林。P204-206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