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所有稍微接触过经济学理论的人,都会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人们讨论经济学理论的时候,总会涉及理论背后的“假设”。在日常生活中,“假设”也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词汇。例如,我们经常会说“假
设我过去努力工作,今天可能会有更多的收获”或者“假设我前两年存点钱,今天我就可以投资股市了!”可以说,我们几乎每天都会用到这个词。但是,在经济学理论中的“假设”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往往是两回事。我们随意说出口的“假设”,可能是某种自我安慰式的幻想,但是在经济学家那里,“假设”是严肃的,它是经济学理论的前提,例如“理性经济人”假设、“有限理性”假设等。在我们讨论具体的假设之前,要弄明白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学为什么必须讨论假设;二是经济学中的“假设”与我们经常挂在口头上的“假设”相比,存在什么样的特殊情况。
1.假设就是约束条件
人们为什么会相互竞争?答案显而易见,就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这意味着,人在竞争中或多或少是自利的。所以,自利是产生竞争行为的一个约束条件。有竞争就必然体现出
一定程度的自利,有自利性因素,就必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竞争。经济学中**的博弈理论,谈的就是竞争的策略,而博弈理论的假设前提就是人是自利的,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努力实现自身利益*大化,所以才有博弈,才有竞争。
可见,假设即约束条件,对于经济学的意义在于,如果没有或者推翻了基本的假设,很多的经济学理论也就不存在了。无约束条件不谈经济问题,只有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进行研究才有意义。
2.假设是一般特征的总结
我们经常挂在口头上的那个“假设”有什么特征?例如,你假设过去的情景,很明显,这个假设是虚幻的,我们目前无法回到过去。
但是,经济学中的假设却是可能的,而且很可能是对你、对他人以及整个社会群体的一般性特征的总结。举个例子,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假设是“理性经济人”假设。假设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理性的,用理性的态度去追求*大的经济利益。
你可能会说:“我并不是那么理性,我有时候很感情用事。”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一般情况下你确实是理性的(理性到何种程度是另一回事),感情用事却是特殊情况。所以,我们说假设是一般特征的总结。通过了解经济学,特别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它常常是对人性的一般特征的归纳和总结,我们可以借此洞察人性的一般特征。
3.假设的真与伪
很多人会凭借自身的经验来判断经济学某些假设的真与伪。就像上面所说的,我其实是个感性的人,我可能并不理性,或者说,我可以是一个有着高尚情怀的人,并不追求利益*大化。然后,据此认为某些假设是错的。
客观地说,这些假设无法得到有效的验证,比如自利与奉献之间,常常是混乱不清的,有时候自利,有时候甘于奉献,因而你要弄清楚人究竟是自利的,还是甘���奉献的,是一个**大难题,所以这些假设在
经济学理论中是不必加以证明的。换句话说,基本假设是无须证明的。我们需要说明的是,经济学理论的某些假设可能不充分、不全面。
所谓不充分,就是不能包含所有事物的特征,没有充分体现某一类事物的全貌。但是,它至少可以代表重要的、不容忽视的方面。假设你是理性经济人,你肯定存在这个方面的特征,但这并不排除你有时候是感性的。
现在,我们要说的是,假设的多样性造就了不同的经济学理论。每一个假设都可能导致一种经济理论的产生,所以,经济学发展到今天,内容如此丰富,几乎可以涵盖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