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再见故宫(限量珍藏/安意如亲笔签名本)
QQ咨询:
有路璐璐:

再见故宫(限量珍藏/安意如亲笔签名本)

  • 作者:安意如 李少白 摄
  •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 ISBN:9787511234261
  •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01日
  • 页数:456
  • 定价:¥39.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时光漫游于幽深的宫殿,
    古老壮美的风景翩翩掠过
    历史再一次回归寂静,
    朱红宫墙角落一处青苔的叹息,
    恰梦醒时分,大幕落下。
    百转千回,一代代王朝更迭,一朵朵娇颜零落。
    生命陷落于紫禁城,在限定的街巷内行走。
    或徐或疾,唯殊途同归。
    紫禁城,就像一出真实的幻梦。
    它是历史留给后人的恢弘乐章,提醒我们正经历着世间变幻和无常。
    文章节选
    序:旧欢如梦
    不知为何,只要闭上眼睛,**时间浮现在我心中的紫禁城的模样,总是带着日暮的苍凉或是大雪的清寒,沉静之余让人思绪万千。或许,是我早已在心中为它定了性,开场的婉转悠扬,逃不过终场的肃杀与岑寂。
    从端门逶迤走来,恍若走入历史沧桑。岁月无声,宫阙无言,人事纷纷。
    天际,大片乌云线条柔和,光影婆娑,像多少双眼睛欲说还休,密雪纷扬中,多少往事升起沉下,无声胜有声。
    每一位走过金水桥和太和门的人,仍是不能免俗地将目光落到太和殿上,这紫禁城*重要的一座宫殿。从永乐四年(1406年),朱棣决意离开南京,重返故地北平开始,肇建一座举世**的宫苑,就成了势在必行之举。而太和殿,作为这世间皇权*恢弘的象征,它的出世,也是指日可待。
    王既有所命,民何惜所死。中国的老百姓一向是*懂得服从和付出的,上头一声令下,便愿倾其所有。今天的我们已无从用语言去细述当时营建这些宫苑的艰险,皇权所指,倾举国之力亦不为过。耗费巨大,民众死���无数,在接近六百年的时间里,这里只住着两户人家,一户姓朱,另一户,姓爱新觉罗。
    永乐年间太和殿的柱子,由楠木制成。这些珍贵的楠木,多生长于川湖广等地的群山峻岭中,深藏于原始森林的险峻之处,随时有虎豹蛇蟒出没。入山采木的难度跟送死差不多,所以后人用“入山一千,出山五百”来形容采木的代价。
    太和殿(明永乐时称承天殿,嘉靖时称皇极殿,清顺治时方称太和殿)建成之后屡遭雷击火劫,经历数次重修。树木的成长并不由皇帝说了算,到清朝时,即使耗倾国之力也难找出跟原先一样的木材了,太和殿里的龙柱,只能用东三省的松木拼凑而成。
    当阳光一点点渗入,漫过严丝合缝的金砖,绕过巍峨的龙柱,照亮御座和御座上方的“建极绥猷”时,我突然感觉到彻骨的悲哀。
    宝座不言,雕龙不啸。
    无一例外的,那个至高无上的地位会让人与世隔绝,那高不可攀的御座会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不切实际的梦幻感。这种感觉太强烈了,强烈到孤独,在孤独中**出天命所归、繁华永固的臆想来。
    当年,无论是坐在御座上的朱姓家族,还是爱新觉罗氏,他们都曾梦想着江山永固,国祚万年。都心知人世无常,寿命短浅,但谁不恋阶下众人俯首称臣,山呼万岁?
    一朝建成,紫禁城即宫门深锁,与世隔绝。非但**,庶民连靠近内城亦不许。这九重宫苑,直如天上宫阙,谢绝一切不必要的参观造访,虽矗立于尘世,却不啻为人间秘境。
    以为这样高高在上便是**了,可太平深处深藏患难,江山社稷总不能如君所愿的固若金汤,万载相传。那祸端不缘外侮,亦必起于萧墙。所谓沧海桑田,在人间总是来得很快。五百年间,从朱明到清朝,皇帝换过了一任又一任,除却亡国之君、末代皇帝之外,谁真心深信了“夫盛者必衰,和会者别离”的道理?谁又曾亲身经历了“国破山河在”的悲怆?都以为,这人世间***的一个“家”,是金石永固、牢不可破的。
    这是人的劣根性,不能从心底里接纳无常。目睹他人繁华时,轻谑以对,自诩看透世事;自己兴盛时,却妄想世事永恒,人事不变。到头来,我们看到的是别人的无常,却看不见自身的幻灭。
    而紫禁城,就像一出真实的幻梦。它是历史留给后人的恢弘乐章,提醒我们正经历着的世间变幻和无常。

    每一次改朝换代的巨变,山河泣血,满目疮痍之后会再有短暂太平。我相信,北宋凄冷如刀的月色下,那亡国之人发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感慨,那“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的喟叹,并不只会造访失败者。
    沧桑的惆怅和倦怠,偶尔也会不经意地掠过胜利者的心头,在华丽的间隙,这忧伤太清浅,来不及思量,就已经消散,被眼前的良辰美景掩盖。
    **品 奈何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李煜《乌夜啼》
    (壹)
    不管朱棣即位后所授意撰写的《明实录》如何篡改,不可改变的是,他是由一个默默无名、不被朱元璋所宠爱的妃子所生。出生时正值陈友谅率军大举进攻应天,朱元璋忙于战事,应接不暇,对这个儿子并没有太深的印象和感情。
    所有的皇子中,朱元璋**付出真感情悉心栽培的是太子朱标,他非常注重对朱标的教育。不单给他指派了当时的天下**学者宋濂为帝师,更任命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徐达兼太子少傅,这三位洪武年间的大才子组成一个相当强大的教育阵容,分别从学识见识、文韬(行政经验)、武略(军事经验)上给予朱标指导。
    早在洪武十年(1377年)朱元璋已放手将很多政事交给朱标处理,并告诉了朱标处理**大事的四字要诀“仁、明、勤、断”。朱元璋自知驭下极严,他有他的苦心,不惮把恶人做了,留一个铁桶江山给朱标。届时,朱标再以仁治国,搏一个万民拥戴,江山永固。
    朱元璋把该做的、不该做的都做了。时辰一到,绝代强人也躲不过无常催命。他没有看错,朱标确实是一位值得信赖的继承人,他有着朱元璋所没有的仁慈,连他的儿子朱允炆也是个好人,如果条件允许,未必不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帝。奈何,朱标死在朱元璋之前;奈何,年少的朱允炆身后有一位野心勃勃的燕王叔叔。
    相较于同为庶妃所生却被朱元璋寄予厚望的太子朱标,身为四皇子的朱棣实在凄苦,是一个丢在朱元璋的儿子堆里也不容易被他爹想起的角色,下面有22个弟弟,上面还有三个哥哥。可以说,如果坐等皇位的话,一个个挨着数过来,也未必轮得到他。
    自幼奔波沙场,在刀光剑影中长大的朱棣,跟随着洪武年间的名将南征北战,出生入死。他习惯了腥风血雨,战争和权谋将他磨砺得心如铁石,城府极深。他知道,如果要赢得父王的器重,就必须要有过人的真本事。
    为此他抛头颅,洒热血,深入大漠,远征元军,立下赫赫战功。奈何,在他的父亲眼中,他只是一柄镇守边陲的利器,可以用来靖边绥远,安邦定国,皇位却依然属于那个少不更事的朱允炆。
    虎踞龙盘的应天,少年天子朱允炆尚未登上皇位,远在金戈铁马的北平,虎视眈眈的燕王已是杀机暗涌。
    还有一件事迫在眉睫。朱允炆即位之初,身边的两位大臣齐泰和黄子澄已经开始建议建文帝着手削藩。此事的尴尬在于,不削藩则坐视藩王做大,削藩则藩王必反,这个锅是怎么端都烫手。削藩之事源远流长,前史可鉴。从汉朝开始,削藩之事必然导致朝野震动,汉景帝时引起七国之乱,唐宪宗时亦曾引起兵祸连连。
    此事不是不可行,倘若在君权不稳的时候贸然动手,很可能得不偿失。建文帝虽然也不笨,但跟老谋深算的朱棣比起来,还是嫩了许多。他手下的两位谋臣跟朱棣手下的道衍(姚广孝)相比,韬略明显低了不止一个档次。在后来的靖难之变里,黄子澄屡出昏招,加剧了建文帝的失败,另一位被朱允炆倚重的齐泰也没强到哪里去。
    我每每看到这一段,都会掩卷长叹——所谓书生误国,信矣!事后朱棣起兵正是打着“锄奸反正”、“清君侧”的旗号。
    随着建文帝削藩之策大刀阔斧地进行,形势越来越紧迫。摆在燕王朱棣面前的选择只剩下两个——要么坐以待毙,要么放手一搏。
    这是一条一旦开始就无法回头的路。
    这是一个**的世界,成王败寇,仅此而已。没有模糊的边界,没有中间道路可循,对志在天下的人而言,要么成功,要么失败,不容逃避。
    编辑推荐语
    一座城,是往事,也是未来。
    一句话,是告别,也是迎接。
    再难相见——
    它属于过往,不属于现今。
    它无从追忆,也无从怀念。
    它满目恢弘,又满是疮痍。
    在它面前,我们始终是过客。
    再次遇见——
    去故宫,是每个人一生必须践行的约定。
    当念想成为现实,这相遇就变成一种似旧还新的再见,一次期待已久的会面。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