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我与你和我与它——中西社会本体论比较研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我与你和我与它——中西社会本体论比较研究

  • 作者:张再林
  • 出版社:西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414010
  • 出版日期:1997年07月01日
  • 页数:476
  • 定价:¥29.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两年前开始动笔写作的。但是,严格地说,有关本书所涉问题的思考早在30年前就已经开始。1966年,当我还在初中念书的时候,一场****的“文化革命”爆发了。这场革命给我带来的,除了一夜之间由一位学校的好学生跌落为所谓“黑五类”、“狗崽子”那种巨大的失落感、那种铭心刻骨和不堪忍受的政治歧视之外.还有那与命运抗争的叛逆的心理,和对社会与人生思考的权利,也即被康德称之为“敢于存一切社会事务中运用理性”的那种“启蒙”的权利。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本书恰恰可看作是自己几十年思考的一种总结。它既是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一种追踪,又是作者心路的一种披露和展示。它向人们表明了,在人类哲学的发展史上,一种以主客关系为定向的哲学思想如何由于一种历史和逻辑的巨大力量而开始了“主体问性的转向”;这种转向如何一方面使主客关系中所内涵的主体问关系得以揭示,另一方面又为人际的伦理学原则提供了宇宙的本体论的支持;而这一切对于人类哲学的发展来说其意义如何是极其深远的和根本性的:它不仪使长期以来哲人们难以克服的事实判断(真)和价值判断(善)之间的二律背反有望消解,而且同时使中西哲学、中西文化之间的理论上的沟通与和解成为可
    目录
    绪论
    一、关于“社会本体论”的定义
    1.一般定义
    2.社会本体论与社会学
    3.社会本体论与伦理学
    4.社会本体论与本体论
    二、社会本体论研究的哲学理论背景
    1.“主体性哲学”的崛起
    A.笛卡尔
    B.康德
    C.胡���尔
    2.从“主体性哲学”到“主体间性哲学”
    A.后期胡塞尔
    B.维特根斯坦
    C.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
    D.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
    E.希伯来精神的再次发现
    F.东方文化的冲击
    三、社会本体论研究的社会历史背景
    1.社会冲突
    2.异化
    3.民主问题
    四、本书的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有关说明
    1.基本思路
    2.几点说明
    **部分 胡塞尔的社会本体论
    一、胡塞尔的意识本体论理论
    1.意识本体论的缘起
    A.描述的心理学时期
    B.描述的本质心理学时期
    a.对心理主义的批判
    b.本质的直觉的学说的确立
    c.新意义理论
    C.从描述的本质心理学到先验现象学
    2.意识本体论的主要内容
    A.现象学的还原
    a.“无先设性”原则
    b.“自然观点”及其“悬置”
    B.纯粹意识领域
    a.“现象学剩余”
    b.“先验自我”
    C.意向性学说
    a.胡塞尔的意向性概念
    b.“视域”
    二、胡塞尔的社会本体论理论
    1.从“**哲学”到“第二哲学”
    ……
    第二部分 海德格尔与萨特的社会本体论
    第三部分 布伯的社本体论
    第四部分 中国古代的社会本体论
    结论
    附录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