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机械原理
QQ咨询:
有路璐璐:

机械原理

  • 作者:陈周娟 宋瑞银 李虹
  •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995656
  • 出版日期:2014年02月01日
  • 页数:249
  • 定价:¥33.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是按照“宽基础,强分析,重应用”的原则、针对普通高校应用型人才而编写的机械原理教材。全书共有12章,包括绪论、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轮系、其他常用机构、机械中的摩擦和效率、机械系统动力学基础、机械的平衡和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本书对连杆机构、凸轮机构和齿轮机构等基本机构进行了**讲述,也对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进行了讲解。每章前面部分有内容提要,章后有思考与练习题,供师生选择练习。 机械原理_陈周娟,宋瑞银,李虹 主编_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_
    目录
    第1章机械原理概论(1)
    1.1机械原理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1)
    1.1.1机械原理的研究对象(1)
    1.1.2机械原理的研究内容(3)
    1.2机械原理的课程地位和学习目的(3)
    1.2.1机械原理的课程地位(3)
    1.2.2学习机械原理的目的(4)
    1.3机构学的发展动向(4)
    1.3.1机构结构理论(4)
    1.3.2组合机构(4)
    1.3.3仿生机构学(5)
    1.3.4微型机械(5)
    习题(5)
    第2章机构的结构分析(6)
    2.1机构的组成(6)
    2.1.1构件(6)
    2.1.2运动副(6)
    2.1.3运动链(8)
    2.1.4机构(8)
    2.2机构运动简图(10)
    2.2.1机构运动简图(10)
    2.2.2运动副和构件的表示(11)
    2.2.3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方法和步骤(13)
    2.3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及机构运动确定的条件(15)
    2.3.1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15)
    2.3.2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15)
    2.3.3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应注意的事项(16)
    2.4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和结构分析(20)
    2.4.1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20)
    2.4.2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21)
    2.4.3平面机��的高副低代(22)
    2.5空间机构简介(23)
    习题(24)
    第3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28)
    3.1机构运动分析的目的和方法(28)
    3.1.1机构运动分析的目的(28)
    3.1.2机构运动分析的方法(28)
    3.2用速度瞬心法对机构进行速度分析(28)
    3.2.1速度瞬心及机构中速度瞬心的数目(28)
    3.2.2机构中速度瞬心的确定(29)
    3.3.3瞬心在机构速度分析中的应用(31)
    3.3用相对运动图解法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33)
    3.3.1作平面运动的同一构件上两点间的运动分析(33)
    3.3.2用移动副连接的两构件重合点间的运动分析(36)
    3.4用解析法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37)
    3.4.1矢量方程解析法(37)
    3.4.2矩阵法(40)
    3.4.3杆组法(41)
    3.5机构运动线图(45)
    习题(46)
    机械原理
    目录
    第4章平面四杆机构(48)
    4.1概述(48)
    4.2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49)
    4.2.1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49)
    4.2.2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50)
    4.3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52)
    4.3.1将转动副转化为移动副(52)
    4.3.2取不同构件为机架(53)
    4.3.3扩大转动副尺寸(55)
    4.4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工作特性(55)
    4.4.1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特性(55)
    4.4.2平面四杆机构的传力特性(58)
    4.5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60)
    4.5.1平面四杆机构设计的基本问题(60)
    4.5.2按给定连杆位置设计四杆机构(60)
    4.5.3按给定两连架杆的对应位置设计四杆机构(62)
    4.5.4按给定的运动轨迹设计四杆机构(64)
    4.5.5按给定的行程速比系数K设计四杆机构(65)
    习题(67)
    第5章凸轮机构(69)
    5.1概述(69)
    5.1.1凸轮机构的组成及应用(69)
    5.1.2凸轮机构的分类(70)
    5.1.3凸轮机构的工作过程分析(72)
    5.2从动件运动规律(73)
    5.2.1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73)
    5.2.2从动件运动规律的组合(78)
    5.2.3从动件运动规律的选择(79)
    5.3作图法设计盘形凸轮轮廓(80)
    5.3.1凸轮轮廓曲线设计的基本原理(80)
    5.3.2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设计(81)
    5.3.3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设计(84)
    5.4解析法设计盘形凸轮轮廓(85)
    5.4.1移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设计(85)
    5.4.2对心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设计(87)
    5.4.3摆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设计(88)
    5.5凸轮机构基本参数的确定(89)
    5.5.1凸轮机构压力角(89)
    5.5.2滚子半径的选择(92)
    5.5.3平底从动件平底长度的选择(93)
    习题(94)
    第6章齿轮机构(96)
    6.1概述(96)
    6.1.1齿轮传动的应用和特点(96)
    6.1.2齿轮传动机构的类型(96)
    6.2齿廓啮合基本定律(98)
    6.3渐开线齿廓(99)
    6.3.1渐开线的形成与性质(99)
    6.3.2渐开线方程(100)
    6.4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与几何尺寸(101)
    6.4.1齿轮各部分的名称(101)
    6.4.2齿轮的基本参数(102)
    6.4.3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几何尺寸的计算(103)
    6.4.4齿条和内齿轮的尺寸(105)
    6.5渐开线标准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106)
    6.5.1渐开线齿轮的传动特性(106)
    6.5.2渐开线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107)
    6.5.3一对齿轮的标准安装(108)
    6.5.4渐开线齿轮连续传动的条件(109)
    6.6渐开线齿轮加工(113)
    6.6.1仿形法(113)
    6.6.2范成法(114)
    6.6.3渐开线齿廓的根切(115)
    6.7渐开线变位齿轮传动(117)
    6.7.1标准齿轮的局限性(117)
    6.7.2齿轮的变位修正(117)
    6.7.3变位齿轮的几何形状(118)
    6.7.4变位齿轮传动简介(119)
    6.8斜齿圆柱齿轮传动(122)
    6.9直齿圆锥齿轮传动(130)
    6.10蜗杆传动机构(133)
    6.11其他齿轮传动简介(136)
    习题(138)
    第7章轮系(140)
    7.1概述(140)
    7.1.1轮系的功用(140)
    7.1.2轮系的分类(141)
    7.2定轴轮系传动比(142)
    7.2.1定轴轮系传动比大小的计算(143)
    7.2.2首、末轮转向关系的确定(143)
    7.3周转轮系传动比(145)
    7.3.1周转轮系的组成(145)
    7.3.2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146)
    7.4复合轮系传动比(149)
    7.5行星轮系的设计(150)
    7.6其他类型的行星传动简介(156)
    习题(159)
    第8章其他常用机构(162)
    8.1棘轮机构(162)
    8.1.1棘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应用和特点(162)
    8.1.2棘轮机构的类型(163)
    8.1.3棘轮机构的设计要点(165)
    8.2槽轮机构(167)
    8.2.1槽轮机构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167)
    8.2.2槽轮机构的运动特性(169)
    8.3不完全齿轮机构(171)
    8.3.1不完全齿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和特点(171)
    8.3.2不完全齿轮机构的设计要点(171)
    8.4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172)
    8.4.1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工作原理和特点(172)
    8.4.2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的类型和应用(173)
    8.5螺旋机构(173)
    8.5.1螺旋机构的工作原理和类型(173)
    8.5.2螺旋机构的特点和应用(174)
    8.6万向联轴节(175)
    8.6.1单万向联轴节(175)
    8.6.2双万向联轴节(177)
    习题(178)
    第9章机械中的摩擦和效率(179)
    9.1概述(179)
    9.2运动副中的摩擦(179)
    9.2.1移动副中的摩擦(179)
    9.2.2螺旋副中的摩擦(181)
    9.2.3转动副中的摩擦(183)
    9.3机械的效率和自锁(185)
    9.3.1机械的效率及表达形式(185)
    9.3.2机械系统的机械效率(186)
    9.3.3机械的自锁(189)
    9.4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191)
    习题(191)
    第10章机械系统动力学基础(194)
    10.1概述(194)
    10.1.1研究的内容和目的(194)
    10.1.2作用在机械上的外力(194)
    10.1.3机械的运转过程(196)
    10.2机械的等效动力学模型(197)
    10.2.1等效动力学模型的建立(197)
    10.2.2等效力矩和等效力(198)
    10.2.3等效转动惯量和等效质量(198)
    10.3机械运动方程式(199)
    10.3.1机械运动方程式的建立(199)
    10.3.2机械运动方程式的求解(200)
    10.4周期性速度波动(203)
    10.4.1周期性速度波动产生的原因(203)
    10.4.2衡量速度波动程度的参数(204)
    10.4.3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205)
    10.5非周期性速度波动简介(208)
    习题(209)
    第11章机械的平衡(211)
    11.1概述(211)
    11.1.1机械平衡的目的(211)
    11.1.2机械平衡研究的内容(211)
    11.2刚性转子的平衡(212)
    11.2.1刚性转子的静平衡(212)
    11.2.2刚性转子的动平衡(216)
    11.3挠性转子的动平衡简介(222)
    习题(223)
    第12章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224)
    12.1概述(224)
    12.1.1机械系统设计的一般过程(224)
    12.1.2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设计步骤(225)
    12.2机械系统的功能原理设计(225)
    12.3执行构件的选择及运动规律设计(226)
    12.3.1执行机构的运动规律设计(226)
    12.3.2执行构件的选择(227)
    12.3.3执行机构的协调设计(228)
    12.3.4机械运动循环图(228)
    12.4机构的选型和组合(232)
    12.4.1常用机构的特点(232)
    12.4.2机构的选型(233)
    12.4.3机构的组合方式(234)
    12.4.4常用组合机构的类型(239)
    12.5机械运动方案的拟定(241)
    12.5.1机械传动系统方案的拟定原则(241)
    12.5.2机械传动系统方案的拟定方法(243)
    12.6机械运动方案的评价(247)
    习题(249)
    参考文献(250)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