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民族、国家与制度——历史制度主义视域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民族、国家与制度——历史制度主义视域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

  • 作者:吕永红
  •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ISBN:9787510077982
  • 出版日期:2014年05月01日
  • 页数:389
  • 定价:¥48.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论文以历史制度主义为研究视角,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以民族、**与制度的内在关系为逻辑进路,以阐释性个案研究为研究方法,通过民族治理模式的比较,探求民族自治制度形成的结构性因素、对各个民族政治行为的影响以及自治制度的维持与变迁,进而提出制度变迁的未来取向。 民族、**与制度——历史制度主义视域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_吕永红_世界图书出版公司_
    文章节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为少数民族群体利益而做出的一种地域性的制度安排,也是我国在**政权建设过程中,应对民族和地域多样性而做出的一项制度设计。今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走过60多个年头。如何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未来走向,怎样看待和思考它在处理我国民族关系中的作用和影响,是论文的研究主旨。
    论文以历史制度主义为研究视角,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以民族、**与制度的内在关系为逻辑进路,以阐释性个案研究为研究方法,通过民族治理模式的比较,向上探求影响民族自治制度形成的结构性因素,包括制度、利益和观念等,力求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清理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的真正原因;向下探求民族自治制度对各民族政治行为的影响以及自治制度的维持与变迁,通过这两个向度的研究进而提出制度变迁的未来取向。
    论文首先解决研究范式的问题。虽然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但是,不能忽视其他理论范式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的重要意义。历史制度主义作为一种分析框架,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发展和变迁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视角。
    然后在历史制度主义框架的指导下,展开对民族、**与制度关系范畴的分析,试图探寻我国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的原因、其发展和变革的动力以及制度结构对政治行为的影响。
    1.论文分析了影响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的结构性因素。文章认为民族不是**,**不是民族,民族与**是两个不同的共同体;然而,进入近代以来,源于西欧的现代民族**的产生使民族与**不分不离,甚至可以把民族和**等同起来。如何处理好民族与**的关系成为政治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西方学界,尽管提出了处理民族关系的种种主义,如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多元主义等等,在这些价值观的主导下,西方**也采取了种种政策和措施,然而始终不能摆脱民族**的“同质化”追求和少数民族要求实现本民族政治与经济利益、保存自身文化以及对主体民族文化疏离感的内在困境,民族矛盾和民族冲突不断。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历代封建王朝在“天下”观主导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羁縻”制度,各民族在“天下”空间中相互竞存,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进入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想象的“天下”轰然倒塌,如何认识和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成为当时中国不同政治力量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资产**试图以民族主义为旗帜建立现代民族**,然而,民族主义这件紧身外衣,很难适合中国多民族的国情。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一直强调“民族自决”和各民族有脱离**的自由,但是当共产党在国内**斗争中暂时受挫,被迫长征到川藏民族地区时,一系列新变量的出现与重新组合改变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问题上的态度和政策,成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的关键节点,也决定了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整个历史进程和路径。
    2.论文分析了我国多民族**的构建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论文认为中国共产党为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结束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和军阀割据的局面,实现**的统一,逐步形成了多民族**理念。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实现我国各民族无产**联合的制度基础。在党的领导下,民族自治制度*终确立,并在路径依赖机制作用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深化。
    3.论文分析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安排对各民族政治行为的塑造。如何塑造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相适应的民族政治主体,这是第六章探讨的主题。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和权力关系结构,一方面约束和规范了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另一方面塑造了参
    与者的政治行为。
    4.分析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变迁与未来走向。第七章利用历史制度主义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变迁过程以及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变迁在现阶段主要表现为制度的功能变迁、制度演进以及演进过程中出现的同构化趋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未来变迁要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系之中去思考。
    目录
    导 言…………1
    一、问题的提/H与研究的意义…………1
    二、研究综述…………4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13
    四、研究方法………………13
    五、研究的基本思路、主题和内容………………14
    **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的范式竞存和视域选择…………19
    **节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范式竞存………………19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导地位……20
    一、其他研究范式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的指导
    意义……………………22
    第二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的历史制度主义视域选择28
    一、选择历史制度主义作为民族自治理论研究视域基于
    以下几个研究取向的融合……28
    二、历史制度主义的基本框架……30
    第二章 民族**的形成及其内在困境… 44
    **节 民族与**………… 45
    一、民族与**的内涵…… 45
    二、民族与**的有机结合——民族**的形成…59
    第二节 民族**的内在困境………………77
    第三节 西方民族**民族治理制度模式选择……… 85
    一、西方**民族治理的价值取向……… 85
    二、民族**民族治理政策模式……106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民族治理制度的艰难选择:民族自决还是
    民族自治………109
    **节 历史制度主义关于制度形成的基本观点………… 109
    一、历史制度主义关于制度生成的理论来源………109
    二、历史制度主义关于制度生成理论的基本观点…1 1 1
    第二节 “天下”秩序下的民族治理制度选择…………113
    一、“天下观”中的“国”与“族”……113
    二、“天下”概念的制度表现形式……120
    三、“天下观”主导下的政治行为……123
    四、“天下”秩序下的民族治理………126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民族治理制度的艰难选择…………… 128
    一、影响近代中国民族治理制度选择的结构性因素129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对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治理制度
    选择中的关键作用………152
    三、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民族问题的探索………163
    第四章 民族**体系中的多民族**的构建与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的建立……178
    **节 多民族**的构建…………178
    一、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思想…………178
    二、民族**体系中的多民族**的构建…………183
    第二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94
    一、多民族**民族联合的制度基础——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建立………197
    二、民族区域自治的内涵、特征和实质… 203
    第五章 路径依赖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深化与发展…… 215
    **节 路径依赖机制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化和发展
    的影响…… 215
    一、路径依赖的内涵……… 216
    二、经济学中的回报递增………… 216
    一、政治学路径依赖机制的生成… 218
    四、路径依赖机制在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和深化
    中的运用…… 219
    第二节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面临
    的困难…… 223
    一、理论准备不足………… 223
    一、从羁縻制到社会主义民主制的转变… 229
    二、从臣民、农奴到国民的转变… 237
    四、从文化认同到**认同的转变……… 241
    第三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深化与发展…… 247
    一、廓清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道路上的障碍… 247
    一、民族自治地方不断建立……… 252
    一、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法体系进一步完善 253
    四、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254
    第六章 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安排和制度行为… 258
    **节 制度结构和政治行为……… 258
    一、政治行为研究历程的简要回顾……… 259
    一、历史制度主义关于制度和行为的关系………… 265
    第二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 268
    一、单一制基础上的宏观制度安排……… 268
    一、民族地区宏观社会结构的复杂性…… 270
    三、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安排……… 274
    第三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结构下的行为分析…………289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安排对相关利益主体行为
    的约束与规范………… 290
    二、制度结构对各行为主体行为的塑造… 300
    第四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制度功效……… 309
    一、型塑了平等的利益主体,各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公
    民意识逐步增强……… 310
    二、实现了各民族的平等、联合、团结… 311
    三、确保了各少数民族人民权利的实现… 312
    四、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315
    五、实现了各民族对**的认同,维护了**统一和主
    权的完整…… 317
    第七章 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变迁和未来取向…… 320
    **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变迁分析………… 320
    一+历史制度主义关于制度变迁的类型和动力机制分析 320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变迁过程和动力机制分析… 324
    第二节 国内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变迁途径分析… 342
    一、坚持和完善论………… 343
    二、共治论……… 343
    第三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未来取向……… 353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未来取向的基本定位……… 353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变迁的内容取向… 365
    参考文献………… 374
    (一)著作………… 374
    (二)中文期刊…… 380
    (三)外文文献……387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