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走向大同
QQ咨询:
有路璐璐:

走向大同

  • 作者:孙如新
  •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ISBN:9787510051289
  • 出版日期:2013年09月01日
  • 页数:326
  • 定价:¥6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本基于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探讨人类社会发展大趋势之未来学专著,主要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现实矛盾、运动形态、基本走势等作了分析判断,对人类社会走向大同(即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运动过程、现实条件及其基本形态进行了分析判断,认为人类社会今虽各自为政,矛盾冲突,但终将大同。 走向大同_孙如新_世界图书出版公司_
    文章节选
    几千年前的古人们,谁曾想到今天的我们正享受着他们曾经幻想过、甚至想象不到的“**”:躺在中国的家里便捷地同地球另一面的美国朋友“叙旧话新”,坐在北欧的阿尔塔酒巴观看远在南半球的悉尼上演奥运盛会,甚至腾云驾雾般地遨游于太空,亲身体验“嫦娥奔月”、“大圣行空”的美妙……很显然,是科学技术带给我们这一切!而且只有借助科技的力量,人类才能进入梦想的“自由王国”。
    什么是科学与技术
    进入近代社会以来,科学便成为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时髦语词。科学思维、科学分析、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科学实践……人们几乎张口就曰“科学”。显然,这里所说的科学非完全相同于我们所要讨论与定义的科学之概念。我们所要讨论和定义的科学主要是指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思维学、天文学等在内、揭示客观事物一般规律或本质联系的知识体系。一直以来,人们关于这个科学的定义众说纷纭。尽管人们对科学一词并不陌生,也大致懂得它的基本含义。不过,科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要想给它一个严谨缜密的定义确实有些困难。其实,人们关于科学的每一种解释都反映出科学某一方面的本质特征。而且,随着人类社会及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科学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其意义也有所不同。
    ���据研究对象之不同,人们通常把科学分成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人文科学和哲学等不同类型。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不同对象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及其联系的科学。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不同领域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思维科学有时被归入自然科学之中,有时被单列为一门科学,是关于人类思维活动的科学。人文科学是关于文化、艺术等的科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它们有时被归入社会科学之中,有时也被单列为一门科学。由此看来,科学实际上分为两大门类,即作为研究和解释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自然科学和作为研究与解释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那么,究竟是什么科学?我们应当给以它怎样的定义呢?许多人在这方面作出了努力,其中有的已经很有见地。原苏联科学学家拉契科夫是其中*具影响力的代表之一。他从 3 个角度出发给科学作了不同定义,然后给出一个完整的综合定义:首先,从社会意识形态的观点来看待科学。认为科学是依赖于实践系统、不断发展地认识现实的客观的本质联系的一种基本形式。这种认识提供了预见事件的可能性,是人们合理活动的基础。其次,从特殊的社会体制的观点来看待科学。认为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体系。这个体系把科学家和科学有机组织与联合起来,为认识现实的客观规律和确定实际应用这些规律的形式和途径服务。再者,从科学的社会作用角度来理解科学。认为科学是社会的一种直接实践力量,这种力量由于在生产力和社会关系中体现科学的成果而被建立起来,并且通过使人们的活动于科学所揭示的客观规律的性质越来越符合的途径而得到发展。
    上述分析之后,他给科学下了一个定义:科学是关于现实本质联系的客观真知的动态体系。这些客观真知由特殊的社会活动而获得和发展起来,并且由于其应用而转化为社会的直接实践力量。应当说,这是一个比较完整准确的定义了,至少它揭示了科学的本质特性。不过,对科学的定义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英文“科学”(science)一词源于拉丁文(scientia),其原意是“知识”、“学问”。这是“科学”一词*基本*简单的含义。很显然,这个基本含义远不能满足人们对于科学理解的实际需要。那么,科学具有哪些基本的构成要素
    和基本的属性特征呢?
    科学作为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或者一种获取知识的方法和研究活动,其基本构成应当包括三要素:逻辑、数学与实验。逻辑保证知识的条理性,数学保证知识的**性,实验保证知识的可行性。在我们看来,科学至少有这样四种属性:
    本质联系性。科学的动力源是人们希望正确解答客观现实现象,比如为什么有昼夜替更、四季轮回?生命物为什么会有生老病死?天为什么会刮风打雷下雨?人为什么能够思维等等。但科学并非一般地回答这些客观现象问题,而是通过一系列数据与实验的证明,透过现象揭示问题本质——规律性以及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以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客观现象、从事实践活动。虽然科学本身不是客观规律性,但在本质上科学要必然反映和揭示客观规律性。
    目录
    绪论/1
    **章改造命运的根本力量/9
    **节通往“天堂”的梯子/10
    什么是科学与技术/10
    科技带给我们什么/14
    我们能否完全解读世界/19
    第二节已知与未知的陷阱/25
    挥之不去的魔/25
    危险的黑洞/28
    第三节人类理性的选择/31
    摒弃功利主义/31
    实现科学联合/33
    第二章化蛹成蝶的历史蜕变/35
    **节打开天窗说亮话/36
    人类进化的本质/36
    包裹生命的蛋壳/3S
    开启自由的天窗/41
    第二节通往文明的圣殿/44
    法律的意义/44
    道德的力量/47
    民主的价值/50
    第三节开启我们的新思维/54
    思维是什么/54
    思维革命将向何方/58
    能否让机器“独立思考”/62
    第三章全新演绎的世界格局/65
    **节 “霸权主义”:穷途末路/66
    幼稚的单边主义/66
    单边主义的作用力/72
    善良者给出的忠告/75
    第二节“统一欧洲”:理性成长/79
    欧盟的影响力/79
    俄罗斯的选择/82
    第三节 “亚洲世纪”:充满希望/85
    “东方大国”和平崛起/86
    “统一东亚”风雨兼程/100
    “和谐亚洲”任重道远/107
    ……
    第四章不可懈怠的神圣使命/123
    第五章世界大同的精神家园/177
    第六章走向复兴的中华文化/213
    第七章不可回避的主义之辨/257
    第八章人类社会的必然归路/297
    后记/325
    编辑推荐语
    与专业的学术著作相比,本书通俗、易懂、好读,容易引起普通读者的阅读兴趣;与一般通俗读物相比,它高雅、善思、睿智,容易获得知识**的普遍认可。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孙来斌
    作者不盲从于固有的权威表述,不满足于现状的循序渐进,不拘泥于传统的学术体系,尽情地突破思维的局限,对历史、现实与未来,科学、技术与人类,法律、道德与民主,文化、情感与精神,中国、世界与人类,蒙昧、进化与文明等诸多问题进行了自己的思考。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潘迎春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