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的古代宗教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的古代宗教

  • 作者:郭绍林
  • 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531729648
  •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01日
  • 页数:192
  • 定价:¥2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将分章介绍中国古代的传统宗教(含“儒教”)、佛教、道教、三夷教与民间宗教,概述各教的历史简况,介绍其基本教义、教理。**讲述各教在中国古代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及其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所起到的作用。特别将以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历史背景为主,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理解中国历史和中国社会不可或缺的独特视角。 中国的古代宗教_郭绍林_北方文艺出版社_
    文章节选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佛教是公元前6世纪由乔达摩·悉达多在天竺创立的宗教。天竺,唐初玄奘译为印度,指印巴次大陆,这里古代长时期分布着众多城邦**。乔达摩·悉达多出生于尼泊尔和印度交界地带的迦毗(p!)罗卫国,父亲净饭王是这个小**的国君,属于释迦族。乔达摩是姓氏,旧译瞿昙、俱谭等,含义是*好的牛;悉达多是名字,含义是达到目的的人。他大约公元前566至公元前486年在世。他创立佛教后,被门徒尊称为佛陀、释迦牟尼。佛陀指对人生大彻大悟者,释迦牟尼即释迦族的圣人。
    悉达多太子出生七天后,生母摩耶夫人就去世了,庶母摩诃波阇(sh9)波提把他抚养成人。当时天竺盛行婆罗门教,各种学问归结为“五明”。五明包括“声明”,即文字音韵学;“工巧明”,工艺技术学;“医方明”,医药学;“因明”,逻辑学;“内明”,宗教学。悉达多太子从少年时代起,就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接受教育,学习婆罗门教经典《吠陀》和五明。成年后,他与邻国公主耶输陀罗结婚,生下儿子罗睺(h5u)罗。
    悉达多太子过着优裕安逸的生活,但他并不贪恋锦衣玉食、声色狗马,也不停留于自己富足的层面上而不推及他人。他乘车出游,在迦毗罗卫城的东、南、西三道门外,看到世人的生老病死和劳累贫穷,看到鸟兽的弱肉强食,感到众生的痛苦和无常。在北门外,他遇到一位修道的沙门(宗教徒),听到出家可以解脱生老病死的道理,顿时产生向往之情。多年的阅历和思索,使他萌发了出家修道的念头,但一直遭到父王的阻止。二十九岁这年,他乘夜离开王宫,外出修行。父王不得已,派遣同族子弟憍(ji`o)陈如��五人随行做伴。
    起初,他寻师问道,学习禅定,几个月过去了,对于解脱人生痛苦,并没有什么作用。他觉得只有干燥的木头才能摩擦生火,潮湿的木头不能摩擦生火;人经过苦行,清除身体内潮湿的液体,才能悟出真理。他于是转变方式,开始超常规的苦行生活。他以饥饿折磨自己,每天只吃一粒麻、一粒麦,以鹿皮、树皮遮蔽身体,无论风吹雨打,还是鸟鹊在他的身上筑巢孵卵、排泄粪便,他都一动不动,盘腿打禅,甚至不起身行走,不大小便。他以为这样做便能消除罪孽,获得解脱。六年过去了,他骨瘦如柴,极度虚弱,但对于解脱,仍然一无所获。他昏迷不醒,被一位牧牛女用牛奶和粮食熬制的乳糜救活,于是下河洗澡,正常进食,断然放弃苦行法。他坐在毕钵罗树下冥思苦索七昼夜,总结出一套“四谛”、“十二因缘”、“八正道”的理论。他认为自己找到了正确的解脱途径,思想得以升华,成等正觉,达到解脱的境界,成为佛陀。这个过程是在毕钵罗树下完成的,因此,毕钵罗树便被称为菩提树,菩提是觉、智的意思。这样,他在三十五岁时创立了佛教,开始漫游各地,在天竺北部、中部地区传教。
    佛教把宇宙间的森罗万象分作两类。一类叫无情,指没有情识(灵魂)的东西,如沙砾尘土、水火草木,没有灵魂,不能轮回。一类叫有情,又分作十等。其中佛、菩萨、缘觉、声闻统称四圣,是修持佛教获得不同程度觉悟者。佛是达到*高境界、大彻大悟、自觉觉他的圣者。菩萨的觉悟程度仅次于佛,相当于贤者,既能利己又能利他。缘觉是指独自凭借学习十二因缘即佛教的缘起因果学说而觉悟者,程度又次于菩萨。声闻是靠聆听佛的亲自教诲而悟得真理者,程度又次于缘觉。缘觉和声闻都是罗汉,只能自我解脱,不能利他。有情的另外六等是天、人、阿修罗(凶恶的神)、畜生(禽兽、水族、昆虫)、饿鬼、地狱六道众生,统称六凡。前三道处境好,叫作三善道,后三道痛苦极多,叫作三恶道。六道众生处在迁流不息的轮回之中,今生今世只是轮回中的一次短暂的经历,此前有无数次前世,此后有无数次来世。六道众生本身言语、行为、思虑的善或恶,产生“因”,决定自己来世的“果”,因果报应,在六道中或上或下轮回,处境不同。
    苦集灭道四个道理,统称四谛,是佛教理论的总纲。苦谛认为:人受着种种痛苦的煎熬,有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八苦。怨憎会指想躲开憎恨的人和厌恶的环境,却不得不会合在一起。爱别离指想同喜爱的人和环境永远相处,却不得不分离。求不得指想得到喜爱的东西,却偏偏得不到。五取蕴指物质因素“色”和精神因素“受”、“想”、“行”、“识”构成人体(五蕴),人体的存在,产生执着贪爱(取),招致各种痛苦。
    集谛认为:造成种种苦相的原因,在于人自身所有烦恼和业力的聚集。集谛通过十二因缘说展开阐述,认为人生现象是前世、今生、来世中的轮回过程,其产生和发展依赖条件,分为十二个互为因果联系的环节。“无明”缘“行”:由前世因缘带来的愚痴无知(无明)产生(缘)种种世俗意志活动(行)。“行”缘“识”:世俗意志形成心识,在相应处所投胎。“识”缘“名色”:识引起胎儿肉体和精神(名色)的发育。“名色”缘“六处”:随着胎儿身体的发育,出现眼耳鼻舌身意六种器官(六处)。“六处”缘“触”:婴儿出生,六种器官与外界感觉认知对象(触)对应联系。“触”缘“受”:儿童的六种器官与外界感觉认知对象对应联系,产生种种感受(受)。“受”缘“爱”:青年对于外界事物的感受,产生种种渴望和贪欲。“爱”缘“取”:贪欲强烈,产生追求和占有的欲望(取)。“取”缘“有”:追求和占有的欲望产生思想、行为(有,业)。“有”缘“生”:今生今世的贪爱、追求、占有,产生种种迷惑和善恶业力,产生果报,决定来世的转生。“生”缘“老死”:来世转生,又会有生老病死。
    灭谛认为:种种苦恼的因果能被灭掉而达到解脱。
    道谛指达到解脱境界的正确途径。佛教早期提出八正道的说法。正见:对佛教真理的正确见解。正思维(正思、正志):对佛教教义的正确思维。正语:合乎佛教主张的言论,杜绝一切妄语、慢语、恶语、绮语、戏论。正业:符合佛教要求的活动、行为。正命:符合佛教要求的职业和生活方式。正精进(正方便):正确的努力。正念:正确念诵佛教真理。正定:正确的禅定。
    那么,解脱的**境界是什么?佛教认为是涅槃,达到涅槃境界,则超越时空,摆脱轮回,永离苦海,圆满而寂静。也就是说,从人世间的此岸世界到达佛教的彼岸,超凡入圣,居于净土之中。要想达到涅槃境界,就要改变自己的无明状态,掌握佛教真理。宇宙万象只是现象,还存在着宇宙本体。宇宙本体是真如,是不生不灭、湛然常寂、永恒存在的实体,叫作妙有、实有。真如本体通过因缘条件和合而成了宇宙万物。因而宇宙万物(包括人)没有自性,不能拘泥地看作是真实存在;但又不妨看作如幻如化的存在,是假有、似有。六道众生同一真如本体,按照佛教的规定修行,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觉悟和解脱。
    当时天竺社会实行严格的种姓制度,社会成员分为四个等级。**种姓是婆罗门,即从事文化教育和祭祀活动的僧侣**。第二种姓是刹帝利,即从事行政管理和打仗的军事行政**。第三种姓是吠舍,即从事农业、畜牧业、商业的庶民百姓。第四种姓是首陀罗,即奴隶和以出卖劳动力维持生活的下层平民。四个种姓按血统相传,世代不变,彼此壁垒森严,建立起统治和被统治、压迫和被压迫的关系。佛教一出现,便公开反对婆罗门教和等级制度,主张众生平等。释迦牟尼宣称,四条支流汇集到恒河中,混合成统一的水,就失去了它们各自的名字。同样,一切信奉佛陀的人,也不再有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的区别。佛教因此受到人们的欢迎,逐渐传播开来。
    释迦牟尼**次说法是在波罗奈城的鹿野苑,憍陈如等五位跟随侍从的人成为他*初的弟子,佛教史称之为初转法轮和五比丘。大约八十岁时,释迦牟尼在拘尸那城娑罗树林逝世,娑罗树皆变为白色,犹如白鹤,因而称为鹤林。弟子们认为他进入涅槃境界,称为灭度。
    在天竺地区,佛教发展分为几个历史阶段。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到他去世后一百多年,佛教理论保持着统一性,这是原始佛教阶段。从公元前4世纪中叶起,到公元1世纪中叶止,是部派佛教阶段。佛教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上座部是坚持传统说法的长老组成的正统派,大众部是企图理论创新的非正统派。从1世纪中叶至7世纪,是大乘佛教阶段。大乘的含义是大型运载工具。大乘人主张普度众生,认为人人都能成佛,而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主张释迦牟尼一人成佛,其余只能成罗汉,于是轻蔑地称其为小乘。从7世纪到12世纪,是金刚乘(密教)时期。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中国的佛教界、思想界、文化界人士,对于天竺佛教各种派别的说法兼收并用,并以本土文化为思想资源,对佛教予以加工、改造、丰富、完善,融会成为中国文化。后来,中国佛教传到朝鲜半岛、日本。当佛教在天竺衰微消亡时,中国佛教大成,成为东方佛教的**。中国佛教和天竺佛教有着渊源关系,又有很多不同的内容。
    目录
    宗教是与人类相伴始终的文化现象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佛教传入中国
    既是菩萨又是佛的弥勒
    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
    中国古代的战神毗沙门天王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净土法门
    渐悟禅学和顿悟禅宗
    佛教史上的一代伟人玄奘
    彪炳史册的天文历法专家僧一行
    中日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鉴真
    佛教的教育艺术和教化作用
    敦煌石窟
    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
    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
    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
    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
    释源洛阳白马寺
    禅宗祖庭少林寺
    佛教寺院建筑
    佛教节令习俗
    “杂而多端”的道教
    从五斗米道到新天师道
    天下道学宗茅山
    深化三教融合的全真道
    道教对科学技术的贡献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
    穆斯林郑和下西洋
    基督教教派景教传入唐朝
    元代的基督教“也里可温”
    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联翩来华
    祆教在中国的小规模流传
    杂糅多种宗教内容的摩尼教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