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读李朝朝鲜汉文燕行文献札记:想象异域(精)
QQ咨询:
有路璐璐:

读李朝朝鲜汉文燕行文献札记:想象异域(精)

  • 作者:葛兆光
  • 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社
  • ISBN:9787101099430
  •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01日
  • 页数:314
  • 定价:¥6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李朝朝鲜的燕行文献里面有很多有趣的轶闻和失落的历史,其中不少是在中国史料中难得看到的。作者在阅读这些史料的过程中,受到极大的震撼,因为在燕行文献中,“中国”对于他们来说,既是一个曾经是文明来源的天朝上国,又已经“华夷变态”,是充满“膻腥胡臭”的地方。他们在复杂心态下,近距离观看中国,记录下他们感到不寻常的种种现象,又在想象异域悲情的情感驱使下,李代桃僵地为大明王朝招魂,处处搜寻大清帝国的种种怪现状。这似乎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近世东亚以及中国,重看东亚与中国的文化史,重新思考亚洲与中国、民族与认同、族群与疆域等等问题。
    文章节选
    第五章 想象异域悲情:朝鲜使臣关于季文兰的两百年遐想
      引子:江南女子季文兰的题诗
      康熙二十二年(1683),来自关外的满人打败明王朝建立大清帝国,已经整整四十年了。不仅原来中国的汉族人已经渐渐习惯了异族新政权,就连一直相当固执地认定满洲人是蛮夷的朝鲜人,尽管心底里始终还怀念大明王朝,但对这个日渐稳定的新帝国也无可奈何,只好承认它的合法性和权威性,把原来对大明帝国的朝贡,原封不动地转输给了新朝。这一年初冬,朝鲜使者金锡胄(1634—1684)奉命出使清国,经过多日跋涉后,进了山海关,有**,使团一行到了丰润县附近的榛子店,在中午歇息时,金锡胄无意中看到,在姓高的一户人家墙上有一首旧日的题诗:
      椎髻空怜昔日妆,红裙换着越罗裳。爷娘生死知何处,痛杀春风上沈阳。
      诗下还有小序,记载着这个题诗者的经历和悲哀:“奴江右虞尚卿秀才妻也,夫被戮,奴被掳,今为王章京所买,戊午正月二十一日,洒泪拂壁书此,唯望天下有心人见而怜之。”尾题“季文兰书” 。
      原来,这个题诗的江南女子叫做季文兰,丈夫被清人杀害之后,被王章京买得并带去沈阳,不仅是生离死别,远赴殊方,而且被掳入天寒地冻的北方蛮夷之地,比起远嫁匈奴的王昭君和蔡文姬,仿佛更加多一重被迫为奴的痛苦。在始终对清王朝怀有偏见的朝鲜使者看来,季文兰的题诗,当然象征的是汉族江南人对北方入侵蛮族的痛诉。越罗裳换了蛮衣衫,江南繁华换了关外荒凉,爷娘亲人换了陌生人,所以,同样心里深藏着对满人鄙夷的朝鲜使者,便不断想象着这个弱女子的痛苦、无奈、屈辱和哀伤。当时,金锡胄就写下了两首和诗,一首是:“绰约云鬟罢旧妆,胡笳几拍泪盈裳。谁能更有曹公力,迎取文姬入洛阳。”另一首则是:“已改尖靴女直妆,谁将莲袜掩罗裳。唯应夜月鸣环珮,魂梦依依到吉阳。”(下注:吉阳即古袁州,今江南地也)他在诗里感慨,在中国,再也没有人能像当年曹操从匈奴那里赎回蔡文姬一样,把季文兰解救出来了。他想象,这个苦命的女子也许可以在梦中魂回故乡,无可奈何之下,他只能为这个弱女子一洒同情之泪 。
      明清易代,对于一直怀念和感恩于大明帝国特别是对自己**有“再造之恩”的万历皇帝的朝鲜人来说,简直是天崩地陷,“万代衣冠终泯灭,百年流俗尽蒙尘”,他们很难想象这个一直被当作文明**的“天朝”,怎么竟然会在数年之间,就一下子变成了“蛮夷”。在一直坚持奉皇明正朔、书崇祯年号的朝鲜人心里,充满了对于历史的想象。在这个想象世界中,季文兰就是明清易代的落难者,在季文兰身上演出的就是明清之际的悲剧。所以,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为她抒发朝代兴衰、华夷变态的感慨。在现存的几百种朝鲜使者出使清朝的日记、笔记和诗集中,留下了好多对此事发感慨的诗文。金锡胄路过之后两年,也就是康熙二十四年(1685),作为到清国贺岁兼谢恩副使的崔锡鼎(1646—1715)路过此地,也写了一首和诗:“纤眉宝髻为谁妆,染泪潇湘六幅裳。却羡春鸿归塞远,秋来犹得更随阳。” 此后,“榛子店”就成了一个象征,朝鲜人只要路过,就会想起这个弱女子来 。偏偏这里又是清帝国规定的朝鲜朝贡使必经之路,于是,一首又一首追忆季文兰的诗歌就不断出现。他们想象季文兰的题诗,仿佛是献给前明凄哀的挽歌。乾隆年间,李(1737—1795)路过榛子店,就遥想当年说:“此店原有江南女子季文兰壁上所题诗,即悼念皇明,有慷慨语云,而今已泯灭无迹,欲寻不得,只诵天下有心人见此之句,而为之兴感。” 嘉庆年间,徐有闻(1762—?)想起季文兰的故事,也说是“大明末年江南女子□文兰被虏向沈阳时所作也” ,而另一个姜浚钦(1768—?)更是清清楚楚地说,作者是“明季江南女子季文兰”。
      在朝鲜人的想象中,季文兰被当成一种历史回忆,她就是明清易代时的悲剧主角,她的诗中透露的,就是前明江南汉族人在战乱中的悲情。
      一 想象中总是以夷乱华的离散悲剧
      国破与家亡总是连在一起,兵荒马乱的时代常常上演家庭离散的悲剧,这些悲剧总是引出对战争的悲情,传为元代关汉卿的《闺怨佳人拜月亭》和施惠的南戏《幽闺怨佳人拜月记》写的是同一个故事,记载那个改朝换代的战争里面人们的凄惶:“风雨催人辞故国,行一步,一叹息。两行愁泪脸边垂,一点雨间一行恓惶泪,一阵风对一声长吁气。” 这个故事后来在《六十种曲》里面改名作《幽闺记》,唱词里也说:“怎忍见夫掣其妻,兄携其弟,母抱其儿。城市中喧喧嚷嚷,村野间哭哭啼啼。可惜车驾奔驰,生民涂炭,宗庙丘墟。” 不过,有一点很值得深思,这出悲剧原来写的是蒙古兵入侵大金朝,蒙古固然是北狄,可金朝女真在汉族中国人看来也是蛮人,但是,在后来的记述中,这样的战乱离散,好像只是属于汉族人的,只有以夷乱华才会演出如此凄惨的故事,所以在记忆中,战乱仿佛总是被置于“蛮族入侵”和“文明遭劫”的背景下,像《幽闺记》里面,就好像忘了金朝原来也是“番邦”,倒把骑马入侵劫掠的人叫做“蠢尔番兵”,把虎狼扰乱大金朝的情势叫做“势压中华”,说是“胡儿胡女惯能骑战马,因贪财宝到中华” 。所以,这悲情又常常糊里糊涂就被引向华夷之分背景下的民族仇恨,像《醒世恒言》第十九卷《白玉娘忍苦成夫》里被虏的白玉娘,后来被改成《生死恨》京剧中的韩玉娘,有一段唱就是:“说什么花好月圆人亦寿,山河万里几多愁。金酋铁骑豺狼寇,他那里饮马黄河血染流。尝胆卧薪权忍受,从来强项不低头。思悠悠来恨悠悠,故国月明在哪一州。”
      历史中国曾经有太多的改朝换代,改朝换代里又有不少不止是皇帝改易了姓氏而且是皇帝换了民族,像元朝代替了大宋,“内北国而外中国,内北人而外南人”,就让汉族中国人平添了好多“遗民” ,而清朝替代了大明,薙发易服,也让汉族人着实悲伤了很久。不过,时间似乎总是很好的疗伤剂,时间一长,伤口就渐渐平复,历史也就被当作遥远的记忆,放进了博物馆,除了还记得沧桑的人看到会唏嘘一番之外,大多数人都会把这种惨痛淡忘到脑后。在大多数汉族中国人都渐渐心情平静的时代,倒是固执的朝鲜人,却总是在心底里替汉族中国人保留着一份回忆。当他们的使者来到中国的时候,就非常敏感地寻找民族悲情。看到季文兰的题诗,就会想到:“海内丧乱,生民罹毒,闺中兰蕙之质,亦未免沦没异域,千古怨恨,不独蔡文姬一人而已。”在他们的心里,*不能释怀的是,中国人为什么这么容易就忘记了明清易代的惨痛历史。
      季文兰的那首题诗,就是这样被朝鲜使者一次又一次地从历史召回现实。
      二 季文兰题诗故事:成为典故与象征
      其实,并没有多少朝鲜使者亲眼看到过这首诗。*早听说这首诗的申晸本人,并没有亲眼看到它,而当年金锡胄看到题诗的时候,已经有一些字漶漫不清,仅仅七年后的康熙二十九年(1690),随冬至使团入燕京的徐文重(1634—1709)路过此地,已经说季文兰题诗“今漫患无存” 。到了康熙三十六年(1697),崔锡鼎路过榛子店的时候,更只是藉着当年的回忆,在想象中感慨“素壁题诗字半昏”。二十多年后(1720),在李宜显(1669—1745)不那么清楚的记载中也已经说,季文兰诗由于人家“改墁其壁,乃至泯灭云” 。泯灭归泯灭,泯灭的只是在壁上的题诗,但在朝鲜使者的历史记忆里面,它却始终留存。
      康熙过了是雍正,雍正以后到乾隆。每一年,朝鲜使者要到大清国来贺岁谢恩,奉命前来的使者,大都事先看过很多前辈的诗文。《燕行录》里很多记载中国当年风景文物世俗的文字,并不见得都来自亲眼目睹,很多有关中国的风物、很多故事甚至很多感慨,很可能都来自文学和历史的典故代代沿袭。不管看没看见真的季文兰题诗,朝鲜使者一到这个地方就要对想象中的这个女子吟一吟诗,雍正十年(1732),韩德厚经过榛子店,就凭了阅读金锡胄的想象和记忆,说“清初江右女子季文兰,士族也,颜貌绝丽,又能歌诗,为胡人所掳过此店,题怨诗于壁上……,清城金相公奉使时,适见壁诗。文兰则莫究所终焉” 。到了乾隆年间的李路过榛子店,虽然一面说季文兰壁上所题诗,“而今已泯灭无迹,欲寻不得”,但是一面又好像亲眼所见似的,照样悲悲切切地想象着当年的悲情。乾隆四十七年(1782)作为冬至谢恩副使的洪良浩(1724—1802)路过榛子店,也写道:
      偶过榛子店,遥忆季文兰。古驿春重到,辽城鹤未还。空留题壁字,何处望夫山。蔡女无人赎,遥瞻汉月弯。
      尽管那个时候,榛子店的墙壁上早就没有季文兰的题诗了,就连当地人,也已经记不得有这回事了,到了乾隆五十年(1785),这里早已经是“数株垂杨,摇曳春风。欲觅壁上题字,了不可得,且举其事问诸店人,漠然无知者” 。
      “举目山河异昔时,风光纵好不吟诗。胸中多少伤心事,尽入征人半蹙眉。”“兹行归自黍离墟,痛哭山河属丑渠。况复箕都逢壬岁,小邦悲慕更何如。” 对于满族入主中国,成了新的统治者,朝鲜人似乎比汉族人还要介意,他们出使北京的路上,只要一有感触,就会写诗;只要一看到可以联想的题诗,就会感慨万端,像乾隆五十一年(1786),曾经中过状元的沈乐洙(1739—1799),出山海关过王家台,看见墙壁上题有一诗:“长脚奸臣长舌妻,苦将忠孝受凌迟。乾坤默默终无报,地府冥冥果有私。黄桔主谋千载恨,青衣酌酒两宫悲。胡铨若教阎罗做,拿住奸臣万剥皮。”虽然明明知道它的水平不高,而且有欠格律,但是,他就要想象这是汉族人指桑骂槐,有激而发,说:“于此亦可知海内人心可悲也。” 所以,季文兰的那首已经随着坏壁消失了的题诗,就成了他们唤回历史记忆的契机,只要经过榛子店,它就会从心底里搅起他们的浮想涟漪。乾隆五十八年(1793)的谢恩副使李在学(1745—1806)经过此处时写道:
      痴儿金货买残妆,尚忆征车泪染裳。壁上芳诗无觅处,一尊惆怅酹斜阳。
      道光八年(1828),上距季文兰被掳已经整整一百五十年,离开明朝覆亡也已经近两百年,朴思浩经过此地,仍然写得悲悲切切:
      塞天漠漠晓啼妆,尚忆阿娘作嫁裳。梦里江南春草绿,芳心应羡雁随阳。
      ……
    目录
    自 序 / 1
    **章 文献概说:
    关于朝鲜、日本文献中的近世中国史料 / 1
    引子:揽镜自鉴 / 3
    一 发现“东亚汉文文献”:惊异的丰富 / 5
    二 异域之眼:朝鲜、日本史料的价值 / 12
    三 跳出中国:为的是反观中国 / 17
    四 有待整理的资料库:以《燕行录全集》为例 / 20
    五 以邻为镜:不仅仅可以正衣冠 / 24
    第二章 时代背景:
    十七世纪中叶后朝鲜对中国的观察与想象 / 27
    引子:从“朝天”到“燕行” / 29
    一 从万历皇帝说起:朝鲜人对大明帝国的认同 / 31
    二 鸠占鹊巢?朝鲜人对大清的鄙夷与偏见 / 37
    三 谁是中华?朝鲜使者对清帝国的观感 / 43
    四 斯文之厄:朝鲜人眼中的清代学术 / 47
    五 旁观者清:朝鲜使者对清帝国华夏文化堕落的冷眼观察 / 53
    六 “明朝后无中国”:十七世纪以后东亚还有认同吗? / 58
    第三章 去国怀乡:
    鸭绿江边的感怀 / 61
    引子:鸭绿江边 / 63
    一 离乡之前:在义州的纵情欢娱 / 64
    二 心怀故国?对异国之行的忐忑不安 / 68
    三 省却麻烦:离境前的自行抄检 / 71
    四 离乡悲情:不知何者是山,何者是水 / 75
    第四章 吴三桂非姜伯约:
    从清朝初年朝鲜人对吴三桂的评价说起 / 79
    引子:山海关边勾起历史记忆 / 81
    一 “中华乱贼”:乍逢巨变之初的评价 / 83
    二 蠢蠢欲动:朝鲜君臣在三藩之乱中的复杂心情 / 86
    三 按兵不动:等待的结果 / 89
    四 辽东见闻:寻访散在关外的吴三桂旧部 / 91
    五 “闲坐说玄宗”:朝鲜使者听吴三桂旧部说天宝遗事 / 96
    尾声:盖棺论定身后事 / 99
    第五章 想象异域悲情:
    朝鲜使臣关于季文兰的两百年遐想 / 103
    引子:江南女子季文兰的题诗 / 105
    一 想象中总是以夷乱华的离散悲剧 / 108
    二 季文兰题诗故事:成为典故与象征 / 110
    三 凭想象改塑历史 / 113
    四 悲剧如何演成正剧? / 116
    五 同情之泪何以变成了斥责之声? / 119
    尾声:依旧东风榛子店,令人痛哭季文兰 / 121
    第六章 明烛无端为谁烧:
    清代朝鲜朝贡使眼中的蓟州安、杨庙 / 123
    引子:遗迹、记忆、想象 / 125
    一 蓟州城外翠屏山 / 126
    二 入祠无客不伤心? / 128
    三 或是夷狄旧时风? / 132
    四 “中国人愤而未泯,故有此说”? / 134
    尾声:“寰中是谁家天下”? / 139
    第七章 大明衣冠今何在? / 141
    引子:不意犹见前朝衣冠 / 143
    一 旧日衣冠:无意中开启的历史记忆之门 / 145
    二 仍旧前朝服色:惟有遗民乎? / 147
    三 戏台:“演戏之人皆着古衣冠” / 151
    四 外国使节的冠服:化外的豁免 / 154
    五 汉族妇女服饰:边缘的模糊 / 158
    尾声:“遵时”的一般民众 / 161
    第八章 堂子或祀邓将军?
    正月初一所见之大清宫廷秘事 / 165
    引子:正月初一凌晨的北京** / 167
    一 年初行事:堂子祭天的来由 / 169
    二 朝鲜人的想象:邓将军或刘提督 / 173
    三 当历史成为记忆,当记忆成为想象 / 176
    第九章 不意于胡京复见汉威仪:
    朝鲜使者对北京演戏的观察与想象 / 179
    引子:清代中叶北京城里的戏曲演出 / 181
    一 燕京戏坛:宫廷、村镇与城市茶园的演剧 / 183
    二 茶园的价码、角色和其他 / 189
    三 维护皇权的教化,还是保留汉族的记忆? / 193
    尾声:曲终人不散 / 198
    第十章 邻居家里的陌生人:
    清中叶的朝鲜面对西洋 / 201
    引子:嘉庆六年的一份报告 / 203
    一 乍逢异邦:诚是一种别般人物 / 205
    二 隔岸观火:在北京看西洋景 / 211
    三 好奇与好感:渐渐消失的友情 / 215
    四 真正接触:却酿成巨变 / 217
    尾声:嫌隙终生仇恨 / 221
    附录1 朝贡、礼仪与衣冠 / 225
    —从乾隆五十五年安南国王热河祝寿及请改易服色说起 / 225
    引子:在承德的文化比赛 / 227
    一 朝鲜燕行使者的诧异 / 229
    二 安南国王来朝:乾隆五十五年的故事 / 231
    三 黎阮嬗代:两个安南国王的恩荣殊异 / 233
    四 在承德:万寿节庆典上的安南使团 / 239
    五 冕旒衣冠:政治承认与文化认同 / 244
    结语:天朝周边未必臣服 / 248
    附录2 十九世纪初叶面对西洋宗教的朝鲜、日本与中国
    —以“黄嗣永帛书”为** / 251
    引子:藏在罗马的一份帛书 / 253
    一 从漠视到惊慌:辛酉教难前后的李朝朝鲜 / 256
    二 禁教之后的平静与潜流:日本思想世界的背后 / 260
    三 从不屑到震怒:大清帝国嘉庆帝的反应 / 264
    结语:重新审视在锁国与开国之间的东亚三国 / 268
    附录3 借邻居的眼睛重新打量东亚与中国
    —有关中国大陆朝鲜燕行文献研究的评述与思考 / 275
    引子:从学术史说起 / 277
    一 在百年现代学术史的脉络中看朝鲜日本文献的意义 / 277
    二 近二十年来的变化:在中国认识朝鲜燕行文献 / 280
    三 三个方面:朝鲜燕行文献研究的初步进展 / 282
    四 知不足而后有得:问题何在? / 287
    参考文献 / 289
    后记 / 301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