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山河国运:近代中国的地方博弈 挖掘隐蔽的历史,探索国运的玄机;第一部从地域政治解析近代中国的史著。何亮亮、余世存、解玺璋、张耀杰、十年砍柴鼎力推荐,马勇先生作序! 
QQ咨询:
有路璐璐:

山河国运:近代中国的地方博弈 挖掘隐蔽的历史,探索国运的玄机;第一部从地域政治解析近代中国的史著。何亮亮、余世存、解玺璋、张耀杰、十年砍柴鼎力推荐,马勇先生作序! 

  • 作者:叶曙明
  •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 ISBN:9787510832130
  • 出版日期:2014年10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4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10832130
    • 作者
    • 页数
      0
    • 出版时间
      2014年10月01日
    • 定价
      ¥45.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这是一部角度独特的中国近代史,始于太平天国运动,止于西安事变,生动地再现了晚清至民国的变迁。作者把社会政治文化形成及演变的原因,与地理环境、自然气候、文化背景、族群心理,甚至生理原因联系起来考查,系统地从地域政治与文化的视角,重新解读了近百年中国社会激荡与转型的轨迹,令人耳目一新。 山河国运:近代中国的地方博弈 挖掘隐蔽的历史,探索国运的玄机;**部从地域政治解析近代中国的史著。何亮亮、余世存、解玺璋、张耀杰、十年砍柴鼎力**,马勇先生作序!&nbsp_叶曙明_九州出版社_
    文章节选
    从大历史回望近代中国
    马勇
    很久以来,总有朋友疑惑近代中国的政治选择,以为几乎所有关键时刻中国人都作了不太正确的选择:洋务新政没有结果选择了维新,维新没有结果选择了宪政,宪政没有结果选择了共和,共和没有结果重选了帝制……分析过往一百多年,中国人几乎将世界上所有主义尝试了一遍。
    现实的中国,我们无意在这里讨论。历史的中国,似乎并不如此简单。每一次历史选择并不一定是历史必然,但其内在的历史逻辑一定还会或隐或显呈现。
    中国从农业文明认同并走向工业文明,用了很长时间,19世纪60年代开启的中国现代化运动,不管怎样评估,那都是现代中国的真正起点:一个与传统不一样的中国由此开始,“四民社会”渐渐解体,一个全新的社会结构,一个全新的生存方式,均由此发生。
    洋务新政自以为聪明地将“体用”分为两橛,以为如此就可以更加充分利用“后发优势”,模仿西方现代化。洋务新政确实将“后发优势”发挥到了**,中国在三十年左右,在工业化、现代化方面取得了令人欣羡的成绩。
    但是,“后发优势”又是“后发劣势”。后发**在利用后发模仿先发的时候,如果不注意制度改革,不注意制度跟进,那么所有的模仿不是导致后发**的制度创造,而是为落后的制度背书,证明制度不改革可能更容易促动工业化、现代化的模仿。于是,中国在洋务新政几十年的进步,在遇到同样的后发**日本时,却不堪一击,立即打回了原形。
    甲午战败是近代中国历史的新起点,从那之后至1928年北洋政府结束,应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时期,其思想的自由,制度的模仿创造,现代文明的兴起与发展,都是中国1860年走向现代之后*健康的一段时期,仿佛百家争鸣在现代中国的重现。
    但是,正如一切民主体制缺乏效率一样,1895年之后的维新、新政、宪政,直至共和,确实在效率上无法让人满意,特别是**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竟然在关涉自身利益的参战问题上长期争执,久议不决,生生错过了参战的*佳时机,极大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而且,**次世界大战还暴露了资本主义的固有弊病,科学技术的发展既造福于人类,也是残杀同类的利器。一直**中国学习西方的梁启超到西方看了一圈,深度怀疑资本主义对中国未来的意义。中国在学习西方六十年之后,又处在一个十字路口。
    假如不发生山东问题,或者说中国的山东权益能够在巴黎和会收回,中国人对于公理战胜强权应该不会失去信心。无奈,中国政府在过去几年不仅效率低下,而且见识太短,在对外交涉上留下了许多硬伤。巴黎和会没有让中国人如愿,中国人也就对公理渐渐失去信任。
    恰当此时,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苏联向中国抛出橄榄枝,而且苏联新体制在列宁“新经济政策”主导下,确实具有与资本主义不一样的魔力,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活力在新经济体制下获得了充分发展。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糅合了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优点,这是当年一度让中国人神往的原因之一。
    列宁、苏联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深刻影响了中国政治发展,相当一部分中国人并不一定认同苏维埃体制,但对列宁抛给中国的橄榄枝,对列宁构建的政党、政体的纪律、效率印象深刻。而那时的苏联,延续马克思之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传统,就像今天的西方人向全球推广普世价值一样,狂热地推广共产主义。中国处在十字路口,共产主义就在这个时候进入中国,并从一种理论上的研讨进入实际的政治运动。
    共产主义进入中国和亚洲以后,特别是共产主义作为一种实践中的政治运动进入之后,“反赤化运动”在中国在亚洲一度崛起。但是,稍后资本主义世界又不幸发生全球性资本主义危机。社会主义苏联由于实行政府管控的经济制度,一枝独秀,这也是中国急剧“北向”的一个因素。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成立,这标志着中国转向苏联已由一种可能变为现实。
    由此反观近代中国在十字路口的选择,应该看到这都是中国人面对现实所作出的*具功利的思考。李泽厚对中国文明有一个“实用理性”的评估。如果用这个观点回望明代中期以来,中国面对西方所作出的每一个重要选择,我们都能感到中国人常常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系统讨论近代中国政治选择当然不是这篇短文所能完成的事情,这一点感想只是在拜读了叶曙明先生的新著《山河国运》之后的一点感想,写出来以供叶先生及各位同好批评指教。
    目录
    序言:从大历史回望近代中国(马勇)
    引言:地域文化决定中国历史
    南方卷:异端与革命
    **章 反抗大清:一场民族革命
    一、 洪秀全与曾国藩:南方的崛兴
    二、 依靠会党的反抗运动
    三、 会党革命,能创造美好的世界吗?
    第二章 反抗北洋:脏水与孩子一起倒掉
    一、 把政权交给袁世凯对不对?
    二、 重蹈秘密帮会的老路
    三、 南方的联治运动的兴与败
    第三章 赢了军事 输了政治
    一、 向北方伸出橄榄枝
    二、 与商人决裂:意味着放弃南方
    三、 南方革命的退潮
    北方卷:斩不断的**
    第四章 **面孔:凝固与阴沉
    一、 北方草莽与官僚
    二、 恢复帝制的死胡同
    三、 北洋实业的台前幕后
    第五章 还政于清 输得更惨
    一、 参战问题:北方乱象纷呈
    二、 帝国的叫魂:年月日
    三、 再造共和,还是膺品
    第六章 民族主义与道德主义的标本
    一、 吴佩孚:是华盛顿还是岳武穆
    二、 没完没了的战乱
    三、 内圣外王幻觉的破灭
    西方卷:固守着黄土高原
    第七章 土围子里的皇帝们
    一、 与文明的时差
    二、 阎锡山:山西土老财
    三、 冯玉祥:大闹天宫的农民
    第八章 逆淘汰:西北的介入
    一、 黎元洪第二次引狼入室
    二、 曹锟贿选:北洋溃败的关键
    三、 成则**中原,败则退回西北
    第九章 南北相争中的“渔翁”
    一、 西北农夫如何谋取利益*大化
    二、 南方、西北和东部鼎足而立
    三、 东部击退了西南
    东方卷:在高原与海洋之间
    第十章 夹缝中的奋斗
    一、 东部帮会的特点
    二、 农民大联合:西北与西南合作反蒋
    三、 更广泛的农民革命起来了
    第十一章 儒家与基督
    一、 在国际上试图强硬起来
    二、 白山黑水的沦丧
    三、 轮到上海:东部财团的崩坍
    第十二章 日落西方
    一、 一个低效政府的艰难运作
    二、 以空间换时间:东部的空间换没了
    三、 又回到了西北原点
    结束语:历史的余音
    编辑推荐语
    1.近代史研究名家叶曙明先生*新力作
    叶曙明从八十年代开始历史研究与写作,其历史著作有《国会现场》《大变局:1911》《重返五四现场》《中国1927谁主沉浮》《草莽中国》等多部,每一部都有独特的视角与观点,史料扎实,文笔优美,深受读书界与媒体的好评。
    2.**部从地域政治解析近代中国的史著
    关于近代史的著作已经非常多,可谓汗牛充栋,叶曙明先生从不人云亦云,他通过对史料的研究,对近代史建立一套新的分析框架,于众多相关著述中别树一帜。他的书,既是通俗的历史读物,也有专业的学术分量。
    3.梁文道、何亮亮、余世存、解玺璋、张耀杰、十年砍柴、马勇等先生一致称道
    梁文道、何亮亮多次在凤凰卫视的《开卷八分钟》、《时事亮亮点》节目中,专题介绍叶曙明先生的书;**思想家余世存、历史学者马勇等曾为叶曙明专门写序**;作家、学者解玺璋、张耀杰、十年砍柴等为叶曙明写过重磅书评,都是给予高度评价。国内上百家主流媒体有过其作品的报道。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