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方剂学
QQ咨询:
有路璐璐:

方剂学

  • 作者:赵国平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21760
  • 出版日期:2014年11月01日
  • 页数:240
  • 定价:¥5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030421760
    • 作者
    • 页数
      240
    • 出版时间
      2014年11月01日
    • 定价
      ¥56.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方剂学》是“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中医药类系列教材”之一。其内容分为总论、各论。总论分六章,主要介绍方剂学发展简史、治法与方剂、方剂的分类、方剂的组成与变化、剂型、方剂的(煎)服法等。各论分二十章,分别论述了解表、清热、祛暑、涌吐、泻下、双解、和解、温里、补益、固涩、安神、开窍、理气、理血、治风、治燥、祛湿、祛痰、消食、驱虫等二十类经典名方的方名、出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解、运用、文献摘要、临床报道、实验研究等内容,在正方之首,编有歌诀,以便于记诵。某些正方后列有相关附方,以利于比较。为便利读者掌握方剂学的要点,每章之首,设有导学。 方剂学_赵国平_科学出版社_
    文章节选
    方剂学 总论
    **章 方剂学发展简史
    导学
    目的要求
    1.掌握《伤寒杂病论》、《肘后备急方》、《备急千金要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普济本事方》、《中医方剂大辞典》对方剂学发展的贡献。
    2.了解方剂学发展的历史分期。
    方剂学的发展源远而流长。大致发端于先秦以前,形成于两汉,迭经魏、晋、两宋的发展,金、元、明、清日趋成熟。在近现代,则与现代医药学相互碰撞,相互渗透,力求创新。
    一、 先秦以前——方剂学的萌芽期
    方剂起源与**产生大致同步,是先民们在长期的生活与生产实践中逐步积累而成。据《淮南子·修务训》记载:“古者……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若将单味药视作单方,在原始公社时期就已出现。
    汤液作为中**病的常用剂型,相传是商代的右相伊尹发明的。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云:“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以此推断,至商朝,人们已���得用**相互配伍治病。
    这种**和合的治病技术在西周得到进一步发展。《周礼·天官》记载,当时的医生分为医师、食医、疾医和疡医等。医师主持卫生行政,并收集“毒药”以供**使用;食医调配与使用饮食物;疾医主管**内科疾病;疡**疗外伤科疾病。“凡疗疡,以五毒攻之,以五气养之,以五药疗之,以五味节之”。由此观之,无论哪一科医生,均会用两类方剂去治病养生: ① 供**之用的“毒药”。② 供养生之用的食疗方。至东周,则涌现了医和、医缓、扁鹊等**医家。《史记·扁鹊传》中记载,扁鹊曾从长桑君处得到“禁方”的传授,治病效验显著。如治虢太子暴死,用“八减之剂和煮之,以更熨两胁下”,太子醒后,又用汤剂内服二旬而复故。这是已知*早的关于方剂**具体病例的记载。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养生方》、《杂疗方》、《杂禁方》等方书,据考证成书于战国晚期,堪称现存*古老的方书,尤以《五十二病方》内容*为丰富。该书共载医方283首,涉及临床各科病证100余种、**242种,约有汤、酒、醋、丸、末、膏、油膏、饼、胶、药浆、洗、丹、酒浆、药糊、肉脯、药布、阴道栓剂等17种剂型。从方剂的药味来看,单味药的**约占半数,组成***多的为八味,反映出方剂的组成由单味药向**过渡的情况。
    《黄帝内经》是现存*早的中医经典著作。该书关于中医基本理论的论述,为方剂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治则、治法学说,是临床**用药的依据;“君臣佐使”的方剂配伍原则,**气味的配伍原理,大、小、缓、急、奇、偶、重的方剂分类方法,都对后世方剂学的发展起到指导作用。该书所载的13首方剂,是一种例举性质,也是反映先秦时期方剂学水平的重要依据。
    二、 两汉——方剂学的形成期
    《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的问世,为两汉方剂学的形成提供**的基础条件。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所载医学文献,主要来源于西汉刘向、刘歆父子的《别录》和《七略》。因此,从《汉书·艺文志》可以窥见西汉方剂学的概况。《汉志·方技略》内分医经七家、经方十一家、房中八家及**十家,而所谓“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剂,以**解结,反之于平。”这是对方剂本质内涵的深刻揭示。
    将《黄帝内经》的方剂学理论、《神农本草经》的**学知识与临床诊疗**结合,创立中医辨证论治体系,创制大量有效方剂运用于临床的,是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对方剂学的主要贡献在于: ① 辨证用方,法度严谨。辨证为用方的前提,有斯证即用斯方。如太阳伤寒用麻黄汤,太阳中风用桂枝汤等,两者泾渭分明。② 组成精炼,用量巧妙。该书中**组成为一至七味的方剂占90%以上。即使是**组成完全相同,若个别**用量发生变化,则功效迥异。如桂枝汤与桂枝加桂汤、桂枝加芍药汤,桂枝附子汤与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③ 剂型多样,煎服有法。该书所载方剂剂型种类有汤剂、丸剂、散剂、酒剂、洗剂、浴剂、薰剂、滴耳剂、灌鼻剂、吹鼻剂、软膏剂、肛门栓剂、灌肠剂、阴道栓剂等多种类型。以内服的汤剂应用*广,煎法则有直接水煎、微火煎、先煮去渣再煎等,服法也有平旦服、空腹服、顿服、少少与服、不效继服等。仲景之方,只要审证确切,用法得当,便有桴鼓之效,历千百年临床检验而不爽,后世誉为“经方之祖”。该书的问世,标志着方剂学体系已经形成。
    三、 魏、晋、两宋——方剂学的繁荣发展期
    这一时期堪称方剂学的发展繁荣期,特点有三: ① 方剂数量不断增多。② 专科方书不断涌现。③ 在大量方书中精选方剂,由博返约,力求切合临床实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量方书均毁于战乱,如范汪编撰的《范东阳方》或《东阳杂**》、姚僧坦撰《集验方》、深师编撰的《释僧深师方》、支法存所著《申苏方》等,仅有《肘后备急方》、《小品方》、《刘涓子鬼遗方》三书保存较好。
    《肘后备急方》为晋代葛洪所著。其曾著《玉函方》百卷,是选集各家著作及广泛搜求各地流传的验方而分类编辑的。因其部帙浩繁,不便传播,又仿照各家“备急方”的体例,收集救急、常见、价廉、有效的民间单方、验方,编成《肘后备急方》3卷,86篇。目的在于备“贫家野居”之人在仓促之间患病时临时急用。该书初名《肘后救卒方》,后经梁·陶弘景增补、分类,编著成《补阙肘后百一方》。金·杨用道又据《证类本草》再作增补,而成《附广肘后方》。传世版本实为经陶、杨二氏增补之本。共收单方510首、**494首。该书对内、外、妇、儿等科的急性病症,尤其是中风、昏厥、溺水、外伤、中毒等突发急症,以及某些慢性病急性发作的病因、病机、**、预防均有认识与论述。书中针、药、敷、摩,治法多种多样,堪称中医**部临床急救手册。书中方剂多具简、便、验、廉之特点,如海藻治瘿,槟榔杀虫,制犬脑治犬咬毒,青蒿治疟等。书中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绞取汁,尽服之”以治疟疾寒热,给青蒿素的研制以很大启发。黄连**汤、葱豉汤等名方亦都出自该书。
    陈延之所撰《小品方》12卷,隋唐时期列为与《伤寒论》同等重要的医者必读书。《小品方》所载内容都是临床治病经验的总结,涉及内、外、妇、儿、金疮急救等诸多方药,力求简、便、廉、效。经过临床观察,陈延之认为,“伤寒与天行瘟疫为异气”所感,病因不同,方药各异。其所创制的芍药地黄汤,后世改名为犀角地黄汤,具有“消化瘀血”的作用,主治“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发之,内瘀有蓄血,其人脉大来迟,腹不满,自言满者;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瘀血,面黄,大便黑者”。与《伤寒杂病论》**蓄血证之抵当汤相比较为稳妥,成为后世温病学家**温热病热入血分之主方。《小品方》大致亡佚于唐宋之间,现在的单行本是从《外台秘要》等书中辑录而成。
    《刘涓子鬼遗方》为晋末刘涓子遗著,原书10卷,后佚。其佚文可散见于《千金翼方》、《外台秘要》、《证类本草》等文献。今存宋刻本系南齐龚庆宣于齐永元元年对原书重新整理编次的5卷本。本书收录外科常用方140余首,记载了许多**金疮、外伤、瘰疬、疥癣等病证的**经验,其中选用黄连、雄黄、水银等药制成水银膏外治皮肤病,创造了世界上*早使用水银软膏**皮肤病的记录。该书是现存*早的外科专书,反映了我国在公元5世纪以前的外科学成就。
    隋、唐至两宋时期,中国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科技进步,方剂学也得到了**的发展。如《隋书·经籍志》记载的方书为256种,《宋以前医籍考》中的《经验方》就有138部。这一时期的方书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类是个人撰述的综合性方书。
    现存的名著唐代有《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宋代有《博济方》、《苏沈良方》、《普济本事方》、《三因方》、《易简方》、《杨氏家藏方》、《严氏济生方》等。其中影响较大的要数唐·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王焘的《外台秘要》。
    《千金要方》成书于唐永徽三年(652年),30卷;《千金翼方》成书于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30卷,两书互为羽翼。孙思邈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千金”为书名。其中《千金要方》收集医方5300多首,分232门,内容涉及医论、医德、诊法、本草、制药、医方、养生、食疗、针灸、导引、按摩等有关**活动的各个方面,记载病证包括内、外、妇、儿等各科。名为方书,实为一部总结前代与当时医家及自己**经验的综合性医著。该书所收医方大多****,如**肺痈的苇茎汤、治健忘的开心散、治痹证的独活寄生汤、治寒积腹痛的温脾汤、治热入营血的犀角地黄汤等,均为现代临床所常用。《千金翼方》分89门,载方2000余首,在编撰《千金翼方》时,孙思邈看到《伤寒论》较为完整的版本,于是采用“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研究方法,以方为法,归类相从,以揭示伤寒六经辨治的规律。
    王焘的《外台秘要》成书于唐天宝十一年(752年),共40卷,分1104门,载方6000余首,内容包括伤寒、温病、黄疸、疟疾、痰饮、咳嗽、消渴、虚劳、妇人病、小儿病、眼疾、五官病、痈疽发背等各科疾病。该书所录方药除各家方书所载外,尚有来自民间的单、验方,名方黄连**汤、紫雪丹等均出于此书。每一医论或医方均注明出处,从中可以窥见许多唐以前的古医籍内容,包括已经散佚的方书,为后世对唐以前方书的辑佚工作提供了宝贵资料。
    二类是官修方书。
    隋炀帝敕编的《四海类聚方》2600卷,成书于大业十年(614年),《四海类聚单方》300卷;唐明皇李隆基御撰《开元广济方》,成书于公元723年;唐德宗于贞元十二年(796年)颁行《贞元集要广利方》5卷,以上方书均已亡佚。两宋继承了隋唐官修方书的传统。宋太宗赵光义诏陈昭遇、王怀隐等集体编撰《太平圣惠方》(简称《圣惠方》)100卷,载方16834首,于公元992年刊行。北宋政和年间(1111~1117年),宋徽宗赵佶敕撰《圣济总录》(一名《政和圣济总录》),共200卷,分66门,载方近2万首,由政府组织医家广泛搜集历代方书及当时民间及医家所献验方和“内府”所藏秘方汇编而成,包括有内、外、妇、儿、五官、针灸、正骨、养生各科。该书每科之前有论述一篇,下分若干病证,所载病证分理、法、方、药、炮炙、服法、禁忌等项论述,内容极其丰富。由于这些大型方书部帙浩繁,寻检不便,宋太医局名医陈师文、陈承、裴宗元等奉朝廷之命,向民间广征确有**的验方,精选其中经反复试验行之有效的方剂,分类编辑成册,并交给当时专门管理、经营**的“和剂局”,按统一规格配方或制成丸散膏丹进行出售。这个宋代官府药局的成药配方范本就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简称《和济局方》),本书初刊于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分5卷,21门,297方。后于宋·大观年间(1107~1110年)、宋·绍兴年间(1131~1161年)、宋·宝庆年间(1225~1227年)、宋·淳祐年间(1241~1252年)多次重修增补,内容不断丰富,书名与卷次也多次调整。现存本为10卷,附《用药指南》2卷,分14门,共788方,凡属绍兴后增补的方剂,书中均标明年代。该书是我国历史上**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药典,其中许多方剂至今仍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如二陈汤、十全大补汤、四君子汤、四物汤、逍遥散等。
    三类是临床专科方书。
    骨伤科: 唐·蔺道人撰《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成书于841~846年,是我国现存*早的一部骨伤科专书。书中收载医方50首,用药139味,有外洗、外敷、内服等多种用法。书中不仅阐述了伤科疾病辨证用**法,还记载了蔺道人**骨折的方法和步骤,包括小夹板固定等。
    妇产科: 唐·昝殷撰《产宝》,成书于853年,3卷,52论,378方,今传世者为宋刊增删本《经效产宝》。宋·朱端章《卫生家宝产科备要》8卷,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24卷。
    儿科: 唐·不著撰人的《颅囟经》,由清代的《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2卷,列15种病证,载方42首。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8卷、《钱氏小儿方》8卷,刘昉《幼幼新书》40卷,陈文中《小儿病源方论》4卷,董汲《小儿斑疹备急方论》1卷。
    外科: 宋·东轩居士《卫济宝书》1卷,
    目录
    总序
    前言
    总论001
    **章方剂学发展简史003
    第二章治法与方剂008
    **节治法与方剂的关系008
    第二节常用治法009
    第三章方剂的分类012
    第四章方剂的组成与变化014
    **节方剂的组方原则和基本结构014
    第二节**的配伍015
    第三节方剂的变化形式016
    第五章剂型018
    **节定义与分类018
    第二节常用剂型019
    第六章方剂的(煎)服法023
    **节煎药法023
    第二节服药法025
    附古方药量考证026
    各论027
    第七章解表剂029
    **节辛温解表029
    麻黄汤029
    桂枝汤031
    九味羌活汤032
    止嗽散033
    第二节辛凉解表034
    银翘散034
    桑菊饮035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036
    柴葛解肌汤037
    升麻葛根汤038
    第三节扶正解表038
    人参败毒散038
    加减葳蕤汤039
    再造散040
    第八章清热剂042
    **节清气分热043
    栀子豉汤043
    白虎汤043
    竹叶石膏汤045
    第二节清营凉血045
    清营汤046
    犀角地黄汤047
    第三节清热**048
    黄连**汤048
    普济消毒饮049
    凉膈散050
    仙方活命饮051
    第四节清脏腑热052
    导赤散052
    龙胆泻肝汤053
    左金丸054
    泻白散055
    苇茎汤056
    清胃散057
    玉女煎058
    葛根芩连汤058
    芍药汤059
    白头翁汤060
    第五节清虚热061
    青蒿鳖甲汤061
    清骨散061
    当归六黄汤062
    第九章祛暑剂064
    **节祛暑解表064
    香薷散064
    第二节祛暑利湿065
    六一散065
    桂苓甘露散066
    第三节清暑益气067
    清暑益气汤067
    第十章涌吐剂069
    瓜蒂散069
    第十一章泻下剂071
    **节寒下071
    大承气汤071
    大黄牡丹汤073
    大陷胸汤074
    第二节温下074
    大黄附子汤074
    温脾汤075
    第三节润下076
    麻子仁丸076
    济川煎076
    第四节逐水077
    十枣汤077
    第五节攻补兼施078
    黄龙汤079
    第十二章双解剂080
    **节解表攻里080
    大柴胡汤080
    防风通圣散081
    疏凿饮子082
    第二节解表清里083
    大青龙汤083
    石膏汤084
    第三节解表化痰085
    小青龙汤085
    参苏饮086
    第十三章和解剂087
    **节和解少阳087
    小柴胡汤087
    蒿芩清胆汤088
    达原饮089
    第二节调和肝脾090
    四逆散090
    痛泻要方091
    逍遥散092
    第三节调和脾胃093
    半夏泻心汤093
    第十四章温里剂095
    **节温中祛寒095
    理中丸095
    小建中汤097
    吴茱萸汤098
    第二节回阳救逆099
    四逆汤099
    回阳救急汤101
    第三节温经散寒102
    当归四逆汤102
    黄芪桂枝五物汤103
    阳和汤103
    第十五章补益剂105
    **节补气105
    四君子汤106
    参苓白术散107
    补中益气汤108
    生脉散109
    玉屏风散110
    第二节补血111
    四物汤111
    归脾汤112
    当归补血汤114
    第三节气血双补115
    八珍汤115
    炙甘草汤116
    泰山磐石散117
    第四节补阴118
    六味地黄丸118
    大补阴丸(原名大补丸)119
    左归丸120
    一贯煎121
    百合固金汤123
    第五节补阳123
    肾气丸124
    右归丸125
    第六节阴阳双补126
    地黄饮子126
    龟鹿二仙胶127
    第十六章固涩剂129
    **节固表止汗129
    牡蛎散129
    第二节敛肺**130
    九仙散130
    第三节涩肠固脱130
    真人养脏汤130
    四神丸131
    第四节涩精止遗132
    金锁固精丸132
    桑螵蛸散133
    第五节固崩止带134
    固冲汤134
    固经丸134
    易黄汤135
    第十七章安神剂136
    **节重镇安神136
    朱砂安神丸136
    第二节滋养安神137
    天王补心丹137
    酸枣仁汤138
    交泰丸139
    第十八章开窍剂141
    **节凉开141
    安宫牛黄丸141
    紫雪143
    至宝丹144
    行军散145
    第二节温开145
    苏合香丸(原名吃力伽丸) 145
    紫金锭(又名玉枢丹)146
    第十九章理气剂148
    **节行气148
    越鞠丸(又名芎术丸)148
    柴胡疏肝散149
    金铃子散149
    半夏厚朴汤150
    枳实薤白桂枝汤151
    四磨汤151
    厚朴温中汤152
    暖肝煎152
    天台乌药散153
    第二节降气154
    苏子降气汤154
    定喘汤154
    旋覆代赭汤155
    第二十章理血剂157
    **节**祛淤157
    桃核承气汤157
    血府逐瘀汤159
    补阳还五汤160
    复元**汤161
    温经汤162
    生化汤163
    失笑散164
    桂枝茯苓丸165
    鳖甲煎丸165
    第二节止血166
    十灰散167
    咯血方167
    小蓟饮子168
    槐花散169
    黄土汤169
    四生丸170
    第二十一章治风剂171
    **节疏散外风171
    川芎茶调散171
    大秦艽汤172
    消风散173
    小活络丹(活络丹)174
    牵正散174
    玉真散175
    第二节平息内风176
    羚角钩藤汤176
    镇肝熄风汤177
    天麻钩藤饮178
    大定风珠178
    第二十二章治燥剂181
    **节轻宣外燥181
    杏苏散181
    桑杏汤182
    清燥救肺汤183
    第二节滋阴润燥184
    增液汤184
    麦门冬汤185
    益胃汤186
    养阴清肺汤187
    第二十三章祛湿剂188
    **节燥湿和胃188
    平胃散188
    藿香正气散189
    第二节清热祛湿190
    茵陈蒿汤190
    八正散191
    三仁汤191
    甘露消毒丹192
    二妙散193
    第三节利水渗湿193
    五苓散193
    猪苓汤195
    防己黄芪汤195
    第四节温化寒湿196
    苓桂术甘汤196
    真武汤197
    实脾散198
    萆薢分清饮(原名萆薢分清散)199
    第五节祛风胜湿199
    羌活胜湿汤200
    独活寄生汤200
    第二十四章祛痰剂202
    **节燥湿化痰202
    二陈汤202
    温胆汤204
    第二节清热化痰204
    清气化痰丸204
    小陷胸汤205
    第三节润燥化痰206
    贝母瓜蒌散206
    第四节温化寒痰207
    苓甘五味姜辛汤207
    第五节化痰息风207
    半夏白术天麻汤207
    第二十五章消食剂209
    **节消食化滞209
    保和丸209
    枳实导滞丸210
    第二节健脾消食210
    健脾丸211
    枳实消痞丸(失笑丸)211
    第二十六章驱虫剂213
    乌梅丸213
    参考文献216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