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永久缺货
QQ咨询:
有路璐璐:

永久缺货

  • 作者:西篱
  • 出版社:羊城晚报
  • ISBN:9787554301883
  • 出版日期:2015年05月01日
  • 页数:319
  • 定价:¥5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54301883
    • 作者
    • 页数
      319
    • 出版时间
      2015年05月01日
    • 定价
      ¥50.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
    文章节选
    **章 “亚洲**刀”全纪实





    1.抉择





    1996年5月。


    古诗云:“农家无闲月,五月人倍忙。”对于李朝龙教授来说,他的人生既无四季,更无闲月,只有手术和病人。


    此时,李朝龙教授领导的南方医院肝胆血管外科,经过近4年的大动物的器官移植实验,完成了各项预定目标,按计划进入临床过渡的准备。


    5月14日这天,梁锦河在家人搀扶下,出现在南方医院。


    这位来自广东从化的农民,从5年前开始,嗜烟嗜酒,似乎不吃饭可以,烟酒不能缺,每天至少要抽两包烟。虽然他才38岁,但面色蜡黄,双颊凹陷,有气无力。和大多数病弱无力、情绪淡漠的人一样,他不太愿意与人对视,偶尔抬起眼皮,眼睛毫无光泽。


    但是,经过详问病情和交流后,他忧郁的眼神里涌出了强烈的求生渴望。


    每当看到病人这种眼神,李朝龙的心中就会升腾起*大的悲悯,就会为他们拼命!


    早在1991年的年末,梁锦河因右上腹不适,到南方医院求治。当时B超检查提示右肝前叶占位,进行了右肝前叶切除术,病理证实为“低分化型肝细胞癌”。手术很成功,术后他恢复良好,无黄疸,无腹痛及其它不适,生活如常。手术后第二年,他回**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南方医院)两次复查,未发现肝癌复发。


    当时,因为对“低分化”概念没什么了解,梁锦河并没有意识到,肝癌细胞,会将不幸埋藏在自己的生命里。机体组织的细胞从胚胎到发育成熟, 要经过各种分化阶段。细胞愈原始,分化的潜力愈大,所形成的**成分越复杂。病理检查根据**细胞分化程度的高低,分为高分化癌、低分化癌与未分化癌。高分化癌及**组织与正常组织相似,成熟��高,恶性度低。低分化癌与未分化癌**组织与正常组织相差很大,成熟度差,恶性度高。高分化癌转移少,发展慢,预后良好。低分化癌转移多,发展快,预后差。


    1993年7月,梁锦河到南方医院复查,B超提示右肝胆囊旁有2.2X1.5cm低回声。当时他没有任何不适感觉,也无任何症状,寝食正常,也照常劳动。


    从1996年3月开始,梁锦河感到浑身无力,胃口差。至5月初,他吃不下东西,出现腹胀,无法下地干活,体重迅速减轻了两公斤。


    健康人体重减轻两公斤在形体上没什么大变化,对于原本就消瘦的他,这两公斤肉,让他立刻现出病人的形,这才引起了家人的重视,赶紧要求复查入院。


    CT检查提示:肝内多发占位。查体一般情况好,全身皮肤巩腊无黄染,表浅淋巴结无肿大,心肺听诊正常,腹部平坦,肝肋下未触及,脾侧位肋下刚触及,无压病,光滑。全腹未触及包块,肠鸣音正常。


    考虑梁锦河在四年半前进行过肝细胞癌手术,李朝龙教授要求进一步详细检查。经过心电图检查、胸电及各项生化检查排除有远处转移,又进行了详细全面的体格检查和肝胆专科检查,*后被诊断为肝癌术后复发伴肝内及肝外转移。


    虽然梁锦河肝癌手术后存活已经接近5年,但这次的肝癌复发,将死亡的威胁逼到了眼前。李朝龙教授曾经经过大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研究发现,肝切除75%不影响生命存活,但梁锦河的肝已经没有可留用部分,肝癌复发伴肝内及肝外转移,还累及腹腔内除心肺以外的其他器官。


    梁锦河入院第二天,李朝龙教授一早就赶到病房查房。


    当天的住院医生写下查房记录:


    **李朝龙主任查房,详细询问了病史及查体,指示患者为晚期肝癌,无法手术切除,必要时可经腹动脉插管化疗,目前先外周应用5-Fu0.5 ,1/日,羟基喜树碱4mg 隔日用,执行。





    梁锦河应用化疗**后无任何不适,食量还有所增加。但是,查血象,他的血白细胞只有3300。对于癌症病人来说,白细胞低,警示其免疫力十分低下,时刻会面临危险。所以,李朝龙教授指示化疗**暂停。


    16日上午的B超检查提示,梁锦河的腹主动脉旁已有肿大淋巴结,肝内门静脉有癌栓,其肝癌已经是晚期。


    梁锦河及家属知情后,主动要求做肝移植手术,并向医院递交了申请书。


    李朝龙教授决定就梁锦河的病例,立刻组织召开科内讨论会。


    全科医生迅速集聚医生办公室。


    李朝龙教授望着他的战友们,心中产生很多感概。短短的3天时间里,他只要一闭上眼睛,就看见梁锦河脸上从薄薄的皮肤下凸起的颧骨,以及一双眼睛里对他的恳求。


    他要作出一个决定……








    2.难忘的1996年


    李朝龙教授后来曾说:“在那个年代,总觉得有使不完的劲,只知道拼命干,把科室快点搞上去。全科同志很齐心,一呼百应,都抢活干,很留恋那样的日子!”


    1996年,南方医院的肝胆血管外科发展到达了鼎盛时期。由于建器官移植层流病房,肝胆外科的普通病房减少了9张病床,而手术却比上一年增加了108台,全麻手术居全院之首。也就是说,李朝龙教授率领下的肝胆外科,只用了5年时间,就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是啊,这是个多么齐心协力的团队!医学探索就像是冲浪,大家并肩作战,一群勇敢的冲浪者,一会儿在浪尖,一会儿在波谷,每天都在迎接挑战,彼此配合默契。有时看似冒险,实际上是一种有充分准备的大步跨越。


    跨越成功之后,那种难得的精神享受,便是*大的回报!


    在科学探索的领域里,谁都希望找到捷径。思维决定人的行为导向,不同的人观察事物、追求目标,总有不同的路径和发现。李朝龙教授一再对团队里的战友们说:“无论你走平路还是爬坡,都要一步一个脚印。但未必先踏三山五岳,再登珠穆朗玛。如果你的**目标是爬上*高峰,不如一开始就一步一步地登向珠峰,这就是捷径!”


    南方医院肝胆血管外科微创外科、器官移植手术的发展,就是在李朝龙这位深谋远虑的“将军”的率领下,一开始就瞄准难度大的肝脏微创手术、多器官联合移植进行攻坚。


    攻坚的成功,证明了李朝龙快速发展外科战略思路的实效性和创新性。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腹腔镜肝切除的课题研究获得了广东省的资助。


    经过艰辛努力,至1996年,李朝龙教授已经完成了20种肝脏微创手术,手术种类和数量均居当时国内领先和世界先进行列。他发明了腹腔镜下肝动脉结扎、肝动脉插管、门静脉插管和双插管及其皮下药盒植入法,使手术简单易行、风险降低、病人康复更快。


    当年11月,作为广东省腹腔镜外科和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的创始人和带头人,为了培养外科人才,李朝龙教授特地举办了国内首届腹腔镜肝脏外科讲习班。这种培训班,他举办了多期,而且是免费的,让同行大为受益。作为一名军人,一个医学专业学科带头人,李朝龙教授认为,为**的医学事业,技术业务上的学习和分享,就要不分你我,就要大公无私。





    南方医院肝胆血管外科医生办公室。


    吕祥枝、赵国湘、周杰等3位副教授到了,7位主治医生于晓园、朱玮冰、方学军、廖彩仙、林建华及进修生黄丽辉、苗建国也到了。


    作为一名**的外科专家,长期以来,李朝龙教授一直用他敏锐的眼光,不停地盯着临床出现的新问题。有了问题就要尽快找到答案。为了寻找答案,他常常废寝忘食,在家吃饭时都没意识到自己在吃饭,反问妻子:“我装饭了吗?”妻子心疼他向来吃得少,骗他说:“没有!”于是他又去盛饭……


    他说:“不让思维睡觉,不让问题过夜。”


    正是这种特殊的个性和对自己的特殊要求,造就他的特殊智慧。只有乐于思考和善于思考的他,才有可能破解前人无法解决的难题。


    为梁锦河,他已经思考了几个夜晚,并考虑要采用非常规的手段。


    今天,他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苗建国详述了梁锦河的病史之后,于晓园率先发言。


    “该患者1991年12月30日因肝癌手术,93年7月份B超提示复发,近3月来纳差乏力,但无明显体征,无远处转移。CT提示肝内多发占位,无法局部切除。病人和家属申请肝移植。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是:该患者是否适应肝移植。我个人认为,目前,他才住院2天,检查还不全面,一些检查还在进行中……”


    于晓园浅浅地触碰了一下主题,打住了。


    李朝龙希望他们能够说出一些能够打动他的意见,也必须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他说:“讨论的目的是此病例是否能行肝移植。但我认为,此病人不是理想的移植对象。国外对肝移植对象的选择条件要求是比较严的,在中国肝移植不适应小肝癌。肝移植也有死亡威胁,主要原因是感染,而不是肝癌的转移。病人及家属坚决要求肝移植,也知道如果为他行肝移植,将是我科的首例,他们信任我们。肝移植是代表肝胆外科的技术力量的,医院领导也曾经指示一定要把肝移植搞上去。该病人是否能作为肝移植候选,应先进一步检查。尽管如此,我也相信我们的实力。科里已给医院打了报告,批了经费。今天,我们要提出**计划、手术方式及注意事项。目前,大家要多看书,在理论上强化一下,结合临床实验,多考虑细节。广东三家大医院中,就我院还没有进行肝移植,院领导是希望我们能够突破的。我们有决心从今年开始,每年增加移植数量,提高质量!”


    当时,中国国内肝移植已有140多例,但大多数行肝移植的患者生存时间都没有超过一年,其死亡原因主要是感染。


    因此,大家建议对梁锦河做进一步检查,包括:CT、腹主动脉,肝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核磁共振,有无门静脉栓子。查肝的病毒,痰、血尿细菌培养,凝血因子查全,特殊激素测定,以及全消化道钡餐排除肠道疾病,等等。


    又有人提出,梁锦河的CT片子质量不理想。另外,其肝癌手术后复发,膈肌及腹膜会不会有浸润?


    “这些问题,我也考虑到了。”李朝龙说,“此病人由肝移植组朱玮冰主治医生专门负责管理。”


    朱玮冰点头:“好!”


    李朝龙望着朱玮冰,一字一句叮嘱:“进一步检查有无邻近侵犯。行胸片、全身骨扫描、CT、血管造影,了解肝动脉、门静脉以及有无异位血管。多谱勒了解肝内血管并测血流量。做重要脏器功能检查,免疫状况、营养状况、精神检查、组织配型等检查。该患者有轻度脾功能亢进表现,术前用neural,术中用cyclosporin。应用抗病毒**。抗生素要用一周左右,注意预防胆瘘、出血等并发症!”


    朱玮冰一一详细记录:“明白!”








    3. 医学与冒险同在





    事实上,在5月17日的这次讨论中,大家对梁锦河能否进行肝移植手术,是持怀疑态度的。因为,他不仅仅是肝的问题,还有肝内外的癌转移,需进一步进行有关项目检查。


    经检查,梁锦河心肺无异常,脾功能轻度亢进。心电图、胸片正常。总胆红素26.2mmol/L,谷丙转氨酶71u,B超提示腹膜后淋巴结肿大。门静脉癌栓形成,小量腹水。


    梁锦河本人和家属强烈要求器官移植。


    要挽救他的生命,似也只有这一条出路。





    晚上下班时,李朝龙教授又去病房看梁锦河,陪他聊聊天。


    虽然病人的体征和所有检查、**情况主治医生都有详细记录,但李朝龙教授还是要问问他方方面面的情况,他身体方面的各种感觉。这是李朝龙教授的习惯,要了解病人,不仅仅是病史,还包括他们的人生态度,面对疾病甚至死亡的精神强度。病人的意志是非常重要的,在医生和死神的搏斗中,他们的意志不容忽视。


    “今天胃口好不好?”


    “好,好。李教授,你一定要救我。”梁锦河用手指指自己的腹部,用力说:“我这个不行了,你给我换个好的,你一定要帮我!”


    “你不止肝不能用了,其他一些器官也不行了。”

    <p style="text-indent:21.
    目录
    **篇 **时刻. 14


    **章 “亚洲**刀”全纪实... 18


    1.抉择... 18


    2.难忘的1996年... 20


    3. 医学与冒险同在... 22


    4. 大战前的冷静... 27


    5.决策时刻... 31


    6.行车过程中的供体手术... 35


    7. 亚洲首例五脏器联合移植... 40


    8.术后惊魂... 44


    9.术后**天... 51


    10.术后第二天... 54


    11.术后第三天... 55


    12.术后第四天... 57


    13.术后第五天... 59


    14.术后第六天... 62


    15.术后第七天... 63


    16.生死第八天... 66


    17.生死第九天... 68


    18.生死第十天... 70


    19.生死第十**... 72


    20.生死第十二天... 74


    21.生死第十三天... 75


    22.生死第十四天... 77


    23.生死第十五天... 78


    24.生死第十六天... 80


    25.生死第十七天... 82


    26.生死第十八天... 84


    27. 死亡小结... 85


    第二章 中国首例和世界首例... 87


    1. 创造中国*新脾脏切除术式... 87


    2.中国首例腹腔镜微波肝癌切除术... 88


    3.首创胰腺癌新根治术... 90


    4. 世界首例双侧颈总动脉置换术... 93


    第三章 “你不怕上军事法庭吗?”... 94


    1.任何事情的意义,都不能和生命相比!... 95


    2.重生的少女... 96


    3. 医生救人是天职... 99


    第二篇
    少年壮志. 101


    **章 苦孩子 好学生... 104


    1. 孩子和小牛... 104


    2.1955年春天的那一场雪... 108


    3.难忘的老师... 115


    4.少年刚强... 118


    5.要成为雷锋那样的人... 123


    第二章 理 想... 126


    1.善良与命运... 126


    2. 龙的传人... 130


    3.学好本领,好上前线去... 133


    4. 火种,忘不了点亮他的人... 135


    5. 给外国人表演手术... 137


    6. 自建手术室... 139


    7.首例全胃切除... 141


    第三篇 坚忍不拔 自强不息. 142


    **章 肝胆相照... 146


    1. 谁比他更懂“肝胆相照”... 146


    2.**次肝移植实验研究... 149


    3.无人知晓的怪病... 153


    4.《广州日报》报道:不气馁... 156


    5.自制人肝标本... 158


    6.肠道里的“拦河坝”... 161


    7. 在国内率先研究“胰胆返流”... 163


    ⒏发明“后径路解剖肝门”... 164


    ⒐ 11年写成中国**部《肝脏移植》... 164


    ⒑ 快速发展外科的战术和战略... 167


    ⒒长生的晚期结肠癌患者... 171


    ⒓ 切除原发灶,减除癌肿负荷... 173


    ⒔大出血命悬一线,总是化险为夷... 175


    ⒕器官移植实验再次启动... 179


    第二章 为医学贡献了什么?为人类留下了什么?... 181


    1.李朝龙教授对医学的贡献... 181


    2.李朝龙教授主要研究内容和发表的相关论文... 183


    第三章 军人情怀... 186


    第四篇 伟大的时代 伟大的使命. 203


    **章 金子在哪都闪光... 208


    1. 在小榄人民医院... 208


    2.韶关市荣誉市民... 210


    第二章 创立华医学理论体系... 214


    1. 为实现中国医学梦投石问路... 217


    2. 华医学理论体系溯源... 221


    第五篇 再创辉煌. 227


    **章 挑战世界难题, 切“不能切”的**... 232


    1. 攻克世界性手术难题... 233


    2.美国医生称:“李朝龙教授不但是我见过的*好医生,也是一个伟大的人。”... 236


    3.“搬掉”11岁女孩身上的“大山”... 240


    4.6岁女童胸部的巨瘤... 245


    5.“俄罗斯巨瘤”... 246


    6.冯二的眼泪... 248


    7.如悬挂腰鼓的泰国**... 250


    第二章 华医学**疑难病症... 253


    1.肝癌三兄弟... 253


    2. 当心脏快要停跳... 256


    3. 多发转移的晚期肺癌... 259


    4. 过敏性紫癜可怕,激素更可怕... 262


    5. 梦游男孩,娥婆婆... 266


    6. 患“羊癫疯”的女孩和小表弟... 268


    7. 在自己和妻子身上做试验... 270


    8.下辈子给你做丫鬟... 273


    9.一个孩子和一个母亲的来信... 276


    10.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 282


    11.假如高烧不退……... 285


    12.华药宝贝... 287


    13.家有“好”孩子... 288


    14.胎儿畸形和染色体畸形... 289


    15.师先生差点要女儿离婚... 291


    尾声. 295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