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国粹与国学
QQ咨询:
有路璐璐:

国粹与国学

  • 作者:许地山
  •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1121288
  • 出版日期:2014年11月01日
  • 页数:154
  • 定价:¥26.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国粹与国学》综汇作者许地山在大公报相继发表的十三篇议论文章,论题涵盖宗教、文物、语文三个领域。其中《宗教底妇女观》论述了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对妇女的态度,以及产生这种态度的原因,是较早的探讨女性地位的论文。《国粹与国学》一文是作者*后一篇完成的遗著。文中严厉地批评了当时中国一批以保存“国粹”为口号,而不知“国粹”为何物的文人学者。
    文章节选
    宗教
    原始的儒,儒家,与儒教
    在原始社会中,凡长于一技,精于一艺底人,他必定为那群众所敬重。因为他能办群众所不能底事,所以他在那社会中底地位*高,且具有治人底能力。在草昧时代,人民*怕的是自然界一切的势力,疾风,迅雷,景星,庆云,乃至山崩,河决,无一不是他们所畏怖底。他们必要借着“前知”或“祈禳”底方法来豫防,或解救那一切的灾害。然而“前知”“祈禳”底事不是人人能办底,在一个团体中至多不过是三五个人而已。这样具超常人能力底人,必能制度,创物。这等人在中国古代,高明者为“圣人”,次者也不失为“君子”。但无论是圣人也罢,君子也罢,他们底地位即是巫祝,是宰官,或者也是君王。女娲炼石,神农尝药,蚩尤作雾,史皇(苍颉)制书等等,都是圣人能作物底;同时,他们是君主。史书多说蚩尤好乱喜兵,少说到他底好处,可是他也不定是很暴虐的人。他也是个儒者,《管子·五行》:“昔者黄帝得蚩尤而明于天道;得大常而察于地利;得奢龙而辩于东方;得祝融而辩于南方;得大封而辩于西方;得后土而辩于北方。黄帝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看来蚩尤还是一位助人君知天时底人哪。时代越下,依圣人曾经创作底事物而创作底人越多,“圣人”“君子”底尊号,当然不能像雨点一般,尽落在这些不发明而制物底人底头上,于是古人另给他们一个名字叫做“儒”。
    “儒”这个字,《说文》解作“术士”。依这两个字底解释,是办事有方法底人底意思。(“术”《说文》解作“邑中道”,《广雅》解作“道”。“术”“道”相通,可见“术士”即是“道士”。)从制字底本谊说,“儒”从人需,“需”《易·象》说是“云上于天”。《序卦》说是“饮食之道”。由说前是天地之道,而后说是人道,那就是说,儒是明三才之道底人。这个意思,汉朝的扬雄给他立个定义说:“通天,地,人,曰儒。”(《法言·君子篇》)*初的儒——术士——都是知天文,识旱潦 底,他底职分近于巫祝,能以乐舞降神。他是巫官,是乐官,又是教官,《虞书》载舜命夔典乐教胄子,以谐神人,即是此意。其后衍为司乐之官,“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使有道有德者教国之子弟,死则为乐祖,祭于瞽宗”。(《周礼·大同乐文》)儒者皆以诲人为职志,其渊源未必不在于此。怎么说*先他也不过是巫觋瞽蒙**人呢?古人以衣冠为章身序官之具,因其形式辨别那人底职分,儒者所戴底帽子名“术氏冠”,又名“圜冠”,圜冠是以鹬(翠鸟)羽装饰底帽子,用来舞旱噗求雨底。《庄子·田子方》有一段话说,“儒者冠圜冠者知天时;履句屦者知地形;缓佩决者事至而断”。可见周代底儒,虽不必尽为舞师之事,而他底衣冠仍然存著先代底制度,使人一见就可以理会他是“通天地人底人”。(参看章太炎《国故论衡·原儒》。)又《诗传》所谓“建邦能命龟;田能施命;作器能铭;使能造命;登高能赋;师旅能誓;山川能说;丧纪能诔;祭祀能语;君子能此九者,可谓有德音,可以为大夫”。这九能中,巫祝之事占了一大半,然而不失其为大夫,君子。
    儒者既为��士的统称,所以凡有一技一艺之长对于所事能够明了,熟练,和有法术能教人底都可以称为儒,儒为术士。故“教之以事,而谕诸德者”为师(《文王世子》文),“有六艺以教民者”为保,保就是儒。“艺”,“术”,“道”三字,在典籍中几成为儒者底专卖品。《天官·大宰职》说“儒以道得民”;《地官·保氏职》说“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这里底“道”,是技术材艺底道。《晏子春秋·内篇》第五说,“燕之游士,有泯子午者,南见晏子于齐,言有文章,术有条理,巨可以补国,细可以益晏子者三百篇”。又《吕氏春秋·博志》,“孔,墨,宁越,皆布衣之士也,虑于天下,以为无若先王之术者”。我们可以看出泯子午所有底是补国益身底法术;孔,墨,宁越所学底是先王底经术。“法术”“经术”都是儒者底职志,是圣人所务底。《礼记·乡饮酒义》说:“古之学术道者,将以得身也,是故圣人,务焉。”“术道”就是艺术。到这里,我们不能不略讲一点“艺”底意思。
    保氏所教底是艺。《汉书·儒林传》:“古之儒者,博学虖六艺之文。六艺者,王教之典籍,先圣所以明天道,正人伦,致至治之成法也。”明六艺是先圣致治底道术,是世儒所习所教底。六艺是政教学艺底基础,自来就有今文古文两派说法。主这说底为“纯乎明理”为今文六艺;“兼详纪事”为古文六艺。此外还有保氏所教底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大戴礼》有“小艺”“大艺”底分别,故此,我以为六艺可以分为小学六艺和大学六艺。小学六艺是小艺,就是童子八岁出外就舍所学底,五礼,六乐,五射,五驭,六书,九数。大学六艺是大艺,即所谓六经,是束发时在大学所学底,《易》《书》《诗》《礼》《乐》《春秋》。不过大学所习底大艺古时只有四样,《王制》:
    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
    《庄子·天下篇》也说:
    古之人其备乎!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明于本数,系于末度。六通,四辟,大小精粗,其运无乎不在。其明而在数度者,旧法世传之,史尚多有之。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
    ……
    目录
    周序
    宗教
    原始的儒,儒家,与儒教
    医学与道教
    宗教底妇女观
    文物
    大中磬刻文时代管见
    清代文考制度
    香港考古述略
    礼俗与民生
    猫乘
    语文
    中国文字底命运
    青年节对青年讲话
    拼音字和象形字的比较
    国粹与国学
    中国文字底将来
    编辑推荐语
    这是一套集民国学术界、思想界精英人才的学术文化丛书。思想上崇尚独立自由之精神,治学上勤恳、严谨、踏实。这些书籍堪称中国思想和学术上又一次百家争鸣时期的**著作,内容涉及文学、史学、文化等领域,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创新性、时代性、学术性、可读性。
    一、 本丛书是民国时期学术文化经典之作,至今这些思想和学术文化仍对我们有较大的价值和帮助。
    二、从阅读这些思想、学术文化经典之作,借鉴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成果,促进当今学人在更高的层次上研讨民族文化传统与现代西方文化的交接融合,达到思想上的独立、创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