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活在清宫 揭秘皇家生活内幕,曝光宫墙内外的隐秘事件,还原历史真相,绝无半点戏说 
QQ咨询:
有路璐璐:

活在清宫 揭秘皇家生活内幕,曝光宫墙内外的隐秘事件,还原历史真相,绝无半点戏说 

  • 作者:郭文钠 出 版 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ISBN:9787550250529
  • 出版日期:2015年05月01日
  • 页数:256
  • 定价:¥18.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这是一个将皇权斗争、宫闱情仇演绎到**的王朝。不论是皇太极和海兰珠感天动地的旷世恋情,还是康熙帝削藩平叛定江山的文治武功,抑或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波诡云谲……一幕幕过往的传奇往事,也是一幅幅大清王朝发展的历史画卷,尽在此《活在清宫》中揭开面纱。
    文章节选
    未破解的清初疑案——努尔哈赤人生的三大谜团
    努尔哈赤是大清帝国的奠基人,他以十三副甲胄起兵,四处征战,用武力和智谋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起后金,从而为清朝入主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一生多次面临险境,却屡屡转危为安,颇具传奇色彩。
    努尔哈赤发迹之谜
    明朝时,女真分为建州、海西和野人三部。建州部又分为建州卫、建州左卫和建州右卫。建州左卫都指挥使一职由努尔哈赤的家族世代继承。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努尔哈赤生于建州左卫赫图阿拉,他的先辈从六世祖猛哥帖木儿起就受明朝册封,官至右都督,祖父觉昌安和父亲塔克世先后担任建州左卫都指挥使。努尔哈赤的母亲喜塔拉氏是建州都督王杲之女,嫁给塔克世后先后生下三子一女,努尔哈赤是长子。
    努尔哈赤10岁那年,喜塔拉氏去世。塔克世娶了哈达部贝勒王台的养女那拉氏,从此他们兄弟几人的日子就不怎么好过了。那拉氏尖酸刻薄,对喜塔拉氏所出之子冷眼相看,还在丈夫面前说他们的坏话,以致塔克世对几兄弟产生了意见。
    为了躲开继母的白眼,努尔哈赤常到抚顺、清河等地经商,结识了不少朋友,学会了蒙古、汉族的语言文字。他还喜欢看《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从中学习韬略兵法。
    明万历二年(1574),由于终为继母所不容,15岁的努尔哈赤被迫带着比他小5岁的弟弟舒尔哈齐寄居于外祖父王杲家,说是寄居,实为人质。王杲与王台有杀父之仇,塔克世是王杲的部将,却薄待王杲之女所出之子,对王台之女那拉氏百般迁就,又与明朝边将李成梁往来密切,甚至暗引明军擒拿王杲。塔克世家庭矛盾的背后实际上是觉昌安父子与王杲的冲突。
    同年,王杲被明军剿捕,后被杀。王杲去世后,努尔哈赤带着舒尔哈齐投奔到明将李成梁的手下当差,他作战勇猛,屡立战功,深受李成梁器重。明万历十一年(1583),图伦城城主尼堪外兰引明兵攻打王杲之子阿台、阿海。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和父亲塔克世误为明军所杀。努尔哈赤悲痛欲绝,一番深思后,决定离开明军,继承父亲的职位,为祖父和父亲复仇。
    努尔哈赤不敢直接向明朝宣战,他将怒火对准了尼堪外兰,兴兵攻打势力强大的尼堪外兰。努尔哈赤此举遭到了建州各部的反对,他们对神结盟,发誓要杀死努尔哈赤,以挽救全族人的性命。
    努尔哈赤接连挫败了族人的暗杀���为,一举攻破图伦城,迫使尼堪外兰远走他乡,其他各部落也纷纷归依他。明万历十五年(1587),努尔哈赤统一了建州三卫,于呼兰山下修筑佛阿拉城,自称女真国淑勒贝勒。此后,他屡屡用兵,兼并海西女真四部(辉发、乌拉、哈达和叶赫),征战蒙古,大大扩张了势力范围。
    努尔哈赤自知尚未有实力出兵明朝,于是向明朝表示忠顺,先后被明朝封为“建州左卫都督佥事”和“龙虎将军”。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正月初一,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城即位,自称金国汗,定国号为金(史称后金),年号天命,俨然成了东北**。
    囚弟杀子成王道
    努尔哈赤之所以能称王,凭的是坚韧不拔的精神,还有能忍他人不能忍之辱、绝他人不能绝之情的冷静乃至冷酷。凡是阻止他成功的人,无论是谁,他都会不由分说地杀掉,即使是亲人也不例外,他的弟弟舒尔哈齐和儿子褚英便是他称王道路上的牺牲品。
    舒尔哈齐生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比努尔哈赤小5岁,兄弟两人感情深厚。祖父和父亲死后,努尔哈赤决定为亲人复仇,舒尔哈齐毫不犹豫地支持兄长的决定。凭着十三副甲胄,两兄弟不畏势单力薄,开始了漫长的征战之路。在努尔哈赤崛起之初,诸事艰难,遭遇过无数艰难险阻,甚至曾身陷绝境,舒尔哈齐始终如一地追随在兄长身旁,随同征战,出谋献策,立下了无数战功。
    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城称汗后,舒尔哈齐被封为贝勒,成为第二号人物,地位仅次于兄长。随着势力的扩大,两兄弟的感情在权力斗争面前出现了裂痕,努尔哈赤隐隐感到了弟弟的威胁,开始有意贬低弟弟的功劳。受到兄长的猜疑,舒尔哈齐愤愤不平,也逐渐起了异心,萌发了与兄长分庭抗礼的念头。舒尔哈齐一边积极地与明朝发展密切关系,一边通过联姻等形式加强与诸女真部落的联系,借以扩充实力。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他娶了乌拉部落的酋长布占泰之妹为妻,次年他又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布占泰,如此一来他与乌拉部落便结成了牢固的同盟。因此,他的声望逐渐与努尔哈赤平分秋色。女真各部酋长朝见时,两兄弟分南北落座,同时受贺。朝鲜使者到满洲,面见努尔哈赤和舒尔哈齐也是行相同的礼仪,并向两人馈赠同样的礼物。他们二人也分别举行酒宴,在各自帐中款待朝鲜使者,回赠礼物。对外,两人同是建州女真的首领,明朝的史书中分别称他们为“都督努尔哈赤”和“都督舒尔哈齐”。
    对于舒尔哈齐的这种行为,努尔哈赤感到忍无可忍。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努尔哈赤讨伐哈达部。舒尔哈齐因怀疑城中敌人早有准备,出击略显踌躇。努尔哈赤在哈达城下当众怒斥舒尔哈齐怯战。舒尔哈齐心中不快,两人的不和逐渐浮上水面。在诸贝勒共同参加的会议上,两人常因意见相左而激烈争吵。至此,两兄弟的决裂已是无法避免。
    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原归属乌拉部的蜚悠城准备率部众归附建州。舒尔哈齐和乌拉贝勒布占泰是姻亲关系,他暗中将此事通报了布占泰。
    努尔哈赤派兵迎护蜚悠城来归部众,舒尔哈齐为主帅,随行的还有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次子代善以及大将费英东等人。行军途中,舒尔哈齐借口军旗发光,不是吉兆,要求回师,褚英等人力争,才得以前进。到达乌碣岩时,布占泰伏击了建州军,舒尔哈齐没有参加战斗,褚英、代善领兵拼死奋战才突出重围。
    此后,努尔哈赤借口舒尔哈齐在乌碣岩之役作战不力,下令将其麾下二将处死。舒尔哈齐激烈反对,二将才得以免死。努尔哈赤自此逐渐夺去他的兵权,严加防范。舒尔哈齐的地位由此一落千丈,他感到大祸将至,又不愿从此碌碌无为,于是与长子阿尔通阿、三子扎萨克图商议,图谋另立门户。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舒尔哈齐带着几个儿子和部属离开赫图阿拉,移居浑河上游的黑扯木,公开与努尔哈赤决裂。
    努尔哈赤大怒,他果断采取了强硬措施,没收了舒尔哈齐的家产,并诛杀了阿尔通阿和扎萨克图。努尔哈赤余怒未消,还打算处死舒尔哈齐的次子阿敏,在皇太极等人的极力求情下,阿敏才逃过一劫。
    努尔哈赤把舒尔哈齐囚禁在一间暗无天日的囚室中,四肢用铁锁锁住,仅有一个洞“通饮食”,另一个洞“出便溺”。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八月,舒尔哈齐在囚禁中死去,时年48岁。有人认为,他是被努尔哈赤秘密杀害的。
    继舒尔哈齐之后,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也因权势之争步上了绝路。褚英生于明万历八年(1580),其母是努尔哈赤的发妻佟佳氏。他骁勇多谋,能征善战,在乌碣岩大战中,他的出色表现受到努尔哈赤的赞赏。自从舒尔哈齐死后,努尔哈赤开始让褚英带兵并主持国政。此举说明努尔哈赤有意将汗位传给褚英。这无疑使褚英成了众矢之的,尤其是四贝勒和五大臣的眼中钉。
    四贝勒是努尔哈赤器重的四个子侄——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和皇太极,他们皆觊觎汗位,企图推翻褚英的嗣子之位。早年跟随努尔哈赤打天下的费英东、额亦都、何和礼、扈尔汉与安塞扬古五大臣也不满年轻资历浅的褚英凌驾于他们之上。褚英又操之过急,为了掌握军国大权,不惜削弱四贝勒和五大臣的实力。如此一来,更加引起他们的不满,也让努尔哈赤隐隐感觉到被架空的威胁。
    四贝勒和五大臣联合向努尔哈赤告状,状告褚英为人不公,欺凌贝勒,威迫大臣。努尔哈赤令褚英当面对质,在众叛亲离的处境下,褚英只回答了句:“吾无话可辩。”究竟是心虚还是他知道辩也无用,后人无从得知,只知道褚英从此被解除了兵权。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褚英被幽禁,两年后,他被努尔哈赤下令处死,年仅36岁。
    金国汗死亡之谜
    天命十一年(1626)正月,后金大军抵达军事重镇宁远城下,所向披靡的大军遭到了明大将袁崇焕的顽强抵抗。激战后,努尔哈赤兵退沈阳,不久便撒手人寰。
    突然驾崩的努尔哈赤为自己的子孙们留下了未竟的大业,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关于他的死因,史学界争论不休,至今仍然没有定论。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他是被袁崇焕的炮火所伤而死,还是因为身患毒疽不治身亡?
    清代史料提及努尔哈赤之死时,称他是得病而死,但是细节语焉不详。崇德元年(1636)编纂成的《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四记载:
    天命十一年七月二十三日,努尔哈赤感到身体不适,于是前往清河泡温泉疗养,没想到月末却更加严重了。他乘舟回京(盛京),派人请大妃前来迎接,两人在浑河相遇。在离沈阳四十里的鸡堡,努尔哈赤驾崩。
    从生病到病逝,不过半个月时间,努尔哈赤到底得的是什么病?据《明熹宗实录》记载,袁崇焕认为努尔哈赤是因为大败于宁远,抑郁愤懑,背上患毒疽而死。明人沈国元的《两朝从信录》也持同样的说法。这样看来,努尔哈赤的死因似乎已有定论,然而朝鲜人李星龄著的《春坡堂日月录》却出现了不同的说法。他认为努尔哈赤是因为攻打宁远时为明军的炮火所伤,所以才不治身亡。《春坡堂日月录》提及朝鲜的一个翻译官韩瑗受到袁崇焕的器重,跟随在袁崇焕的身边,亲眼看见了宁远之战的全过程。据史料记载,天命十一年(1626),努尔哈赤率军来到宁远城下。宁远守将袁崇焕严词拒绝努尔哈赤的招降,亲率兵民万人顽强守城。他们在宁远城上架设了11门红夷大炮,向后金大军开火,造成敌军伤亡无数。
    那么努尔哈赤究竟有没有被大炮击伤呢?根据韩瑗的回忆,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中受了重伤,袁崇焕还准备了礼物,明为慰问,实为讥讽。由于受了重伤,并且精神上也受到极大的打击,努尔哈赤整日悒悒不自得,*终郁郁而终。“炮击重伤说”虽有合理之处,但同时也遭到了多名学者的质疑。不过,《春坡堂日月录》是**的证据,没有其他的史料可以佐证。从当时袁崇焕的反应来看,这一论断也站不住脚,倘若努尔哈赤真的被炮击伤,那就是明军的重大胜利,然而为何袁崇焕在多次报告宁远大捷的奏折中,没有提及此事?明朝表彰袁崇焕的圣旨及大臣祝贺宁远大捷的奏疏中,又为何只字不提努尔哈赤受伤一事?
    再者,从宁远之战到努尔哈赤逝世,其间长达8个月,在这8个月中,努尔哈赤不仅亲征蒙古,还回师沈阳抵抗明将毛文龙的进攻,看不出健康有何异常之处,直到七月才有了努尔哈赤生病的记录。炮击重伤说不能成立,然而抑郁病死说似乎也不准确,为何努尔哈赤直到宁远之战8个月后才抑郁病发?这个时间段未免过长了。很有可能是努尔哈赤年近七旬,多年马上征战给他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再加上患上了难以治愈的背疽,所以不久便病逝。
    *爱是宸妃——皇太极和海兰珠
    在皇太极的后宫中,曾出现过博尔济吉特氏三女共侍一夫的情况。这三位女子各有千秋,哲哲为皇太极所敬,布木布泰为皇太极所喜,但皇太极*爱的女人却是宸妃海兰珠。皇太极为她喜,为她悲,为她呕心沥血,可谓是情深意浓。
    海兰珠入宫
    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蒙古科尔沁部贝勒莽古思之女哲哲远嫁皇太极为妻,时年15岁,比皇太极小8岁。皇太极继承汗位后,哲哲被封为大福晋。皇太极对哲哲十分喜爱尊重,可惜她一直没有生育。天命十年(1625)二月,皇太极迎娶了哲哲的侄女布木布泰,即后来的孝庄太后。此后的几年里,哲哲和布木布泰分别生下了几个女儿,却始终没有儿子。
    为了巩固后金与科尔沁部的关系,皇太极又于天聪八年(1634)迎娶了哲哲的另一个侄女、布木布泰的姐姐海兰珠为妃。崇德元年(1636)四月,皇太极在盛京(今辽宁沈阳)称帝,立国号为“清”,正式册封“一后四妃”,其中哲哲被册封为清宁宫中宫皇后;海兰珠为关雎宫东宫宸妃;布木布泰为永福宫次西宫庄妃。五宫后妃中,蒙古科尔沁部的女子便占了三位,皆姓博尔济吉特氏,其中明事理的哲哲深受皇太极的尊重,而年轻的布木布泰也为皇太极所喜爱,但是皇太极真心爱恋的却是晚于此二人进宫的海兰珠。
    海兰珠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她是哲哲的侄女,也是布木布泰的亲姐姐。她比布木布泰大4岁,却比妹妹晚9年嫁给皇太极。海兰珠嫁给皇太极时已经26岁,史书上关于她的记载也是由此开始,之前的海兰珠名不见经传。
    因为海兰珠嫁给皇太极的时候年纪太大了,所以后人便揣测她是嫁过人的寡妇,但这些也仅仅是猜测,年纪大并不能作为“再嫁”“寡妇”的有效证据。年纪大嫁人的女人虽少但并不是没有,“叶赫老女”东哥33岁出嫁,努尔哈赤的侄女孙带格格28岁出嫁。也有人说,史书上之所以没有关于海兰珠嫁过人的记录,是因为寡妇的名头太难听,皇太极有意销毁了这些记载。这也令人难以信服。五宫后妃中的麟趾宫贵妃娜木钟原是林丹汗的囊囊福晋,衍庆宫淑妃巴特玛?璪也曾是林丹汗的窦土门福晋,林丹汗死后,两位福晋率众归附后金,被皇太极纳为妃子。她们不仅是寡妇,还带着孩子。可见寡妇改嫁在当时是很平常的,没有必要因此故意抹掉海兰珠的过去。
    天作之合
    天聪七年(1633)四月,哲哲之母科尔沁大妃偕布木布泰的母亲科尔沁次妃,一同来盛京朝见皇太极,同行的还有布木布泰的兄长吴克善等人。皇太极以极高的规格接待他们。在长达两个月的来访期间,双方相互宴请,确定了皇太极的幼弟多铎与哲哲之妹、哲哲生的皇四女与吴克善之子的婚事,与此同时,也定下了皇太极与布木布泰之姐海兰珠的婚事。
    天聪八年(1634),在兄长吴克善的护送下,海兰珠抵达盛京,与皇太极成婚。这桩婚事对双方都有利,皇太极可借此加强和科尔沁部的联系,而当时哲哲和布木布泰生的都是女儿,没有儿子,为了保住博尔济吉特氏在后宫的地位,两人也都极力促成皇太极和海兰珠的婚事。
    海兰珠到来时,恰逢皇太极亲率大军西征明朝的大同、宣府一带,收降察哈尔林丹汗的部众回朝不久。听到海兰珠前来的消息,皇太极喜不自禁,偕皇后及诸妃出城相迎,并大设宴席接待送亲队伍。随后皇太极又为大军凯旋和察哈尔诸臣举国来附,以及科尔沁部送来海兰珠这几件大喜事,一起举行了盛大的庆典。将海兰珠的到来与出征凯旋并列庆贺,可见皇太极对新妃特别重视。
    海兰珠文静贤淑、秀丽妩媚,入宫以后,深受皇太极喜爱。两人情投意合,几乎形影不离。崇德元年(1636),皇太极册封五宫后妃,海兰珠被封为关雎宫东宫宸妃,仅次于哲哲皇后,位居四妃之首。皇太极赐其宫室名为“关雎宫”,此名取之于《诗经?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表明了皇太极对她缠绵深厚的爱情。
    崇德二年(1637)七月,海兰珠为皇太极生下一子,即皇八子。皇八子的诞生让皇太极欣喜若狂,并为此大赦天下。皇太极在赦令中称“今蒙天眷,关雎宫宸妃诞育皇嗣”,他把这个刚来到人世间的婴儿称为“皇嗣”,即代表着他有意立这个刚刚出生的孩子为皇太子。
    在此之前,皇太极的元妃钮祜禄氏、继妃乌拉那拉氏等人已为他育有七个儿子,但这些皇子们诞生时都没有举行过如此盛大的庆典。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当时已经30岁,是皇太极的得力助手,也是大清的核心人物之一,但皇太极也从未表示过让豪格继承皇位。皇太极此举充分表明了他对海兰珠及皇八子的极大宠爱。
    天人相隔
    然而天不如人愿,崇德三年(1638)正月,未满周岁的皇八子夭折,连名字都未来得及起。《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记载:“崇德三年正月二十八日,关雎宫宸妃所生子,诞生七月染疾,至正月二十八日薨。”海兰珠无法承受痛失爱子的打击,终日以泪洗面,皇太极和她母亲的百般劝慰也不能拂去她的悲伤,她整日郁郁寡欢,不久便身染重病。
    崇德六年(1641)九月,皇太极御驾亲征,攻打明朝军事重镇锦州。不久,从盛京传来了海兰珠病重的消息,当时正处于战争的紧要关头,皇太极犹豫再三,*终还是不顾一切起驾回朝。他一路马不停蹄,抵达距离盛京城不远的地方,见天色已暗,便扎营休息。谁知入夜不久,盛京皇宫遣人来报宸妃病危。皇太极闻报,立即下令拔营起程,连夜赶奔。同时,遣大学士希福等人快马疾驰,先趋问候。
    天尚未明,銮驾刚入盛京就传来海兰珠薨逝的噩耗。皇太极犹如五雷轰顶,直扑关雎宫,当看到已合上双眼的海兰珠时,他实在按捺不住心中的悲痛,声泪俱下,涕泣不已乃至昏死过去,经紧急抢救,才渐渐苏醒过来。面对此情此景,诸王大臣皆跪地劝皇上节哀。
    经众大臣力劝,皇太极才稍止悲痛。他为海兰珠举行了隆重的丧礼,赐谥号为“敏惠恭和元妃”。他还亲自撰写祭文,内容情深义重。在皇太极的坚持下,丧殓仪式以超越常规的规格举行。海兰珠死后火化,暂安于盛京城地载门外五里的墓地,皇太极多次率众王及后宫女眷前往祭祀,每次祭祀他都在灵前奠酒,痛哭不已。回到宫中,皇太极坚持不入宫,而在临时的御屋中居住,以表示对海兰珠的哀悼和怀念。宸妃之丧被视为国丧,皇太极特下诏,崇德七年(1642)元旦大典因为宸妃之丧而停止,举国禁止举行筵宴。在宸妃丧期内作乐的宗室和官吏,都招致了皇太极的怒骂。郡王阿达礼、辅国公扎哈纳便是因为在丧期中作乐,被剥夺了爵位。海兰珠死时才33岁,虽然她和皇太极的婚姻生活只有短短的7年,但她赢得了这位铁血君王*深的爱恋,可以说是一生无憾了。
    相见于黄泉
    自从失去宸妃海兰珠后,皇太极身体每况愈下。后来,诸王大臣奏请他去蒲河射猎,借以消愁解闷。不想路过宸妃墓时,皇太极触景伤情,不禁又在灵前哭祭一番。
    崇德八年(1643)八月九日夜,皇太极处理完政务后,回到寝宫清宁宫,在东暖阁炕上小憩,端坐而崩,史书上记载是“无疾而终”,年仅52岁。如此年纪便去世,可想而知,海兰珠的死对皇太极造成了多么沉痛的打击。皇太极驾崩后,葬入昭陵,海兰珠也被迁葬到昭陵。

    ……
    目录
    **章 帝王风云
    未破解的清初疑案——努尔哈赤人生的三大谜团/8
    *爱是宸妃——皇太极和海兰珠/17
    不爱江山爱美人——顺治帝出家之谜/23
    少年天子显峥嵘——康熙帝计除鳌拜/32
    传位诏书 真假难辨——雍正帝继位/37
    难道是“金头下葬”——雍正帝之死/44
    六下江南为哪般——乾隆帝身世谜案/55
    金顶红墙话养生——康乾二帝长寿之谜/67
    “第二个政治**”——避暑山庄逸事/74
    生不逢时的苦命天子——光绪帝死因探秘/80
    专题:怎一个“冤”字了得——《明史》《南山集》冤案/87
    第二章 后宫波诡
    政治的牺牲品——被迫殉葬的大妃阿巴亥/100
    汉族公主魂归何处——孔四贞下葬公主坟之谜/109
    高墙里的寂寞红颜——清宫选秀制度/116
    滋养在汉文化中的清皇子——清宫皇子的教育/122
    死后和雍正帝合葬的贵妃——年羹尧的妹妹年贵妃/128
    风流天子也痴情——乾隆帝与皇后富察氏/134
    不爱红妆爱武装——和孝公主下嫁和府/141
    人生大舞台 戏剧小舞台——清宫帝后的“戏迷”生活/148
    浮华背后的人间悲剧——清宫太监的命运/154
    一缕香魂无断绝——香妃之谜/163
    万寿寺里的“观世音”——“老佛爷”称呼揭秘/169
    “九千岁”的宠辱人生——总管太监李莲英/172
    一代贤后 香消玉殒——同治皇后/178
    孤井空留恨——珍妃坠井真相/185
    第三章 官场众生
    紫禁城里的洋画师——郎世宁/192
    一将功成万骨枯——年羹尧失宠/198
    我是属驴的——宰相刘墉的官场人生/204
    权倾朝野的“二皇帝”——贪官和/214
    一代鸿儒——纪晓岚/224
    军机大臣的坎坷仕途——恭亲王奕 /230
    一呼百应震湘军——名将曾国藩/236
    晚清外交家——李鸿章与洋人二三事/243
    专题:光绪帝大婚前的离奇火灾——紫禁城贞度门失火/250
    编辑推荐语
    1.清宫传奇全新解读:清帝中*多情的是哪一位,他爱的女人命运如何?顺治帝到底是早逝,还是因为一个女人*终弃帝位出家?清宫选秀的标准和真实过程又是怎样?清,中国*后一个封建王朝,关于这段历史,总是被演绎、被篡改,这本书将还原一切历史真相。
    2.*舒适的开本,轻型纸印刷,轻巧便携。双色插图,装帧精美,版式清新活泼,带来超值的阅读享受。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