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药品种品质与药效(精)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药品种品质与药效(精)

  • 作者:万德光
  •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2388523
  • 出版日期:2007年12月01日
  • 页数:935
  • 定价:¥13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中药的品种、品质与药效,是中药领域里三个密切相关的方面,本书
    着眼于三者的相关性,从中药的品种探究其品质,从品种、品质探究其药
    效,力求体现中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中药学术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结合。
    本书总论系统论述了中药的品种概念、药名与品种、古代本草论品种
    、中药品种理论、中药材品质评价、影响中药材品质的因素及中药药效方
    面的相关问题,有助于读者了解和掌握中药品种、品质和药效的基本概念
    和理论,了解和掌握它们的历史渊源、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未来展望。
    为中药的加快发展和现代化提供研究思路。
    本书各论选择常用的重要中药108种展开评述。遵循探讨中药品种、品
    质与药效相关性的思路,各药都设立了“品种讨论”专项,分析其**、
    地区习惯用品、混淆品及伪品;设立了“品质评价”专项,从药材性状特
    征、品质要求、有效化学成分或有效部位的比较以及药效作用研究、临床
    应用等方面作评价分析;设立了“品种、品质与药效评述”专项,从三者
    的相关性角度进行综合分析评论。这些论述都增添了本书的特色和亮点。
    本书内容翔实,资料丰富,论述系统、全面,引用文献新颖(许多文献
    都查新至2005年底)。
    本书属于研
    目录
    总论
    **章 中药品种概念
    **节 中药品种一般概念
    第二节 中药品种数量概念
    第三节 中药品种质量概念之一——**
    第四节 中药品种质量概念之二——地区习用品
    第五节 中药品种质量概念之三——代用品
    第六节 中药品种质量概念之四——伪品
    第二章 药名与品种
    **节 药名概念
    第二节 中药的同物异名
    第三节 中药的同名异物
    第四节 关于规范药名
    第三章 古代本草论品种
    **节 论产地与品种
    第二节 论道地药材品种
    第三节 论“药之血脉”(品种基原与亲缘关系)
    第四节 论药之名与实
    第五节 论品种的兴废与变迁
    第六节 论辨别伪品
    第四章 中药品种理论
    **节 品种发展观
    第二节 品种基原观
    第三节 品种优选观
    第四节 品种性效观
    第五节 品种整理研究
    第五章 中药材品质评价
    **节 中药质量标准概念
    第二节 中药品质评价现状
    第三节 传统的中药材品质评价
    第四节 中药材的成分含量测定
    第五节 中药材质量标准化体系的发展趋势
    第六章 影响中药材品质的因素
    **节 中药采集
    第二节 **部位
    第三节 中药产地加工
    第四节 中药炮制
    第五节 中药材的纯净度
    第六节 中药贮藏
    第七章 中药药效
    **节 中药药效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中药药效的基本特点
    第三节 中药药效的历史沿革
    第四节 中药药效的研究技术
    第五节 中药品种品质与药效

    各论
    1.人参
    2.三棱
    3.土茯苓

    4.土鳖虫
    5.大青叶
    6.大枣
    7.大黄
    8.大蓟
    9.山豆根
    10.山药
    11.川贝母
    12.川乌
    13.川芎
    14.女贞子
    15.马兜铃
    16.天花粉
    17.天麻
    18.木香
    19.木通
    20.五加皮
    21.牛膝
    22.升麻
    23.丹参
    24.巴戟天
    25.水蛭
    26.玉竹
    27.甘草
    28.艾叶
    29.石决明
    30.石斛
    31.石菖蒲
    32.龙胆
    33.仙鹤草
    34.白术
    35.白芍
    36.白芷
    37.白附子
    38.白鲜皮
    39.冬虫夏草
    40.冬葵果
    41.半夏
    42.地龙
    43.地黄
    44.地榆
    45.百部
    46.当归
    47.肉桂
    48.延胡索
    49.防己
    50.防风
    51.麦冬
    52.远志
    53.赤芍

    54.吴茱萸
    55.牡丹皮
    56.龟甲
    57.辛夷
    58.附子
    59.鸡血藤
    60.苦杏仁
    6l.苦参
    62.板蓝根
    63.郁李仁
    64.郁金
    65.昆布
    66.败酱草
    67.佩兰
    68.**草
    69.金银花
    70.泽兰
    71.贯众
    72.细辛
    73.茜草
    74.茯苓
    75.茵陈
    76.厚朴
    77.砂仁
    78.骨碎补
    79.钩藤
    80.独活
    81.姜黄
    82.秦皮
    83.秦艽
    84.莪术
    85.桔梗
    86.桃仁
    87.柴胡
    88.党参
    89.益母草
    90.海桐皮
    91.海藻
    92.通草
    93.桑寄生
    94.黄芩
    95.黄芪
    96.黄连
    97.黄柏
    98.黄精
    99.菟丝子
    100.蛇床子
    101.麻黄
    102.旋覆花
    103.淫羊藿

    104.葛根
    105.紫花地丁
    106.紫草
    107.藁本
    108.蟾酥
    药名与植、动物名索引
    动、植物拉丁学名索引
    编辑推荐语
    本书从一个新的角度,即三者的相关性方面,展开系统论述的。从中药的品种探究其品质,从品种、品质探究其药效。本书通过相关学术理论的探讨和部分常用中药的典型分析论述,初步展现了这一领域的新进展和开展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