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传统医学漫话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传统医学漫话

  • 作者:陶御风
  •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44416016
  •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1日
  • 页数:355
  • 定价:¥2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中国传统医学历史悠久,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在许多地方,特别是在拥有9亿多人口的广大农村,人们防病治病,还习惯采用简、便、验、廉的传统**方法。传统医药不仅治病**可靠,副作用小,而且与现代医药相比,在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方面蕴有一定的优势和潜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慢性病的康复,老年病的调治,以及健康人的保健摄生等,愈来愈受到关注。这些领域,中医中药历来就有一定的优势,故近年来,中医内科的康复**逐步得到重视,并显示出日益发展的趋势。本书从中医与预防保健、临床、康复等4个方面,分10个专题论述了中国传统医学的概貌及预防、保健等方面的特色、优势。
    文章节选
    **章 概说
    源远流长的中医药学
    中医药学,源远流长,宝藏丰富,象征着几千年来,我国人民和疾病斗争的睿智。
    《史记·补三皇本纪》说:“神农氏以赭鞭(一种红色的竹根)鞭(此意为采掘)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可见早在原始社会,我国的先民们,就已开始有了医药活动。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工具的逐步改进,原始人类逐渐认识了可以治病的**,探索出一些原始的治病方法,并学会制作骨针之类可供**的原始 工具,构成了我国医药史上的起源阶段。
    医药活动离不开人。原始时期,史载神农之外,有史可稽的传说中的医药人物,大致有伏羲、黄帝、僦季贷、岐伯、雷公、桐君、鬼臾区、俞跗、少俞、伯高等人。这些人肇开洪基,为在黑暗中摸索的原始医学,开出了一线光明。
    春秋时期,巫术盛行。医巫原自不分,《尚书》有云:“周公祷武王之疾而瘳。'’其时以殷王朝的贤大夫巫彭和巫咸*为有��,以至《说文解字》有“古者,巫彭初
    作医”的说法。然而巫**病,也并非全然不用**,如《山海经·海内西经》就说:“开明者,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
    周王朝时,随着社会发展和医药知识的积累,以及巫师队伍本身的分化,巫、医开始分道扬镳。其显著标志是出现了专职医生和**分科,以及设立了医事考评制度。《周礼·天官冢宰》记载,当时有食医中土二人,疾医中士八人,疡医下士八人,兽医下士四人,到年尾则考查他们的医事,以核定他们的级别和俸禄。
    在**剂型上,商代已有治病用的药酒,并有所谓伊尹创制汤药的说法。伊尹为商汤时大臣,他所发明的汤药,为**相互配合后降低毒性,提高药效,并由生药向熟药过渡,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
    目录
    **章 概说
    源远流长的中医药学
    独树一帜的中医理论体系
    中医学属性探视
    中医四大经典
    医林二圣
    搭脉与察舌——传统中医诊断的基本功
    扑朔迷离的五运六气
    世界瞩目的针灸疗法
    撩开气功神秘的面纱
    宫廷医学漫话
    瑰丽多彩的少数民族医学
    历史上的中外医学交流
    中医教育今昔
    中西医比较说
    中医现代化的思考
    中国医学的“世界之*”
    方兴未艾的世界“中医热”
    第二章 中医学与预防保健
    上工治未病
    古代的卫生防疫和消毒隔离
    中医免疫法古今
    精神保健要诀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
    善服药不如慎起居
    人之寿夭在撙节
    养生动静两面观
    延年益寿话药饵
    胎养胎教——优生之道
    保健灸
    第三章 中医学与临床
    治病必求于本
    “以平为期”——中**疗学追求的目标
    证别标本,治分先后
    扶正与祛邪
    辨证与辨病
    因异制宜无定法
    话说遣方用药
    良医不废外治
    中医急救法种种
    中医临床各科的特色与成就
    第四章 中医学与康复
    传统康复医学面面观
    调养脾肾——痼疾康复之钥
    以食平疴话药膳
    心病还须心药医
    古今风靡的冬令进补
    愈疾毋忘“忌口”
    按摩——简便廉验的康复健身术
    体育疗法源流谈
    富有特色的中医护理
    养病箴言
    第五章 当代知名学者中医话题笔谈
    中医是复杂性科学(朱清时)
    光辉灿烂的中国传统医学(孟庆云)
    中医现代化的瓶颈与前景——论中医理论能否以及如何有效
    进入实验室(黄龙祥)
    论中医的方法学——从黑箱法看中医之一(陈小野)
    中医理论的经验性——队黑箱法看中医之二(陈小野)
    中医方法学的前景——从黑箱法看中医之三(陈小野)
    中医学的魅力(黄煌)
    从远古走来的中医学(黄煌)
    思考中医的“科学性”问题(刘力红)
    附录
    中医药界大事记(1949年10月-2005年12月)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