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品牌价值理论研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品牌价值理论研究

  • 作者:乔均
  •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09503263
  • 出版日期:2007年12月01日
  • 页数:245
  • 定价:¥30.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古典经济学派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理论。随着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特别在知识经济时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受到了挑战。建国以来,我国学者对“劳动价值理论”进行了五次大讨论,“宽派”提出了只要参与物质产品生产行业的劳动都属于生产劳动,生产要素不仅参与经济活动的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和分配环节,而且对价值创造同样具有贡献作用。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市场价值理论为基础,以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创造价值为主线,对生产要素价值理论和品牌价值理论的主要价值指标进行分析,力图将其合理内容吸纳到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体系中来。
    **,本书分析了生产要素价值理论和品牌价值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价值构成要素,该部分是全书的理论分析基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社会简单生成形态下的价值创造模型:生产要素创造价值是发达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对劳动创造价值的补充:品牌价值理论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价值创造的新型衡量模型。承认生产要素创造价值不是萨伊庸俗要素价值论的简单复活,技术创新、知识创新、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创新等是一种复杂的脑力生产劳动,它也是价值创造的源泉。科技同质化、质量同质化和功能同质化程度越来
    文章节选
    **章 导论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与生产要素创造价值以及品牌创造价值**对立起来,对劳动价值理论早期研究成果、生产要素创造价值以及品牌创造价值的研究等方面,我们一直不予以承认或对其不给予足够的理论重视。这种拒绝和排斥不是基于理论自身的分歧,主要是意识形态的分歧。正如**经济学家蒋学模所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以萨伊为代表的要素价值论的对立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两者对立的焦点,在于对价值范畴所反映的社会关系认识不同。劳动价值论和要素价值论的对立,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资产**经济学在根本理念上的对立。解放前,是要素价值论占领着大学的经济学讲台。解放后,劳动价值论占有**优势,要素价值论早已被扫地出门了”①。长期以来理论界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修正和丰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就会导致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否定,因此,劳动价值要素以及品牌创造价值的探讨在我国受到了禁锢,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发展也受到了巨大影响。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二战以来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先进的现代化机器设备的采用对社会财富的创造发挥了巨大作用。有资料表明,发达**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幅度大大高于就业人数的增长幅度。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技术因素所起的作用已达60%~80%,活劳动的作用显著下降。20世纪80年代涌起的科技革命浪潮及90年代知识经济的崛起对劳动价值论进一步提出了挑战。传统的劳动价值论已不能直接解释许多新的经济现象。因此,必须赋予劳动价值论在新的历史阶段的新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科技的进步,先进机器设备的采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减少了劳动耗费,形成大量价值。从马克思的“超额价值”理论看,所谓“超额价值”是指商品的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的差额,不同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同种商品花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是有差别的,个别劳动时间形成个别价值,但商品的现实价值即社会价值却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一个商品生产者的个别价值如果低于社会价值,按照社会价值计价出售,就可以获得超额价值,形成较大的收益。因此,许多学者认为,劳动力、管理技术、信息和知识等要素与科学技术一样,可以提���劳动效率,减少劳动耗费,形成“超额价值”。
    建国以来我国对“劳动价值理论”共计有五次大的讨论(王璐,2005)。**次和第二次讨论发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前后,两次讨论都是围绕社会主义制度下“两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展开的。这场争论对后来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从经济理论体系上证明了马克思经济学的价值决定理论并不排除市场供求具有的决定作用(魏埙、谷书堂、吴宣恭,1955)。第三次讨论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是围绕“生产劳动”展开的。争论的焦点是形成价值的生产劳动应不应当包括非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由此产生了“窄派”(孙冶方,1981)和“宽派”(于光远,1981)的对立观点,“宽派”明确提出了只要参与物质产品生产行业的劳动都属于生产劳动。如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生产满足社会消费需要的劳动、从事产品交换和分配的劳动、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教育的劳动、用于环保和改善环境的劳动等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第四次讨论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是围绕“价值创造源泉”展开的。
    ① 蒋学模:“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应用”,《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
    目录
    **章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二、劳动价值理论面临的挑战
    三、劳动价值理论需要发展
    四、研究的目标和方法
    五、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第二章 生产要素价值与品牌价值分析
    **节 生产要素价值文献回顾
    第二节 品牌价值文献回顾
    第三节 市场价值界定与品牌价值分析
    第三章 品牌价值要素分析及模型构建
    **节 品牌价值模型文献回顾
    第二节 品牌价值模型要素分析
    第三节 品牌价值模型的构建
    第四章 科技知识与品牌价值构成分析
    **节 技术创新对品牌价值的影响
    第二节 知识创新对品牌价值的影响
    第五章 企业文化与品牌价值构成分析
    **节 企业文化对品牌价值的影响
    第二节 品牌传播对品牌价值的影响
    第三节 消费者态度对品牌价值的影响
    第六章 制度创新与品牌价值构成分析
    **节 制度创新对品牌价值的影响
    第二节 质量管理对品牌价值的影响
    第三节 客户管理制度对品牌价值的影响
    第四节 品牌管理制度与品牌价值维护
    第七章 渠道创新与品牌价值构成分析
    **节 价值链再造对品牌价值的影响
    第二节 营销渠道创新对品牌价值的影响
    第三节 营销网络发展对品牌价值的影响
    第八章 品牌延伸与品牌价值分析
    **节 品牌延伸研究文献回顾
    第二节 影响品牌延伸的因素分析
    第三节 品牌延伸效果评估分析
    第四节 Smith-Park模型的品牌延伸分析
    第九章 品牌要素价值贡献的实证分析
    **节 制度对价值贡献的实证分析
    第二节 中国市场彩电品牌价值实证分析
    第三节 中国市场空调品牌价值实证分析
    第四节 中国市场冰箱品牌价值实证分析
    第十章 总结与对策
    **节 总结与分析
    第二节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语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市场价值理论为基础,以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创造价值为主线,对生产要素价值理论和品牌价值理论的主要价值指标进行分析,力图将其合理内容吸纳到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体系中来。本书内容丰富,分析透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