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朝鲜战争 : 未曾透露的真相(精装典藏版)
QQ咨询:
有路璐璐:

朝鲜战争 : 未曾透露的真相(精装典藏版)

  • 作者:约瑟夫
  •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ISBN:9787559604477
  • 出版日期:2017年07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10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文章节选
    Part. 1 鲸斗殃虾 001
    朝鲜共产党人进入 009
    李承晚的流亡岁月 012
    在“适当的时候”独立 013
    雅尔塔交易 016
    瓜分朝鲜 018
    美国脱身 024
    李承晚负起责任 027
    重新制定美国战略 030
    建立韩国军队 034
    李承晚坐立不安 036
    北朝鲜心理战 037
    情报失灵 039
    Part. 2 战争爆发 045Part. 1 鲸斗殃虾 001<br />朝鲜共产党人进入 009<br />李承晚的流亡岁月 012<br />在“适当的时候”独立 013<br />雅尔塔交易 016<br />瓜分朝鲜 018<br />美国脱身 024<br />李承晚负起责任 027<br />重新制定美国战略 030<br />建立韩国军队 034<br />李承晚坐立不安 036<br />北朝鲜心理战 037<br />情报失灵 039<br />Part. 2 战争爆发 045<br />总统休假 049<br />星期六夜晚的惊恐 050<br />韩国部队溃不成军 055<br />泰然自若的麦克阿瑟 057<br />李总统惊恐万状 058<br />艾奇逊坐镇指挥 060<br />制订反应计划 062<br />杜鲁门中断休假 064<br />联合国决议 069<br />布莱尔大厦做出的决定 070<br />美国人撤退 075<br />华盛顿忧虑加深 078<br />麦克阿瑟失去信任 081<br />空战打响 083<br />穆乔南撤 085<br />汉江的灾难 088<br />Part. 3 “警察行动” 092<br />回到联合国 095<br />汉城的混乱 097<br />麦克阿瑟僭职越权 098<br />巡视战场 101<br />美国加强干预 106<br />批准动用地面部队 108<br />麦克阿瑟请求增援 110<br />共和党人的反对 116<br />Part. 4 炫耀武力 120<br />愤怒的李承晚 124<br />史密斯准备战斗 125<br />加快增援 127<br />美国人的首战 128<br />史密斯特遣部队后撤 134<br />继续推进 136<br />“增兵!”——麦克阿瑟 138<br />汉城的��色政权 142<br />Part. 5 先斩后奏 145<br />兵员不足 147<br />拜访麦克阿瑟 150<br />一个美国营的覆灭 153<br />一支赤手空拳的军队 155<br />美军盛气凌人 158<br />渔网堵漏 160<br />迪安将军被俘 162<br />中国问题 166<br />艾夫里尔·哈里曼的使命 171<br />内阁之乱 173<br />新幽灵局长 180<br />Part. 6 背水一战 181<br />倒霉的团队 183<br />北朝鲜人的战术打法 187<br />“就地死守!”——沃克 189<br />陆战队到来 191<br />战场上的残酷行径 193<br />暂时的平静 198<br />Part. 7 仁川赌胜 200<br />陆战队的任务 202<br />参谋长联席会议疑虑重重 204<br />动员后备役 205<br />麦克阿瑟的计划受到质疑 207<br />麦克阿瑟给参谋长联席会议出难题 208<br />麦克阿瑟的“绝妙陈述” 210<br />总统赞许 214<br />参谋长联席会议疑虑加深 216<br />反攻计划 218<br />“勇敢窃贼”使命 223<br />**轰击仁川 224<br />麦克阿瑟登船出发 227<br />麦克阿瑟“信使”通报情况 228<br />陆战队冲上滩头 230<br />主 攻 234<br />陆战队挺进内陆 240<br />麦克阿瑟登陆 242<br />第8集团军冲出釜山 245<br />麦克阿瑟催促陆战队 248<br />重占汉城 251<br />仁川登陆的后果 255<br />Part. 8 放手行事 257<br />“北进!”——李承晚 261<br />麦克阿瑟钻了空子 263<br />靠不住的战略 264<br />英国人胆怯不安 267<br />华盛顿的红色间谍 270<br />Prat. 9 “悠悠行动” 274<br />攻陷平壤 276<br />威洛比宣布胜利 278<br />举措失当的“绝妙一击” 282<br />麦克阿瑟僭用职权 283<br />“班师回国” 286<br />Part. 10 威岛会谈 288<br />杜鲁门的担忧 291<br />Part. 11 大军待发 303<br />威洛比计算中国人的数量 307<br />中国人的一次警告 310<br />是威胁还是恫吓? 312<br />斯大林插了一手 315<br />Part. 12 中国介入 316<br />中国人介入的迹象增多 318<br />坠入中国人的陷阱 322<br />灾难的边缘 325<br />敌人的面目 326<br />中国的“志愿人员”? 328<br />麦克阿瑟恼羞成怒 331<br />轰炸鸭绿江 335<br />海军陆战队的忧惧 336<br />“飞毛腿”利曾伯格来了 338<br />Part. 13 暂时平静 342<br />差劲的总统顾问 344<br />麦克阿瑟继续推进 345<br />麦克阿瑟再度乐观 351<br />联合国中的僵局 352<br />Part. 14 走向深渊 358<br />回家过圣诞节 360<br />威洛比紧张不安 363<br />沃克小心谨慎 365<br />灰心丧气的陆战队 366<br />第8集团军开始行动 374<br />第8集团军陷入混乱 380<br />Part. 15 死里逃生 382<br />“我真为那些中国佬惋惜” 393<br />福克斯高地的磨难 394<br />中共军队继续进攻 397<br />雷·戴维斯的任务 400<br />战斗间歇 409<br />修复断桥 415<br />背水一战 421<br />Part. 16 陷入灾难 425<br />参谋长联席会议询问麦克阿瑟 429<br />杜鲁门进退两难 432<br />麦克阿瑟推卸责任 436<br />随便谈论原子弹 440<br />盟国在联合国的反叛 444<br />华盛顿考虑撤退 445<br />国会的质询 447<br />美国在乞求和平吗? 449<br />中国在联合国 451<br />华盛顿惊恐不安 452<br />五角大楼悲观丧气 454<br />英国人来访 463<br />是一场六个月的战争吗? 465<br />在联合国的徒劳行动 471<br />战地指挥官更迭 474<br />Part. 17 临危受命 476<br />决定在朝鲜坚守 478<br />战场上的李奇微 484<br />麦克阿瑟建议被否 494<br />第8集团军再次行动 501<br />麦克阿瑟沽名钓誉 505<br />麦克阿瑟制造记录 509<br />李奇微确定战线 511<br />外交新倡议 512<br />三八线再成问题 514<br />**情报局羽翼已丰 518<br />Part. 18 麦帅解职 534<br />麦克阿瑟大胆妄言 536<br />华盛顿勃然大怒 541<br />总统做出决定 550<br />佩斯接到命令 553<br />麦克阿瑟接到通知 554<br />病态的总统? 556<br />Part. 19 将军归来 558<br />对将军的百般奉承 568<br />**反击 573<br />将军们在准备 576<br />Part. 20 敞开秘密 577<br />轮到政府 599<br />艾奇逊出庭作证 612<br />听证会结束 616<br />Part. 21 和谈密径 619<br />凯南的办法 622<br />美国的和平条件 629<br />前往谈判桌 631<br />初次交锋 632<br />划定一条分界线 641<br />共产党的妥协 649<br />Part. 22 争持不下 659<br />美英的战争叫嚣 661<br />战俘问题 663<br />利用战俘 668<br />Part. 23 政令之变 677<br />民主党人:“疯狂支持艾德莱” 684<br />口沫横飞的和谈 688<br />一场僵持的战斗:“坑道战” 692<br />杜鲁门的*后机会 695<br />Part. 24 *后和平 699<br />“亚洲人打亚洲人” 703<br />“小交换行动” 705<br />李承晚的*后立场 709<br />战俘僵局打破 710<br />李承晚“解决”战俘问题 715<br />罗伯逊的友好规劝 718<br />板门店*后一幕 721<br />和平:跋 724<br />个人的观察 727显示全部信息前 言我为了写一本有关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新书,及至1977年阵亡将士纪念日的时候,已经苦苦奋斗了一年,而且不是很愉快。我本想把这本书作为我的《黄金时代》(TheBestYears,1945—1950)一书的续篇。《黄金时代》讲的是从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日到1950年6月朝鲜战争开始这一时期的美国。遇到的问题很多都令人烦恼,因为大战刚结束后的美国,与其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差别并不是特别明显。因此,在阵亡将士纪念日这**,我向一位相熟已久的老新闻工作者罗伯特·谢里尔抱怨这些问题。
    “见鬼,”谢里尔建议说,“别去理会全面的历史,写朝鲜战争好了。”谢里尔此人博览群书、无所不读,他注意到还没有出版过一本关于朝战的完整书籍。确实出了一些将军和政客的回忆录,还有一些分析文章和修正的史料,它们在质量和可信程度上各不相同。但是朝战的全貌呢?“这样的书还没有人写过。”谢里尔说。我为了写一本有关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新书,及至1977年阵亡将士纪念日的时候,已经苦苦奋斗了一年,而且不是很愉快。我本想把这本书作为我的《黄金时代》(TheBestYears,1945—1950)一书的续篇。《黄金时代》讲的是从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日到1950年6月朝鲜战争开始这一时期的美国。遇到的问题很多都令人烦恼,因为大战刚结束后的美国,与其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差别并不是特别明显。因此,在阵亡将士纪念日这**,我向一位相熟已久的老新闻工作者罗伯特·谢里尔抱怨这些问题。<br /> “见鬼,”谢里尔建议说,“别去理会全面的历史,写朝鲜战争好了。”谢里尔此人博览群书、无所不读,他注意到还没有出版过一本关于朝战的完整书籍。确实出了一些将军和政客的回忆录,还有一些分析文章和修正的史料,它们在质量和可信程度上各不相同。但是朝战的全貌呢?“这样的书还没有人写过。”谢里尔说。<br /> 谢里尔的建议来得正是时候。当我开始到处搜寻朝鲜战争的资料时,发现其数量和质量都令人称奇:它们要么是按政府正常的解密时间安排,**出现在公开领域,要么是通过《信息自由法》可以获取。因此,本书很大部分是依据了以前未曾发表过的材料,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就是“五角大楼朝战文件”。通过《信息自由法》,我得以阅读华盛顿与其远东战地指挥官之间数以百计的电报(之前曾是绝密的),首先是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然后是他的继任者马修·李奇微和马克·克拉克。我在国务院的电文中,看到了美国政府对于南朝鲜总统李承晚的真实看法,官方说法是“勇敢无畏”,私下则说他是“一个失去理性、缺乏逻辑思维的狂热分子”(如总统特使沃尔特·罗伯逊于1953年7月就这样说他)。在由****委员会和参谋长联席会议工作班子提供的简报文件中,我看到了政策的形成过程。通过华盛顿一个相对精悍的、叫作**情报局的新机构的定期评估报告,我得以观察战事的进展。在马里兰州苏特兰的一个联邦档案库中,我发现了许多尘封已久的板条箱,装的是远东司令部在朝战前和朝战中提供的《每日情报综述》。作为一个局外人,我难得一窥**重要决策所依赖的原始情报数据。我奔波于各个军事图书馆、总统图书馆和其他图书馆、档案馆,为进行访谈而旅行。足迹所至,看起来就像一场全国政治竞选的旅行日程,或者像是一名逍遥法外的银行大盗,飞快地开着一辆汽车,带着一张拙劣的地图,到处狼狈奔窜。<br /> 任何牵涉到调研工作的写书过程,偶然的运气经常不可避免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双方熟人的介绍,我得以同汉斯·托夫特进行多次长时间访谈。他是一名魅力十足的丹麦裔美国人,一位间谍大师。在朝战的早期阶段,他曾在朝鲜进行**情报局的秘密行动。托夫特的住所离我在乔治敦的家只有几个街区,步行可达。他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并辅之以过去行动报告的副本,甚至还有照片。我问他为什么以前没有用过这些材料,托夫特回答说:“没有人问起过这些。”<br /> 还有一些有趣的资料则以环环相扣的方式获得。当迪安·艾奇逊准备写他的回忆录《诞生中的总统》时,他把国务院的原旧部轮流召到普林斯顿大学进行自由讨论——产生的记录多达数千页——以此来证实自己在出任国务卿期间的记忆。其中一位参与讨论者是保罗·尼采,他曾经一笔带过地提起,麦克阿瑟的情报部门首脑查尔斯·威洛比少将有一次承认,自己任意篡改情报评估报告,以迎合上司的胃口。我写信给尼采,问他是否记得是从哪里听说威洛比讲过这样的话。尼采写了一封长达两页的单行距的信来回答我的问题。这封信提供了有关威洛比的进一步的材料,*后还“顺便”建议我找查尔斯·伯顿·马歇尔谈谈。在朝战时期,马歇尔曾经是尼采在国务院政策计划司的同事。<br /> 几天之后,在弗吉尼亚郊外一处智囊机构内马歇尔和尼采共用的办公室里,我访谈了马歇尔,主要是有关在1951年春天杜鲁门政府企图主动进行和平谈判的事情。经过几小时成果颇丰的访谈,我开始收拾记录本和铅笔,这时马歇尔插进来说:“顺便问一句,你知道托马森·杰弗逊·戴维斯吗?麦克阿瑟当陆军参谋长的时候他是副官。”<br /> 我承认说,我不知道,这个名字完全不熟悉。<br /> 马歇尔示意我坐回椅子,然后告诉我一个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他和戴维斯都在华盛顿一个难民救助机构工作,经常一起共进午餐。戴维斯当时是一名准将,他曾与麦克阿瑟保持着友好但又实事求是的关系达十年之久。这种关系后来以痛苦而告终,当时麦克阿瑟把戴维斯踢出了参谋班子,只因为他对麦克阿瑟如此不忠,竟然打赌认为罗斯福将赢得1940年的总统连任选举,而罗斯福正是麦克阿瑟心目中的敌人。戴维斯告诉了马歇尔很多有关麦克阿瑟的闲闻逸事……喔,是奇闻怪事,特别是他怎么对付女人。马歇尔一直把这些故事当作茶余饭后的有趣谈资,直至1950年8月麦克阿瑟的所作所为在华盛顿官场引起了不安,因此马歇尔就劝说戴维斯给参谋长联席会议写一个备忘录,描述一下他在当麦克阿瑟私人副官、与麦克阿瑟朝夕相处时所观察到的情况。<br /> 戴维斯提供的材料(在本书引言中有记载)表明,麦克阿瑟此人过于反复无常,不足以委之以如此微妙的军事政治指挥大任。在1950年,参谋长联席会议并没有根据戴维斯的备忘录采取行动。第二年春天,他们也没有在麦克阿瑟革职之后闹得沸沸扬扬的听证会期间,利用这些材料来反对麦克阿瑟。现在,以迪安·艾奇逊要求保罗·尼采帮助他写书为开端的一连串关系,使戴维斯对麦克阿瑟离奇古怪的个人行为的观察**次得以公开。<br /> 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妻子莱斯利·坎特雷尔·史密斯,她在这个长达四年的航程中段参与其中,并且在此期间令人叹服地在旗舰和其他位置上尽力服务。<br /><br /> 约瑟夫·古尔登<br /> 于华盛顿特区,以及弗吉尼亚莱利威尔、朗德山、阿灵顿<br /> 1981年6月显示全部信息媒体评论 ◎《*寒冷的冬天》作者大卫·哈伯斯塔姆:我要感谢我的老朋友约瑟夫·古尔登,他本人创作过一本介绍朝鲜战争的书,非常出色,而且极有影响力。

    ◎万圣书园创始人刘苏里:古尔登的大书,是近十几年来有关朝鲜战争中文公开出版物难得的可读文献。它记述了南北朝鲜两个政权产生的历史大背景,斯大林苏俄的算计,中美(联合国)交恶的起源,关键战役的来龙去脉……着墨*多的,是美国有关朝鲜战争的决策和停战和谈的极尽详细的内幕。作品提供了一次检讨朝鲜战争之于中国的经验和教训的机会,多了一个做历史-政治审视的视角。书中披露美国军政两界对待与中国新政权兵戎相见的态度,尤其值得关注。于中国大陆读者,此书的每一页,几乎都可称为“未曾透露的真相”。免费在线读**章鲸斗殃虾
    国务卿迪安·艾奇逊此人善于辞令、怒形于色,他在朝鲜战争某一特别沮丧的时刻曾愤怒地拍案而起,吼道:“如果世上*聪明的人们企图为我们在世界上寻找进行这场该死的战争*糟糕的地点的话,无论从政治上还是军事上考虑,都会无一例外地选中朝鲜!”确实,韩国这个联合国认定的盟友是一个相当别扭的伙伴,但这是有原因的。朝鲜过去和现在一直都是屡遭不幸的**之一,它总是处在世界强权政治的夹缝之中,不断遭受毗邻强国的摆布、践踏和占领。在朝鲜人看来,中国、日本和俄国是世代仇敌。每当日本冒险向亚洲大陆发动周期性的帝国主义征战时,朝鲜都是*为理想的入侵路线。从防守的角度看,日本又把朝鲜半岛视作从中国刺向它的匕首。多少个世纪以来,这些对手中的每一家都从各自的私利出发利用朝鲜,除非许以一些交换的条件,比如贸易垄断或者政府的从属地位等,否则朝鲜不能指望其中任何**来“保护”它。正如朝鲜的一句古代谚语所云:“鲸鱼打架,殃及小虾。”
    从自身利益出发,朝鲜始终都希望能独处一隅,以培植和享受悠久的历史文明。在17世纪一段难得的、没有外国占领的短暂时期,一位朝鲜国王甚至禁止开采黄金和白银,以期减少夷人对进入朝鲜的兴趣。但想成为一个“隐士王国”的尝试成了泡影。1882年,在另一个关键时刻,中国人[译者注:指当时的清朝政府。
    ]为了削弱日本人的支配地位,甚至说服软弱的朝鲜政府与美国谈判签订一项颇为含糊其词的“友好”条约。虽然当���美国在朝鲜没有经济和其他利益,但美国外交官还是同意缔约,以便今后在这个**建立一个可能的立足之地。条约中的执行条款规定:“如一方政府遭受其他列强非公正或压迫性之对待,另一方自获知之日起应从中斡旋,以实现和睦解决,以示相互之友好。”
    毫无疑问,条约的措辞极为含混,以致强大的一方可以任意利用它。缔约以后,美国很快就把它搁置脑后,其原因是出于实际和实用方面的考虑:美国既无野心也无力量在远东发挥任何影响。因此,在1896年俄国和日本签订在朝鲜划分势力范围的正式协定时,美国仍然保持沉默。日俄两国沿三八线几乎是把朝鲜半岛拦腰分开,俄国获得北半部,日本占领南半部,双方在各自地域掌握政治和经济大权。日本人由于占领了首都汉城,控制了朝鲜傀儡**——一个名义上的统治者,主要功能是镇压国内反对派。朝鲜这个被分割的附庸国,既不能控制自身的现状,也谈不上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发言权。
    但是,正如占领军从历史上领悟到的:民族主义尊严这种特质,不是用刺刀或者军靴可以轻易抹去的。朝鲜人对于自己的过去感情强烈,他们津津乐道于回忆那些久远的年代,这个**以拥有未受外来影响的文化而感到自豪。这种情感之*强烈者,莫过于一个被称作“两班”的稀奇古怪的社会**。
    目录
    Part. 1 鲸斗殃虾 001
    朝鲜共产党人进入 009
    李承晚的流亡岁月 012
    在“适当的时候”独立 013
    雅尔塔交易 016
    瓜分朝鲜 018
    美国脱身 024
    李承晚负起责任 027
    重新制定美国战略 030
    建立韩国军队 034
    李承晚坐立不安 036
    北朝鲜心理战 037
    情报失灵 039
    Part. 2 战争爆发 045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