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铜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铜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 作者:于永达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475514
  • 出版日期:2017年07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6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文章节选
    目录
    **章铜产业发展概述
    **节铜产业的概念
    第二节铜产业的概况
    第三节矿产资源需求相关理论
    第四节废铜行业相关概述

    第二章铜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节中国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第二节铜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第三节铜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第三章中国铜矿资源发展现状
    **节铜矿资源概况目录<br />**章铜产业发展概述<br />**节铜产业的概念<br />第二节铜产业的概况<br />第三节矿产资源需求相关理论<br />第四节废铜行业相关概述<br /><br />第二章铜行业发展环境分析<br />**节中国经济运行情况分析<br />第二节铜行业政策环境分析<br />第三节铜行业社会环境分析<br /><br />第三章中国铜矿资源发展现状<br />**节铜矿资源概况<br />第二节铜产品的生产与消费<br />第三节铜产品的贸易与价格<br />第四节铜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br /><br />第四章世界废铜行业运行形势<br />**节2014—2015年全球废铜行业发展概况<br />第二节2014—2015年世界废铜行业环境形势分析<br />第三节2014—2015年世界废铜行业发展走势分析<br />第四节2014—2015年全球废铜行业****和区域布局<br /><br />第五章中国废铜市场发展情况分析<br />**节中国废铜行业数据分析<br />第二节中国废铜市场供给状况<br />第三节中国废铜市场需求状况<br />第四节废铜行业区域格局环境分析<br />第五节2010—2015年中国废铜市场规模分析<br />第六节中国废铜行业产业链发展<br /><br />第六章铜再生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与**<br />**节**相关行业政策及环保要求<br />第二节废铜的处理技术现状与进展<br />第三节铜再生过程中的环境污染<br />第四节铜再生企业主要生产工艺及产污分析<br />第五节铜再生企业污染治理工艺<br />第六节铜再生企业环保技术发展<br />第七节废铜回收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方案<br /><br />第七章中国铜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br />**节中国铜行业投资前景分析<br />第二节铜行业“十三五”发展预测分析<br />第三节铜行业“十三五”期间投资风险<br />第四节铜行业“十三五”期间投资建议<br /><br />第八章我国铜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br />**节我国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br />第二节我国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br /><br />参考文献显示全部信息前 言铜是人类*早发现的有色金属之一,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电气、建筑工业、机械制造业和国防工业等各个领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铜生产、消费和国际贸易大国,铜产量已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但是,与当前国内铜的消费量相比,我国铜矿资源相当紧缺,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何尽快改善铜资源不足的局面,降低对国外铜矿的依赖程度,对于我国经济保持合理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中国铜工业逐步实现平稳较快发展,产品产量屡创新高,固定投资持续增加,投资合作、对外贸易取得新进展; 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成效显著; 行业整体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逐步增强。本书首先综合分析了铜产业发展概况、铜行业的整体发展环境以及中国铜矿资源的发展现状,然后**研究了世界废铜行业运行形势、中国废铜市场发展情况以及铜再生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与**,*后针对我国铜行业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对策,并对中国铜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与前景进行了展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经济进入到全面深化改革与攻坚阶段,呈现出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等“三期叠加”的“新常态”特征。尽管我国是世界铜资源大国和消费大国,但我国并没有优越的资源条件,铜资源供应形势依然紧张,铜产业中仍存在相当严峻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铜储量严重不足,每年储量的增加抵消不了开采的损耗量; ②铜精矿自给率将会再度下降,仍需要大量进口国外铜矿资源,这势必导致铜的对外依存度增加,严重威胁到**的经济**; ③铜产业相对分散,铜产业集约化程度较低,许多小型企业盲目发展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难以实现铜资源及再生铜资源的规范化和集约化利用; ④铜产品加工技术落后于美国等发达**,铜产品质量低,开发成本较高; ⑤生产成本刚性增长,产能过剩长期存在; ⑥受当前经济、技术、政策等方面的制约,铜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仍相对不足,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为保障我国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的**,**提出以下几点措施和建议: **,**加强国内铜矿资源勘查,增加国内铜资源储量; 第二,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开展资源外交,做好海外铜资源的获取; 第三,积极培育大型矿业公司或参股国际矿业巨头,加强对全球优质铜矿资源的掌控; 第四,加强西部地区铜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构建绿色矿业; 第五,提高铜产业集中化程度,倡导勘查开发一体化,提升铜矿资源利用效率; 第六,提高铜矿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水平,促进铜产品向高端发展; 第七,加强我国铜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充分回收利用可再生铜资源,发展循环经济。随着铜产品需求量的逐渐增加,铜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面对日益激烈的新兴工业化**间的铜资源竞争和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前景下,我国必须关注和重视世界铜市场的发展动态,增强国内铜资源保障程度。根据铜矿资源的勘查与利用情况,积极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城市,增强铜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加快“走出去”步伐,积极参与其他新兴**的工业化进程,培育一批掌控全球优质铜矿资源、资产的大型跨国矿业企业,促进我国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显示全部信息媒体评论评论免费在线读第三章中国铜矿资源发展现状铜是金属的一种,在地壳和海洋中存在,在地壳中铜的含量是0.01%,在个别铜矿床中铜的含量能够达到3%~5%。自然界中的铜,绝大部分都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也就是铜矿物。铜的颜色是紫红色的,有光泽,密度为8.92g/cm3,熔点是(1083.4±0.2)℃,沸点在2567℃,有很强的延展性能,易于导电。在消费中,铜作为有色金属材料,消费排行第二,**是铝,国防工业以及建筑行业和机械的制造以及轻工领域等都会利用铜。自然界中已发现的含铜矿物种类高达280种,主要的种类数量是20多种,大多数都是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在产出的时候大多数是氧化物或者是自然铜以及铜硫酸盐等形式。在冶炼铜的时候,铜矿石是主要的原材料,主要包含三种: ①硫化矿,如黄铜矿(CuFeS2)、斑铜矿(Cu5FeS4)和辉铜矿(Cu2S)等; ②氧化矿,如赤铜矿(Cu2O)、孔雀石[Cu2(OH)2CO3]、蓝铜矿[2CuCO3·Cu(OH)2]、硅孔雀石(CuSiO3·2H2O)等; ③自然铜。中国生产的铜大多数都是黄铜矿,其次是辉铜矿、斑铜矿、孔雀石等。**节铜矿资源概况从全球来看,铜矿资源十分丰富,遍布各地且并不均匀。近几十年来,尽管人类开发利用的铜矿资源量明显增多,但铜矿资源储量并没有因此而枯竭。这主要得归功于现代勘查和采矿技术及规模化开发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一、 全球铜矿资源及其分布世界铜矿资源极为丰富。根据2013年USGS数据显示,全球铜储量68000万t。智利居排名**,存储量高达19000万t,在全世界的存储量中占比27.94%; 澳大利亚居第二位,储量为8600万t,占12.65%; 秘鲁排名第二,储量高达7600万t,占11.18%; 墨西哥排名第四,存储的数量是3800万t,占5.59%。其次分别为美国(3900万t)、中国(3000万t)、俄罗斯(3000万t)、印度尼西亚(2800万t)、波兰(2600万t)、赞比亚(2000万t)、刚果(金)(2000万t),这11个**的储量占全世界总储量的85.74%。根据2000年和2013年全球前十大铜储量国的变化状况,全球铜的存储量已经自2000年的3.4亿t上涨到了2013年的6.9亿t,增长了102.9%。从前十大铜储量国的对比来看,智利铜储量高居榜首,且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储量增长明显,从8800万t增至1.9亿t,增长了大约115.9%,在世界所有的储量中占比已经在1/4以上。秘鲁存储铜矿的数量占世界总储量的比例已超过1/4。秘鲁铜矿储量增长十分迅猛,在2000年仅有1900万t,到2013年,已经上涨到7600万t,涨幅300%。墨西哥也由1500万t增长至3800万t,增幅153.3%。中国和俄罗斯的储量增幅也不小,均达到了3000万t(表31)。

    表312000年与2013年世界铜储量及前十大铜储量国对比
    目录
    目录
    **章铜产业发展概述
    **节铜产业的概念
    第二节铜产业的概况
    第三节矿产资源需求相关理论
    第四节废铜行业相关概述

    第二章铜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节中国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第二节铜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第三节铜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第三章中国铜矿资源发展现状
    **节铜矿资源概况
    编辑推荐语
    一部关于中国铜资源发展的行业研究报告中国铜资源发展现状分析铜行业发展的经济、社会、政策环境分析中国铜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分析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