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贾平凹、余秋雨联袂推荐!)
QQ咨询:
有路璐璐:

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贾平凹、余秋雨联袂推荐!)

  • 作者:汪曾祺
  •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559411891
  • 出版日期:2017年10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49.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文章节选
    我的世界(代序之一)/12
    颜色的世界(代序之二)/15
    **辑 随遇而安
    自得其乐/20
    七十书怀/28
    看画/35
    随遇而安/39
    自报家门/50
    我的父亲/63
    我的母亲/71
    我的家/76
    记梦/88
    晚年/90
    难得*是得从容/93我的世界(代序之一)/12<br />颜色的世界(代序之二)/15<br />**辑 随遇而安<br />自得其乐/20<br />七十书怀/28<br />看画/35<br />随遇而安/39<br />自报家门/50<br />我的父亲/63<br />我的母亲/71<br />我的家/76<br />记梦/88<br />晚年/90<br />难得*是得从容/93<br />第二辑 人间草木<br />人间草木/112<br />花园/117<br />夏天/127<br />冬天/130<br />淡淡秋光/133<br />果园杂记/139<br />草木春秋/141<br />腊梅花/150<br />北京的秋花/153<br />翠湖心影/158<br />猫/165<br />灵通麻雀/167<br />第三辑 七载云烟<br />遥寄爱荷华/170<br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179<br />老舍先生/191<br />怀念德熙/197<br />金岳霖先生/200<br />跑警报/205<br />和尚/214<br />大妈们/219<br />老年的爱憎/224<br />玉渊潭传说/226<br />沙岭子/230<br />七载云烟/237<br />吴大和尚和七拳半/251<br />显示全部信息前 言我的世界(代序之一)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的世界很平常。
    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到处是河。可是我既不会游泳,也不会驶船,走在乡下的架得很高的狭窄的木桥上,心里都很害怕。于此可见,我是个没出息的人。高邮湖就在城西,抬脚就到,可
    是我竟然没有在湖上泛过一次舟,我不大爱��。华南人把到外面创一番事业,叫作“闯世界”,我不是个闯世界的人。我不能设计自己的命运,只能由着命运摆布。
    从出生到初中毕业,我是在本城度过的。这一段生活已经写在《逝水》里。除了家、学校,我*熟悉的是由科甲巷至新巷口的一条叫作“东大街”的街。我熟悉沿街的店铺、作坊、摊子。到现在我还能清清楚楚地描绘出这些店铺、作坊、摊子的样子。我每天要去玩一会儿的地方是我祖父所开的“保全堂”药店。我认识不少药,会搓蜜丸,摊膏药。我熟悉中药的气味,熟悉由前<span>我的世界(代序之一)</span><br /><span>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的世界很平常。</span><br /><span> 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到处是河。可是我既不会游泳,也不会驶船,走在乡下的架得很高的狭窄的木桥上,心里都很害怕。于此可见,我是个没出息的人。高邮湖就在城西,抬脚就到,可</span><br /><span> 是我竟然没有在湖上泛过一次舟,我不大爱动。华南人把到外面创一番事业,叫作“闯世界”,我不是个闯世界的人。我不能设计自己的命运,只能由着命运摆布。</span><br /><span> 从出生到初中毕业,我是在本城度过的。这一段生活已经写在《逝水》里。除了家、学校,我*熟悉的是由科甲巷至新巷口的一条叫作“东大街”的街。我熟悉沿街的店铺、作坊、摊子。到现在我还能清清楚楚地描绘出这些店铺、作坊、摊子的样子。我每天要去玩一会儿的地方是我祖父所开的“保全堂”药店。我认识不少药,会搓蜜丸,摊膏药。我熟悉中药的气味,熟悉由前</span><br /><span> 面店堂到后面堆放草药的栈房之间的腰门上的一副蓝漆字对联:“春暖带云锄芍药,秋高和露种芙蓉。”我熟悉大小店铺的老板、店伙、工匠。我熟悉这些属于市民**的各色人物的待人接</span><br /><span> 物,言谈话语,他们身上的美德和俗气。这些不仅影响了我的为人,也影响了我的文风。</span><br /><span> 我的高中一二年级是在江阴读的,南菁中学。江阴是一个江边的城市,每天江里涨潮,城里的河水也随之上涨。潮退,河水又归平静。行过虹桥,看河水涨落,有一种无端的伤感。难忘伞墩看梅花遇雨,携手泥涂;君山偶遇,遂成离别。几年前我曾往江阴寻梦,缘悭未值。我这辈子大概不会有机会再到江阴了。</span><br /><span> 高三时江阴失陷了,我在淮安、盐城辗转“借读”。来去匆匆,未留只字。</span><br /><span> 我在昆明住过七年,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六年。前四年在西南联大。初到昆明时,身上还有一点带去的钱,可以吃馆子,骑马到黑龙潭、金殿。后来就穷得叮当响了,真是“囚首垢面,而读诗书”。后三年在中学教书,在黄土坡观音寺、白马庙都住过。</span><br /><span> 一九四六年夏至一九四七年冬,在上海,教中学。上海无风景,法国公园、兆丰公园都只有一点点大。</span><br /><span> 一九四八年,我在午门历史博物馆工作,我住的地方很特别,在右掖门下,据说原是锦衣卫值宿的所在。</span><br /><span> 一九四九年三月,参加四野南下工作团。五月,至汉口,在硚口二女中任副教导主任。</span><br /><span> 一九五○年夏,回北京。在东单三条、河泊厂都住过一阵。</span><br /><span> 一九五八年被打成右派,下放张家口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劳动。我和农业工人——也就是农民在一起生活了四年,对农村、农民有了比较切近的认识。</span><br /><span> 一九六一年底回北京后住甘家口。不远就是玉渊潭,我几乎每天要围着玉渊潭散步,和菜农、遛鸟的人闲聊,得到不少知识。我在一个京剧院当了十几年编剧。认识了一些名角,也认识</span><br /><span> 了一些值得同情但也很可笑的小人物,增加了我对“人生”的一分理解。</span><br /><span> 我到过不少地方,到过西藏、新疆、内蒙古、湖南、江西、四川、广东、福建,登过泰山,在武夷山和永嘉的楠溪江上坐过竹筏……但我于这些地方都只是一个过客,虽然这些地方的山水人情也曾流入我的思想,毕竟只是过眼烟云。</span><br /><span> 我在这个世界走来走去,已经走了七十三年,我还能走得多远,多久?</span><br /><span> 颜色的世界(代序之二)</span><br /><span> 鱼肚白</span><br /><span> 珍珠母</span><br /><span> 珠灰</span><br /><span> 葡萄灰(以上皆天色)</span><br /><span> 大红</span><br /><span> 朱红</span><br /><span> 牡丹红</span><br /><span> 玫瑰红</span><br /><span> 胭脂红</span><br /><span> 干红(《水浒》等书动辄言“干红”,不知究竟是怎样的红)</span><br /><span> 浅红</span><br /><span> 粉红</span><br /><span> 水红</span><br /><span> 单杉杏子红</span><br /><span> 霁红(釉色)</span><br /><span> 豇豆红(粉绿地泛出豇豆红,釉色,极娇美)</span><br /><span> 天蓝</span><br /><span> 湖蓝</span><br /><span> 春水碧于蓝</span><br /><span> 雨过天青云破处(釉色)</span><br /><span> 鸭蛋青</span><br /><span> 葱绿</span><br /><span> 鹦哥绿</span><br /><span> 孔雀绿</span><br /><span> 松耳石</span><br /><span> “嘎吧绿”</span><br /><span> 明黄</span><br /><span> 赫黄</span><br /><span> 土黄</span><br /><span> 藤黄(出柬埔寨者佳)</span><br /><span> 梨皮黄(釉色)</span><br /><span> 杏黄</span><br /><span> 鹅黄</span><br /><span> 老僧衣</span><br /><span> 茶叶末</span><br /><span> 芝麻酱(以上皆釉色,甚肖)</span><br /><span> 世界充满了颜色</span><br />显示全部信息媒体评论他就是他自己,一个从容地“东张西望”着,走在自己的路上的可爱老头。这个老头,安然迎送着每一段或寂寥,或热闹的时光,用自己诚实而温暖的文字,用那些平凡而充满灵性的故事,抚慰着常常焦躁不安的世界。 ——铁凝
    免费在线读自得其乐
    孙犁同志说写作是他的*好的休息。是这样。一个人在写作的时候是*充实的时候,也是*快乐的时候。凝眸既久(我在构思一篇作品时,我的孩子都说我在翻白眼),欣然命笔,人在一种甜美的兴奋和平时没有的敏锐之中,这样的时候,真是虽南面王不与易也。写成之后,觉得不错,提刀却立,四顾踌躇,对自己说:“你小子还真有两下子!”此乐非局外人所能想象。但是一个人不能从早写到晚,那样就成了一架写作机器,总得岔乎岔乎,找点事情消遣消遣,通常说,得有点业余爱好。
    我年轻时爱唱戏。起初唱青衣,梅派;后来改唱余派老生。大学三四年级唱了一阵昆曲,吹了一阵笛子。后来到剧团工作,就不再唱戏吹笛子了,因为剧团有许多专业名角,在他们面前吹
    唱,真成了班门弄斧,还是以藏拙为好。笛子本来还可以吹吹,我的笛风甚好,是“满口笛”,但是后来没法再吹,因为我的牙齿陆续掉光了,撒风漏气。
    这些年来我的业余爱好,只有:写写字、画画画、做做菜。
    目录
    我的世界(代序之一)/12
    颜色的世界(代序之二)/15
    **辑 随遇而安
    自得其乐/20
    七十书怀/28
    看画/35
    随遇而安/39
    自报家门/50
    我的父亲/63
    我的母亲/71
    我的家/76
    记梦/88
    晚年/90
    难得*是得从容/93
    编辑推荐语
    有人说故事像说着自己,有人说自己像说着故事。能把平淡的小事儿和平常的小人物讲述得有滋有味的非汪曾祺莫属。 ★贾平凹、余秋雨联袂**! ★汪曾祺毕生散文精华,在淡淡的文字见带来内心的宁静。 在他的笔下,每种草木各有性情。凡小事、民俗、花鸟虫鱼灯都会变得生动有趣。内容平淡却淡得有味,总会给人一种不可言说的温暖。 ★首度曝光汪曾祺未公开私人老照片和多幅精美字画,四色印刷,精美装帧。包括了汪曾祺和沈从文、高洪波、铁凝等的合照,同时还有他早年和家人、亲友、西南联大旧识的珍贵照片。 ★汪曾祺在平凡生活中沉淀下的文字,传递了满满的爱与温暖。这本精选的散文集,叙说的不止是汪老个人的回忆,而是与世间人共有的“烟火味”——家人闲坐,灯火可亲。人与人之间那朴实的情感,都在汪曾祺笔下变得那么温暖而可贵。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