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经典(第四册 现代)
QQ咨询:
有路璐璐:

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经典(第四册 现代)

  • 作者:侯会
  • 出版社:北京三联出版社
  • ISBN:9787108060631
  • 出版日期:2018年01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39.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文章节选
    **册(先秦至盛唐)
    写在前面
    一、远古神话,文学之祖
    二、《尚书》:*古老的散文集
    三、《周易》里面有诗歌
    四、《诗经》:诗三百,思无邪
    五、“礼学”曾是大学问
    六、孔子与《论语》
    七、老子与《道德经》
    八、墨翟与《墨子》
    九、编年史的楷模《左传》
    一○、《国语》与《国策》
    一一、孟轲与《孟子》
    一二、庄周与《庄子》(附《列子》)<p><b>**册(先秦至盛唐)</b><b> </b></p> <p>写在前面</p> <p>一、远古神话,文学之祖</p> <p>二、《尚书》:*古老的散文集</p> <p>三、《周易》里面有诗歌</p> <p>四、《诗经》:诗三百,思无邪 </p> <p>五、“礼学”曾是大学问 </p> <p>六、孔子与《论语》 </p> <p>七、老子与《道德经》 </p> <p>八、墨翟与《墨子》 </p> <p>九、编年史的楷模《左传》 </p> <p>一○、《国语》与《国策》 </p> <p>一一、孟轲与《孟子》 </p> <p>一二、庄周与《庄子》(附《列子》) </p> <p>一三、屈原与《离骚》(附宋玉) </p> <p>一四、荀况与《荀子》 </p> <p>一五、韩非与《韩非子》(附杂家)</p> <p>一六、李斯、贾谊秦汉文 </p> <p>一七、《七发》枚乘体,《子虚》相如赋 </p> <p>一八、司马迁与《史记》 </p> <p>一九、扬雄等辞赋家 </p> <p>二○、东汉乐府诗 </p> <p>二一、古诗十九,文人情思 </p> <p>二二、宰相诗人曹操 </p> <p>二三、曹丕与曹植 </p> <p>二四、建安文学家 </p> <p>二五、竹林七贤 </p> <p>二六、太康诗人多,左思执牛耳 </p> <p>二七、五柳先生陶渊明 </p> <p>二八、南朝二谢,水秀山明 </p> <p>二九、鲍照叹“行路”,江郎伤离别</p> <p>三○、庾赋郦经,北朝诗文 </p> <p>三一、六朝民间曲,南北调不同 </p> <p>三二、六朝小说,志怪志人 </p> <p>三三、文学批评有“雕龙” </p> <p>三四、由隋入唐,诗风流转 </p> <p>三五、初唐四杰,王杨卢骆</p> <p>三六、贺知章、孟浩然等 </p> <p>三七、王维诗中有画图 </p> <p>三八、边塞歌咏听高、岑</p> <p>三九、诗仙李白</p> <p>四○、诗圣杜甫 </p> <p>简明文学家词典·一(按生年先后排列)</p> <p> </p> <p><b>第二册(中唐至元代)</b><b> </b></p> <p>四一、中唐诗坛才子多 </p> <p>四二、香山居士白居易 </p> <p>四三、“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 </p> <p>四四、散文大家柳宗元 </p> <p>四五、“诗豪”刘禹锡 </p> <p>四六、鬼才李贺 </p> <p>四七、杜牧诗赋讽喻深 </p> <p>四八、李商隐与无题诗 </p> <p>四九、晚唐诗人 </p> <p>五○、曲词发轫唐五代 </p> <p>五一、南唐二主,词坛帝王 </p> <p>五二、唐传奇里故事多 </p> <p>五三、宋初文坛花待发 </p> <p>五四、王禹偁与范仲淹 </p> <p>五五、有井皆歌柳永词 </p> <p>五六、一代文宗欧阳修 </p> <p>五七、王安石与曾巩 </p> <p>五八、梅尧臣、苏舜钦等 </p> <p>五九、北宋文豪苏东坡(附苏洵、苏辙)</p> <p>六○、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p> <p>六一、苏门弟子秦观等 </p> <p>六二、��邦彦与贺铸 </p> <p>六三、女词人李清照 </p> <p>六四、岳飞与张孝祥 </p> <p>六五、中兴诗人杨万里、范成大(附曾几) </p> <p>六六、爱国诗人陆游 </p> <p>六七、英雄词人辛弃疾(附陈亮、刘过) </p> <p>六八、婉约词人与“永嘉四灵”(附江湖派) </p> <p>六九、宋末爱国诗人(附金代元好问) </p> <p>七○、宋代戏曲与文学批评 </p> <p>七一、白话小说登上文坛 </p> <p>七二、一代文学元之曲 </p> <p>七三、元曲大家关汉卿 </p> <p>七四、白朴与马致远 </p> <p>七五、王实甫与《西厢记》(附郑光祖) </p> <p>七六、元代散曲与诗歌 </p> <p>七七、南曲戏文演《琵琶》 </p> <p>简明文学家词典·二(按生年先后排列)</p> <p> </p> <p><b>第三册(明代至近代)</b><b> </b></p> <p>七八、明初文坛,波澜不起 </p> <p>七九、罗贯中与《三国演义》</p> <p>八〇、士大夫喜欢上戏曲 </p> <p>八一、明中期诗文:七子与“公安派” </p> <p>八二、施耐庵与《水浒传》 </p> <p>八三、吴承恩与《西游记》 </p> <p>八四、《封神》有趣,说部繁荣 </p> <p>八五、世情小说《金瓶梅》 </p> <p>八六、 “中国的莎士比亚”汤显祖 (附孟称舜、沈璟等) </p> <p>八七、冯梦龙与“三言”(附“二拍”) </p> <p>八八、晚明文坛多悲声(附明代民歌) </p> <p>八九、清初文坛两类人 </p> <p>九〇、纳兰词曲板桥书 </p> <p>九一、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p> <p>九二、洪昇与《长生殿》(附李玉等) </p> <p>九三、孔尚任与《桃花扇》(附杨潮观等) </p> <p>九四、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p> <p>九五、曹雪芹与《红楼梦》 </p> <p>九六、清代小说,目不暇接 </p> <p>九七、“桐城派”与“江右三大家” </p> <p>九八、近代开山者:林则徐、龚自珍 </p> <p>九九、“湘乡”散文,旧瓶新酒 </p> <p>一〇〇、京剧鼓板彻云霄 </p> <p>一〇一、晚清诗坛起新风 </p> <p>一〇二、文学评论,更上层楼</p> <p>一〇三、译坛“大腕”有严、林 </p> <p>一〇四、梁启超**新文风(附柳亚子) </p> <p>一〇五、侠义公案,小说新宠 </p> <p>一〇六、谴责小说《老残游记》 </p> <p>一〇七、官场生怪状,孽海起波澜 </p> <p>一〇八、鸳蝶风气盛,小说铸魂难 </p> <p>一〇九、近代剧坛发新枝 </p> <p>简明文学家词典·三(按生年先后排列)</p> <p> </p> <p><b>第四册(现代)</b><b> </b></p> <p>一一〇、新文化运动大旗飘 </p> <p>一一一、鲁迅“呐喊”醒神州 </p> <p>一一二、胡适倡导白话文 </p> <p>一一三、新文化运动的推轮者</p> <p>一一四、讴歌“创造”的郭沫若</p> <p> 一一五、郁达夫不曾“沉沦” </p> <p>一一六、 文研会里人气高(叶圣陶、许地山、王统照等)</p> <p> 一一七、茅盾:“子夜”过去是黎明 </p> <p>一一八、自清散文,“荷塘”“背影” </p> <p>一一九、梦断康桥徐志摩(附林徽因) </p> <p>一二〇、 “红烛”诗人闻一多(附梁实秋、朱湘)</p> <p>一二一、 张恨水与《啼笑因缘》(附秦瘦鸥、林语堂) </p> <p>一二二、 田汉戏剧演“名优”(附欧阳予倩等) </p> <p>一二三、夏衍、白尘,“戏”说人生 </p> <p>一二四、老舍与《骆驼祥子》 </p> <p>一二五、冰心*爱小读者(附庐隐) </p> <p>一二六、沈从文来自“边城” </p> <p>一二七、沙汀“开茶馆”,艾芜赋“南行”</p> <p>一二八、巴金与“激流三部曲” </p> <p>一二九、柔石说“二月”,白莽唱“孩儿” </p> <p>一三〇、文坛传奇有“二萧” </p> <p>一三一、丁玲、周立波,笔底起风雷 </p> <p>一三二、诗人臧克家:高吟《有的人》 </p> <p>一三三、诗迎黎明说艾青(附田间) </p> <p>一三四、为农民代言的赵树理 </p> <p>一三五、张天翼笔下的现实与童话 </p> <p>一三六、曹禺:“雷雨”“日出”照舞台 </p> <p>一三七、钱锺书笑谈“围城”(附杨绛)</p> <p>一三八、似雪荷淀月,如诗孙犁文 </p> <p>一三九、张爱玲:打碎“金锁”唱“倾城” </p> <p>简明文学家词典·四(按生年先后排列)</p>显示全部信息前 言一
    现如今,如果有人对你说“我是听您的歌(看您的戏或听您的相声)长大的”,那多半是在调侃,意思是你已经落伍了。
    可不久前,我真的接到这样一个电话:“侯老师,我是读您的书长大的!”对方是某出版社的年轻编辑,正在编辑我的一部书稿。她偶然发现,我又是《中华文学五千年》的作者,那是她读中学时印象很深的一本课外书。
    想想也是,该书 20 世纪 90 年代初问世,至今已过去二十五个年头。当年上中学的小姑娘,如今已成为出版社的顶梁柱。——思及此,顿生岁月如梭之叹。


    20 世纪 80 年代,女儿呱呱落地。身为穷教师的爸爸买不起昂贵的芭比娃娃、乐高玩具,盘算着能不能写本书陪伴她长大。这一念头的产生,还跟之前到一所中学听课有关。挨着我的一张小课桌上,除了一本语文书外,还堆着各种课外参考书。我随手翻翻,无非是些东拼西凑的知识点,枯燥乏味,想来很难引发孩子的兴趣。<p>一</p> <p> 现如今,如果有人对你说“我是听您的歌(看您的戏或听您的相声)长大的”,那多半是在调侃,意思是你已经落伍了。</p> <p>可不久前,我真的接到这样一个电话:“侯老师,我是读您的书长大的!”对方是某出版社的年轻编辑,正在编辑我的一部书稿。她偶然发现,我又是《中华文学五千年》的作者,那是她读中学时印象很深的一本课外书。 </p> <p>想想也是,该书 20 世纪 90 年代初问世,至今已过去二十五个年头。当年上中学的小姑娘,如今已成为出版社的顶梁柱。——思及此,顿生岁月如梭之叹。</p> <p> </p> <p><b>二</b><b> </b></p> <p>20 世纪 80 年代,女儿呱呱落地。身为穷教师的爸爸买不起昂贵的芭比娃娃、乐高玩具,盘算着能不能写本书陪伴她长大。这一念头的产生,还跟之前到一所中学听课有关。挨着我的一张小课桌上,除了一本语文书外,还堆着各种课外参考书。我随手翻翻,无非是些东拼西凑的知识点,枯燥乏味,想来很难引发孩子的兴趣。</p> <p>我就想:能不能专为孩子们写一本谈文学的书,由远古神话讲起,依次是先秦诸子、《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把孩子们在课堂上拾取的零珠碎玉,穿成一条闪闪发光的项链?</p> <p>形式跟内容同样重要。我们平日跟孩子讲话,总是弯下腰,平视着孩子的眼睛,尽量拣他们听得懂的字眼儿,耐心讲给他们听。可为什么一拿起笔,这些常识就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呢?</p> <p>当有一双好奇而明亮的眼睛望着你时,笔底的文字自然变得浅易通俗、亲切有味儿了。</p> <p> </p> <p>三</p> <p>经冬历夏,书稿完成。承蒙大学者张中行先生称赏**,并由大书法家启功先生赐题书名,《中华文学五千年》于 1992 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正式出版,受到孩子和家长们的欢迎。《文艺 报》当年刊文推介。由于加印不断,该书于 1995 年荣获全国优 秀畅销书奖;1996 年入选“希望书库”,加印一万册;又被教育部编入“中华文史知识课程内容与教学指导书目”。</p> <p>此后应中国青年出版社之约,我又接连撰写了《世界文学五千年》及《中华文学五千年·近现代部分》,同样受到读者欢迎。</p> <p>1995 年,这套书还由台湾洪叶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繁体字本,在岛内风行一时。不止一所中学把它定为语文搭配教材或高中**参考书。有位中学语文教师还花费时间精力,专门针对此书编写了系列测试卷,多达十几回(篇)——专门为一本课外书编写测试卷,还是不多见的。一些大学开设的文学课程,也将此书列为必读书或参考书。</p> <p>有位台湾书评家,道出此书受欢迎的原因:“作者侯会在编纂此书时运用的策略便是成功地引起读者兴趣,有不少高中教师表示:以往较不喜欢念文科的自然组学生,在接触这本书后,对文学大为改观,即便不是非常有兴趣,但是至少是转变成不讨厌的地步。”(《小莫的青春笔记本:文学之旅——中华文学五千年》)</p> <p>二十几年过去了,这套书几次再版。《中华文学五千年》于 2004 年和 2006 年分别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及台湾洪叶文化出版公司出版了插图本。 </p> <p>从 2011 年起,全套书经整理修订,由团结出版社推出插图本,更名为《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经典》《讲给孩子的世界文学经典》和《讲给孩子的百年文学经典》。时隔二十年,孩子和家长并没忘记这套书。再版后频频加印,供不应求。北京电视台做了特别**,多家报刊登载书讯,《武汉晚报》还做了专访。</p> <p>时至**,这套书总共印售近二十万册,在几代孩子中产生了影响。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那位年轻编辑多年后还记得这套书——这令我惭愧之余,又感欣慰。</p> <p> </p> <p>四</p> <p>眼下,这套书又获得在三联书店再次出版的机会。讨论时,编辑老师建议做些调整。除了内容的增益更新外,形式上也做了较大改动。原稿采用爷孙夜谈的形式固然生动,但按日分段毕竟限制了内容的顺畅表述。</p> <p>“别小看现在的孩子们,他们见多识广,不再是依偎在家长身边听故事的乖宝宝。”编辑老师如是说,“开门见山,平铺直叙,更符合当下孩子的接受习惯。但亲切生动的语言、灵活的表达方式,仍应沿袭。”</p> <p>书名仍沿用《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经典》和《讲给孩子的世界文学经典》。《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经典》将“古代文学”及“近现代文学”接续起来,共分为四册,依次是“先秦至盛唐”(**册)、“中唐至元代”(第二册)、“明代至近代”(第三册)和“现代”(第四册)。</p> <p>全书又依内容分为一百三十九节,各拟标题如“远古神话,文学之祖”“编年史的楷模《左传》”“屈原与《离骚》”等。每节又分若干段落,仍拟有小标题,如“谁说《周易》老掉牙”“秦朝‘打工皇帝’李斯”等。</p> <p>每册书后附有“简明文学家词典”,收录本册介绍的文学家。词条按文学家生年先后编排,又可作文学年表看;文学发展的脉络走向,作家之间的影响及传承,都可从中领略一二。</p> <p>新版图书仍遴选精美图画分插于文中,以增强可读性。目的当然只有一个:让孩子们的学习变得更轻松、更有趣味!</p> <p>感谢三联书店各级领导的抬爱,使本书以崭新面貌再度与孩子们见面。感谢美编室主任蔡立国先生和刘洋老师,他们所做的高水平装帧,为本书增色不少。感谢实力派画家孙文然先生,他为本书绘制了部分插图。尤其要感谢责任编辑王海燕女士,从策划到编纂,她为本书付出了太多的心血!</p> <p>还有,本书所引古代及近现代诗文,以目前通行的版本为依据。出于对原作者的尊重,在用字用词上尽量保持原貌,特此说明。 </p> <p> </p> <p> </p> <p>侯 会</p> <p> 丁酉春日,于北京大兴与德堂</p>显示全部信息媒体评论作者侯会在写作此书时运用的策略便是成功地引起读者兴趣,有不少高中老师表示:以往较不喜欢念文科的自然组学生,在接触这本书之后,对文学大为改观,即便不是非常有兴趣,但是至少是转变成不讨厌的地步。
    ——台湾书评家 小莫

    这是为青少年写的一部中国文学史,以深入浅出的流畅口语写成,刚好适合非文学出身如我者来阅读。它虽然是文学的,但更是基于史学源流的叙述,读它,有一种“归乡”、“回甘”的感觉。
    ——台湾台东育仁中学校长 王锦升

    我很纳闷:家里有几书柜文学书籍,上中学的儿子从来不翻,有了相关问题,只翻这本书,而且总能查到要找的东西——书都给翻烂了。<p> 作者侯会在写作此书时运用的策略便是成功地引起读者兴趣,有不少<st1:personname productid="高中">高中</st1:personname>老师表示:以往较不喜欢念文科的自然组学生,在接触这本书之后,对文学大为改观,即便不是非常有兴趣,但是至少是转变成不讨厌的地步。</p> <p> ——台湾书评家 小莫</p> <p> </p> <p> 这是为青少年写的一部中国文学史,以深入浅出的流畅口语写成,刚好适合非文学出身如我者来阅读。它虽然是文学的,但更是基于史学源流的叙述,读它,有一种“归乡”、“回甘”的感觉。</p> <p> ——台湾台东育仁中学校长 王锦升</p> <p> </p> <p> 我很纳闷:家里有几书柜文学书籍,上中学的儿子从来不翻,有了相关问题,只翻这本书,而且总能查到要找的东西——书都给翻烂了。</p> <p> ——大学教授 柳俊杰</p> <p> </p> <p> 我儿子就读于一所中学名校,在理科班名列前茅。可读了此书后,对文学产生极大兴趣,非闹着改学文科——他后来学的是广告传媒,毕业后还挺有出息。一本书改变他的人生,这是我没有想到的。<a href="http://photo.blog.sina.com.cn/showpic.html#blogid=4c08b3740100mukq&url=http://s5.sinaimg.cn/orignal/4c08b374t8c91ba423b64" target="_blank"></a></p> ——北京读者 赵天来显示全部信息免费在线读四六、鬼才李贺

    呕心沥血李贺诗
    李贺也属于中唐诗人,他跟刘禹锡却没啥交集。——李贺在长安名噪一时的当口,刘禹锡正远谪边郡呢。
    李贺(约791—约817)字长吉,是唐代宗室郑王李光的后代。他跟韩愈关系密切。韩愈还曾为李贺鸣不平,写过一篇《讳辩》呢。
    原来,李贺的爹爹叫李晋,这个“晋”字,跟进士的“进”同音。封建时代讲究避讳,皇帝和父母的名字是不能随便说出口的,连同音字也不行。李贺举进士时,有人就拿这个来攻击他。韩愈作《讳辩》,主要是为他辩护,鼓励他去应试。可李贺到底没能登第,一辈子只做了几年小官儿,郁郁而终。
    据说李贺长得很瘦,两道眉毛连在一块儿,十指尖尖,写起字来飞快。他每天早上骑驴出门,身后小童背着个旧锦囊。灵感一来,李贺便赶紧把想到的诗句写下来,投进锦囊中。晚上回家后,再把零散的诗句组织成完整的诗篇。相传李贺的娘看儿子写诗这么辛苦,心疼地说:儿呀,你一定要呕出心肝才罢休吗?
    李贺由于用心太过,身体瘦弱多病,二十七岁就离开了人世。人们爱他的才华,同情他的遭遇,就编出神话,说他临终时,有穿红袍的使者从天而降,传天帝之命,请他上天为新造的白玉楼作记。有人还说看见他家窗子烟云缭绕,听到半空中有车马远去的声音呢。

    羲和敲日,黑云压城
    把李贺跟神话联系到一块儿,并不是没有根据的,李贺就是个爱写神话的人。他的《梦天》《天上谣》,都是专门吟咏天上世界的诗歌。诗中写月中的玉兔,银河的流云,天上的闲适,人间的遥远,意境奇异。一些历史题材的诗,也带着浪漫的神话色彩。像《秦王饮酒》:
    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洞庭雨脚来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
    秦王:即秦始皇。八极:八方。◎羲和:传说中给太阳驾车的人。劫灰:佛教认为世界经历劫火而后生,劫灰就是劫火余灰。◎龙头:壶嘴装饰着龙头的酒壶。酒星:酒神。金槽:琵琶颈上以金装饰的弦槅。枨枨(chéng):琵琶弹奏声。◎“洞庭”句:吹笙之声如雨打洞庭。“酒酣”句:酒喝得畅快时,吆喝月亮使之倒行,以延缓作乐的时间。
    目录
    **册(先秦至盛唐)
    写在前面
    一、远古神话,文学之祖
    二、《尚书》:*古老的散文集
    三、《周易》里面有诗歌
    四、《诗经》:诗三百,思无邪
    五、“礼学”曾是大学问
    六、孔子与《论语》
    七、老子与《道德经》
    八、墨翟与《墨子》
    九、编年史的楷模《左传》
    一○、《国语》与《国策》
    一一、孟轲与《孟子》
    一二、庄周与《庄子》(附《列子》)
    编辑推荐语
    一切真正美的事物,总是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的,哪怕是写给孩子看的。 近年来,介绍传统文化的书籍充斥市场,其中昙花一现的为数不少。可这一套讲述中国文学经典的普及读物,在台湾地区竟**了十几年。不止一所中学把她定为国文(即语文)搭配教材;一些高中生一入校就接到通知,要求购买此书,作为今后三年的参考**书;有的学校干脆按此书布置假期作业,某日读某章、答某题,规定得十分详尽;网络上,能搜到针对此书编写的测试题,已发表到第十几回(篇)——专门就一套课外读物编写习题,还是不多见的。一些大学开设的文科课程也将此书列为必读或参考……此书在台湾再版数次,印刷无数。 这样一套书,课上要读,假期要看,作业以它为依据,考试以它为准绳……该不会增加学生负担、引发学生反感吧?可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据台湾不少高中老师反映,接触此书后,“以往较不喜欢念文科的自然组学生……对文学大为改观,即便不是非常有兴趣,但是至少是转变成不讨厌的地步”。——这就是《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经典》。 这套书在大陆也有骄人的销售业绩,曾荣获“全国**畅销书奖”,被选入“希望书库”,并列入教育部“中华文史知识课程内容与教学指导书目”;影响了一代中学生的学习习惯。
    以下的人群将是这本书的*受益者: 小学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这是学习语文和历史等文科课程**的课外读物和补充材料; 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阅读此书可增长文学知识,提高人文素养; 一切热爱传统文化及文学的人士,能够在短时间内轻松获取大量的文学常识,提高文化修养。 图书卖点: **畅销书:本书曾荣获“全国**畅销书奖”,被选入“希望书库”,并列入教育部“中华文史知识课程内容与教学指导书目”;同时被台湾诸多中学及大学指定为“补充课本”、“课外必读” 或“教学参考书”。 文本之美:这本书虽然是用通俗生动的口语讲解中国文学经典,实际上是作者数年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思想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有趣,是一部****的有观点、有故事、有趣味的经典之作。 较高的市场需求:本书上次出版时,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追捧!北京电视台、《北京晚报》、《深圳商报》、《武汉晚报》、《教育时报》、《中国教师报》等各大媒体都曾做过深度宣传报道,来自各界的好评如潮!当当网等各大图书销售网站曾数次断货,供不应求……在版权到期后,读者纷纷给作者的博客留言、向出版社询问:从哪儿可购得此书?孔夫子旧书网上的售价高达数百元。 可读性非常强:本次出版作者对该书做了深度修订:各节内容普遍做了调整,删减了冗赘内容,增益了脍炙人口的新篇,对全书文字也做了精心润色,大大提高了书籍的趣味性、可读性。另外,这次出版,图书的开本和装帧都进行了精心设计、调整,更方便读者携带和阅读。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