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英汉修辞对比与翻译
QQ咨询:
有路璐璐:

英汉修辞对比与翻译

  • 作者:王春
  •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ISBN:9787517047070
  • 出版日期:2016年10月01日
  • 页数:253
  • 定价:¥49.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英汉修辞对比与翻译》从对比与翻译的角度出发.对英汉修辞展开了系统、全面的探讨与论述,主要包括修辞与翻译概说、英汉谋篇布局策略的差异、英汉语篇表达方式的差异、英汉音韵修辞格对比与翻译、英汉词语修辞格对比以及英汉结构修辞格对比与翻译等内容,既有理论性知识的详细阐述,又辅以丰富的例句加以论证。相信《英汉修辞对比与翻译》对提高英语学习者的修辞素养与翻译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文章节选
    《英汉修辞对比与翻译》:
    修辞与语言的各要素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处理修辞与翻译的关系问题时,必须要综合把握语言的各要素,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从修辞学的层面看,翻译过程即为将原文语言巧妙地转换为译语语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译者不仅要忠实地传达原文的思想内容,还要灵活地处理译语,使语言具有对等的修辞效果,使原文的修辞风采得以再现。
    在翻译过程中,消极修辞与积极修饰是两个极为重要的阶段。在消极阶段,修辞的基本任务是炼词;而在积极阶段,修辞的基本任务是炼句。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是相辅相成的,都是为了达到传神达意的目的。而翻译的目的也在于传情达意,实现信息的沟通。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尽可能使译语在神、形、韵等层面与原文保持一致,这就要求译者学会对语言进行锤炼,提高翻译质量。这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
    一、选择词语
    为了使译文行文流畅、通俗易懂,要特别注意词义的选择和引申。从修辞的角度来看,要在翻译中选择正确、有效的词语,确保译文语言在表达上生动活泼,很好地再现原文的修辞效果。例如:
    a thorn in the flesh眼中钉,肉中刺
    不过,我认为表扬应该有分寸,如果一定要表扬,消极的表扬才是有建设性的表扬。
    I believe,though,that praise should be measured.If there must be any,it should be negative to be constructive.
    二、安排句式
    灵活安排句式是修辞的重要内容。修辞的重要意义就在于灵活运用不同句式产生不同的修辞效果。在句式的选择上,既要做到与原文的体式基本适应,又要与汉语的修辞习惯相符合。英汉翻译中灵活安排句式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1)译文句子要求控制长短,中、短句的使用*恰当。
    (2)若出现长句,要对其进行恰当的截断。
    (3)译文的句子应尽量减少被动句的出现。
    (4)译文的句子要保证语义明晰,层次分明。
    (5)译文的句子要保证行文流畅,语气连贯。
    三、运用成语和四字格
    运用汉语中的成语和四字格具有言简意赅的特点,将成语和四字格运用到译文中能够有效地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为译文增光添彩。例如:
    Constant dropping waters the stone.
    水滴石穿。
    在翻译中,选择汉语成语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修辞方式,即把英语的成语、谚语、流行语等译为与之对应的汉语成语,做到英汉成语对应。例如,to sing the old song(老调重弹)。
    (2)如果在英汉修辞翻译时,无法实现汉语成语与原文形式上的一致,也要力求达到神似,以使译文起到传神达意的效果。
    ……
    目录
    前言

    **章 修辞与翻译概说
    **节 什么是修辞
    第二节 什么是翻译
    第三节 修辞与翻译的关系

    第二章 英汉谋篇布局策略的差异
    **节 引言
    第二节 陈述
    第三节 论证
    第四节 结尾

    第三章 英汉语篇表达方式的差异
    **节 叙述
    第二节 说明
    第三节 描写
    第四节 抒情

    第四章 英汉音韵修辞格对比与翻译
    **节 0nomatopoeia与拟声
    第二节 Alliteration与头韵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