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明朝遗民的大清岁月
QQ咨询:
有路璐璐:

明朝遗民的大清岁月

  • 作者:丁志可
  • 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9061206
  • 出版日期:2008年05月01日
  • 页数:212
  • 定价:¥2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历史上,每一新旧朝代的更替,都会引起社会的剧烈动荡和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有以新朝为“天命人旧”而顶礼膜拜者;有为旧朝尽忠殉难死节者;也有藏身于残山剩水之间,拒不合作者。他们头上顶着“义愤”、“责任”、“建设”,同时也在心中存着故朝归来的期待,但等到的却永远是泪尽胡尘里。
    他们,就是一群*可怜的帝国遗孤。被故朝抛弃,又不融于新朝的遗民们。
    文章节选
    顾炎武:矢志不渝的期待者:
    恐怕没有人能像顾炎武那样,对能够担起复兴大明重任的高人的出现矢志不渝地期待,一直到死。这个在天崩地裂的时代为了激励天下人而说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明朝遗民,或许更多的是在激励自己。为了那个气数已尽了的大明朝,他“九州历其七,五岳登其四”,不畏长途跋涉之艰难,广交天下故明之豪杰,两度入狱,依旧坚贞不渝,数次拒清,更显拳拳之忠。他不仅是一名斗士,还是一名思想家、学问家,他一生都在思考着民族复兴这个时代主题,路漫漫而上下求索,情切切而殚精竭虑。而这种努力与期待遂成为清初明朝遗民的主旋律。
    >>>在笔与兵之间
    “甲申之变”发生之前,顾炎武正潜心研究实学。
    在封建时代,读书致仕是所有文人的必经之路,顾炎武也不例外,他在十四岁时就进了昆山县的县学,取得了秀才的资格。而且据记载,当时他的府试成绩颇佳,受到了知府寇慎的夸奖和勉励。
    俗话说: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但对顾炎武来说却不是这样的。由于科举考试所考的那些儒学教条丝毫不能激起顾炎武的学习兴趣,其随后的科举考试可以说是屡试不中。崇祯十二年(1639年)他再次落榜后便不再“���四方之士征逐为名”,可以说是与桎梏了他十三年的科举制度彻底决裂了。
    抛弃科举之后,顾炎武转而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人到挽救社会危机的探索中去,开始从事经世致用之学的学术研究。他既重视对社会现实的了解,又充分利用自己家中收藏的书籍,以寻找造成明末社会积弊的根源以及解决这些积弊的途径。他在这一阶段的研究著述后来汇集成两本书,一本是有关经济资料的汇编即《天下郡国利病书》,一本是有关地理资料的汇编即《肇域志》,这些是后话。正当顾炎武的探索日益深入的时候,奄奄一息的明王朝终究没能经受住农民起义军的*后一击而寿终正寝,天下转眼之间也成为满族人的天下。从此,顾炎武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抗清的道路。
    在崇祯皇帝自缢后不久,在南方的一些明朝的旧臣们又在南京拥立了一个新皇帝,即福王朱由崧,次年改年号为弘光,这就是弘光小朝廷。弘光小朝廷成立之初,自然要做些姿态,发布了一个类似求贤诏之类的东西,当时的昆山县令杨永言就向朝廷举荐了顾炎武,很快顾炎武就被任命为兵部司务,其实也就是兵部的一个下级官员。不过官位的高低对顾炎武来说自然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个政权让他看到了汉室有祚,中兴有了希望。于是顾炎武在接到任命诏书后,立即开始着手准备去南京任职。
    新官上任,顾炎武自然是热情高涨,他停下了手中《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城志》的写作,集中精力起草了《军制论》、《形势论》、《田功论》、《钱法论》等文章,《军制论》论的是军制改革,《形势论》则讨论用兵之法,《田功论》和《钱法论》谈的是农业和财政问题。这年春天,顾炎武带着自己的政论主张和满心的希望离开常熟,奔赴南京。
    可是到了南京之后顾炎武才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当时在福王政权中执掌兵权的是大奸臣马士英,顾炎武到南京后迟迟不能到兵部就职,更别说朝见“天子”、议政于朝堂之上了。而此时的“天子”福王正在马士英、阮大铖的簇拥下整日沉溺于歌舞升平的荒淫作乐之中,无奈之下顾炎武和随行而来的顾兰服在愁云惨淡之中拜谒了明陵。不久,在南京报国无门的顾炎武暂时回到常熟家中。
    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四月中旬,就在顾炎武还在南京等待兵部征召的时候,清军已经渡过淮河,向南明小朝廷发起了猛烈的攻势。四月底,清军进攻扬州,很快扬州保卫战宣告失败,孤立无援的史可法等将领英勇就义,清军在扬州制造了一系列屠杀,史称“扬州十日”。随后清军的铁骑直扑南京的福王朝廷,而此时南明朝廷中负责南京城防的赵之龙已经秘密派人与清军联络,准备拱手献城,接应清军。
    顾炎武在家中为母祝完寿之后又离开常熟去南京准备就职。但是尚在赴任途中的他听到了南京官员不战而降的消息,不由得悲愤交加,而在那些向清军奉表投降的达官显贵中,顾炎武的老师、在江南人士中享有很高威望的东林名士、南京礼部尚书钱谦益也在其中。从此,顾炎武就和这位老师决裂了,尽管钱谦益后来十分后悔自己所采取的“委蛇”态度。
    南京失陷后,顾炎武显然是不能去了,于是他连家都没回,便毅然投笔从戎,在苏州参加了抗清武装斗争。顾炎武的许多早期在复社结识的朋友,如归庄、陈子龙、夏允彝等人也都投入了斗争。
    这年的闰六月初,刚当上清朝的昆山知县的阎茂才秉承新主子的旨意颁发《剃发令》,强迫各地所有男人都必须像满族一样,把头发剃掉。否则就要杀头。命令一下,举城骚动。在汉族人民看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骤然要改变本民族的传统习惯,剃发留辫,实在是一种奇耻大辱,当时江南许多人表示“宁为束发鬼,不作剃发人”。因此当时的昆山县城是群情激奋、怒不可遏。人们冲进县衙,杀了阎茂才,烧了他的官府。这时逃亡在外的原县令杨永言立即招募了几百名士兵赶回昆山,他在全城百姓的拥戴下,领导全城的抗清斗争。
    七月初,清军向昆山进攻,顾炎武的好友归庄、吴其沆等人都直接参加了保卫昆山的斗争。很快昆山城破,城内百姓遇难者甚众,顾炎武的好友吴其沆也在这次战斗中英勇牺牲了。紧接着清军又攻下了常熟县城。在这次清军攻苏州、破昆山、取常熟的过程中,顾炎武被搞得家破人亡。
    >>>门风决定士风:
    顾炎武的胞弟顾缵,字子叟,顾炎武生母何氏所生,当清兵进人昆山时,他发誓以身殉国。身着白衣,奋勇当先,登上城楼与清兵搏斗,不幸阵亡,时年仅二十六岁。顾炎武的弟媳朱氏听到自己丈夫阵亡的消息,悲痛欲绝,又怕自己遭到清兵侮辱,遂挥刀自刎。何氏听到儿子阵亡、儿媳出事的消息后,急忙赶往现场,不料有一队铁骑掠过,顺手将何氏的右臂砍了下来。与此同时,顾炎武还有一个小弟弟叫子武的也在这次抗清斗争中牺牲了。
    顾炎武嗣母王氏的死则显得更为壮烈。在得知清军攻下常熟城的第二天,王氏就决心绝食而死,来抗议清军的暴行。临终前她这样对顾炎武说:
    “我虽妇人,深受国恩,与国俱亡,义也;汝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则吾可以瞑于地下。”
    这一年,王氏刚好六十岁。顾炎武作了《悲哀诗》寄托对母亲的深切悼念。
    这里有必要提一下对顾炎武的成长起过重要作用的两个人物,一个是他的嗣祖蠡源公顾绍芾,一个就是他的嗣母王氏。嗣母教给他怎样做人,嗣祖教给他怎样做学问。
    王氏出身于书香门第,是一个品德高尚,既爱劳动,又博学多才的妇女。在她的未婚夫顾同吉患病辞世后,她未婚守节,十六岁就来到顾家孝敬公婆。关于王氏孝敬公婆,还流传着一个“断指救婆”的故事。
    有一次,婆婆突然生了一种奇怪的病,虽然王氏日夜护理,但婆婆的病仍然不见好转,而且病情日渐加重,后来她听医生说需要在熬药的时候加入人的手指头做药引才能治好婆婆的病,她便偷偷地忍痛割下自己的指头。后来婆婆病好了之后很感谢媳妇的精心照料,走上前去想握住儿媳的手,这才知道儿媳为了给自己治病而切去了自己的一根手指头,不禁感动得涕泪沾襟。
    对待顾炎武,王氏更像对待自己亲生儿子那样慈爱。顾炎武三岁那年曾患痘疮,生命垂危,幸亏王氏的精心照顾,方才保住了性命。
    因此,顾炎武在崇祯十年(1637年)将嗣母王氏“未婚守节、断指疗婆”的事迹写成一篇《忠孝事状》上奏朝廷,很快朝廷就专门下旨表彰其“贞孝”,并给予“建坊旌表”的嘉勉。后来王氏在临终前所说的“世世国恩”指的就是此事。也许在现在看来这种“守节”、“断指”并不可取,但在尚“礼”的封建社会中,这便是知“礼”,便是“忠孝”。某种程度上讲,顾炎武对明朝的忠,不就源自于王氏对顾家的忠吗?
    顾炎武的启蒙教育应该就是王氏开启的。在顾炎武六岁那年,她教顾炎武读《太学》,还给他讲历史上忠臣义士的故事,刘伯温、方孝孺,这些历史故事深深地扎根于顾炎武幼小的心灵上,使他懂得该做一个刚正不阿、为**为民族建功立业的人。
    顾炎武的嗣祖顾绍芾更是一个既有学问又关注社会现实的人,他教导顾炎武要研究有关国计民生的实学,在学术著作中不可抄袭古人,做学问要老老实实,成一家之言。这样的言传身教,对顾炎武成长以后注重经国济世的实学,在学术上孜孜不倦地探索,以及关心**大事和民族命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有这样一个家庭和教育背景,顾炎武断然是不会去做清朝的官了。更何况自己的家人又都死在清军的铁骑之下。在料理完嗣母的丧事之后,顾炎武离开了常熟乡下,开始了他数十年的流亡生活。
    也正是从这一年起,他将自己的名字顾绛改成了顾炎武,字宁人。
    >>>流亡的人,不变的心:
    抗清失败、江南沦陷后,身背国仇家恨的顾炎武一直流亡在大江南北。他的一首诗《流转》中的“流转吴会间,何地为吾土”正充分流露出了国破家亡的深沉感伤。
    虽然这一阶段没有了大规模的抗清斗争,但顾炎武仍然与各种抗清势力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里有必要先梳理一下。
    南京弘光小朝廷灭亡后,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即位,顾炎武得知此消息非常振奋,“闻道今天子,中兴自福州。二京皆望幸,四海愿同仇”(《闻诏》)。当时有人向朱聿键**顾炎武,唐王随即遥授他为兵部职方司主事,并且秘密遣使召他去福州共图大事。这个时候,顾炎武对抗清斗争仍然是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的。但是由于战乱频仍,交通阻隔,而且唐王朝廷内部的矛盾重重,所以顾炎武没能去成福建。
    与福州唐王政权建立的同时,在浙江又有张国维、张煌言等人拥立的以鲁王为监国的政权。后来这个政权退守到海上坚持了比较长期的斗争。鲁王朱以海曾授以顾炎武兵部司务一职,而顾炎武也曾一度亲赴海上。
    此后的三四年间,顾炎武不剃发、不改装,隐蔽在太湖山区读书。这个时候活动于太湖一带的是赤脚张三和吴易的抗清义军,他们都以“白布缠头”,白色成为抗清力量的标记。顾炎武就手执白羽扇,以示与太湖军是同道的,正所谓“遥看自羽扇,知是顾生来”,太湖义军每当看到摇白扇子的人,便知道是顾炎武来了。
    在太湖隐居期间顾炎武并没有闲着。他非常关心当时的局势,经常到各地察看形势,打听消息。听到山东农民军丁可泽、谢迁攻克淄川,杀了降清官僚孙之獬,甚感快慰,写下《淄川行》一诗,语言犀利明快;又闻郑成功海上兴师, “长看白日下荒城,又见孤云海上生”,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顾炎武在这段时间里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参加惊隐诗社。江南抗清失败后,许多怀有爱国思想的读书人转而以吟诗结社的办法联络感情,寄托亡国哀思,当时许多地方都出现了这样的组织。惊隐诗社又名“逃社”,是暗中活跃在吴中的一个诗社。它是由吴江人吴宗潜、叶恒奏于顺治七年(1650年)发起组织的,参加者除了吴氏兄弟外还有吴江的顾有孝、顾樵等人,顾炎武在诗社成立之初便参加了。他们用以文会友的形式活动,有时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有时祭祀不与世浮沉的陶渊明,其间不乏慷慨悲歌,愤说兴亡。
    但这种隐居的生活并不能长久,顾炎武的生存处境很快就恶化了。随着江南一带的抗清力量先后都被镇压,一些拥满派地主与满洲**进一步勾结,顾炎武奔走各地、四处活动所冒的风险也就大大增加,为了隐藏自己,顾炎武决定剪发改装扮作商贾。他将从家里带出来的现金作为本钱,以“顺民”的合法身份,混迹于佣贩之中,出没于水陆码头,往来于长江中下游及淮泗之间。当商贩本来就不容易,由书生改做商贾就更为艰难了,他随身带的锅被人抢走过,睡觉时用的草席也被人偷过,寒冬腊月也只能和衣躺在草堆上过宿。但是这些困难对于胸怀复兴大计的顾炎武来说,又算得了什么?
    关于顾炎武剃发改容、变身商贾还有一段小插曲。顾炎武有个好朋友叫万寿祺,字年少,是崇祯三年1630年)的举人,他在江南参加抗清武装斗争失败后,宁可削发为僧,也不愿剃掉头发拖着条象征民族耻辱的大辫子。而在有一年春天他在南京看到顾炎武时,顾炎武竟然已经是“割发变容像,抱布为商贾”了,这可让万寿祺大惑不解。这年秋天,万寿祺更是看到顾炎武抱着从常熟贩来的布匹来到淮上,更为不可思议的就是顾炎武居然与那些“监门屠狗者”为伍。后来两人经过一番交谈,万寿祺心中的疑惑才得以消解,并且深切地说: “开始我以为你已经变节了,现在才知道你还是我的朋友啊!”
    >>>哪怕是牢狱之灾:
    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春天,顾炎武来到了南京,暂时结束了流亡生活的他在钟山脚下定居下来。这一年里,顾炎武隐藏了自己身份,化名蒋山慵,此间虽然还与朋友保持着联系,也经常身着商人的服装往来于南京和昆山、吴江一带,但主要是在南京,因为他想暂时隐居一段时间以观察时局变化。但第二年春天,顾炎武就被人以“通海”罪告发了,而且告发他的不是别人,而是他们顾家原来的仆人陆恩。
    顾炎武的家庭本来是江东望族,但是崇祯末年其祖父去世,后来母亲殉国,兄长去世,家破人亡,加上顾炎武奔走各地,无暇经营产业,家道就迅速衰落了。这时昆山有个乡宦叫叶方恒的暗中企图兼并顾氏的田产,而顾家那个势利的仆人陆恩见顾氏门庭衰落,就投奔了叶方恒并且卖主求荣,揭发顾炎武有“通海”之罪。“通海”在清初就是勾结海上抗清力量的意思,这是清廷*忌恨的事。顾炎武在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赶回昆山,相机把陆恩逮住,历数他的卖国背主之罪,*后果断地将其沉入江中。叶方恒抓住了顾炎武杀奴仆的把柄,一定要置顾炎武于死地。他先绑架了顾炎武,私自加以拷打刑讯;后又买通昆山县官府,阴谋判处顾炎武重刑,此时顾炎武的处境十分危险。
    好在这时候有顾炎武的好友路泽溥、路泽农兄弟和归庄等人为营救他而四处奔忙。归庄求助的是钱谦益,钱谦益表示事情并不难办,不过要顾炎武写个门生帖子来才行。归庄知道顾炎武是肯定不愿意这样做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个钱谦益原来在福王政权中当过礼部尚书,南京失守后却又向清军投降,所以顾炎武很鄙视他,向这样的人递交门生帖子顾炎武是决计不会干的,哪怕丢掉自己的身家性命。但归庄顾不了那么多了,只得自己代写了一个门生帖子送了过去。不过很快顾炎武就知道了这件事情,立即叫人去把它要回来,否则就要在大街上张贴公告说这帖子不是他自己写的。钱谦益听说之后也只得苦笑着说:“顾宁人太倔犟了.何必如此认真呢?”钱谦益这条路是走不通了,幸亏路氏兄弟认识松江府的一个官员,靠这个人出力,把案子由昆山县移交到松江府去处理,才得以化险为夷。
    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春天,顾炎武由松江出狱,回到昆山,不久就准备奔赴南京,但事情远没有结束。叶方恒见顾炎武出狱,哪肯善罢甘休,于是派了刺客尾随顾炎武至南京太平门外下手。这次顾炎武的头部被打成重伤,要不是朋友闻讯赶来及时搭救,顾炎武恐怕已经没命了。心狠手辣的叶方恒在指派爪牙追杀顾炎武的同时,又指使十几名家奴到顾炎武家翻箱倒柜,洗劫一空。
    太平门遇刺之后,顾炎武深深感到,江南已非久留之地���叶方恒是清朝新贵,有财有势,一旦再借故寻衅,自己还是毫无还手之力,与其在江南坐以待毙,还不如远走避险。也就是这一年,顾炎武的生母何氏也去世了,这样顾炎武离开江南就更没有了牵挂。
    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春天,已经四十五岁的顾炎武将家产全部变卖,踏上了北匕的旅途。
    >>>为何要北上:
    顾炎武为什么在垂老之年还决心远离家乡,过颠沛流离的生活呢?仇家的陷害使其不能安居于江南,这固然是原因之一,但并没有这么简单。 这个时候,江南的抗清斗争已经转入低潮,南明的唐王、鲁王政权相继垮台,继之而起的桂王政权又已经远离江南,退到了西南的广西、云南、贵州一带。而清军南下之初,北方抗清的农民起义却是如雨后春笋,像顾炎武*早驻足的章丘、登莱一带就是农民军在胶东的根据地。顾炎武到这里来,是想更广泛地结识各地的志士和学者,增进自己的学问,继续对**和民族作出贡献。
    ……
    目录
    顾炎武:矢志不渝的期待者
    黄宗羲:投笔从戎,只是为了恢复明朝大业
    王夫之:为表忠心,誓死不剃“千茎雪"
    李顾:深重国难,造就一代“真儒铁汉"
    吕留良:生前做了“酒肉和尚”,死后还被“挫骨扬灰”
    陈子龙:跳水自沉保全忠孝大节
    夏完淳:忠肝义胆,十七岁捐躯尽忠
    钱谦益:背着“失节贰臣"的骂名过活
    吴伟业:无奈仕清是其生命永远的悔
    屈大均:逃禅,以另一种方式反抗
    方以智:从思想者到“天地会”大哥
    张煌言:一部明朝遗民反清史
    阮大铖:成为贰臣,谁之过
    编辑推荐语
    一段亡朝之人的亡朝岁月,一场裂缝生存的艰难抉择! 明亡清兴,江山易手于他族,在混乱中惊魂未定的汉族士人在新政权下很快就面临着自我安顿的问题,是俯首称臣还是自我放逐?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选择自我放逐于新政权之外,誓不向新政称臣,或积极斗争、反清复明,或埋头著述、不问俗世,这些人就是本书所要讲述的明朝遗民。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