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诗论/大家小书
QQ咨询:
有路璐璐:

诗论/大家小书

  • 作者:朱光潜
  •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 ISBN:9787200125016
  • 出版日期:2017年03月01日
  • 页数:303
  • 定价:¥2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200125016
    • 作者
    • 页数
      303
    • 出版时间
      2017年03月01日
    • 定价
      ¥29.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诗论/大家小书》可以看作是一个诗歌研究的系统理论。开篇从诗的起源谈起,继而引出诗的情趣说,境界说,诗与散文,与乐,与画的关系,以及对诗的格律问题的探讨。在朱先生看来,诗的意境是意象与“情趣”的契合;其次是注重情趣的作用。认为诗的境界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创造出来的,作者只是执着于意象的普遍化与永恒化,而欣赏者在不同的时空状态中可以再创造出诗的新内涵。而这也就是欣赏过程的升华。
    文章节选
    《诗论/大家小书》:
    我们先研究思想和语言的联贯性。一般人以为思想全是脑的活动,“思想”与“用脑”几成为同义词。其实这是不**的,在运用思想时,我们不仅用脑,全部神经系统和全体器官都在活动。我们常问人:“你在想什么?”他没有说而我们知道他在想,就因为他的目光、颜面筋肉以及全体姿态都现出一种特殊的样子。据说亚里士多德运用思想时要徘徊行走,所以他的哲学派别有“行思派”(Peripatetician)的称呼。从前私塾学童背书,常左右摇摆走动,如果猛然叫他站住,他就背诵不出来。如果咬住舌头,阻止发音器官活动,而同时去背诵一段诗文,也觉很难。摇头摆脑抖腿是从前中国文人作文运思时所常有的习惯,这些实例都可证明思想不仅用脑,全体各器官都在动作。本来有机体的特征是部分与全体密切相关,部分动作,全体即必受影响。
    在这些器官活动之中,语言器官活动对于思想尤为重要。小孩子们心里想到什么,口里就同时说出来。有些人在街上走路自言自语,其实他们是在思想。诗人做诗,常一边想,一边吟诵。有些人看书,口里不念就看不下去。依美国行为派心理学家的研究,一般人在思想时,喉舌及其他语言器官都多少在活动。比如想到树,口里常不知不觉地念“树”字,纵然不必高声念出来,喉舌各器官也必微做念“树”字的动作。拉什利(K.S.Lashley)的实验可以为证。他叫受验者先低声背诵一句,用熏烟鼓把喉舌运动痕迹记载下来,然后再叫他默想同一句话的意义而不发声,也用熏烟鼓把喉舌运动痕迹记载下来。这两次熏烟纸上所记载的痕迹虽一较明显,一较模糊,而起伏曲折的波纹却大致平行类似,从此可知思想是无声的语言,语言也就是有声的思想。思想和语言原来是平行一致的,所以在文化进展中,思想愈发达,语言也就愈丰富,未开化的民族以及未受教育的民众不但思想粗疏幼稚,语言也极简单。文化日益**,可以说是字典的日益扩大。各民族的思想习惯的差别在语言习惯的差别上也可以见出。中国思想与语言都偏于综合,西方思想与语言都偏于分析。
    思想和语言既是同时进展,平行一致,不能分离独立,它们的关系就不是先后内外的关系.也不是实质与形式的关系了。思想有它的实质,就是意义,也有它的形式,就是逻辑的条理组织。同理,语言的实质是它与思想共有的意义,它的形式是与逻辑相当的文法组织。换句话说,思想语言是一贯的活动,其中有一方面是实质,这实质并非离开语言的思想而是它们所共有的意义,也有一方面是形式,这形式也并非离开思想的语言而是逻辑与文法(包含诗的音律在内)。
    ……
    目录
    抗战版序
    增订版序

    **章 诗的起源
    一 历史与考古学的证据不尽可凭
    二 心理学的解释:“表现”情感与“再现”印象
    三 诗歌与音乐、舞蹈同源
    四 诗歌所保留的诗、乐、舞同源的痕迹
    五 原始诗歌的作者

    第二章 诗与谐隐
    一 诗与谐
    二 诗与隐
    三 诗与纯粹的文字游戏

    第三章 诗的境界——情趣与意象
    一 诗与直觉
    二 意象与情趣的契合
    三 关于诗的境界的几种分别
    四 诗的主观与客观
    五 情趣与意象契合的分量
    附: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

    第四章 论表现——情感思想与语言文字的关系
    一 “表现”一词意义的暧昧
    二 情感思想和语言的联贯性
    三 我们的表现说和克罗齐表现说的差别
    四 普通的误解起于文字
    五 “诗意”、“寻思”与修改
    六 古文与白话

    第五章 诗与散文
    一 音律与风格上的差异
    二 实质上的差异
    三 否认诗与散文的分别
    四 诗为有音律的纯文学
    五 形式沿袭传统与情思语言一致说不冲突
    六 诗的音律本身的价值

    第六章 诗与乐——节奏
    一 节奏的性质
    二 节奏的谐与拗
    三 节奏与情绪的关系
    四 语言的节奏与音乐的节奏
    五 诗的歌诵问题

    第七章 诗与画——评莱辛的诗画异质说
    一 诗画同质说与诗乐同质说
    二 莱辛的诗画异质说
    三 画如何叙述,诗如何描写
    四 莱辛学说的批评

    第八章 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上):论声
    一 声的分析
    二 音的各种分别与诗的节奏
    三 中国的四声是什么
    四 四声与中国诗的节奏
    五 四声与调质

    第九章 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中):论顿
    一 顿的区分
    二 顿与英诗“步”、法诗“顿”的比较
    三 顿与句法
    四 白话诗的顿

    第十章 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下):论韵
    一 韵的性质与起源
    二 无韵诗及废韵的运动
    三 韵在中文诗里何以特别重要
    四 韵与诗句构造
    五 旧诗用韵法的毛病

    第十一章 中国诗何以走上“律”的路(上):赋对于诗的影响
    一 自然进化的轨迹
    二 律诗的特色在音叉对仗
    三 赋对于诗的三点影响
    四 律诗的排偶对散文发展的影响

    第十二章 中国诗何以走上“律”的路(下):声律的研究何以特盛于齐梁以后?
    一 律诗的音韵受到梵音反切的影响
    二 齐梁时代诗求在文词本身见出音乐
    附:替诗的音律辩护——读胡适的《白话文学史》后的意见

    第十三章 陶渊明
    一 陶渊明的身世、交游、阅读和思想
    二 陶渊明的情感生活
    三 陶渊明的人格与风格
    附录 给一位写新诗的青年朋友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